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位法》学术复核程序运行的理论图景及其展开
1
作者 李海峰 葛庆盼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第四十条创设了学术复核制度。该条款在规范内容上略显粗疏,这决定了对学术复核程序进行体系性建构十分必要。就学术复核参与主体来说,学位申请人、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同行专家分别为启动主体、复核主体与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第四十条创设了学术复核制度。该条款在规范内容上略显粗疏,这决定了对学术复核程序进行体系性建构十分必要。就学术复核参与主体来说,学位申请人、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同行专家分别为启动主体、复核主体与审查主体。在学术复核的实质启动要件中,应当对“专家评阅”“答辩”“成果认定”进行准确理解,并且将有实质影响的导师意见纳入其中。学术复核应遵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资格审查、复核专家实质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终局形式审查的三级复核程序设计。复核决定中的“最终决定”宜理解为学术复核程序上的终局。只有这样,当学术复核决定引发不授予学位的后果,且学位申请人就不授予学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相关机关才可对学术评价事项进行“二次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复核制度 学位评定委员会 启动要件 程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