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对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对鲁院新人培养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田野式"考察,试图以此管窥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之形成。经过考察可知,在文研所时期,鲁院紧跟政治形势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而文讲所阶段,则是鲁院办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 本文对鲁院新人培养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田野式"考察,试图以此管窥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之形成。经过考察可知,在文研所时期,鲁院紧跟政治形势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而文讲所阶段,则是鲁院办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鲁院办学真正的辉煌时期是中宣部批复"文学讲习所"更名为"鲁迅文学院"以后。在这一时期,鲁院新人培养有了创造性的发展,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高研班的成功举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文学新人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写作视域下的作家系统化培养——对鲁迅文学院文学新人培养的学科化路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叶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笔者从创意写作的理论视域切入,探讨了文学新人培养学科化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作家是可以系统培养”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以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学科体系为考察案例,提出鲁迅文学院可以借鉴创意写... 笔者从创意写作的理论视域切入,探讨了文学新人培养学科化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作家是可以系统培养”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以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学科体系为考察案例,提出鲁迅文学院可以借鉴创意写作的教学模式,更新理念,加速学科化进程,探索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作家培养 鲁迅文学院 学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方戏发展南北失衡原因探析
3
作者 赵兴勤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江苏地方戏的发展曾存在比较明显的失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北强南弱之势。文章从四个层面剖析原因:一是地理因素与文化政策。相较于苏南,苏北的民间戏曲一直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下生长,各种戏班在乡镇较为活跃。二是风俗人情与就业... 江苏地方戏的发展曾存在比较明显的失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北强南弱之势。文章从四个层面剖析原因:一是地理因素与文化政策。相较于苏南,苏北的民间戏曲一直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下生长,各种戏班在乡镇较为活跃。二是风俗人情与就业途径。苏北较苏南经济欠发达,就业面窄,投师学戏是旧时穷苦之家孩子的一条重要出路。三是生存空间与艺术走向。大量身怀绝技的艺人为了谋发展,“漂”至京、沪等地,使萌芽于当地的小戏弱化和边缘化。这种情况在苏南更加普遍。四是水陆交通与语言差异。运河水运的衰落导致扬州、淮安等地的戏曲风光不再。交通区位优势和铁路的便利使各路艺人聚拢徐州,加速了地方戏艺术的流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地方戏的传承发展应把握三条原则:必须尊重本剧种的个性;必须始终具备地方色彩;必须避免趋同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地方戏 南北失衡 北强南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共同体与新时代文学的县城诗学建构
4
作者 田振华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5,共8页
“县城”这一经常被人忽略的空间,曾经仅被看作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实际上,一个县城的样貌反映着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县城的兴衰与发展,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从这一意义而言,县城即中国。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县城变迁与文学... “县城”这一经常被人忽略的空间,曾经仅被看作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实际上,一个县城的样貌反映着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县城的兴衰与发展,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从这一意义而言,县城即中国。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县城变迁与文学想象的梳理,进一步探究县城变革与县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新时代县城与城乡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探寻新时代县城作为“情感共同体”的重要功能,进而挖掘新时代作家如何站在“切己”的视角,发现以县城作为主体的县城文学的独特价值;最后通过对新时代县城文学对县城景观的再发现,挖掘从作为“亚核心”和“中间地带”的县城写起的县城文学的重要诗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诗学 半熟人社会 情感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院与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5
作者 叶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142,共5页
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10月创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这所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宗旨的专门学校,是当代文学体制建构的重要部分。鲁迅文学院在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反映出当时改革开放的文学生态和良好的时代氛围,其在新时期由"所"... 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10月创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这所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宗旨的专门学校,是当代文学体制建构的重要部分。鲁迅文学院在拨乱反正时期的恢复,反映出当时改革开放的文学生态和良好的时代氛围,其在新时期由"所"升"院",是文学生态良性发展的结果;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院举办的高研班使其文学新人培养上升为国家行为,培养文学新人的体制化文学模式得以建立。鲁迅文学院的办学实践,对新时期文学生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是世纪转型进程中文学发展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新时期 文学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的三度空间书写
6
作者 方忠 石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以鲜活的笔触保存了眷村移民的历史记忆,书写他们的流离与迁移、落地与重建,展现出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面的书写向度,弹唱出一曲哀怨婉转的“去国、怀乡、失根”的遗民悲调,营造出一个逐渐消逝在历史长...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以鲜活的笔触保存了眷村移民的历史记忆,书写他们的流离与迁移、落地与重建,展现出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面的书写向度,弹唱出一曲哀怨婉转的“去国、怀乡、失根”的遗民悲调,营造出一个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鲜活生动、富有诗意的眷村世界。眷村文学是多元化的中国台湾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台湾地区文学史的形塑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文学 眷村 地理空间 文化空间 精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作为认识还原对审美还原的僭越——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对审美时间性的耽搁
7
作者 刘彦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罗曼·英加登的《论文学作品》贯彻了现象学还原的思想与操作,认为意向活动中的意识不仅可以作为剩余物在事后保留下来,而且这一意识所携带该意向活动的本质基因,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与还原,从而以知识、认识混淆审美愉悦感... 罗曼·英加登的《论文学作品》贯彻了现象学还原的思想与操作,认为意向活动中的意识不仅可以作为剩余物在事后保留下来,而且这一意识所携带该意向活动的本质基因,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与还原,从而以知识、认识混淆审美愉悦感,耽搁了对审美时间性的还原。第一,审美生活的意义或审美时宜被认识还原僭越。无时间性的知识作为剩余物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但审美生活作为感官之愉悦感却只能是原发性的,其审美时宜的显现是绝对时机化的,没有绝对剩余,只有相对剩余,只能进行相对的审美还原。第二,英加登拆解了审美生活在构成方式上的绝对同时性或绝对意向性,且以科学生活的相对意向性或相对同时性僭越之,继而把文学作品视为绝对自主之物,视为仅供回忆与反思的认识性客体,这势必造成其他审美时间性的消失。第三,英加登无视审美时间意识域作为注意力在持续形态上的单行道特性,也无视其审美时体的流畅特性,误以为超然的旁观态度可以与感官愉悦感并存、并置,并以此为文学作品本质的现象学还原搭桥、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英加登 现象学还原 审美时间性 回忆与反思 认识还原 审美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8
作者 陈锦尧 瞿涛 潘铭荣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2期137-139,共3页
乡村全面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质生产力不局限于特定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中,而是广泛地体现在利用新技术创造全新物质的生产过程与构建新型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因... 乡村全面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质生产力不局限于特定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中,而是广泛地体现在利用新技术创造全新物质的生产过程与构建新型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因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赋能。然而,在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与素质提升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与融资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障碍。基于以上现实困境,文章通过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全面乡村振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激发内生动力及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9
作者 刘强 姜英姿 +4 位作者 种法力 王辉 戴前进 耿金萍 朱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252,共7页
该实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利用BTS充放电测试仪对锂电池进行加速老化实验,从电池历史老化数据中提取健康因子,将其作为PSO-BP网络的输入,提高网络预测电池剩余使用寿命能力,最后利用多组电池的老化数据将传... 该实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利用BTS充放电测试仪对锂电池进行加速老化实验,从电池历史老化数据中提取健康因子,将其作为PSO-BP网络的输入,提高网络预测电池剩余使用寿命能力,最后利用多组电池的老化数据将传统预测算法与优化的PSO-BP网络的预测精确度进行了对比。针对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陷阱与早熟收敛问题,选择非线性动态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IPSO)对算法再次进行改进,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算法的预测效果,验证得出IPSO-BP算法更加优异。该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采用虚实结合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剩余使用寿命 粒子群优化算法 虚实结合 健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庵诗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先一 赵玉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共9页
定庵诗在清代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经典化过程随着晚近社会思想的发展变化历经波折。定庵诗经过清代传统文人、同光体诗人、维新派文人的评价与定性,完成了初步的经典化;经过革命派的批判与南社文人的推崇,进而确立了其经典化地位。由... 定庵诗在清代诗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经典化过程随着晚近社会思想的发展变化历经波折。定庵诗经过清代传统文人、同光体诗人、维新派文人的评价与定性,完成了初步的经典化;经过革命派的批判与南社文人的推崇,进而确立了其经典化地位。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定庵诗经历了一次与前代文学作品大不相同的经典化历程,这一历程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定庵诗 经典化历程 经典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玉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非对称”或“倒挂”的态势,即学者的关注度与对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等的热衷和蜂拥而上不对称,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非对称”或“倒挂”的态势,即学者的关注度与对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等的热衷和蜂拥而上不对称,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宏伟目标不对称。有的学者指出:“在相当的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正处在萧条、冷落、边缘化、被无视、被排斥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形态 理论特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 主流意识形态 后现代主义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媒介策略——以“京海之争”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涛 黄德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本文以报刊媒介与文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1930年代的"京海之争"进行考察,探讨报刊媒介在这场文学论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左翼文学介入这场论争的根本目的以及为了赢得文学话语权所采取的媒介策略。同时,探讨左翼文学... 本文以报刊媒介与文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1930年代的"京海之争"进行考察,探讨报刊媒介在这场文学论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左翼文学介入这场论争的根本目的以及为了赢得文学话语权所采取的媒介策略。同时,探讨左翼文学运动的媒介策略是如何营造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氛围并最终树立话语权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之争” 左翼文学运动 媒介策略 《大公报》《现代》《申报·自由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内部审计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雪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3-114,共2页
目前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在重要的项目处理环节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独立学院健康有序发展。规范独立学院经济行为,整顿其经济工作秩序,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焦虑与文化批判——论台湾后乡土文学的超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鵾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6期84-89,共6页
台湾新旧文学论战以来,乡土文学以其启蒙主义的精神和现实主义的特质成为台湾知识分子用以揭橥时弊、批判现实的审美载体,无论这种文学思潮处于高峰抑或低谷,至今仍方兴未艾。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台湾地区 文化批判 意义 焦虑 知识分子 现实主义 启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延安文学语言变革的背景与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卫中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延安文学语言变革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纠正了"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过分欧化的倾向,通过引入方言土语给现代白话注入活力。1940年代解放区领导人本来是想通过改变语言使文学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但这... 延安文学语言变革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纠正了"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过分欧化的倾向,通过引入方言土语给现代白话注入活力。1940年代解放区领导人本来是想通过改变语言使文学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但这种政治的强力介入倒有效地纠正了现代白话的某些弊端。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工农兵方向的确立,督促作家立场与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解放区"本土"作家的加入对文学语言的转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学 时代语境的改变 语言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下的元代多民族文学活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 元代,蒙古、色目等部族的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各美其美",从本民族的审美视角出发,缔造诗境,特色鲜明。同时,"胡""汉"士子皆"美人之美",彼此尊重、包容他者文化,进而结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族士人圈"。多族士人"美美与共",共同缔造了含弘正大、崇真贵俗的元代文化精神;多族士人间的频繁互动,也使得诗歌题材、内容、美学风格都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以"三美一同"理念观照之,可以发现元代文化与文学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史上的独特魅力。其中的教益也为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构建涵括各民族文学的"中华文学史"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一同” 元代多民族文学 元代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务管理系统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叶秀 《成人教育》 2014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大致经历了母体高校全托管、半托管和独立教务管理三个阶段,主要由基本信息、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选课、考试管理、实验实习、教材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教学质量监控及预警等子系统构成。以校... 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大致经历了母体高校全托管、半托管和独立教务管理三个阶段,主要由基本信息、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选课、考试管理、实验实习、教材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教学质量监控及预警等子系统构成。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既减轻工作负担,也减少出错几率,特别是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务管理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 独立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探究——以气动回路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军 《现代农机》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文章以“六步教学法”为主线,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以气动回路实验为载体,详细阐述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的预习检测、作业点评、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出示任务等十二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多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实践证明,该教学... 文章以“六步教学法”为主线,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以气动回路实验为载体,详细阐述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的预习检测、作业点评、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出示任务等十二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多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实践证明,该教学环节设计可有效提高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 气动 实验教学 设计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方言写作的观念与策略——以林白《北流》为中心
19
作者 许子欣 郝敬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3,共6页
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趋势下,极具异质性与民间性的方言一直存在于文学语言中。方言保留了地域历史与文化积存,承载着民族最本质的经验与记忆。粤语使用人数较多,分布地域较广,语言修辞方式、话语关系等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 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趋势下,极具异质性与民间性的方言一直存在于文学语言中。方言保留了地域历史与文化积存,承载着民族最本质的经验与记忆。粤语使用人数较多,分布地域较广,语言修辞方式、话语关系等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蕴。林白在最新长篇《北流》中注重粤语写作,小说呈现出粤语显著的差异性特征。林白的方言写作有三个向度:一是在修辞学意义上呈现粤语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特征;二是在语言哲学层面彰显地方经验,强调方言价值;三是从语言观念上建构方言写作的未来路径。林白的《北流》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新世纪方言写作的观念和策略,对当下小说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林白 《北流》 方言写作 语言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20
作者 任声楠 陈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29,共4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按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论道说理三类。把握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要抓住文章中的情、理、辞。教学写人记事类古代散文,要把握“形象或事件+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按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论道说理三类。把握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要抓住文章中的情、理、辞。教学写人记事类古代散文,要把握“形象或事件+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学写景状物类古代散文,要把握“景观+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教学论道说理类古代散文,要把握“论点+论证过程+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厘清结构层次,体会作者论证过程中的表达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古代散文 类型特征 写人记事 写景状物 论道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