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职学院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 |
孟红霞
杨柳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美国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的定位及启示 |
孙海华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国内葛浩文研究状况的CiteSpace分析 |
张继光
张政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40
|
|
4
|
国内译者风格研究的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
冉诗洋
张继光
鲁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5
|
语料库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评《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 |
王峰
花萌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6
|
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5—2014)——基于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 |
张继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0
|
|
7
|
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对创伤理论的建构 |
朱荣华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8
|
人体·人性·自然——劳伦斯绘画艺术探微 |
张林
刘须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基于情境模拟体验模块的英语语言实验室设计 |
李健
朱荣华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情感构式研究 |
潘震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1
|
情感语篇构建的认知识解 |
潘震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2
|
基于网络的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实证研究——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为例 |
张晶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3
|
《哈姆雷特》双关语汉译的文本分析与策略评估 |
张乐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论斯托帕在《罗森克兰茨与吉尔德斯特恩已死》中对哈姆雷特形象的另类重塑 |
邹惠玲
杜文馨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5
|
消费者线上搭线下渠道便车行为探讨 |
史海英
|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毒木圣经》中殖民意识的矛盾性解读 |
张林
邹慧玲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五四翻译诗学的借鉴与立新:语料库文体实证 |
王峰
花萌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8
|
好莱坞:美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者 |
车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借用中国元素:好莱坞出海的必然选择 |
车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0
|
致使移动构式及物性的认知转喻研究 |
潘震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