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和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固化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规则加速重构、全球贸易投资环境日益严峻、全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贸易模式和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固化等问题。同时,考虑到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规则加速重构、全球贸易投资环境日益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剧等,应加强政府间沟通,构建健全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坚持以重点产业合作带动贸易合作,加快自贸区网络建设,争取早日开始“一带一路”自贸协定谈判,不断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贸易合作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银行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李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7-1874,共8页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整体上,江苏省银行网点空间偏向分布差异明显"南多北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城区密集分布和外围分散分布";不同类型银行由于功能和市场定位的不同,除在城区密集分布的共性外,在城市外围区域的分布密度和服务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城镇化率、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五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倾向于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农业金融机构网点更依赖于农业人口因素,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偏爱二三产业发达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江苏地方银行网点的布局具有显著影响,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高和国外资本输入较多的城市。城市行政级别和城市性质等制度因素对农业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 金融服务业 五大商业银行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评价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0-93,共4页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提高国内节点城市物流效率对推进"一带一路"深度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都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我国29个节点城市2013-2018年的物流效率。研...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提高国内节点城市物流效率对推进"一带一路"深度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都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我国29个节点城市2013-2018年的物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提高,研究期内节点城市物流效率实现了快速的提升,其中海路沿海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较高,内陆节点城市尤其是以昆明、南宁为代表的南部支线城市物流效率较低,不同节点城市物流效率差异正逐步拉大。因此为了带动节点城市物流发展,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区域间物流协作以提高城市物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 物流效率 物流协作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89,共2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贸易壁垒重重等问题,应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区域融合,...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贸易壁垒重重等问题,应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区域融合,构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搭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 协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车冰清 孟德友 +1 位作者 陆玉麒 王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0,共11页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 研究目的:根据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协调关系,判断江苏省县级单元的空间开发合理性状态。研究方法: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可达和生态约束3方面因素评价江苏省空间开发适宜性,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1)空间开发适宜性方面,高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和南京,中适宜区域位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级市、县(市)的城区,低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苏北的非建设用地上;(2)空间开发效率方面,综合效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高效率县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区域,规模递增仍然是苏北和苏中地区投入产出的主要特征,但其建设用地投入存在冗余现象;(3)匹配关系方面,开发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协调类型以苏南地区的"HH"型、苏中地区的"MM、MH"型和苏北地区的"LL"型为主,高适宜区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研究结论:江苏省大部分县市(区)的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开发效率是基本协调的,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开发过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开发适宜性 土地利用效率 协调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永乐 孙婷 华桂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3,244,共13页
在梳理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时我们发现,大运河沿途所形成的聚落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生成与分布规律,并由此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研统计,大运河(江浙段)现存各类聚落文化遗产148项,它们不仅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承载空间,更是... 在梳理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时我们发现,大运河沿途所形成的聚落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生成与分布规律,并由此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研统计,大运河(江浙段)现存各类聚落文化遗产148项,它们不仅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承载空间,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大运河(江浙段)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呈现出若干规律,包括:运河水利工程指向性规律、运河航运节点指向性规律、运河交汇点指向性规律、运河机构指向性规律、运河商贸活动指向性规律。我们认为,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生成与分布,不是某种单一规律,而是多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多重规律之间,有先有后,既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又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聚落文化遗产 生成与分布 历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东盟国家与中国地缘关系判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沈山 魏中胤 +1 位作者 仇方道 胡庭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8-1457,共10页
基于GDELT事件数据,采用语气指数、事件频率、事件记忆性、语气均衡度、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定量分析2013―2019年东盟关于中国事件的态度,探讨冲突事件空间演化特征,追踪事件并构建事件关系网络。结论:东盟关于中国的报道以合作事件为主... 基于GDELT事件数据,采用语气指数、事件频率、事件记忆性、语气均衡度、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定量分析2013―2019年东盟关于中国事件的态度,探讨冲突事件空间演化特征,追踪事件并构建事件关系网络。结论:东盟关于中国的报道以合作事件为主;东盟冲突事件语气均衡度相对离散,半月周期内合作、冲突事件对同类事件发生有正向影响,季度内冲突事件会得到改善;东盟风险格局由大事件主导、局部事件补充形成,演化趋向简洁化;合作事件以领导人会谈为主,司法交流、基建合作、国际援助等多类型合作并存,冲突事件以南海争端为主,边境安全、境外犯罪、恐怖袭击等亦有重要影响;菲律宾、缅甸是关键国家节点,东盟对中国主要作用途径有:菲、老、印、柬领导人会谈,菲、越、印领土主权问题,缅甸边境风险等。中国应重视长期布局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加强政府间合作框架设计与战略对接,强化次区域合作,推动南海合作新机制发展,针对性防范各国突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地缘关系 国家风险 GDELT 事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成 赵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0-169,187,共11页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与关键驱动过程,对生态空间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供需矩阵法测度200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利用供需匹配度指数分析供需关系时空演...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与关键驱动过程,对生态空间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供需矩阵法测度2000年和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利用供需匹配度指数分析供需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量化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揭示各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上供需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关系趋于紧张;供需匹配度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供需赤字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南、杭州湾,供需盈余地区主要集中在皖南、浙西和浙南;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建设用地比例、耕地比例、GDP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供需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关系和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驱动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公交站点综合服务水平差异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车冰清 杜艳 简晓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7,共5页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公交站点、银行、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和零售行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数据和人口空间化数据,通过平均最近邻指数和公交覆盖率,揭示公交站点分布特征,从公交站点设施服务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公交站点、银行、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和零售行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数据和人口空间化数据,通过平均最近邻指数和公交覆盖率,揭示公交站点分布特征,从公交站点设施服务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和医疗等活动的视角,综合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结果表明:①公交站点分布以空间集聚为主要特征,数量和密度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公交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城市。②人口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城市,公交站点分布与人口分布存在空间正相关。③各城市公交站点对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率排序具有相似性,对住宅小区设施服务率最高,对学校设施服务率最低。④常州市区是公交综合服务最优区域,苏北城市是公交综合服务的低值区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是江苏省公共交通建设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站点 公共设施 服务水平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正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性问题,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性问题,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充分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总量水平问题,表现在市场竞争、质量效益、有效供给、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种情况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素流动 总量水平 结构性问题 有效供给 社会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232-235,共4页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民工市民化 主要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观经济理论在俄罗斯经济潜力研究的切入及其创新
12
作者 蒋随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79-79,共1页
中观经济理论的切入,即从产业的视域研究经济潜力,依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以经济潜力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交互关系为研究平台,以产业的视角,对经济潜力增长问题进行剖析。对经济潜力增长及释放,一方面基于中观经济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中观经济理论的切入,即从产业的视域研究经济潜力,依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以经济潜力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交互关系为研究平台,以产业的视角,对经济潜力增长问题进行剖析。对经济潜力增长及释放,一方面基于中观经济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从产业理论角度看待和分析经济潜力问题,把经济潜力的研究层面做了些许拓宽。搭起了从中观经济研究经济潜力的框架,展示经济潜力的研究实用价值和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经济理论 俄罗斯经济潜力研究 俄罗斯经济潜力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性向度的工匠精神:重建困境与可能回答 被引量:20
13
作者 潘天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时间性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核心指向,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乃是现代性危机的侧影。在现代性进程中,时间的工具化致使工匠手作日益迈进线性空间,迫使工匠精神远离社会时间;时间的空间化...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时间性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核心指向,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乃是现代性危机的侧影。在现代性进程中,时间的工具化致使工匠手作日益迈进线性空间,迫使工匠精神远离社会时间;时间的空间化倒逼工匠手作行为步入虚拟空间,进而使工匠精神失去了手作时间的亲在性;时间的碎片化破坏了工匠手作的时间结构,促使工匠精神的价值秩序发生偏向。为此,去时间的工具化、空间化与碎片化已然成为复兴工匠精神的可能回答。抑或说,工匠精神的重建必须围绕社会时间或虚拟时间的意义展开讨论,而非聚焦在时间性之外的形式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 工匠精神 现代性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保险指标的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琪 张云飞 储新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保险业是重要的金融服务部门,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和"推进剂"功能。文章对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阶段的17个国家1983-2017年经济增长和保险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个含保险指标的经济增长模型(EGMII),... 保险业是重要的金融服务部门,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和"推进剂"功能。文章对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阶段的17个国家1983-2017年经济增长和保险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一个含保险指标的经济增长模型(EGMII),显示出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力点和可能存在的边界。结果表明应当完善我国保险业市场,并促使其与实体经济融合,增强研发支持,有效提升保险密度,合理控制保险深度,助力我国尽早平稳地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业 中等收入阶段 经济增长模型 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格局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淑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0,共7页
发展理念影响着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呼唤着新发展战略,国家先后实施了五大发展战略,即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区域绿色发展战略以探... 发展理念影响着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呼唤着新发展战略,国家先后实施了五大发展战略,即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区域绿色发展战略以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开放发展战略以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区域共享发展战略以增进全社会人民福祉。在这些发展战略推动下,初步形成了东部地区率先转型、中西部地带崛起并存的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新理念 新战略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成 赵洁 +1 位作者 庄智程 顾思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708-5720,共13页
人类活动扰动加剧了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结构演变,从而导致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冲突加剧。明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05年、2019年碳... 人类活动扰动加剧了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结构演变,从而导致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冲突加剧。明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05年、2019年碳储存、粮食生产、生境质量、产水量和氮输出量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演变,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指数和冗余分析方法,测度权衡强度并揭示权衡强度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分别与碳储存、生境质量和产水量之间,以及氮输出量与生境质量和碳储存之间,碳储存与产水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权衡关系;权衡强度空间异质性显著的粮食生产与碳储存,粮食生产与产水量的权衡强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北部粮食主产区和南部山区。氮输出与碳储存、碳储存与产水量之间的高强度权衡关系主要位于南部地区。粮食生产与生境质量以及氮输出与生境质量的高强度权衡区域多集中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坡度、林地覆盖率、农田覆盖率、降雨、气温、建设用地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关系 均方根误差 冗余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韧性 被引量:53
17
作者 华桂宏 陈雨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6,共9页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中介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地理位置与城...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中介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地理位置与城市等级差异并没有改变金融集聚促进经济韧性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面板门槛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是影响金融集聚赋能经济韧性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小的城市金融集聚对经济韧性存在负效应。据此,建议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从金融产业高水平发展与高质量集聚入手,激发经济活力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科技创新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科技企业OFDI速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总体创新、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视角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笑 华桂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6,共19页
文章采用2008-2017年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依据海外子公司投资动机计算企业基于深度和广度的技术寻求型OFDI速度,并此基础上以投资速度对企业总体创新、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为中心,实证检验吸收能力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 文章采用2008-2017年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依据海外子公司投资动机计算企业基于深度和广度的技术寻求型OFDI速度,并此基础上以投资速度对企业总体创新、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为中心,实证检验吸收能力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无论是基于深度还是广度的技术寻求型OFDI速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呈现倒U型关系;(2)吸收能力对企业OFDI速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3)从投资地区异质性看,高吸收能力的企业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可通过快速技术寻求型投资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低吸收能力的企业更适合以较低的投资速度进行技术寻求;另外,在发达国家的OFDI尤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颠覆式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I 投资速度 创新绩效 渐进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