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謇早期农业现代化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王格格 刘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260-262,266,共4页
实业家张謇把传统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当作振兴农业的基础,他主张立足于当时的国情农情,从“供给保障、科技装备、经营体系、产业韧性、竞争能力”5个方面来革新传统农业。张謇的农业实践为当下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张謇 农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特征偏移补偿的深度智能化教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芳 曲豫宾 +1 位作者 李龙 李梦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704,共8页
针对慕课(MOOC)评论中存在少数类特征偏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偏移补偿的深度智能化教学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Glove预训练模型获取MOOC评论的分布式词向量;然后采用浅层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多个卷积核学习教学评价的语义,引入不同... 针对慕课(MOOC)评论中存在少数类特征偏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偏移补偿的深度智能化教学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Glove预训练模型获取MOOC评论的分布式词向量;然后采用浅层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多个卷积核学习教学评价的语义,引入不同类别评论的数量设计影响因子,归一化该影响因子并应用到交叉熵损失函数中;最后基于Coursera平台的本科学生教学评论数据集,通过与其他损失函数在F_(1),gmean, balance, gmeasure等评价指标上进行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归一法的特征偏移补偿损失函数在gmeasure指标上比基类损失函数得到了最多15.40%的性能提升,并且采用该损失函数的分类模型也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特征偏移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路径——以江苏省南通市F村为例
3
作者 张驰越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8-10,共3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该文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散杂居村庄F村为例,探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意义,并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县域为载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三治合一”治理体系、发...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该文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散杂居村庄F村为例,探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意义,并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县域为载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三治合一”治理体系、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探讨了东部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散杂居村庄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路径 南通市F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念与挑战——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被引量:3
4
作者 程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54,共1页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条条框框和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造成了强烈冲击。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提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转...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条条框框和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造成了强烈冲击。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提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变高校思政教育观念,不仅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大大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了思政教育手段,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政教育手段 挑战与创新 历史发展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