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罗士平
陈勇
裘兆蓉
承民联
陆路德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精细石油化工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JS02113)
-
文摘
全氟磺酸树脂是绿色固体酸催化剂,对许多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由于全氟磺酸树脂比表面较低,埋没在氟碳基体中的酸性中心不易被反应物所接近,质量比活性低。本文对近年来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如多孔、负载化、纳米复合物及其改性的全氟磺酸树脂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综述,文献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对很多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
关键词
全氟磺酸树脂
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
固体酸催化剂
-
Keywords
perfluorinated resinsulfonic acid
resin/silica nanocomposite catalysts
solid acid
-
分类号
TQ426.99
[化学工程]
-
-
题名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罗士平
陈勇
韩国防
裘兆蓉
杨绪杰
陆路德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精细石油化工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3,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KJS02113)
-
文摘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分别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 iO2复合催化剂(NFH)系列和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采用FTIR、TG、BET、SEM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与SO24-/TiO2、H2SO4、PTSA和NAFION SAC-13等的催化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得到的NFH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得到的FZG;当邻苯二甲酸酐和异辛醇(2乙-基-己醇)摩尔比为1∶3、NHF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4%、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 h时,邻苯二甲酸酐转化率达97.06%,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收率为93.57%。
-
关键词
固体酸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全氟磺酸树脂/SiO2复合物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Keywords
solid acid,perfluorosulfonic acid ion-exchange membrane,perfluorosulfonic acid resin/silica composite catalyst, dioctyl phthalate
-
分类号
O632.3
[理学—高分子化学]
TQ426.9
[化学工程]
-
-
题名吸氧多层薄膜内脱氧树脂层的传质与反应模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车礼
承民联
裘兆蓉
-
机构
江苏工业学院精细石油化工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2-806,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BK2001094)~~
-
文摘
制备了多种配方的脱氧树脂薄膜, 测定了铁粉含量、铁粉粒度、卤化物、偶联剂、填充剂及调湿时间等因素对脱氧树脂薄膜吸氧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脱氧树脂薄膜吸氧过程的传质与反应模型. 该模型表明, 当M>3时, 吸氧过程为快速反应, 吸氧速率与膜厚无关. 当M<0 3 时, 吸氧过程为慢速反应, 吸氧速率与De 无关, 膜内氧气浓度均匀, 且等于气固界面浓度. 采用多种配方脱氧树脂薄膜的吸氧实验表明, 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关键词
吸氧多层薄膜
脱氧树脂薄膜
包装材料
扩散模型
反应模型
-
Keywords
Diffusion
Gas absorp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Oxygen
Packaging materials
-
分类号
TQ021.4
[化学工程]
TQ325.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