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催化甘油与苯甲醛缩合制备六元环缩醛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桂敏 单玉华 +4 位作者 张元元 罗娜 汪友谊 蒋志国 李明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4-768,共5页
比较了对甲苯磺酸(PTSA)、磷钨酸(PWA)、KHSO4和FeCl3催化对甘油与苯甲醛的缩合反应收率,及对产物中六元环缩醛5-羟基-2-苯基-1,3-二氧六环(1)与五元环缩醛4-羟甲基-2-苯基-1,3-二氧五环(2)比例的影响。当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及苯甲醛与甘... 比较了对甲苯磺酸(PTSA)、磷钨酸(PWA)、KHSO4和FeCl3催化对甘油与苯甲醛的缩合反应收率,及对产物中六元环缩醛5-羟基-2-苯基-1,3-二氧六环(1)与五元环缩醛4-羟甲基-2-苯基-1,3-二氧五环(2)比例的影响。当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及苯甲醛与甘油的摩尔比为2∶3的情况下,KHSO4为催化剂的缩合产物(1+2)收率较高,为96.8%;PTSA催化的缩合产物中,化合物1的比例最高(m(1)∶m(2)=48.6∶51.4)。室温下PTSA、PWA、KHSO4和FeCl3均可催化化合物2向化合物1的转化。在-20℃下,只有PTSA能催化化合物2向化合物1的转化。在-20℃,PTSA催化化合物2转化成化合物1a,并以晶体形式从苯(40%)-石油醚(60%)中析出。母液循环转化3次后,化合物1a的累计收率可达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苯基二氧六环 甘油 苯甲醛 缩醛 酸催化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方法合成六氯环三磷腈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海群 万利兵 +3 位作者 孟新静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报道合成六氯环三磷腈的一种改进的方法,即以氯化铵和五氯化磷为原料,吡啶为缚酸剂两步合成目标产物,吡啶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加快反应速度,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缚酸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六氯环三磷腈合成... 报道合成六氯环三磷腈的一种改进的方法,即以氯化铵和五氯化磷为原料,吡啶为缚酸剂两步合成目标产物,吡啶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加快反应速度,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并考察了反应物配比、缚酸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六氯环三磷腈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达89.4%,最后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熔点测定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环三磷腈 氯化铵 五氯化磷 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吡啶气相氟代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光裕 庞凯 +3 位作者 赵国栋 卑凤利 孙小强 汪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3-1149,共7页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反应物,全优化计算了亚硝酰阳离子NO^(+)对2-氨基吡啶中氨基进攻的重氮化反应及氟硼酸根阴离子BF_(4)^(-)对吡啶重氮正离子进攻的席曼反应的机...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反应物,全优化计算了亚硝酰阳离子NO^(+)对2-氨基吡啶中氨基进攻的重氮化反应及氟硼酸根阴离子BF_(4)^(-)对吡啶重氮正离子进攻的席曼反应的机理,搜索到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结构,得到了反应路径并通过IRC验证,并对各反应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分子几何构型优化、振动频率分析和标准热力学函数计算.通过计算,搜索到的过渡态均为环状结构,与配位插入反应类似,利于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通过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重氮化-席曼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重氮化-席曼反应 2-氨基吡啶 2-氟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单烷基苯胺的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纪俊玲 施健 +1 位作者 汪媛 李根发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实验以苯胺、三乙胺、正溴丙烷、季铵盐、季鏻盐等为原料,苯胺与卤代烃烷基化在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下高选择性合成N-单烷基苯胺。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三乙胺用量、苯环上的取代基性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以苯胺、三乙胺、正溴丙烷、季铵盐、季鏻盐等为原料,苯胺与卤代烃烷基化在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下高选择性合成N-单烷基苯胺。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三乙胺用量、苯环上的取代基性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催化剂,n(苯胺):n(TBAC):n(三乙胺)=20:1:40,反应温度60℃,不同取代基的苯胺N-单烷基化反应转化率大于80%,选择性大于85%,离子液体可回收并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N-烷基化 季铵盐 季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十溴二苯乙烷产品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扬 陈建海 +1 位作者 常利平 黄麒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48,共3页
采用Zorbax?C18色谱柱(5μm,150mm×4.6mm)于40℃下分离十溴二苯乙烷产品,以甲醇-四氢呋喃(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在230nm波长下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十溴二苯乙烷的质量浓度为0.001~0.100g/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有较... 采用Zorbax?C18色谱柱(5μm,150mm×4.6mm)于40℃下分离十溴二苯乙烷产品,以甲醇-四氢呋喃(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在230nm波长下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十溴二苯乙烷的质量浓度为0.001~0.100g/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对十溴二苯乙烷的回收率大于96%,相对标准偏差为4.0%,可替代热分析法分析十溴二苯乙烷,且能满足工业生产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十溴二苯乙烷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TiO_2/γ-Al_2O_3催化剂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兴权 赵春香 赵天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对Ti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碳酸二甲酯(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反应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TiO2/γ-Al2O3... 在连续流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考察了焙烧温度对Ti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碳酸二甲酯(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丙酯(MPC)反应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TiO2/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500℃下焙烧的Ti质量分数为5%的TiO2/γ-Al2O3催化剂对DMC和丙醇气相酯交换合成MPC反应的活性最好,DMC转化率可达54%,MPC选择性为90%。表征结果显示,Ti主要以Ti4+的形式存在于TiO2/γ-Al2O3催化剂表面;随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γ-Al2O3催化剂中的一水软铝石逐渐转化为γ-Al2O3,同时,钛酸四丁酯分解,TiO2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TiO2/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TiO2/γ-Al2O3催化剂的酸强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甲丙酯 碳酸二甲酯 丙醇气相酯交换 二氧化钛/γ-氧化铝催化剂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氟吡啶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海群 万利兵 陈小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1,共6页
介绍了2氟吡啶在药物合成、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用途,总结了2氟吡啶的合成方法,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用二氟氢化钾与2-氯吡啶的卤交换反应制备2-氟吡啶是目前比较好的可工业化的方法。对含氟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前... 介绍了2氟吡啶在药物合成、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用途,总结了2氟吡啶的合成方法,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用二氟氢化钾与2-氯吡啶的卤交换反应制备2-氟吡啶是目前比较好的可工业化的方法。对含氟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氟吡啶 喜树碱 核苷 卤素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海群 胡健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4-227,231,共5页
以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通过醚化、硝化、还原、成环四步反应合成新型抗癌药物中间体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改进了工艺,考察了各类工艺条件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最适宜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总收率为83.7%。
关键词 6 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 3 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光气保护酚羟基合成双(2-甲基苯酚)碳酸酯
9
作者 何光裕 王均雷 陈海群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实验以邻甲酚为原料,以三光气保护酚羟基合成双(2-甲基苯酚)碳酸酯。研究了加料方式、反应物摩尔比、溶剂、催化剂、温度、碱的用量、母液回用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当n(邻甲酚):n(三光气):n(氢氧化钠)=5.... 实验以邻甲酚为原料,以三光气保护酚羟基合成双(2-甲基苯酚)碳酸酯。研究了加料方式、反应物摩尔比、溶剂、催化剂、温度、碱的用量、母液回用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当n(邻甲酚):n(三光气):n(氢氧化钠)=5.8:1.0:6.7,温度20℃,w(三乙胺)=2%。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97.0%,纯度98.1%,反应母液套用后总收率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酚 三光气 双(2-甲基苯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