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张宁 李忠恒 +2 位作者 陶宇 赖铭 陶国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长玻璃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玻纤在基体中呈现三维空间交叉分布,这种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软化点温度;玻纤的长度和用量对三维交叉结构的形成有很... 研究了长玻璃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玻纤在基体中呈现三维空间交叉分布,这种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软化点温度;玻纤的长度和用量对三维交叉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偶联剂KH-550处理玻纤表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 长玻璃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宁 李忠恒 +2 位作者 陶宇 赖铭 陶国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 采用经KH-550偶联剂处理的长玻璃纤维(LGF)与聚乙烯(PE)复合制备了PE/LGF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LGF在PE基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LGF的长度与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当LGF的质量分数约为30%、长度约为35mm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52.5MPa,冲击强度达52kJ/m2,洛氏硬度为90,维卡软化点温度为106℃;LGF在PE基体中呈现三维交叉结构,这种结构和KH-550的加入改进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长玻璃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PEW/SiO_2杂化材料及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龚方红 刘春林 +2 位作者 刘庆广 王利娜 陶国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97-3201,共5页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接枝到聚乙烯蜡(PEW)分子链上,接枝物红外光谱(FTIR)的1090、1030、960cm-1等处出现了—Si—O—CH3的特征吸收峰。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混入接枝PEW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接枝到聚乙烯蜡(PEW)分子链上,接枝物红外光谱(FTIR)的1090、1030、960cm-1等处出现了—Si—O—CH3的特征吸收峰。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混入接枝PEW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PEW/SiO2杂化材料。使用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形态及性能,结果表明,通过sol-gel可以制备SiO2含量为0.98%~4.12%的杂化材料,SiO2颗粒与PEW接枝物分子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纳米SiO2的存在提高了PEW的耐热性能,当SiO2含量为3.75%时,PEW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蜡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溶胶凝胶法 正硅酸乙酯 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永红 俞强 承民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根据固-液相变材料石蜡在聚乙烯(PE)交联网络中的扩散溶胀特性,制备了一种以 PE 交联网络为支撑骨架和包覆层、以石蜡为储能材料的复合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交联程度 PE在石蜡中的溶胀速率、平衡溶胀... 根据固-液相变材料石蜡在聚乙烯(PE)交联网络中的扩散溶胀特性,制备了一种以 PE 交联网络为支撑骨架和包覆层、以石蜡为储能材料的复合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交联程度 PE在石蜡中的溶胀速率、平衡溶胀比等,研究了交联 PE 在石蜡中的溶胀行为及溶胀动力学,为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对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的扩散、渗透行为及扩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相变储能材料具有长期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石蜡 相变储能 溶胀 渗透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SMC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忠恒 张宁 陶国良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SBS和SBS/PS体系改性SMC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BS能显著降低SMC的收缩率,使其控制在0.3~0.5‰,同时也改善了SMC材料的力学性能SBS/PS体系的抗收缩效果比SBS好,可以实现零收缩。通过SEM分析,SBS的热膨胀和在SBS-U... 本文研究了SBS和SBS/PS体系改性SMC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BS能显著降低SMC的收缩率,使其控制在0.3~0.5‰,同时也改善了SMC材料的力学性能SBS/PS体系的抗收缩效果比SBS好,可以实现零收缩。通过SEM分析,SBS的热膨胀和在SBS-UP界面处形成的微孔是其低收缩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SMC 低收缩添加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伟 黄荣荣 +1 位作者 俞强 林明德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6期52-56,共5页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 ,并且展望了高分子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物 固-固相转变材料 能量储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联密度体系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行为和交联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猛 徐思佳 +1 位作者 丁永红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7-30,共4页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体系交联密度与聚合行为的关系。在低交联密度体系中交联单体用量增加导致聚合速率加快,在高交联密度体系中悬挂双键反应能力...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体系交联密度与聚合行为的关系。在低交联密度体系中交联单体用量增加导致聚合速率加快,在高交联密度体系中悬挂双键反应能力成为决定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微波辐射可以增强悬挂双键的反应能力,促进交联聚合;交联单体用量增加导致交联密度增大,网络均匀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交联密度 动力学 网络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和AlCl_3协同增容LLDPE/PS共混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谢赟 徐建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无水AlCl3对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S(聚苯乙烯)进行增容,考察了不同增容方式及AlCl3用量对LLDPE/P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和AlCl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LL-DPE/PS(70/30,质量比,下同)共... 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无水AlCl3对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S(聚苯乙烯)进行增容,考察了不同增容方式及AlCl3用量对LLDPE/P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和AlCl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LL-DPE/PS(70/30,质量比,下同)共混物中分别加入0.4%(质量分数,下同)AlCl3,10%的S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较简单共混体系有了明显提高;当二者同时加入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优于单一增容体系。在LLDPE/PS/SBS(70/30/10)体系中加入过量的AlCl3反而会使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苯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协同增容 三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盐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春林 姚汝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21,共3页
研究了镁盐晶须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镁盐晶须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显著提高 ,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 ,可... 研究了镁盐晶须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镁盐晶须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显著提高 ,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 ,可以改善基体树脂与镁盐晶须的界面结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盐晶须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浆粕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锦春 顾春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得了芳纶浆粕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了芳纶浆粕用量及相容剂对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芳纶浆粕对尼龙6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芳纶浆粕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 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得了芳纶浆粕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了芳纶浆粕用量及相容剂对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芳纶浆粕对尼龙6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芳纶浆粕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下降,拉伸断裂强度先降后增;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加入增强了两相界面的结合力,使得应力能够在两相间有效地传递,共混物宏观力学性能较之未加相容剂的尼龙6/芳纶浆粕体系好,其拉伸断裂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等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浆粕 尼龙6 热塑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塑性变形方法及其块体超细晶材料(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伟 陈光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2,共5页
强烈塑性变形是一种获得无孔洞、无界面污染且致密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有效途径。评述三种强烈塑性变形方法,包括其主要优点、制备过程中的缺点以及晶粒细化机理,提出晶粒细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利用强烈塑性变形制备工业尺寸的块体超细... 强烈塑性变形是一种获得无孔洞、无界面污染且致密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有效途径。评述三种强烈塑性变形方法,包括其主要优点、制备过程中的缺点以及晶粒细化机理,提出晶粒细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利用强烈塑性变形制备工业尺寸的块体超细晶材料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块体超细晶材料 综述 晶粒细化 强烈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1-14,22,共5页
阐明了采用表面处理防止金属材料产生渗碳腐蚀的基本思路是在欲防护工件表面形成具有高稳定性的致密、连续的氧化物。介绍了运用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各种工艺技术的特点、效果与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与... 阐明了采用表面处理防止金属材料产生渗碳腐蚀的基本思路是在欲防护工件表面形成具有高稳定性的致密、连续的氧化物。介绍了运用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各种工艺技术的特点、效果与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与发展方向是提高表面处理层成份与组织的稳定性、耐久性、处理层与基体金属材料的结合强度,改善处理层的力学性能和与基体材料在热膨胀性能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渗碳 表面处理 渗碳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根据工程实际中存在的渗碳腐蚀状况,阐明采用表面处理技术防止金属材料产生渗碳腐蚀的基本思路是在预防护工件表面形成具有高稳定性的致密、连续的氧化物。介绍了运用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各种工艺技术的特点、效果...  根据工程实际中存在的渗碳腐蚀状况,阐明采用表面处理技术防止金属材料产生渗碳腐蚀的基本思路是在预防护工件表面形成具有高稳定性的致密、连续的氧化物。介绍了运用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金属材料抗渗碳性能的各种工艺技术的特点、效果、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 抗渗碳 表面处理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基中温电解质材料的掺杂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建平 陈志刚 +1 位作者 李霞章 陈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4-688,共5页
CeO2基材料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中、低温固体电解质材料,在具有高的离子导电性能的同时,还要保证具有工作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能,以及很好的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综述了通过掺杂改性来提高CeO2基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能、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 CeO2基材料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中、低温固体电解质材料,在具有高的离子导电性能的同时,还要保证具有工作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能,以及很好的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综述了通过掺杂改性来提高CeO2基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能、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类掺杂制备方法,并指出液相掺杂中的共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是目前制备CeO2基电解质材料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对CeO2基电解质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基电解质材料 掺杂 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线路板基材用工程塑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敏 叶金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46-50,共5页
综合介绍了聚酰亚胺、聚苯醚及改性聚苯醚、壤芳醚酮、液晶聚合物、芳纶纤维、高性能环氧性树脂等工程塑料用于生产印制线路饭基材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的改性体系,指出了各自的不足,并展望了印制线路板基材的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程塑料 印制线路板 聚酰亚胺 聚苯醚 液晶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SiO_2杂化材料的结晶行为
16
作者 郁加华 王树平 龚方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79,共4页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接枝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分子链上,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前驱体,加入接枝的HDPE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HDPE/SiO2杂化材料。采用DSC分析,研究了SiO2对HDPE结晶行为的影响。... 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接枝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分子链上,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前驱体,加入接枝的HDPE中,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HDPE/SiO2杂化材料。采用DSC分析,研究了SiO2对HDPE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在HDPE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HDPE的结晶温度提高、微晶尺寸分布减小。随降温速率增大,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度Tp向低温方向移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冷却速率范围5℃/min^20℃/min内,杂化材料异相成核,近似一维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支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卢爱青 龚海丹 +2 位作者 任强 张开勇 蒋必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二乙烯基苯(DVB)为支化单体,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90℃下进行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用...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二乙烯基苯(DVB)为支化单体,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90℃下进行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多角激光散射仪(MALLS)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表现出活性聚合特征,Mw,MALLS>3.9×105;Mw,MALLS/Mw,GPC>1,说明反应生成了St与MMA的无规支化共聚物;;当St与MMA摩尔比为3:1时,共聚物中St单元的含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支化共聚物 ATRP 二乙烯基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龚海丹 杨文志 +3 位作者 李丹 任强 杨扬 蒋必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29,共4页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BIBTB)为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支化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6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进行了研究...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BIBTB)为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支化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共聚单体,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6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进行了研究。用1H-NMR、GPC、MALLS、FT-IR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二乙烯苯为支化单体合成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以多角激光散射法测定的聚合物绝对分子质量-Mw.MALLS达1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二乙烯苯 苯乙烯 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汤红兰 龚方红 +1 位作者 任强 蒋必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以α-溴代苯乙烷(BE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二乙烯苯(DVB)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研究。用^1H—NMR、GPC、MALLS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 以α-溴代苯乙烷(BEB)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二乙烯苯(DVB)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研究。用^1H—NMR、GPC、MALLS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双烯化合物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聚合物分子质量Mn,GPC在10^4以下,分子质量分布为2~4,表现出较宽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光散射法测定的聚合物绝对分子质量Mm,MALLS达1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烯苯 α-溴代苯乙烷 原于转移自由基聚合 超支化聚合物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斯酸用量对POE/PS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及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建平 承民联 +2 位作者 龚方红 刘建忠 陈建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用IR,DSC,GPC研究了聚苯乙烯(PS)与聚烯烃弹性体(POE)大分子之间的F riede 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无水A lC l3催化作用下,PS与POE间可发生质子取代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POE-g-PS,其接枝百分比随A lC l3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过... 用IR,DSC,GPC研究了聚苯乙烯(PS)与聚烯烃弹性体(POE)大分子之间的F riede 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无水A lC l3催化作用下,PS与POE间可发生质子取代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POE-g-PS,其接枝百分比随A lC l3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过量的催化剂会导致聚合物降解;接枝共聚物对POE/PS共混物具有明显的就地增容作用,对于POE/PS/A lC l3=50/50/0.2(质量比)共混物,其拉伸强度与简单共混体系相比,提高了4倍,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POE) 聚苯乙烯(PS)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就地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