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运动机械工业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惠平 辛秀梅 张会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综述介绍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PKM)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德国以工业应用为中心进行PKM研究,一般均由大学与公司共同参与设计、研制并开发样机;样机实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直至PKM商品化投入市... 综述介绍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工业国在并联运动机械(PKM)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德国以工业应用为中心进行PKM研究,一般均由大学与公司共同参与设计、研制并开发样机;样机实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直至PKM商品化投入市场。据报道,目前全世界共有PKM产品或样机模型200余种,应用获得较成功的也超过40余种,这些PKM的自由度为3~6,早期的大多数为6,目前3自由度PKM增多,主要集中在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目前,在行业上PKM主要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制造、汽车及成型技术等领域,在具体的加工上,除了主要用于铣削加工外,还用于车削、去毛刺、激光切割、水切割、柔性成型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运动学 并联运动机械 并联机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评价体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维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5,共7页
针对石油储运过程中各种操作条件下石油蒸发损耗的特点,探讨了石油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目前,以浮顶罐和油气回收系统作为其主要的降耗设施。为评价其降耗效果,考虑法律条文、降耗率、油气排放标准和技术经济等因素,建立了评... 针对石油储运过程中各种操作条件下石油蒸发损耗的特点,探讨了石油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目前,以浮顶罐和油气回收系统作为其主要的降耗设施。为评价其降耗效果,考虑法律条文、降耗率、油气排放标准和技术经济等因素,建立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从而形成了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完整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用于引导、规范石油蒸发损耗及其控制技术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蒸发损耗 浮顶罐 油气回收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品蒸发与回收综合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书华 黄维秋 徐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52-55,共4页
针对油气储运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开发出油品损耗与油气回收综合实验系统。它综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和实验功能,可测量油品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并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法和常温常压吸收法对蒸发排放油气进行回收处理和性能测试。... 针对油气储运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开发出油品损耗与油气回收综合实验系统。它综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和实验功能,可测量油品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并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法和常温常压吸收法对蒸发排放油气进行回收处理和性能测试。该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全、综合性强,更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 蒸发损耗 油气回收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Basic的高粘度齿轮泵系列化设计
4
作者 祝海林 邹旻 郑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7,27,共4页
为解决常规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问题,构思了行星机构式齿轮泵的3种结构,并对新型齿轮泵按“单位排量时泵的体积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泵的基本参数系列化设计为例,提出了应用Visual Basic语言直接进行离散参数寻优的系列... 为解决常规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问题,构思了行星机构式齿轮泵的3种结构,并对新型齿轮泵按“单位排量时泵的体积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泵的基本参数系列化设计为例,提出了应用Visual Basic语言直接进行离散参数寻优的系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设计结果直观,有利于减少设计人员的计算工作量,提高设计结果的合理性,为高粘度齿轮泵的创新设计和其他新型机电产品的系列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BASIC 高粘度齿轮泵 设计 行星机构 参数优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琳 朱瑞松 +2 位作者 尤一匡 尤侯平 王正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分析了往复压缩机的常见故障模式与机理 ,综述了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和监测装置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往复压缩机 在线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转螺旋扭带管内湍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琳 钱红卫 +2 位作者 俞秀民 宣益民 彭德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应用激光测速仪 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对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的湍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光管内流体的流动相比,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流体的湍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体在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的带动下,呈螺... 应用激光测速仪 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对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的湍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光管内流体的流动相比,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流体的湍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体在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的带动下,呈螺旋流动,而且在近管壁环形区域内流体的轴向分速度明显比管中心区域的高,提高幅度为 25%左右,轴向湍流度比无自转扭带的大,提高幅度为 68%左右;切向分速度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切向湍流度很大,比轴向湍流度大 10 倍左右。流体的这些湍流特性的测得为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对流传热强化机理的深入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螺旋扭带管 激光测速 湍流特性 传热强化机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自转螺旋扭带自动阻垢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琳 尤一匡 +4 位作者 钱红卫 柳毅 张成军 俞秀民 宣益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内置自转塑料螺旋扭带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对换热管中有、无自转扭带时污垢的粘附速率、换热器的动态污垢热阻、管壁的磨腐速率进行了工业应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转清洗扭带的防垢、除垢、清洗效果显著,扭带管的污垢平均粘... 以内置自转塑料螺旋扭带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对换热管中有、无自转扭带时污垢的粘附速率、换热器的动态污垢热阻、管壁的磨腐速率进行了工业应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转清洗扭带的防垢、除垢、清洗效果显著,扭带管的污垢平均粘附速率是普通光管的54%;动态污垢热阻比光管下降了30%;塑料扭带对管壁的磨损微乎其微。为自转螺旋塑料扭带的工业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螺旋扭带 阻垢技术 换热器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气体膜分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钟璟 黄维秋 殷开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3-748,共6页
回顾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气体膜分离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具体的应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表明分子模拟在定性分析气体与膜材料的亲和性、预测渗透系数和分离因子方面有一定价值,但离定量预测和分析还有一... 回顾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气体膜分离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具体的应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表明分子模拟在定性分析气体与膜材料的亲和性、预测渗透系数和分离因子方面有一定价值,但离定量预测和分析还有一定距离,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是适用于气体膜分离研究的方法,其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离膜 分子模拟 模拟方法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亲和性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球阀阀体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锁龙 庞明军 +1 位作者 包健 陈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球阀阀体受力非常复杂,设计需考虑的因素较多。目前阀体壁厚设计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难以定论。为了保证安全经济性,运用6种方法对阀体的壁厚进行了对比设计,进而求出最佳壁厚值。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考虑各种... 球阀阀体受力非常复杂,设计需考虑的因素较多。目前阀体壁厚设计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难以定论。为了保证安全经济性,运用6种方法对阀体的壁厚进行了对比设计,进而求出最佳壁厚值。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考虑各种载荷的影响,对阀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强度和刚度都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阀 阀体 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参数的钻井井架安全承载力评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东颖 李子丰 +1 位作者 周国强 赵庆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1,共4页
通过井架结构振动理论、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室简易模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以振动频率为基准,载荷下降系数为依据诊断钻井井架结构安全承载能力的方法。根据井架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受力特征,将井架简化成一根沿长度上质量均匀分布、刚度恒定... 通过井架结构振动理论、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室简易模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以振动频率为基准,载荷下降系数为依据诊断钻井井架结构安全承载能力的方法。根据井架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受力特征,将井架简化成一根沿长度上质量均匀分布、刚度恒定的简支梁,用振动理论推导出了井架固有频率的平方与作用载荷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这一关系进行了验证;提出了通过测试井架在两种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固有频率推算井架临界承载并以此评定井架安全承载能力的方法;在实验室内制作了与A型井架相类似的模型,进行了逐级载荷下的固有频率测试,分析总结出适用于井架现场评定的具体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现场在役井架进行了测试与安全承载能力评定。该评定方法为井架测试、安全评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保证钻井安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架 振动 有限元法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X射线应力仪测量凸轮轴表面激光淬火相变层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9
11
作者 柳铭 宋瑞宏 孔德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1,共4页
利用CO_2激光对凸轮轴所用材料QT600-3表面进行了淬火处理试验,并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测定其残余应力分布,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CO_2激光淬火后QT600-3的显微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石墨,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其值在120 MP... 利用CO_2激光对凸轮轴所用材料QT600-3表面进行了淬火处理试验,并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测定其残余应力分布,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CO_2激光淬火后QT600-3的显微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石墨,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其值在120 MPa以上,且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相变层深度随着扫描速率和光斑直径的增加而减小,且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加;激光淬火后的材料组织结构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凸轮轴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凸轮轴 残余应力 X射线应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装备控制实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琳 尤一匡 +1 位作者 刘雪东 张炳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5期98-100,共3页
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建设开发了两套过程装备控制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完全可模拟工业生产中过程装备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并且该实验装置设计的被控对象可实现变化多样的组态实... 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建设开发了两套过程装备控制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完全可模拟工业生产中过程装备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并且该实验装置设计的被控对象可实现变化多样的组态实验流程,满足不同专业自动化控制科研与教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实验教学 实验装置 工艺参数 设计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吨位隧道混凝土管片真空吸吊翻转机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嘉鸣 沈惠平 +2 位作者 高宗华 袁能 张银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78,共3页
阐述了隧道施工用混凝土管片的结构特点及对管片吸吊翻转的要求,根据真空吸吊工作原理讨论了真空吸吊翻转机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最后介绍了研制成功的真空吸吊翻转机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 隧道机械 管片 真空吸吊机 真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叶片电解加工电解液流动方式优化及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正扬 朱荻 史先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38,共5页
提出新的主动控制的电解液流动方式,在该方式中,电解液从缘板两侧流入,分别流经叶盆、叶背流道.建立了流场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流动方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侧流式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主动控制型流动方式有助于流场的均匀稳... 提出新的主动控制的电解液流动方式,在该方式中,电解液从缘板两侧流入,分别流经叶盆、叶背流道.建立了流场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流动方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侧流式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采用该主动控制型流动方式有助于流场的均匀稳定.为了验证该流动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叶片电解加工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与传统流动方式相比,采用新的主动控制流动方式,叶片的表面粗糙度从1.87提高到0.38,同时加工精度也提高了0.05mm,说明该流动方式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叶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发动机叶片 流动方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通径中压球阀的设计和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锁龙 庞明军 +2 位作者 裴峻峰 殷舜时 邓学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介绍了通径为20″(1″=25.4 mm)的大口径中压球阀阀体、新型C形金属密封环组件等的结构设计;在阀座与球体之间采用整体碟形弹簧和新型阀座密封填料,以保证高压密封,提高使用寿命;阀芯采用空心球体结构和分段冲压成形加工工艺,有效地保... 介绍了通径为20″(1″=25.4 mm)的大口径中压球阀阀体、新型C形金属密封环组件等的结构设计;在阀座与球体之间采用整体碟形弹簧和新型阀座密封填料,以保证高压密封,提高使用寿命;阀芯采用空心球体结构和分段冲压成形加工工艺,有效地保证了球体的加工精度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球阀的密封、防火、启闭传动及制造工艺的要求;对其中结构复杂的球阀阀体和空心球形阀芯进行了强度计算和ANSYS应力、应变模拟分析计算,二者计算结果一致,并认为阀体的厚度由其大开孔处局部应力的整体补强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阀 设计 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和模糊控制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正伟 马正华 +2 位作者 周炯如 张锁龙 宋瑞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模糊控制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带加权因子的模糊控制技术在交流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器中的应用,介绍了该软启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模糊控制策略的实现及其关键步骤PLC梯形图程序。实践表明,基于PLC... 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模糊控制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带加权因子的模糊控制技术在交流电动机软启动控制器中的应用,介绍了该软启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模糊控制策略的实现及其关键步骤PLC梯形图程序。实践表明,基于PLC和模糊控制的软启动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自适应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软启动控制器 模糊控制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自转清洗纽带自动阻垢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红卫 张琳 +2 位作者 龚莉 杨旭 俞秀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9,共3页
为了考察内置自转清洗塑料螺旋纽带的除垢、防垢和清洗效果,以生产现场工业循环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对有、无自转清洗纽带的换热器污垢粘附速率和管壁腐蚀速率做了应用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自转清洗纽带的防垢、除垢... 为了考察内置自转清洗塑料螺旋纽带的除垢、防垢和清洗效果,以生产现场工业循环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对有、无自转清洗纽带的换热器污垢粘附速率和管壁腐蚀速率做了应用性对比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自转清洗纽带的防垢、除垢、清洗效果显著,内置纽带管换热器与普通光管换热器相比,污垢粘附速率平均下降46%;塑料纽带对管壁的额外磨损微乎其微,可免除金属纽带对管壁的磨损问题。这些研究结果为自转纽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清洗纽带 换热器 阻垢技术 自动 对比试验研究 工业循环水 螺旋纽带 清洗效果 生产现场 腐蚀速率 效果显著 塑料纽带 推广应用 自转纽带 研究结果 应用性 管壁 除垢 内置 防垢 粘附 污垢 磨损 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SR工艺脱硫净化天然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会军 张庆国 +1 位作者 班兴安 黄琼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在对比天然气传统脱硫工艺的基础上,结合Bio-SR工艺特点,分析了该工艺应用于天然气脱硫净化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H2S标准混合气浓度、初始Fe3+浓度、喷淋量、空塔停留时间、pH及压力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适宜的控... 在对比天然气传统脱硫工艺的基础上,结合Bio-SR工艺特点,分析了该工艺应用于天然气脱硫净化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H2S标准混合气浓度、初始Fe3+浓度、喷淋量、空塔停留时间、pH及压力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适宜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气量大、低H2S质量浓度(<1.0g/m3)的天然气有快速高效的净化作用,出气达到管输天然气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R 氧化亚铁硫杆菌 脱硫率 控制参数 气液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农村地区室内空气品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牛牛 张栋栋 +1 位作者 薛敏 张庆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68-1969,共2页
测试了常州市部分农村地区住宅的甲醛浓度、氨气浓度、TVOC浓度和苯浓度等环境参数,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常州市农村地区住宅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部分超标,甲醛和氨气是影... 测试了常州市部分农村地区住宅的甲醛浓度、氨气浓度、TVOC浓度和苯浓度等环境参数,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常州市农村地区住宅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部分超标,甲醛和氨气是影响室内空气不接受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潜泵采油井口电缆穿越器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20
作者 裴峻峰 殷舜时 +3 位作者 邓学风 秦志坚 张锁龙 邵金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0,51+79,共4页
井口电缆穿越器是电潜泵采油井口上用于贯穿油管挂和上法兰,并连接电潜泵和井上电源的一种装置。新研制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在其本体与井上、井下电缆抽头连接处设计延伸型密封环,建立了可靠密封;在接头耦合处采用接触应力锥面密封结构;选... 井口电缆穿越器是电潜泵采油井口上用于贯穿油管挂和上法兰,并连接电潜泵和井上电源的一种装置。新研制的井口电缆穿越器在其本体与井上、井下电缆抽头连接处设计延伸型密封环,建立了可靠密封;在接头耦合处采用接触应力锥面密封结构;选用新型电缆解决了高压、强电流和电缆间间距小等难题,并设计了穿越棒,使穿越器具有安装迅速、安全性好、密封性高、性能稳定可靠以及操作方便等特点。该电缆穿越器已成功应用于电潜泵采油井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井口 电缆穿越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