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水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凌智勇 张体峰 +3 位作者 丁建宁 程广贵 邹涛 朱爱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81-483,共3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1%、0.5%以及1%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典两相混合物粘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SDBS能有效改善Cu-水纳米流体的...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1%、0.5%以及1%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典两相混合物粘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SDBS能有效改善Cu-水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且当其浓度与Cu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相当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最好;纳米流体的粘度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理论计算模型只考虑了颗粒含量对粘度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制备 稳定性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态比条件下氢化纳米硅薄膜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立强 丁建宁 +3 位作者 杨继昌 程广贵 凌智勇 董玉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6-79,共4页
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在射频源和直流负偏压源的双重激励下,保持射频功率、反应室气压、衬底温度、硅烷与氢气混合比以及总流量不变,改变直流负偏压从50~250V,在康宁705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本征氢化纳米硅薄膜。利用拉曼散射仪... 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在射频源和直流负偏压源的双重激励下,保持射频功率、反应室气压、衬底温度、硅烷与氢气混合比以及总流量不变,改变直流负偏压从50~250V,在康宁7059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本征氢化纳米硅薄膜。利用拉曼散射仪表征了不同直流负偏压条件下薄膜微结构特征;利用Shmadzu UV-2450型光谱仪测试了薄膜样品透射图谱。研究发现提高直流负偏压将导致晶态比、沉积速率发生变化。薄膜的光吸收系数和消光系数随波长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晶态比薄膜的悬挂键和有效载流子浓度、致密程度、键畸变程度和悬挂键数目的差异,致使晶态比增加,薄膜的吸收系数、消光系数在波长为400nm附近依次增加,光学带隙值从1.96eV减小到1.66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负偏压 消光系数 透射光谱 氢化纳米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对纳米硅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丁建宁 高晓妮 +2 位作者 袁宁一 程广贵 郭立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通过改变反应气体中硅烷体积分数,采用直流偏压辅助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本征氢化纳米硅薄膜.使用拉曼光谱仪、原子力学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透射仪对薄膜进行测试,研究不同硅烷体积分数对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反应气体中硅烷体积分数,采用直流偏压辅助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本征氢化纳米硅薄膜.使用拉曼光谱仪、原子力学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透射仪对薄膜进行测试,研究不同硅烷体积分数对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烷体积分数增加,晶粒尺寸增加,而晶态含量却随之下降.晶态含量的降低,使拉曼光谱中谱峰的强度降低,峰位发生蓝移,薄膜有序性随之降低;而且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随硅烷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硅烷体积分数为1.3%时,沉积本征氢化纳米硅薄膜,薄膜中晶粒分布均匀,其生长存在取向性.此时晶态含量约为50%,晶粒尺寸约为2.6 nm;薄膜具有较大的光学禁带宽度,为1.702 eV,以及较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 晶态含量 晶粒尺寸 光学禁带宽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微米尺度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翊 范真 +3 位作者 丁建宁 凌智勇 程广贵 蒋楠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9-762,共4页
采用微米级别的AFM球头探针对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进行了摩擦实验。研究了微米尺度下,外加载荷和扫描速率对薄膜摩擦性能的影响。考虑粘附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微观低载荷接触摩擦力表征的修正Amonton公式。分析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形貌粗糙... 采用微米级别的AFM球头探针对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进行了摩擦实验。研究了微米尺度下,外加载荷和扫描速率对薄膜摩擦性能的影响。考虑粘附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微观低载荷接触摩擦力表征的修正Amonton公式。分析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形貌粗糙峰之间的关系,根据薄膜表面粗糙峰的分布,建立了微米尺度下球头探针与薄膜表面粗糙峰的等效接触模型,并推导出了摩擦力f关于载荷参数(p)和形貌参数()的函数表达式f(p,),表明单位面积接触粗糙峰密度对摩擦力大小起着主导作用。所建接触模型成功解释了摩擦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 球头探针 微米尺度 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颗粒浓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凌智勇 孙东健 +4 位作者 张忠强 丁建宁 程广贵 钱龙 张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TiO2-水纳米流体,并观察了其稳定性。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在15~40℃时的粘度,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粘度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以指数形式降低,并且各种纳米流...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TiO2-水纳米流体,并观察了其稳定性。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在15~40℃时的粘度,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粘度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以指数形式降低,并且各种纳米流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结合实验数据,对已有粘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了涉及温度和颗粒浓度的纳米流体粘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稳定性 粘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翅膀表面超微结构与浸润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琳 丁建宁 +2 位作者 李伯全 程广贵 坎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观测迁粉蝶、密纱眉眼蝶、素饰蛱蝶、绿带翠凤蝶和黑绢斑蝶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测量其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测量分析表明:蝴蝶翅膀表面覆盖着重叠排列的瓦片状鳞片,鳞片上分布有纵隆脊和肋,... 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观测迁粉蝶、密纱眉眼蝶、素饰蛱蝶、绿带翠凤蝶和黑绢斑蝶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测量其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测量分析表明:蝴蝶翅膀表面覆盖着重叠排列的瓦片状鳞片,鳞片上分布有纵隆脊和肋,相邻脊脉与肋间形成了凹坑;鳞片的排间距、脊和肋按蝴蝶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尺寸.有鳞片翅膀表面的接触角在139.7°~158.9°之间,明显大于无鳞片翅膀表面的接触角(88°~144°),正向、逆向和垂直翅脉发散方向的滚动角不同,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导致其具有各向异性的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表面结构 鳞片 浸润性 接触角 滚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状态下纳米流体的对流传热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凌智勇 朱爱军 +3 位作者 丁建宁 范真 程广贵 傅鹏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8-951,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层流状态下雷诺数、体积分数、颗粒和基液种类以及颗粒粒径对纳米流体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基液,并且与基液和颗粒的性质、颗粒的体积分数及颗粒粒径密切相关。纳...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层流状态下雷诺数、体积分数、颗粒和基液种类以及颗粒粒径对纳米流体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基液,并且与基液和颗粒的性质、颗粒的体积分数及颗粒粒径密切相关。纳米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随着颗粒和基液热导率的增加、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以及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研究发现,对于一定体积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在层流状态下对流传热系数的提高程度基本保持一致,与雷诺数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层流 对流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薄膜电阻率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海彬 丁建宁 +2 位作者 李伯全 罗开玉 王小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及Rymaszewski四探针双电测组合法设计了薄膜电阻率自动化测量系统.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和数字量输出模块NI 9401的控制下,利用基于CD4052芯片的接口电路实现电流探针、电压探针的自动切换,并通过LabVIEW程序控制Keit...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及Rymaszewski四探针双电测组合法设计了薄膜电阻率自动化测量系统.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和数字量输出模块NI 9401的控制下,利用基于CD4052芯片的接口电路实现电流探针、电压探针的自动切换,并通过LabVIEW程序控制Keithley 2400数字源表实现两次电压测量;同时根据两次电压测量结果由LabVIEW程序完成范德堡修正因子和方块电阻的计算;最终实现薄膜电阻率自动测量、记录和显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测量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多种薄膜电阻率测量要求,而且提高了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同时精简了薄膜电阻率测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方块电阻 薄膜电阻率 四探针双电测组合法 范德堡修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淬火处理对灰铸铁残余应力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孔德军 华同曙 +2 位作者 丁建宁 袁宁一 陈菊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利用CO2激光对HT200铸铁进行了表面淬火处理,对其微观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用X-350A型应力测试仪测定了其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的分布,并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HT200显微硬度由HV250提高到HV530,表面残余应力... 利用CO2激光对HT200铸铁进行了表面淬火处理,对其微观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用X-350A型应力测试仪测定了其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的分布,并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HT200显微硬度由HV250提高到HV530,表面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其值在-300MPa以上;耐磨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并随残余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将有利于提高HT200材料的使用寿命;激光淬火处理诱发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抑制裂纹的扩展,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激光淬火 耐磨性能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形滚子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同曙 丁璐璐 陈晓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3,57,共5页
轴承滚子修形量是影响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对轴承性能和寿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根据理想对数凸型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理论,分析滚动轴承结构参数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滚子修形量设计时必须考虑... 轴承滚子修形量是影响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分布状况的重要因素,对轴承性能和寿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根据理想对数凸型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理论,分析滚动轴承结构参数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滚子修形量设计时必须考虑滚子倒角半径和越程槽宽度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于汽车十字万向传动轴节叉轴承的滚子设计中。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设计的轴承滚子,可避免接触应力分布出现"边缘效应"现象,也避免了在接触区域中部产生应力集中,疲劳实验证明轴承滚子的寿命提高了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子 越程槽 修形量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滚子凸度量计算软件的开发及其应用
11
作者 华同曙 丁璐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6,共3页
为了避免"边缘效应"的影响,根据Lundberg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数值方法,开发出考虑越程糟时对数型修形滚子设计的可视化计算软件,并且将该软件应用于汽车十字轴总成节叉轴承的滚子设计中。结果表明,利用该软件设计... 为了避免"边缘效应"的影响,根据Lundberg方程和三维有限长弹性接触问题的数值方法,开发出考虑越程糟时对数型修形滚子设计的可视化计算软件,并且将该软件应用于汽车十字轴总成节叉轴承的滚子设计中。结果表明,利用该软件设计出的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不会出现"边缘效应",也不会出现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应力 圆柱滚子 凸度量 软件开发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