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硅灰在高流变环氧粘钢胶中的改性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中秋 胡飞龙 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286-289,308,共5页
通过试验考察掺硅灰三元复合填料对环氧树脂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硅灰对环氧粘钢胶的综合性能改性情况。结果表明:硅灰在环氧粘钢胶中性能发挥与基础填料的掺量关系密切。当三元复合填料体系中硅灰∶石英砂∶滑石粉=5:140:35时,... 通过试验考察掺硅灰三元复合填料对环氧树脂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硅灰对环氧粘钢胶的综合性能改性情况。结果表明:硅灰在环氧粘钢胶中性能发挥与基础填料的掺量关系密切。当三元复合填料体系中硅灰∶石英砂∶滑石粉=5:140:35时,硅灰的掺入使得复合填料级配达到最优化。树脂黏度适中,通过硅灰改性制备出的粘钢胶流变性能优异,整体性能远远超出GB 50367中对A级粘钢胶的性能要求;而基础填料过多过少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硅灰对环氧粘钢胶触变及力学性能增强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粘钢胶 硅灰 改性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的超高强灌浆料配合比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之璐 栾明昱 +3 位作者 尹韶宁 刘可乐 杨建辉 张菁燕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矿物掺合料对超高强灌浆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运用混料设计中的极端顶点法对超高强灌浆料胶凝材料组成进行试验设计,揭示了超细粉煤灰(UFFA)、超细矿渣(GGBS)、硅灰(SF)与灌浆料初始流动度和1、28 d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立了多... 矿物掺合料对超高强灌浆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运用混料设计中的极端顶点法对超高强灌浆料胶凝材料组成进行试验设计,揭示了超细粉煤灰(UFFA)、超细矿渣(GGBS)、硅灰(SF)与灌浆料初始流动度和1、28 d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立了多响应优化模型,获得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UFFA、GGBS、SF的最佳取代量为5%、20%、5%,采用该取代量下的超高强灌浆料28 d氢氧化钙含量最低、结合水含量最高、孔隙率最低。研究结果对水泥基灌浆料配合比优化和基本性能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矿物掺合料 灌浆料 抗压强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3对固硫灰渣胶凝系统水化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远明 钱觉时 +2 位作者 刘景相 王波 王志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8-693,共6页
用外掺煅烧无水石膏方法模拟固硫灰渣中的SO3,研究了SO3对固硫灰渣一硅酸盐水泥熟料(质量比为30:70)系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线性膨胀率、化学结合水量及水化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系统中SO3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5%... 用外掺煅烧无水石膏方法模拟固硫灰渣中的SO3,研究了SO3对固硫灰渣一硅酸盐水泥熟料(质量比为30:70)系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线性膨胀率、化学结合水量及水化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系统中SO3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5%~3.5%时,其初、终凝时间均可达到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要求的标准,说明固硫灰渣中无水石膏有一定调凝作用,但无水石膏的调凝效果明显不如二水石膏。此外,系统SO3含量增加,化学结合水量也随之增加,说明SO3对烧黏土质矿物的火山灰活性有一定激发作用.当SO3含量小于3.5%时,系统强度会随之增高;S03含量超过3.5%时,钙矾石生成量较多,系统线性膨胀率增加,导致系统强度有一定程度降低.研究表明,固硫灰渣作掺和料使用时,如果胶凝系统中不掺入二水石膏,则需要控制胶凝系统S03含量为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硫灰渣 SO3 水化 性能 无水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基轻质保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勇 蒋青青 +1 位作者 张毅 李东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38,147,共5页
以建筑脱硫石膏为原料,分别通过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两种方式制备发泡石膏制品。通过测定石膏制品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干密度等性能指标,评定发泡石膏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发泡法时,影响制品因素主次顺序为泡沫掺量>水胶比>H... 以建筑脱硫石膏为原料,分别通过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两种方式制备发泡石膏制品。通过测定石膏制品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干密度等性能指标,评定发泡石膏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发泡法时,影响制品因素主次顺序为泡沫掺量>水胶比>HPMC掺量;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发泡石膏制品时,发泡剂掺量直接影响发泡脱硫石膏的干密度、强度等性能,水灰比应控制在0.7左右,双氧水发泡剂掺量以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物理发泡 化学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锦之 王文军 +3 位作者 何明 李本刚 朱丽珺 罗振扬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8,共8页
通过氧化、磺甲基化改性造纸黑液制取木质素磺酸钠(SLS),磺化度为1.023 7 mmol/L,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为26 320;将SLS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E)按一定比例复配制备复合减水剂,SLS质量分数为10%、20%、30%和40%时,分别制得复合减... 通过氧化、磺甲基化改性造纸黑液制取木质素磺酸钠(SLS),磺化度为1.023 7 mmol/L,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为26 320;将SLS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E)按一定比例复配制备复合减水剂,SLS质量分数为10%、20%、30%和40%时,分别制得复合减水剂BPCE1-BPCE4。复合减水剂对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层厚度和水泥浆Zeta电位分析表明:吸附层厚度随SLS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水泥浆Zeta电位在SLS质量分数为20%时显示出绝对值最大。采用复配木质素磺酸钠的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混凝土,复合减水剂掺量0.18%、SLS总掺量1%。通过净浆流动度、胶砂流动度、泌水率、减水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指标对复合减水剂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含20%SLS的复合聚羧酸减水剂BPCE2减水剂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 改性 聚羧酸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专用抗离析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蒋长清 吴益 陈囡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147,151,共3页
近年来聚羧酸减水剂越来越普及,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追求混凝土的性价比,往往喜欢用减水率很高的聚羧酸减水剂,这就导致混凝土对用水量敏感性非常大,再加上很多地方使用机制砂,导致现在很多混凝土泌水、抓底、板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般减... 近年来聚羧酸减水剂越来越普及,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追求混凝土的性价比,往往喜欢用减水率很高的聚羧酸减水剂,这就导致混凝土对用水量敏感性非常大,再加上很多地方使用机制砂,导致现在很多混凝土泌水、抓底、板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般减水剂厂家采用复配适量的保水调黏剂和和易性调节剂以降低对水的敏感性。本课题就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聚羧酸减水剂专用抗离析剂,解决了聚羧酸减水剂导致的混凝土泌水、抓底、板结等问题,该产品和聚羧酸减水剂相溶性非常好,同时具有比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有更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离析剂 泌水 抓底 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厂白泥废料制备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晓梅 陈友治 许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4,147,共4页
利用造纸厂白泥废料经过合理工艺处理后制备B05级加气混凝土,研究了水料比、料浆温度和石灰、搅拌时间、铝粉膏对发气的影响,分析了白泥废料制备的氧化钙胶凝材料用量、添加剂及蒸压制度对加气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合格的砌块,... 利用造纸厂白泥废料经过合理工艺处理后制备B05级加气混凝土,研究了水料比、料浆温度和石灰、搅拌时间、铝粉膏对发气的影响,分析了白泥废料制备的氧化钙胶凝材料用量、添加剂及蒸压制度对加气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合格的砌块,对其进行了XRD及SEM微观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白泥废料处理后代替石灰用于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可形成水化产物是托勃莫来石、水化石榴子石及碱度较低的半结晶CSH(B)的均匀密实的良好的加气混凝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泥 发气 加气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晶须对水泥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道正 诸华军 +3 位作者 何玉鑫 邓凤敢 刘丽芬 曹亚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1-405,共5页
分析了石膏晶须在不同碱溶液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测试水泥石的力学性能、水化热、孔隙率、断面形貌和水化产物等,分析晶须增强增韧水泥石的机制。结果表明:晶须能稳定存在水溶液中,但在碱性溶液中,部分参与水化;脱硫石膏晶须掺量在2%时... 分析了石膏晶须在不同碱溶液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测试水泥石的力学性能、水化热、孔隙率、断面形貌和水化产物等,分析晶须增强增韧水泥石的机制。结果表明:晶须能稳定存在水溶液中,但在碱性溶液中,部分参与水化;脱硫石膏晶须掺量在2%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佳;脱硫石膏晶须可提高水泥浆体的水化加速期的反应速率;当掺量在2%,水化放出的热量最大,可促进水泥水化;未水化的晶须通过桥联搭接作用提高水泥石的韧性,部分水化晶须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适量的钙矾石,从而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晶须 增强 增韧 水泥石 桥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基引气节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钧 张亚妮 +2 位作者 朱文文 吉玉峰 马德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2-686,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淤泥基引气节能材料,通过L16(4^3)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引气剂掺量、水胶比和水泥/淤泥质量比这3个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表观密度的影响;分析了引气剂掺量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由表观密度计算材料的孔隙率...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淤泥基引气节能材料,通过L16(4^3)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引气剂掺量、水胶比和水泥/淤泥质量比这3个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和表观密度的影响;分析了引气剂掺量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由表观密度计算材料的孔隙率,推导材料的导热系数理论值,并将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引气剂掺量为0.03%(质量分数),水胶比为0.60~0.65(质量比),水泥/淤泥质量比为0.5的条件下,材料可得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孔隙率计算方法可用于淤泥基引气节能建筑材料的孔隙率与导热系数预测,根据理论孔隙率推算得到的导热系数与实测值的平均偏差为0.02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引气剂 节能 孔隙率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建华 钱中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289-291,295,共4页
研究了不同阻燃技术、不同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对聚氨酯复合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型阻燃剂以及中段异氰酸指数会显著增加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尺寸变形;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对于高、低温及其高低温循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但... 研究了不同阻燃技术、不同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对聚氨酯复合板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型阻燃剂以及中段异氰酸指数会显著增加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尺寸变形;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对于高、低温及其高低温循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但不能有效抵抗高温高湿环境;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了增强聚氨酯复合保温板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技术 环境条件 施工方法 聚氨酯复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剂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小泉 钱中秋 +1 位作者 郑新国 郭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4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界面剂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中的应用和性能要求,并与传统湿润法进行了推板和揭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界面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度,减少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过程的影... 本文简要介绍了界面剂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中的应用和性能要求,并与传统湿润法进行了推板和揭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界面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度,减少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过程的影响:减少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贯穿孔,改善底座板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粘结能力。该界面剂使用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可节省人力物力,从而保证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界面剂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晶须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道正 何玉鑫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8,72,共5页
研究了石膏晶须在不同溶液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功、水化热、压孔法、XRD和SEM等方法,分析了石膏晶须改善粉煤灰水泥石力学性能、孔结构和降低水化热等。结果表明:石膏晶须可显著提高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石膏晶须在不同溶液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功、水化热、压孔法、XRD和SEM等方法,分析了石膏晶须改善粉煤灰水泥石力学性能、孔结构和降低水化热等。结果表明:石膏晶须可显著提高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早期的力学性能,且使其大孔向着小孔的方向转移,但总空隙率和密度增加;适量晶须更利于降低粉煤灰水泥水化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晶须 水泥基复合材料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三(二苯基磷酸)异氰脲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明访 宋艳 +1 位作者 李锦春 邱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和氯代磷酸二苯酯为原料,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了新型磷-氮阻燃剂三(二苯基磷酸)异氰脲酸酯(P-THEIC),产物经红外谱图、核磁氢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类型、原料...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和氯代磷酸二苯酯为原料,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了新型磷-氮阻燃剂三(二苯基磷酸)异氰脲酸酯(P-THEIC),产物经红外谱图、核磁氢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类型、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反应收率高达94%。将P-THEIC应用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相比于其他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P-THEIC阻燃聚氨酯泡沫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氮阻燃剂 三(二苯基磷酸)异氰脲酸酯 聚氨酯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改性CaAl-LDH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慧慧 秦兴 +5 位作者 孙钰璇 叶建雄 陈梦竹 吴芳 蔡渝新 余林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8-1588,共11页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型了内埋钢筋的砂浆试件,设置了两种腐蚀模式(内掺氯盐+干湿循环、干湿循环),模拟测试不同掺量(0%、0.5%、1.0%、2.0%、4.0%,质量分数)CaAl-EDTA LDH对实际钢筋混凝土体系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掺量为0.5%和1.0%的CaAl-EDTA LDH会促进水泥矿物溶解,提高水化放热量,使砂浆早期强度提升。但是EDTA自身具有缓凝效果,当CaAl-EDTA LDH掺量为4.0%时,砂浆水化放热量及早期水化产物生成量严重降低,而28 d净浆总孔隙率增加了4%左右。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模式下CaAl-EDTA LDH未表现出阻锈性能,而在双重腐蚀模式下,CaAl-EDTA LDH在经历90次干湿循环后仍对砂浆中的钢筋存在优异的防腐效果,但掺量应控制在1.0%~2.0%。本文开发的新型阻锈剂对延长钢筋混凝土寿命、提高结构耐久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改性 阻锈剂 钢筋混凝土 氯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型混凝土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焦宝龙 仇影 +4 位作者 蒋青青 董小帅 王微涵 裴达伟 濮熊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9,共8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法,以苯乙烯磺酸钠(SS)和2-羟乙基乙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大单体(IPEG-PPG)为主要合成原料,并加入自制减缩组分(RS)共聚,制备了低收缩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分析了其相对分子... 采用自由基共聚法,以苯乙烯磺酸钠(SS)和2-羟乙基乙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大单体(IPEG-PPG)为主要合成原料,并加入自制减缩组分(RS)共聚,制备了低收缩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分析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特征官能团。测定了表面张力、对水泥颗粒吸附行为、混凝土自收缩及各项混凝土应用性能(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并分析其吸附-降低表面张力的减缩机理。结果表明,当侧链接枝密度(EO∶PO)为3∶1,侧链长度为23且摩尔比RS∶SS∶IPEG-PPG=3∶0.6∶1时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高减水性能且对混凝土具有低收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低收缩 聚羧酸系减水剂 侧链接枝密度 侧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新杰 张天睿 +2 位作者 朱平华 刘惠 唐家元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132,共6页
为了探讨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严寒地区的可行性,测试了25%和75%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试件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代数增加,吸附砂浆含量... 为了探讨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严寒地区的可行性,测试了25%和75%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试件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代数增加,吸附砂浆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再生粗骨料品质变差的主要因素;随循环代数的增加,三代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但仍可达到目标强度C40;在粗骨料取代率相同时,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循环代数增加(骨料品质变差)而降低;在粗骨料循环代数相同时,25%取代率的循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优于75%取代率的循环再生混凝土。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均大于90,可用于严寒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抗冻性 吸附砂浆含量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宝龙 裴斐 +3 位作者 濮熊熊 邱建华 蔡振亚 史明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0-3444,共5页
通过优化引发方式进行本体均相聚合,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封端酰胺膦酸酯(TA)作共聚单体,在链转移剂的共同作用下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PCE-S1。通过GPC分析了本体均相聚合引发方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多分散性(PDI... 通过优化引发方式进行本体均相聚合,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封端酰胺膦酸酯(TA)作共聚单体,在链转移剂的共同作用下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PCE-S1。通过GPC分析了本体均相聚合引发方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多分散性(PDI)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IR)和热重分析(TG-DSC)表征PCE-S1聚合产物分子结构中特征官能团和储存稳定性。通过改变引发方式控制反应活性的研究表明:PCE-S1的转化率为93.31%,PDI为1.707,40℃温度下储存稳定性良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标与常规溶液聚合减水剂(40%固含)的性能一致,结构特征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合成 反应活化能 转化率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