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史跃 高从敬 +2 位作者 董生良 陈复兴 徐永茂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灌注+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经皮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CIK细胞共38例(研究组);将同期采用常规剂量经... 目的探讨肝动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灌注+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经皮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CIK细胞共38例(研究组);将同期采用常规剂量经肝动脉段性化疗栓塞(C-TACE)联合经皮肝瘤体内注入无水乙醇80例(双介入组);单纯经皮肝动脉常规剂量C-TACE134例(单纯组)相比较。结果研究组、双介入组和单纯组近期显效率分别为76.3%、41.3%和14.9%,研究组的AFP降至正常及明显下降率则显著高于双介入组和单纯组,3组血清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介入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蒋琪霞 瞿小龙 +10 位作者 郭秀君 苏纯音 管晓萍 陈月娟 贾静 柏素萍 朱亚君 刘莉 张瑞 徐玲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n计分量表评估压疮危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期内1074例手术患者中发生11例11处Ⅰ期压疮,发生率1.02%,其中外科监护病房发生率1.95%。多发生在术后1~3d内。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手术时间、术后皮肤水肿和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P<0.05)。结论:对手术时间≥2h、术后皮肤水肿、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16分的患者应作为术后压疮预防的重点对象,但Braden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压疮风险的预测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压疮 预防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尿道损伤诊治体会
3
作者 方永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601-2602,共2页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创伤外科日益受到重视.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创伤中的常见损伤,也是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我们从1999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了21例后尿道损伤患者,经针对尿道损伤程度分别给予...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和车速的提高,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创伤外科日益受到重视.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创伤中的常见损伤,也是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我们从1999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了21例后尿道损伤患者,经针对尿道损伤程度分别给予适时的治疗处理,抢救患者的生命.恢复其尿道连续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也发现还有很多存在问题,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损伤 诊治 创伤患者 尿道连续性 道路交通 外科创伤 创伤外科 治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及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09-209,共1页
中药内服及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李永生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宿迁223800)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人,与众多男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病程... 中药内服及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李永生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宿迁223800)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人,与众多男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病程迁延,顽固难愈,容易复发,治疗上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内服 直肠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泮辅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桂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41-341,共1页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其中合并心理行为障碍的病例有很多。我科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使用小剂量地西泮辅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旨在观察小剂量地西泮在多发性抽动症治疗...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其中合并心理行为障碍的病例有很多。我科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使用小剂量地西泮辅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旨在观察小剂量地西泮在多发性抽动症治疗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小剂量地西泮 辅助治疗 TOURETTE综合征 心理行为障碍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晓昌 支连军 +2 位作者 王爽 倪小磊 郭锡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本院普外科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24例。A1和A2组:麻醉前预注氟比洛芬酯1.5mg/...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本院普外科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24例。A1和A2组:麻醉前预注氟比洛芬酯1.5mg/kg,B1和B2组:麻醉前不给予氟比洛芬酯,A1和B1组术中以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麻醉,A2和B2组术中以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麻醉。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恶心,呕吐,躁动,麻醉苏醒后5min的疼痛VAS评分。结果四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苏醒后VAS评分最高(9.0±1.8)分,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A1组VAS评分最低(3.1±1.1)分,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时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5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服务新趋势──家庭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靖 郭苏珍 《山西护理杂志》 1995年第3期109-110,共2页
护理服务新趋势──家庭护理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胡靖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郭苏珍ANewTrendofNursingService──FamilyNursing¥HuJing(MunicipalPe... 护理服务新趋势──家庭护理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胡靖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郭苏珍ANewTrendofNursingService──FamilyNursing¥HuJing(MunicipalPeople'sHospital,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病床 护理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大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胡大昕(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宿迁223800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健脾调肝法临床报告中图号R259.126慢性乙型肝炎多指病程在半年以上,各项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出现异常者。本病病程长、...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胡大昕(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宿迁223800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健脾调肝法临床报告中图号R259.126慢性乙型肝炎多指病程在半年以上,各项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出现异常者。本病病程长、易反复,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健脾调肝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蒋琪霞 解怡洁 +27 位作者 白育瑄 封海霞 陈倩竹 陈德凤 高艳红 王学红 张燕双 潘晓红 潘迎春 赵静 于金美 索惠娟 洪艳燕 展颖颖 李冬梅 刘海燕 李霞 匡丹 彭青 王静 俞萍 陈锐 蔡蕴敏 黄玲 王祖晶 王光扬 郝景平 朱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9-2576,共8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研14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262/14675)和43.7%(6413/14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020/14675)和4.5%(655/14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675)、1.4%(199/14675)和0.8%(110/14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vs 6.1%vs 3.8%,P<0.01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vs 2.9%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vs 2.7%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vs 4.4%vs 7.1%,P<0.016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结论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老年压力性损伤 失禁相关性皮炎 皮肤撕裂伤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