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带状采伐毛竹林养分动态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郑亚雄
范少辉
周潇
张璇
官凤英
-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
江苏宜兴竹林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7,共10页
-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1632022018)。
-
文摘
【目的】研究带状采伐毛竹林中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为伐后竹林的养分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CK)为对照,调查伐后5年内不同处理样地毛竹生物量、林下灌草生物量、凋落物产量及各组分相应的养分含量,量化养分流通量,计算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循环系数,比较不同处理样地的养分流动及循环特征的差异。【结果】(1)伐后第1年,不同处理样地内毛竹氮、磷、钾的留存量无显著差异;采伐样地中氮、磷的归还量减少;(2)伐后3年,保留样地中氮、磷、钾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和保留样地中氮的归还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3)伐后5年,保留样地中氮的留存量小于采伐样地和对照样地;采伐样地中氮、磷、钾的归还量、养分贮量均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4)带状采伐显著增加了氮、磷的利用系数(P<0.05),随着样地的恢复各养分的利用系数逐渐下降,与对照无差异;采伐对氮、磷、钾的循环系数无显著影响。【结论】伐后5年氮、磷、钾养分贮量达到伐前和现期对照样地水平,从养分循环的角度证明伐后5年带状采伐样地能够恢复到对照样地水平。保留样地养分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从伐后第二个大年开始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密度调控,从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
关键词
毛竹林
带状采伐
自然恢复
养分循环
-
Keywords
Moso bamboo forest
strip cutting
natural restoration
nutrient cycling
-
分类号
S727.1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带状采伐毛竹林生产力变化规律
- 2
-
-
作者
郑亚雄
范少辉
张璇
周潇
官凤英
-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宜兴竹林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9,共8页
-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32022004)。
-
文摘
【目的】通过研究毛竹林带状采伐对其竹林恢复的影响,阐明不同处理样地内生物量分配差异,揭示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年生产力动态变化,以期为评估伐后林分质量恢复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8 m带宽采伐样地(SC)及其保留样地(RB)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经营毛竹林为对照(CK),调查伐后5年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积累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处理样地毛竹各组分生产力在发笋大年均表现为竹秆>竹蔸>竹根>竹枝>竹叶,在发笋小年表现为竹根>竹蔸>竹秆>竹叶>竹枝。2)伐后第1年SC的毛竹各组分生产力与RB和CK无显著差异;伐后3年CK的竹枝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RB(P<0.05);伐后5年RB的竹根生产力显著高于SC和CK,但竹蔸生产力显著低于SC和CK(P<0.05),SC地上生物量积累量(73 357.74 kg·hm^(-2))达到CK(63 728.99 kg·hm^(-2))水平。3)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处理样地中新竹各组分生产力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带状采伐没有降低竹林各组分生产力,采伐样地中毛竹各组分生产力随恢复时间逐渐增加,而保留样地生产力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带状采伐后新竹生长并没有将更多的生产力分配给地上部分,伐后5年,带状采伐样地生物量积累量能够恢复到对照样地水平。
-
关键词
毛竹林
带状采伐
自然恢复
生产力
相关性分析
-
Keywords
moso bamboo forest
strip clearcutting
natural restoration
productivity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S7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