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兴趣点数据和最大熵模型的苏州市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涛 姜琳琳 +4 位作者 解晋敏 姚思佳 畅里鑫 李欣 杨朝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3-1484,I0001-I0004,共16页
鸟类群落对于城市环境中的食物及栖息地有较强的依赖性,导致城市鸟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域,提取影响城市鸟类生存繁衍的关键环境因子,探索性地引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并构建多类别POI核密度指数... 鸟类群落对于城市环境中的食物及栖息地有较强的依赖性,导致城市鸟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非常密切。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域,提取影响城市鸟类生存繁衍的关键环境因子,探索性地引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并构建多类别POI核密度指数,揭示苏州市不同城市空间布局对鸟类分布的影响。通过收集苏州市2020—2022年鸟类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对205种鸟类在苏州范围内的潜在适生区进行模拟,分析了苏州市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热点地区。结果显示,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AUC平均值为0.854);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距离绿地距离是影响苏州市鸟类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林鸟与水鸟的差异影响因子主要为冠层高度和距离水源距离;结合偏相关分析得出,在12类POI核密度因子中,乡村住宅用地类型对于鸟类的分布影响最大,这表明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维持乡村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鸟类多样性 兴趣点数据 偏相关分析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区生境质量评价
2
作者 姚思佳 张权 +5 位作者 姜琳琳 解晋敏 蒋涛 畅里鑫 李欣 杨朝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所处的吴淞江江苏段集水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InVEST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中,在只须获取少量数据的条件下,快速建立评价模型,直观、精确地得到工程施工前和竣工后生态环境...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所处的吴淞江江苏段集水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InVEST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中,在只须获取少量数据的条件下,快速建立评价模型,直观、精确地得到工程施工前和竣工后生态环境变化,实现生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3.25%,Kappa系数为91.81%;工程施工前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最高值为0.76,位于独墅湖湖心,生境质量指数均值为0.100,整体生境质量偏低;工程竣工后生境质量指数均值为0.098,比施工前下降了0.002,下降率为2.00%,工程建设导致生境质量下降和生境退化度增强,为保证生境质量不降低,须进行生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随机森林 土地利用 水利工程 吴淞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悬浮颗粒物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欣 周婷婷 +4 位作者 张影宏 范竟成 张铭连 朱铮宇 冯育青 《江苏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0-12,37,共4页
为揭示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悬浮颗粒物对透明度的影响,2018年对苏州太湖水域及中小湖荡水域进行现场透明度调查和实验室颗粒物厘定,分析了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透明度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 为揭示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悬浮颗粒物对透明度的影响,2018年对苏州太湖水域及中小湖荡水域进行现场透明度调查和实验室颗粒物厘定,分析了苏州湿地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透明度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东南部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高于西南部太湖水域透明度;从时间分布上,太湖水域透明度秋季较高,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冬季较高;从颗粒物影响上,太湖水域中,太湖三山岛湿地、太湖贡山岛湿地透明度较低,主要受悬浮颗粒物中无机颗粒物的影响,中小湖荡水域透明度普遍较高,悬浮颗粒物含量较低,主要成分为有机颗粒物。太湖水域悬浮颗粒物含量是中小湖荡水域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透明度 悬浮颗粒物 有机颗粒物 无机颗粒物 湿地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