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海候 陆长婴 +3 位作者 沈明星 施林林 周新伟 金梅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106,共4页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炭基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与氮...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炭基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土壤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有机肥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较商品有机肥处理增产4.39%,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与商品有机肥处理相比,炭基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及氮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同时,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水溶性氮含量分别比商品有机肥处理增加了10.06%、11.92%,土壤全磷与水溶性磷含量增加了10%、9.67%。这说明炭基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氮、磷等养分的有效性,并且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制后并不影响其在农田土壤中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有机肥 水稻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候 沈明星 +3 位作者 陆长婴 张强 陈凤生 施林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5-356,共2页
对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及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均值为100.28 mg/kg,不同菜地土壤累积量差异较大,最小值为5.65 mg/kg,最大值达403.05 mg/kg,变异系数达103.75%;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 对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及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均值为100.28 mg/kg,不同菜地土壤累积量差异较大,最小值为5.65 mg/kg,最大值达403.05 mg/kg,变异系数达103.75%;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5年以上的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分别是1~4年菜地、非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的1.56倍、14.79倍;大棚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显著高于防虫网、露地菜地土壤的硝酸盐累积量,5年以上大棚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分别是防虫网、露地及非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量的5.35倍、7.82倍、23.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 硝酸盐 累积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新伟 邱业先 +5 位作者 沈明星 朱兴连 陆长婴 王海候 施林林 陈凤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4,共3页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茶多酚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茶多酚加入含尿素的土壤后可抑制尿素迅速水解的速度。... 研究了脲酶抑制剂茶多酚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以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茶多酚加入含尿素的土壤后可抑制尿素迅速水解的速度。相同茶多酚3 750 g/hm2与不同量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同,与不施茶多酚、施氮量300.0 kg/hm2的常规处理相比,施用茶多酚3 750 g/hm2后减施尿素氮37.5%、25%仍可提高水稻产量7.46%、7.73%,茶多酚施用3 750 g/hm2配合施氮225 kg/hm2产量最高。茶多酚不同施用量与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大,但茶多酚延迟于尿素2 d施用能促进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的提高。脲酶抑制剂茶多酚具有提高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节省化肥的作用,并与尿素施用量有关,低施氮量的效果优于高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脲酶抑制剂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现状及离子组成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候 黄俏丽 +3 位作者 陆长婴 沈明星 施林林 吴彤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采集苏州市蔬菜地0~20 cm耕层土壤,测定其全盐含量及盐分离子组成,研究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对土壤利用方式及种植年限的响应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州市大棚蔬菜地土壤的全盐含量平均值为1... 采集苏州市蔬菜地0~20 cm耕层土壤,测定其全盐含量及盐分离子组成,研究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对土壤利用方式及种植年限的响应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州市大棚蔬菜地土壤的全盐含量平均值为1.528 g/kg,已处于轻度盐渍化水平,其中,大棚蔬菜地土壤有7.69%为强度盐渍化,23.08%为中度盐渍化,46.15%为轻度盐渍化;露天蔬菜地土壤的全盐含量平均值为0.351 g/kg,均处于安全水平之内;大棚蔬菜种植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壤盐分离子的含量,其中阳离子以Ca2+平均含量最大,其次为Na+,阴离子以NO3-平均含量最大,其次为SO42-;但与稻麦农田土壤相比,大棚蔬菜地土壤阳离子以K+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a2+,阴离子以NO3-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l-。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1~5年及大于5年的蔬菜地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分别为1.130、1.500 g/kg,均达到了轻度盐渍化的水平;另外,种植1~5年的蔬菜地土壤全盐含量达中度盐渍化水平的占12.5%,而5年以上的蔬菜地土壤盐渍化达中度以上的占30%;蔬菜地种植5年以上的土壤SO42-、NO3-略低于种植1~5年的土壤,而Cl-、Ca2+、Mg2+、K+、Na+含量均大于种植1~5年的土壤,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以稻麦农田为对照,种植5年以上的蔬菜地土壤离子阳离子以K+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Ca2+,阴离子以Cl-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 盐分 积累 离子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对水生植物源有机氮替代率的响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陶玥玥 王海候 +4 位作者 金梅娟 施林林 董林林 陆长婴 沈明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制作堆肥是太湖流域水体水生植物残体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促进水生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在环太湖地区进行4a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在等氮条件下水生植物有机氮不同替代率(0、20%、... 制作堆肥是太湖流域水体水生植物残体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促进水生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在环太湖地区进行4a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在等氮条件下水生植物有机氮不同替代率(0、20%、40%、60%、80%和100%)下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和pH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当有机氮替代率为20%和40%时,小麦累积产量分别提高了14.0%和13.5%(P<0.05),有机氮替代率继续增加后产量显著下降。与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氮替代率超过60%时小麦籽粒和秸秆氮浓度和吸氮量均显著降低;有机氮配施均显著提高了籽粒磷钾浓度,随着有机氮替代率上升,小麦籽粒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后降趋势。连续4 a施用水生植物有机肥后,耕层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含量和土壤pH均随有机肥的替代率增加而升高。兼顾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水生植物有机氮替代率控制在40%较为适宜,可提高小麦产量,增加作物对磷钾养分利用,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减缓土壤酸化程度,是太湖农作区一项环保型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有机肥 小麦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堆肥在太湖稻麦体系的适宜用量 被引量:5
6
作者 陶玥玥 王海候 +3 位作者 施林林 周新伟 陆长婴 沈明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2-719,共8页
【目的】太湖流域水体及集约化水产养殖产生大量水生植物残体,制作堆肥是主要的利用途径。本文基于稻麦稳产与土壤培肥下,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农田适宜施用量,促进环太湖地区水体中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方法】2012—2016年连续4年在环... 【目的】太湖流域水体及集约化水产养殖产生大量水生植物残体,制作堆肥是主要的利用途径。本文基于稻麦稳产与土壤培肥下,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农田适宜施用量,促进环太湖地区水体中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方法】2012—2016年连续4年在环太湖地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以目前稻麦生长季尿素氮的常规施用量270和225 kg/hm^2为基础,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施尿素氮(U);施用水生植物堆肥,用量分别为尿素氮的1.0、1.5、2.0、2.5和3.0倍(M_(1.0)、M_(1.5)、M_(2.0)、M_(2.5)和M_(3.0))。测定了稻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土壤养分及p H变化。【结果】试验第1年,M_(1.0)、M_(1.5)处理水稻产量与常规尿素处理相当,M_(2.0)、M_(2.5)和M_(3.0)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5.4%~28.6%。试验第2至第4年,堆肥各处理与尿素处理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与水稻相比,水生植物堆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试验第1年,小麦产量基本随着有机氮施用量升高呈增加趋势,各堆肥用量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第2至第4年,M_(2.5)和M_(3.0)处理间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仍显著高于尿素处理。施用堆肥处理水稻、小麦植株吸氮量均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但显著提高了磷、钾吸收量。连续8季施用有机肥后,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M_(2.0)~M_(3.0)处理土壤全氮显著提高了48.7%~89.9%,M_(1.5)~M_(3.0)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了42.1%~104.2%,M_(1.0)~M_(3.0)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了4.5~17.9倍,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3.4~11.2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常规尿素处理土壤pH下降,而有机肥施用处理土壤pH提高0.66~1.31个单位,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稻麦产量与土壤碳氮及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生植物制备有机肥,不仅是太湖流域水生植物废弃物的有效出路,合理施用水生植物堆肥还可以提高稻、麦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作物对磷钾的吸收,减缓土壤酸化程度,是太湖农作区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技术措施。综合考虑稻、麦产量与控制农田磷钾过量,水生植物堆肥施用量应控制在1.5倍于常规尿素氮的有机肥氮施用量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有机肥 水稻–小麦 籽粒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对土壤高浓度镉的吸收与积累特点及耐性
7
作者 宋浩 沈明星 +3 位作者 陈凤生 王海候 施林林 陆长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5-197,共3页
通过盆栽模拟土壤高浓度Cd条件,研究蔬菜对土壤Cd的吸收与积累特点和耐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d明显抑制蔬菜的生长,试验各处理的耐性指数数值都小于0,其中大白菜的耐性指数最高,为-26.1%,比耐性指数最小的白菜处理组高61.5百分点... 通过盆栽模拟土壤高浓度Cd条件,研究蔬菜对土壤Cd的吸收与积累特点和耐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d明显抑制蔬菜的生长,试验各处理的耐性指数数值都小于0,其中大白菜的耐性指数最高,为-26.1%,比耐性指数最小的白菜处理组高61.5百分点;地上部分Cd含量以白菜最高,为50.2 mg/kg,地下根部Cd含量以萝卜最高,为158.5 mg/kg;同时萝卜根部含水率由CK的72.1%下降到23.0%;Cd吸收系数干基计以芹菜最高,达0.662,鲜基计以萝卜最高,为0.358;菠菜对Cd的吸收与积累能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CD 吸收与积累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粒径炭基辅料改善猪粪好氧堆肥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海候 何胥 +5 位作者 陶玥玥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232,共9页
为提高畜禽粪便堆肥质量和改善堆肥工艺,创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猪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30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即:猪粪与食用菌渣高温好氧堆肥(CK)、1~2 cm粒径炭基辅料替代CK处理中60%(体积比)的食用菌渣(B1)、6~7 cm粒径... 为提高畜禽粪便堆肥质量和改善堆肥工艺,创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猪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30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即:猪粪与食用菌渣高温好氧堆肥(CK)、1~2 cm粒径炭基辅料替代CK处理中60%(体积比)的食用菌渣(B1)、6~7 cm粒径炭基辅料替代CK处理中60%的食用菌渣(B2)。监测了堆肥体的温度、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pH值、EC值等参数变化情况,并以堆肥初次升温至55℃所需时间、氮素损失率、C/N比变化率、种子发芽指数、辅料回收率为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法,分析了不同粒径炭基辅料在堆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CK相比,炭基辅料可以显著促进堆温快速上升、提高堆肥积温(P<0.05),B1、B2处理的堆肥体初次升温至55℃所需时间分别较CK减少了4、11 d,堆肥积温显著大于CK,B2处理的促升温、增温效应优于B1处理;堆肥30 d后,CK、B1与B2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605.41,374.94,303.68 mg/kg,氧化亚氮排放累积量分别为35.80,49.53,74.94 mg/kg,B1、B2处理的堆肥体氮素损失率为43.10%,39.67%,分别较CK降低了16.13%,22.81%,堆肥体氮素损失的降低主要是NH3挥发的有效控制;炭基辅料降低了堆肥体的EC值,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P<0.05);根据模糊评价结果,B2处理的堆肥效果优于B1处理,炭基辅料应用于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的适宜粒径为6~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降解 炭基辅料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辅料对羊粪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海候 何胥 +5 位作者 陶玥玥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8-936,共9页
养殖废弃物(羊粪)的堆肥化处置是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探讨羊粪高温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羊粪和稻草混合后进行了3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羊粪与稻草高温好... 养殖废弃物(羊粪)的堆肥化处置是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探讨羊粪高温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羊粪和稻草混合后进行了3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羊粪与稻草高温好氧堆肥(CK)、CK基础上添加质量比15%的炭基辅料(CA)。监测了堆肥体的温度、NH_3挥发速率、N_2O排放通量、各形态氮素含量等参数变化情况,分析了炭基辅料对羊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炭基辅料促进了堆肥后第1~7 d堆肥温度快速上升,对堆肥后第8~34 d的堆温影响较小;堆肥34 d后,CK、CA处理的NH_3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68.38、175.63 mg·kg-1,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为50.38、88.94 mg·kg-1,CA处理的NH_3挥发累积量显著小于CK处理(P<0.05),而2个处理之间的N_2O排放累积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羊粪堆肥过程中NH_3挥发是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CK、CA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50.49%、32.63%,添加炭基辅料显著降低了羊粪堆肥体的氮素损失率(P<0.05),炭基辅料应用于羊粪有机肥生产,氮素损失率可减少3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炭基辅料 羊粪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效果 被引量:20
10
作者 沈明星 王海候 +5 位作者 沈晓萍 陆长婴 吴彤东 刘凤军 施林林 姚月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与室外田间养殖试验,研究温度与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关系,及高温季节下不同降温措施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8—32℃温度范围内,养殖床温与蚯蚓处理牛粪速率间呈极显著相关,最适温度为25.4℃;...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与室外田间养殖试验,研究温度与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关系,及高温季节下不同降温措施对蚯蚓处理牛粪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8—32℃温度范围内,养殖床温与蚯蚓处理牛粪速率间呈极显著相关,最适温度为25.4℃;夏秋季节,在养殖床上覆盖稻草1.78kg/m。与架设遮阳网,养殖床温可降低6.14%,蚯蚓处理牛粪能力提高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蚯蚓 生物处理 温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蒋敏 沈明星 +1 位作者 沈新平 戴其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46-1756,共11页
以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a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为材料,分别于2011—2012年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进行了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杂草类型与密度的分布、杂草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并对杂草种群分布与土壤养分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 以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a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为材料,分别于2011—2012年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进行了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杂草类型与密度的分布、杂草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并对杂草种群分布与土壤养分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小飞蓬、看麦娘、大巢菜、稻槎菜、通泉草是本地区小麦生长期的主要杂草类型;随着小麦的生长以及氮肥、有机肥的施入,杂草密度呈下降趋势;施入有机肥降低了麦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均衡施肥的CNPK处理以及不施肥的C0处理的群落各项多样性指数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RDA分析显示土壤氮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与第一排序轴相关性大,是对杂草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土壤养分因子。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肥料单一或配合投入可显著影响麦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其中氮肥和有机肥的施入能显著降低杂草密度;土壤养分的差异影响田面杂草密度和优势种群,均衡施肥能降低优势杂草种群的优势地位,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稻麦两熟制 麦田杂草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几种蔬菜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新伟 沈明星 +5 位作者 吴进兴 陈凤生 王海候 施林林 宋浩 陆长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黄瓜、番茄、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根长、株高、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向化感作用,但对其幼苗根长、株高...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黄瓜、番茄、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根长、株高、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向化感作用,但对其幼苗根长、株高、鲜重无显著影响;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黄瓜、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根长、株高、鲜重均无不利影响;水葫芦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苗高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提液浓度增高促进作用不断加大;水葫芦压榨液对3种蔬菜幼苗鲜重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凤眼莲 蔬菜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加速废弃物堆腐的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新伟 沈明星 +3 位作者 王海候 施林林 陆长婴 金梅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4-437,共4页
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腐效率、基质育秧质量及基质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金针菇菇渣、酒糟等废弃物组成的高温好氧堆体,研究了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添加与否对水稻育秧基质堆腐效率、理化性质、基质育秧质量、经济效益的影... 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腐效率、基质育秧质量及基质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金针菇菇渣、酒糟等废弃物组成的高温好氧堆体,研究了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添加与否对水稻育秧基质堆腐效率、理化性质、基质育秧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提早腐熟8 d。二者的基质理化性状、育秧质量这2种主要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达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NY/T 1534—2007《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中的壮秧标准,在金针菇菇渣、酒糟等废弃物组成的高温好氧堆体中添加芽孢杆菌0.33 kg/m3,在1个面积为3 432 m2的基质生产车间,每年可因缩短堆腐时间而增产21.5%,新增利润57 084.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菌剂 农业废弃物 水稻育秧基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投喂形态对蚯蚓消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候 沈明星 +3 位作者 陆长婴 陈凤生 施林林 吴彤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9-611,643,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与田间养殖试验,研究了蚯蚓对不同投喂形态水葫芦消化能力的差异及其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蚯蚓对匀浆态或腐烂状水葫芦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其消化水葫芦的速率及培养结束后蚯蚓重均大于切碎态及整株态水葫芦处理;添加鸡粪对... 通过室内培养与田间养殖试验,研究了蚯蚓对不同投喂形态水葫芦消化能力的差异及其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蚯蚓对匀浆态或腐烂状水葫芦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其消化水葫芦的速率及培养结束后蚯蚓重均大于切碎态及整株态水葫芦处理;添加鸡粪对水葫芦的促腐效果优于添加瑞莱特及FB试剂。化学促腐试剂以20%百草枯水剂处理效果较好,使用20%百草枯水剂(5%浓度)+鸡粪(20%重量占比)处理之后,水葫芦腐解速率是常规自然腐解速率的3.46倍;水葫芦与鸡粪混合饵料中,适合蚯蚓快速处理的水葫芦比例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水葫芦 投喂形态 消化能力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锈宁对弱筋小麦宁麦1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凤生 姚金保 +3 位作者 牟建梅 王海候 施林林 宋浩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1,共2页
以弱筋小麦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宁麦13抽穗至灌浆期喷施粉锈宁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粉锈宁能显著提高宁麦13籽粒产量,尤其是在抽穗期喷1次高浓度的粉锈宁能使宁麦13籽粒产量增加20.90%;但粉锈宁对宁麦13籽粒... 以弱筋小麦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宁麦13抽穗至灌浆期喷施粉锈宁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粉锈宁能显著提高宁麦13籽粒产量,尤其是在抽穗期喷1次高浓度的粉锈宁能使宁麦13籽粒产量增加20.90%;但粉锈宁对宁麦13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的调控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锈宁 弱筋小麦 籽粒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炭基辅料在堆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候 何胥 +4 位作者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43-247,共5页
为探讨新型炭基辅料在堆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静态条垛状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以猪粪为堆肥原料,辅料的添加按体积比设计2种处理:60%新型炭基辅料+40%常规辅料(食用菌渣)、100%常规辅料,每个处理的堆体规模为50 t,监测堆体的温度、含... 为探讨新型炭基辅料在堆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静态条垛状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以猪粪为堆肥原料,辅料的添加按体积比设计2种处理:60%新型炭基辅料+40%常规辅料(食用菌渣)、100%常规辅料,每个处理的堆体规模为50 t,监测堆体的温度、含水率、碳氮养分及其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常规辅料相比,炭基辅料促进了堆肥前期的温度快速上升,堆体最高温度显著提高7.2℃(P<0.05),堆体初次达到55℃的时间提早6 d(P<0.05);炭基辅料降低了堆体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含量;炭基辅料处理促进了堆体种子发芽指数的增长,第28、第35天的堆肥浸提液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常规辅料提高10.28%、4.21%;炭基辅料处理的堆肥制品氮、磷、钾养分总量提高30.51%,且符合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的要求。综上所述,与常规辅料相比,炭基辅料对堆肥工程具有增温、缩短堆肥周期、促进腐熟、提高有机肥料品质的正向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辅料 堆肥工程 堆肥温度 腐熟度 堆肥周期 种子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瑞兴 何胥 +3 位作者 施洁君 金梅娟 沈明星 王海候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3期6-11,共6页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以施用炭基有机肥为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与不施有机肥为对照,共计3个处理,探讨了炭基有机肥...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麦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以施用炭基有机肥为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与不施有机肥为对照,共计3个处理,探讨了炭基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甲烷(CH_4)与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及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有机肥有促进小麦产量提高的趋势,但与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相对而言,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千粒质量显著大于商品有机肥及不施有机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的麦田土壤甲烷排放总量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而氧化亚氮的排放总量则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与商品有机肥相比,施用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降低了36.48%、单位产量的GWP下降了37.3%,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有机肥 小麦 产量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