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损伤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的鱼胶原蛋白肽修复性能研究
1
作者 蒲春宏 王荣昌 +2 位作者 华中杰 张佳婵 陈朝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5-1381,共7页
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是一类具备多种活性功能的多肽混合物。近几年研究表明,口服鱼胶原蛋白肽能够安全高效地作用于皮肤,发挥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形成、延缓衰老和抗光老化等功效。然而,现有鱼胶原蛋白肽的体外功... 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是一类具备多种活性功能的多肽混合物。近几年研究表明,口服鱼胶原蛋白肽能够安全高效地作用于皮肤,发挥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形成、延缓衰老和抗光老化等功效。然而,现有鱼胶原蛋白肽的体外功效研究较少。该研究利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UVA诱导的光损伤模型,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存活率两个方面研究鱼胶原蛋白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测定鱼胶原蛋白肽处理细胞后,其中透明质酸、Ⅰ型胶原、弹性蛋白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来研究其抗氧化功效。另外对比分析细胞形态、细胞活力和关键代谢产物等的具体变化来研究鱼胶原蛋白肽对UVA诱导的光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该研究为鱼胶原蛋白肽在皮肤光损伤修复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型功能食品和胶原蛋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蛋白肽 光损伤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修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冻干粉和常乳冻干粉的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小军 高睿嘉 +9 位作者 郁桦 狄怡琳 李玲 王艺茗 丁宁 魏扬智 于天阳 葛文金 王荣昌 程光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62-267,274,共7页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常乳冻干粉(LM)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自由基清除活性及IGFs和胰岛素含量。建立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降糖灵(100 mg/kg)、LM(600 mg/kg)和LBC(100 mg/kg、600 mg/kg),...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常乳冻干粉(LM)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自由基清除活性及IGFs和胰岛素含量。建立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降糖灵(100 mg/kg)、LM(600 mg/kg)和LBC(100 mg/kg、600 mg/kg),以正常小鼠作对照。30 d后,测定血糖、糖耐量及抗氧化等指标。结果:LBC清除O_2^-·,DPPH·的EC_(50)值为245.3,167.2μg/m L,IGF-1、IGF-Ⅱ和胰岛素含量分别为1146.5、1303.0、128.4 ng/g。LM对羟自由基有一定清除作用,IGFs含量显著低于LBC,未检出胰岛素。LBC对糖尿病小鼠病症有明显改善;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清MDA和TC含量;能提高糖耐量和血液SOD活性。LM对血糖水平和抗氧化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LBC比LM具有更高的降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对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冻干粉 常乳冻干粉 降血糖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抗氧化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冻干粉及其产品中EGF·TGF-α和IGF-1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军 常萍 +9 位作者 牛诗捷 刘亚茹 郁桦 汤正寅 毛宇航 秦寅 闫秋菊 王丽 丁方萍 程光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及其产品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0~7 d的LBC和常乳冻干粉(LM),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EGF、TGF-α和IGF-1的含...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及其产品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0~7 d的LBC和常乳冻干粉(LM),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EGF、TGF-α和IGF-1的含量。[结果]2 d内牛初乳冻干后平均干物质含量为200 g/L。第1天LBC中EGF(7.0 ng/g)、TGF-α(16.8 ng/g)和IGF-1(3.36μg/g)的含量最高,此后快速下降,第7天接近LM水平。第0~4天LBC中EGF、TGF-α和IGF-1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 ng/g、9.6 ng/g和2.42μg/g,分别为LM的7.0倍、13.7倍和6.1倍。3种牛初乳保健食品的EGF和TGF-α含量显著高于LM和2种市售奶粉。初乳素的EGF和TGF-α含量高于其他2种牛初乳保健食品。初乳素的IGF-1含量为1.11μg/g,极显著高于LM。[结论]研究可为牛初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冻干粉 牛初乳产品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Α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酶联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和牛初乳复合制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郁桦 常萍 +6 位作者 陈蓓旖 韦蓉 马丽娜 牛诗捷 甘露 毛宇航 程光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84-291,共8页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和牛初乳复合制剂(复合制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和抗氧化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复合制剂活性氧清除活性,然后取50只去卵巢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加复合制剂低剂量...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和牛初乳复合制剂(复合制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和抗氧化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复合制剂活性氧清除活性,然后取50只去卵巢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加复合制剂低剂量组(117 mg/kg)、去卵巢加复合制剂中剂量组(233 mg/kg)、去卵巢加复合制剂高剂量组(467 mg/kg),连续灌胃给予复合制剂90 d后,测定股骨骨密度及骨Ca含量,测定血清AKP活力和血清Ca、P、Zn含量及血脂水平,分析血液和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复合制剂清除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H2O2的EC50值分别为479.7、1592.3、115.3μg/mL。与去卵巢组相比,给予复合制剂后,中、高剂量组股骨Ca含量、股骨中点及远心端骨密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血清Ca、Zn和HDL-C水平,降低AKP活力和TC水平(p<0.05或p<0.01)。与去卵巢组比,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液、肝、肾和脾SOD活性(p<0.05或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血液、肾SOD活性(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液、肝、脾MDA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肾MDA含量(p<0.05)。结论:复合制剂能清除活性氧,预防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增加骨密度,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牛初乳冻干粉 骨质疏松症 抗氧化作用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冻干粉和复合制剂对维甲酸所致小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荣昌 甘露 +7 位作者 王玉莹 郭艳霞 刘洁 徐慧 苏爱艳 望文阁 朱泽宇 王小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157-160,163,共5页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复合制剂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维甲酸灌胃14 d建立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LBC和复合制剂。动物处死后,测定股骨矿物元素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液和脏器...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复合制剂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维甲酸灌胃14 d建立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LBC和复合制剂。动物处死后,测定股骨矿物元素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液和脏器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LBC和复合制剂能明显抑制骨质疏松症小鼠骨Ca、P和Zn的丢失。LBC和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血液SOD活性,降低血液、肝脏、肾脏和睾丸MDA含量。LBC能提高肝脏、脾脏SOD活性;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脾脏、睾丸SOD活性。LBC和复合制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结论]LBC及复合制剂能抑制骨矿物元素的丢失,提高血液和主要组织的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改善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冻干粉 复合制剂 维甲酸 骨质疏松症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冻干粉及其产品中IGFs和NGF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
6
作者 郁桦 王青 +6 位作者 常萍 席丹莹 贺阳 靳若宁 甘露 王玉莹 程光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174-176,184,共4页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及其产品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泌乳1~7 d的LBC和常乳冻干粉(LM),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GFs和NGF含量。[结果]泌乳第1天的LBC中IGF-Ⅰ、Ⅱ和NG...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及其产品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泌乳1~7 d的LBC和常乳冻干粉(LM),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GFs和NGF含量。[结果]泌乳第1天的LBC中IGF-Ⅰ、Ⅱ和NGF含量最高,分别为3 277.1、2 179.5和31.5 ng/g,并随泌乳期逐渐下降,至第7天时接近LM水平。泌乳第1~3天的IGF-Ⅰ和IGF-Ⅱ平均含量分别为2 874.5和1 704.7 ng/g,均是LM中的8.1倍。泌乳第1~3天的NGF平均含量是24.8 ng/g,是LM的20.7倍。3种牛初乳保健食品中IGF-Ⅱ和NGF含量分别为539.9~1 064.3和7.6~12.0 ng/g,均显著高于LM和2种市售奶粉。牛初乳产品1号中游离IGF-Ⅰ含量是LM中的7.1倍,它占总IGF-Ⅰ的85.8%。[结论]IGFs和NGF含量在泌乳第1~7天的LBC中呈下降趋势,至第7天时接近LM水平;泌乳第1~3天的LBC中IGFs含量达到μg/g级水平。牛初乳保健食品较常乳冻干粉和奶粉含有更多的IGFs和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冻干粉 牛初乳产品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