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1岁,151 cm, 39 kg, 因“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2006年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未予特殊处理,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明显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正常行走时呼吸困难。既往外院行肩关节骨折复位。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脊柱...患者,男,31岁,151 cm, 39 kg, 因“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2006年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未予特殊处理,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明显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正常行走时呼吸困难。既往外院行肩关节骨折复位。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脊柱正侧位片:颈椎曲度变直,胸腰椎明显侧弯,呈S型。ECG示:窦性心律,V1导联R/S>1,r波递增不良,顺钟向转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EF 59.5%(脊柱侧弯心脏受压变形)。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化、精确化依据。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形成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初稿,并选取10例患者实施方案初稿,依据实施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取2021年1月...目的:构建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化、精确化依据。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形成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初稿,并选取10例患者实施方案初稿,依据实施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1例脊髓肿瘤患者,采用Excel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和72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后2周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和心理弹性水平评分(采用2007年肖楠等翻译修订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术后24h观察组VAS为5.13±2.08分,对照组为5.67±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术后72h观察组VAS为3.62±0.92分,对照组为5.1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周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80±4.07分,对照组为11.8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2周观察组心理弹性水平评分为19.97±11.16分,对照组为17.57±10.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脊髓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化、精确化依据。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形成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初稿,并选取10例患者实施方案初稿,依据实施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1例脊髓肿瘤患者,采用Excel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和72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后2周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和心理弹性水平评分(采用2007年肖楠等翻译修订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术后24h观察组VAS为5.13±2.08分,对照组为5.67±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术后72h观察组VAS为3.62±0.92分,对照组为5.1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周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80±4.07分,对照组为11.8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2周观察组心理弹性水平评分为19.97±11.16分,对照组为17.57±10.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脊髓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