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临床预后及脑灌注状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浩 王毅 +2 位作者 吴凌云 石志勇 杨咏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7-596,共10页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出血位置(蛛网膜下腔、单纯脑室、脑实质)、出血半球、术前是否反复出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部CT灌注(CTP)检查数据及DSA资料等。术后近期(3~6个月)随访时收集MR血管成像(MRA)资料,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新近一次远期(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收集是否存在新发卒中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mRS评分、头部CTP数据及DSA资料等。通过头部DSA评价手术侧半球改良铃木分期,铃木分期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中期,Ⅴ、Ⅵ期为晚期。根据手术侧的大脑半球DSA对烟雾血管浓集程度分级,大脑半球底部未见烟雾血管定义为无,虽在脑底形成了烟雾血管,但比较稀疏定义为稀疏,脑底部可见大量的烟雾血管在颈内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烟雾网络,并在脑底向各个方向扩展定义为浓集。通过远期随访头部DSA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并与术后近期随访MRA比较,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纤细或不显影,则定义为纤细或萎缩,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扩张或形态不变,则定义为扩张或不变。基于大脑中动脉(侧位)的DSA,使用松岛分级评价新生代偿血管,以颈外动脉造影的新生血管分布范围占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比例进行分级,A级为>2/3,B级为1/3~2/3,C级为<1/3。与术前相比,若远期随访时mRS评分降低,则定义为神经功能预后改善,评分不变定义为神经功能无变化,评分增加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结局以mRS评分为评价标准,0~1分为无残疾,2~3分为轻度至中度残疾,4~5分为重度残疾,6分为死亡。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远期随访时大脑双侧半球的CTP资料分别划分手术侧和手术对侧半球感兴趣区(ROI)。各ROI分别采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max)4个脑灌注参数。各ROI灌注参数分别与小脑齿状核平面的小脑皮质(ROI 3)相应参数做相对值,得出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max),以比较半球间脑灌注情况。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35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8±13)岁;高血压病11例(31.4%),糖尿病7例(20.0%),吸烟史9例(25.7%);出血半球左侧17例(48.6%),右侧18例(51.4%);出血位置包括脑实质出血9例(25.7%),单纯脑室出血21例(60.0%),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14.3%)。(2)纳入患者随访36~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9)个月。随访出现新发脑出血5例(14.3%),包括脑室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出血时间在手术后15~40个月,其中手术侧出血3例(8.6%),对侧出血2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新发脑缺血性事件,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远期随访时旁路移植血管通畅25例(71.4%),纤细或萎缩10例(28.6%);新生代偿血管A级12例(34.3%),B级16例(45.7%),C级7例(20.0%)。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神经功能预后改善23例(65.7%),无变化7例(20.0%),恶化5例(14.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神经功能结局明显改善(P=0.013),无残疾比例为80.0%;远期随访改良铃木分期分布不同(P<0.01),以晚期比例最大(77.1%),中期比例较少(20.0%);mRS评分(P=0.622)及烟雾血管密度(P=0.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CTP术侧尾状核[(0.94±0.07)比(1.22±0.11),t=-23.664,P=0.04]、纹状体rCBF[(0.99±0.06)比(1.23±0.08),t=-23.654,P=0.03]减少;各ROI 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胼胝体膝[(1.21±0.10)比(0.96±0.07),t=14.790,P=0.03]、内囊前肢[(1.17±0.07)比(0.95±0.06),t=18.593,P=0.02)] rMTT延长;rTmax差异在前峡部[(0.94±0.03)比(1.03±0.03),t=-17.750,P=0.049]、内囊后肢[(1.04±0.05)比(0.92±0.03),t=14.210,P=0.04)]、额叶[(1.06±0.03)比(1.05±0.04),t=-1.972,P=0.03]和顶叶[(0.97±0.04)比(1.09±0.04),t=-17.750,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非手术侧rCBF在扣带回[(1.17±0.16)比(1.06±0.08),t=4.067,P<0.01]、胼胝体膝[(1.29±0.22)比(1.05±0.07),t=6.454,P<0.01]、前峡部[(1.16±0.15)比(1.05±0.08),t=4.338,P=0.02]、苍白球[(1.13±0.14)比(1.08±0.08),t=2.113,P=0.01]增加,在纹状体显著降低[(0.87±0.06)比(1.05±0.06),t=-17.750,P=0.02)];顶叶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7±0.04)比(1.04±0.05),t=-10.353,P=0.02];各部位r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苍白球r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2)比(1.01±0.02),t=-2.958,P=0.04]。结论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可改善出血型烟雾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促进铃木分期进展至高分期,对脑深部血管网络的灌注影响较小。出血型烟雾病手术对侧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预后 脑血管循环 联合血运重建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连接耦合分析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方圣杰 刘再兴 +2 位作者 吴亚男 洪文军 徐蓉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3,129,共6页
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构连接(structural connectivity,SC)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及其耦合分析在揭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 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构连接(structural connectivity,SC)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及其耦合分析在揭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总结SC和FC的基本原理及其机制,阐述SC-FC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并重点探讨SC-FC耦合分析应用于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的作用。通过研究大脑SC和FC的耦合关系以深入探索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能够更加系统地分析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康复潜力的潜在神经影像学特征,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结构-功能连接耦合 神经影像学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马春梅 吴志康 +3 位作者 陈可 王紫艳 王钰 王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0-967,共8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Pa)与主动脉(Ao)直径比(Pa/Ao)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收集性别、年龄、既往史、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肺动脉(Pa)与主动脉(Ao)直径比(Pa/Ao)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收集性别、年龄、既往史、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部CT及服用药物等资料。在胸部CT的主肺动脉分叉处测量Pa及Ao直径,计算Pa/Ao。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a/Ao与MACEs的关联,对不同的年龄、性别、BMI、B型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600例ADHF患者,年龄(69.6±14.1)岁,男347例(57.8%)。中位随访306(127,624)d,327例(54.5%)患者发生MACEs。根据最大选择秩统计量分析,MACEs发生的Pa/Ao最佳截断值为0.93,将ADHF人群分为Pa/Ao<0.93组和Pa/Ao≥0.93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Pa/Ao≥0.93组MACEs发生率显著高于Pa/Ao<0.93组(P_(log-rank)<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Ao是ADHF患者MACEs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62,95%CI:4.91~27.50,P<0.001)。亚组分析表明,Pa/Ao对不同的ADHF人群均存在预测价值(P<0.05)。结论Pa/Ao升高是ADHF患者远期MACEs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 CT检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1在人鼻黏膜及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雪梅 徐新运 +8 位作者 顾亚军 王会会 陈银 李敏 徐峥嵘 魏先梅 王涵东 俞晨杰 高下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鼻黏膜中Piezo1的表达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Piezo1在人鼻黏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iezo1在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下鼻... 目的目前关于鼻黏膜中Piezo1的表达研究甚少。文中旨在观察Piezo1在人鼻黏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iezo1在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下鼻甲、中鼻甲和鼻息肉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iezo1阳性细胞的表达与分布。应用RT⁃qPCR检测Piezo1在不同部位组织间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iezo1在下鼻甲和中鼻甲中阳性细胞的表达(0.44±0.01、0.43±0.03)较鼻息肉阳性细胞的表达(0.27±0.02)显著增加(P<0.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Piezo1在下鼻甲、中鼻甲的mRNA表达水平(1.72±0.21、2.17±0.09)较鼻息肉(1.02±0.19)显著增加(P<0.001)。结论Piezo1在鼻黏膜广泛表达,且下鼻甲和中鼻甲Piezo1的表达较鼻息肉存在明显差异,提示Piezo1与维持人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 机械离子通道 下鼻甲 中鼻甲 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觉环路损害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莲莲 柏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8-1390,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表现为进展性、不可逆转的多维度认知功能障碍。视觉功能障碍是AD及其高风险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认知损害特征之一,视觉环路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表现为进展性、不可逆转的多维度认知功能障碍。视觉功能障碍是AD及其高风险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认知损害特征之一,视觉环路功能障碍是其视觉症状的主要机制。利用神经影像学可以揭示AD谱系患者视觉环路的损害模式,有助于早期识别并干预AD的进展。本文将对AD谱系患者的视觉环路损害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视觉环路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顽固性低血压一例
6
作者 谢军 张娟 +3 位作者 郝静 孙玉娥 马正良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1,共2页
患者,男,31岁,151 cm, 39 kg, 因“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2006年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未予特殊处理,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明显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正常行走时呼吸困难。既往外院行肩关节骨折复位。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脊柱... 患者,男,31岁,151 cm, 39 kg, 因“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2006年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未予特殊处理,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明显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正常行走时呼吸困难。既往外院行肩关节骨折复位。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脊柱正侧位片:颈椎曲度变直,胸腰椎明显侧弯,呈S型。ECG示:窦性心律,V1导联R/S>1,r波递增不良,顺钟向转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EF 59.5%(脊柱侧弯心脏受压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侧位片 脊柱侧弯 窦性心律 顺钟向转位 颈椎曲度 心脏彩超 腰背部疼痛 胸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传勤 单世涵 +3 位作者 王芳 何磊 傅巧美 陈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1,共6页
目的 检索并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盆底康复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3年2月国内外有关指南网站和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文献,对所纳... 目的 检索并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盆底康复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3年2月国内外有关指南网站和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文献,对所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汇总、分级并归纳主题。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临床决策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提炼出11个方面、共55条最佳证据主题。结论 总结的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切实可行,医护人员可在多学科合作和循证基础上为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提供标准化的结直肠癌术后盆底康复的管理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女性患者 盆底康复 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性功能障碍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联合放疗治疗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艺璇 陈鑫杰 +4 位作者 杨芳 张恋茹 沙慧子 刘宝瑞 谢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之一。化疗是目前转移性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疗效往往有限。免疫治疗能够避免由于肿瘤克隆进化带来的治疗抵抗,因而近年来成为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突破。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之一。化疗是目前转移性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疗效往往有限。免疫治疗能够避免由于肿瘤克隆进化带来的治疗抵抗,因而近年来成为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突破。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被批准用于治疗PD-L1阳性TNBC,但是二线及以后疗效并不确切。本文报道了1例巨大髋骨转移接受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耐药的TNBC病例,在使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的免疫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望成为晚期TNBC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安罗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9
作者 王男男 周庆双 +5 位作者 陈豪杰 蒲小江 邱勇 朱泽章 王斌 孙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评估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以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矫形内固定... 目的:评估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以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759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女544例,男215例;年龄14.7±2.1岁。其中369例术中静脉应用TXA的患者纳入TXA组,390例术中未使用TXA但输入等量生理盐水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比、侧凸Cobb角和侧凸类型)、术前和术后3天的血液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液管理资料(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及矫正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侧凸度数、矫正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血液实验室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X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51.7±130.3mL)、总输血量(551.3±96.3mL)、术后引流量(468.3±162.5mL)、术后引流天数(2.8±0.4d)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666.7±166.8mL、650.0±138.3mL、550.0±135.1mL、3.1±0.8d,P<0.05),术后D二聚体和PLT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液实验室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侧凸矫正率、术后并发症谱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TXA可以减少AIS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量、输血量,改善凝血指标,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出血量 氨甲环酸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丽丽 吕路 +2 位作者 郑雅宁 朱丽娜 李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翻译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NWAS),并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对NWAS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NWAS,采用中文版NWAS对新入职的141名护士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NWAS包括工作环境与氛围、与上司的关系、业务自... 目的:翻译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NWAS),并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对NWAS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NWAS,采用中文版NWAS对新入职的141名护士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NWAS包括工作环境与氛围、与上司的关系、业务自主3个维度,共17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9,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3,0.875,0.598,重测信度为0.79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数据拟合度良好。新护士中文版NWA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与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中文版NW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新入职护士职场适应度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职场适应度 焦虑 心理资本 信度 效度 量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珍 何磊 +3 位作者 柏晓燕 狄恒丹 李艳 陈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构建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化、精确化依据。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形成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初稿,并选取10例患者实施方案初稿,依据实施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取2021年1月... 目的:构建脊髓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方案,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化、精确化依据。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形成脊髓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疼痛管理方案初稿,并选取10例患者实施方案初稿,依据实施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1例脊髓肿瘤患者,采用Excel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和72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后2周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和心理弹性水平评分(采用2007年肖楠等翻译修订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术后24h观察组VAS为5.13±2.08分,对照组为5.67±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术后72h观察组VAS为3.62±0.92分,对照组为5.1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周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80±4.07分,对照组为11.86±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2周观察组心理弹性水平评分为19.97±11.16分,对照组为17.57±10.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脊髓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脊髓肿瘤 睡眠质量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磊 王芳 +5 位作者 狄恒丹 柏晓燕 季翠玲 张珍 赵春霞 陈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1-74,共4页
目的构建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并实施胸腰椎管内患者术... 目的构建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并实施胸腰椎管内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疗效量表(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腰椎管内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加快神经恢复、增强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 运动障碍 运动康复 神经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关翘楚 谢子逸 +7 位作者 吕卫萍 倪环宇 李敬伟 周俊山 恽文伟 李晓波 张清秀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取栓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急诊血管内治疗前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数据和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后预后情况。使用术后90 d 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90 d mRS评分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术后48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再灌注损伤、造影剂渗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循环取栓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接受桥接治疗28例,直接血管内治疗97例。入院时,桥接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3.9(11.3~23.2)U/L vs.20.0(13.0~27.8)U/L,P=0.024]低于直接取栓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桥接治疗组发病到医院的时间[120(82.5~180.0)min vs.270(180.0~360.0)min,P<0.001]、发病到血管内治疗的时间[232(180.0~363.8)min vs.334(255.0~443.5)min,P<0.013]、穿刺至灌注的时间[67.5(44.3~95.0)min vs.90(60.0~137.5)mi n,P=0.009]、发病至灌注的时间[348.5(272.5~421.3)min vs.460(335.0~577.5)min,P=0.002]均短于直接取栓组;而入院至动脉穿刺的时间,桥接治疗组的时间延误较长[117.5(70.0~160.0)min vs.60(25.0~120.0)min,P=0.002]。桥接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比例高于直接取栓组(57.1%vs.28.9%,P=0.006)。sICH(7.1%vs.17.5%,P=0.178)、再灌注损伤(25.0%vs.41.2%,P=0.118)、造影剂渗漏(10.7%vs.15.5%,P=0.528)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28.6%vs.43.3%,P=0.161),桥接治疗组均低于直接取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桥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90 d的临床预后,疗效显著优于直接血管内治疗组,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远星 邓悦 +3 位作者 胡宇帆 刘凡 季翠玲 陈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全面检索、评价并汇总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的证据,为医护人员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由研究者独立对... 目的:全面检索、评价并汇总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的证据,为医护人员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由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并整合形成证据。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推荐实践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2篇和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总体方针、运动计划、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及反馈监督5个方面共汇总了25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意愿,将证据转化为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管理方案,提高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的依从性、完成率、参与度,最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康复 依从性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阶段疾病感知特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迪 陈雁 +1 位作者 王清 徐任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不同阶段疾病感知的特征。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目的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5名青年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 目的探讨青年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不同阶段疾病感知的特征。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目的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5名青年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AS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疾病感知各具不同特点。确诊前:躯体异常症状感知显著、求医经历曲折;确诊后:不良情绪感知突出、多途径寻求疾病信息支持、感知治疗的益处、预后态度过于乐观;康复期:忽视疾病进展风险、怀疑治疗可控性、主动或被动接纳疾病、社会参与水平下降、渴望理解与支持。结论青年AS患者不同阶段的疾病感知存在差异,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疾病感知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青年 疾病感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徐妍妍 沈小芳 张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管理方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神经内科病区的TIA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管理方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神经内科病区的TIA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TIA健康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和3个月的自我效能、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态度及健康行为。结果:在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病人健康行为态度、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和疾病知识知晓率4个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管理方案可帮助TIA病人确立积极的行为态度,促进病人实施促进疾病防治的健康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知识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计划行为理论 延续护理 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欢欢 卢璇 +3 位作者 王婷婷 刘文艳 孙倩倩 陈雁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 检索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相关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结果 总结出包括环境评估、环境危险因素识... 目的 检索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相关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医疗机构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结果 总结出包括环境评估、环境危险因素识别、营造适老化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高危跌倒警示提醒、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共24条证据。结论 医疗机构可应用最佳证据开展老年人预防跌倒环境管理的实践变革,以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减少跌倒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环境管理 老年人 医疗机构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低温等离子在扁桃体癌切除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倩 刘丁丁 +5 位作者 顾亚军 沈晓辉 钱晓云 孙振 张亚萍 王俊国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体癌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和治疗的16例扁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口低温等离子扁桃体癌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行... 目的探讨经口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体癌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和治疗的16例扁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口低温等离子扁桃体癌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行同步的放疗和化疗,3例仅行放疗,1例仅行化疗,均定期复查。分析术后患者吞咽、呼吸、发声功能等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局部及颈部淋巴结无复发,未见远处转移。均可正常进食,无呛咳,无吞咽困难等;复查喉镜无咽瘘,口咽部疤痕增生,咽腔无狭窄,发音良好。除1例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右上肢静脉血栓外,其余11例患者均愈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经口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癌术后恢复良好,咽腔结构保留完好,不影响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癌 低温等离子 p1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化生性癌超声及MRI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杰 张一丹 +3 位作者 黄丹青 檀双秀 刘晗 孔文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化生性癌(MCB)的超声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单发MCB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9例接受乳腺MRI;观察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结果22例中,鳞状细胞癌7例(7/22,31.82%),...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化生性癌(MCB)的超声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单发MCB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9例接受乳腺MRI;观察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结果22例中,鳞状细胞癌7例(7/22,31.82%),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7例(7/22,31.82%),未分类癌4例(4/22,18.18%),梭形细胞癌2例(2/22,9.09%),低级别腺鳞癌及肌上皮癌各1例(1/22,4.55%)。超声见鳞状细胞癌多呈形状不规则(6/7,85.71%)、边缘不完整(4/7,57.14%)的低回声(5/7,71.43%),纵横比<1(6/7,85.71%);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多为不规则囊实混合回声团块(4/7,57.14%),边缘不完整(4/7,57.14%),后方回声增强(4/7,57.14%);梭形细胞癌、低级别腺鳞癌、肌上皮癌及未分类癌多为不规则形(6/8,75.00%)、边缘完整(7/8,87.50%)的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各异。2例鳞状细胞癌、3例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2例未分类癌、肌上皮癌和低级别腺鳞癌各1例接受MR检查,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各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生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在肝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森哲 王经琳 +1 位作者 任昊桢(综述) 施晓雷(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目前,肝细胞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肝切除术常伴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影响肝癌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较多,其中CD4+T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发挥重要的... 目前,肝细胞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肝切除术常伴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影响肝癌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较多,其中CD4+T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就Th1、Th2、Treg和Th17细胞在肝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和作用及其对肝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肝细胞癌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