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9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曼 李诚林 +7 位作者 林凯琳 陈鲁易 王子怡 杨欣颖 蒋海燕 章晓雪 黄晓琪 周存山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通过微生物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可再生的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为底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香兰素的类型及来源,“生物漏斗”式木质素的生物转化合成香兰素路径,以木质素衍生化合物和葡萄糖等为底物的香兰素生物合成路径,综述微生物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产香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代谢工程促进香兰素产量提升,探讨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潜在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生物转化 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 木质素 生物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微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云亮 王晓静 +4 位作者 阮思煜 周安奇 刘晓霜 徐雅宣 马海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348,共6页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 kHz的声波,作为一种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工程中,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理性状,继而对微生物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超声波技术在微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强化发酵工艺,有害微生...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 kHz的声波,作为一种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工程中,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理性状,继而对微生物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超声波技术在微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强化发酵工艺,有害微生物控制,发酵产物的提取分离,发酵过程中的在线快速检测等方面,本文针对这些应用进展展开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技术 微生物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nseNet与迁移学习的食品图像分类技术
3
作者 邹小波 高文健 +2 位作者 石吉勇 史永强 申婷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4,105,共9页
为提高实际场景下食品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新型食品数据集构建及网络改进方法。通过实际数据构建、数据增强、模型改进、模型验证等,构建一套食品图像分类技术;模型改进上,在DenseNet264中添加CBAM并保留其在ImageNet上的特征以提高... 为提高实际场景下食品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新型食品数据集构建及网络改进方法。通过实际数据构建、数据增强、模型改进、模型验证等,构建一套食品图像分类技术;模型改进上,在DenseNet264中添加CBAM并保留其在ImageNet上的特征以提高模型对关键特征的注意力及泛化性。对比标准数据集与实际数据增强的数据集,改进后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88.43%、91.8%,较DenseNet264提高5.28%、4.74%;精确度达到87.5%、90.98%;召回率达到88.01%、90.65%;F1值达到87.75%、90.81%。在实际数据增强的数据集上,各网络相比于标准数据集准确率平均提升3.11%。CBAM与迁移学习能显著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与准确率,且实际数据集分类任务上各网络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技术将应用于餐饮系统中,以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食品图像识别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酶的工程菌表达及固定化研究
4
作者 李云亮 晁嘉品 +2 位作者 周翔宇 马海乐 阮思煜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9,共7页
利用乳糖酶水解法制备低乳糖乳制品是目前缓解乳糖不耐症患者胃肠道不适的重要方法,但游离型乳糖酶成本高、稳定性差、不易回收,因此文章对乳糖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原核系统表达及固定化进行探索。将E,Coli乳糖酶基因... 利用乳糖酶水解法制备低乳糖乳制品是目前缓解乳糖不耐症患者胃肠道不适的重要方法,但游离型乳糖酶成本高、稳定性差、不易回收,因此文章对乳糖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原核系统表达及固定化进行探索。将E,Coli乳糖酶基因Lac Z构建至自剪切型表达载体p TWIN1中,然后转入E.Coli BL21(DE3),获得工程菌E,Coli p TWIN1-Lac Zm。经培养和诱导,该重组酶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表达量约为67.0 U/m L,酶比活为27.9 U/μg,去除融合标签后,酶比活提升约85%,达到51.5 U/μg。利用海藻酸钠对无标签游离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重组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 H为7.5,在此条件下,其K_(m)=12.4 mol/L,V_(max)=15.1μmol/min,70℃高温放置30 min以上仍能保留近30%的酶活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重组酶的高温耐受性提高35.8%,p H耐受范围增大,低温储藏酶活提高10.6%,乳品中乳糖水解率达到82.6%,在5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留50%以上酶活性,因此该固定化重组乳糖酶在低乳糖乳制品加工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乳糖水解 固定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OBE理念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申婷婷 翟晓东 +4 位作者 黄晓玮 张柔佳 李志华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33-135,139,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持续评估和反馈,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实质性积累。基于此,提出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具体涉及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实施和改进,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OBE理念 新工科背景 教学改革 食品品质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6
作者 翟晓东 申婷婷 +6 位作者 李志华 黄晓玮 张迪 郭志明 孙宗保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之一。因此,提出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案例导入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赵利娜 张晓云 +4 位作者 杨其亚 王凯利 何文森 侯靖 张红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专业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从“发酵工程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课程实验体系进行了探索,并优化了课程考核方式。“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探索和改革能促进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专业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从“发酵工程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课程实验体系进行了探索,并优化了课程考核方式。“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探索和改革能促进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且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鸡源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苏韦赫 吉星 +3 位作者 张莉莉 王佳芸 何涛 王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8-1196,共9页
为明确江苏省鸡源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通过采集江苏省8市规模化养鸡场病鸡粪便样本1641份,分离沙门菌,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为明确江苏省鸡源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通过采集江苏省8市规模化养鸡场病鸡粪便样本1641份,分离沙门菌,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通过鉴定沙门菌的抗原结构式判断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江苏省沙门菌的流行特征。结果表明,从1641份鸡粪样品中共分离出266株沙门菌,分离率为16.21%;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39%和55.64%;多重耐药菌占比为53.38%。携带sul2、bla_(TEM-1)和tetA等耐药基因的菌株比例较高,分别为59.40%、56.77%和39.10%。分离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共鉴定出21种ST型,其中ST11型占比高达49.62%。血清型以肠炎、鸡白痢、鼠伤寒和印第安纳为主。分离得到的沙门菌共分为5个遗传进化分支,相同的养殖场分离株之间遗传进化关系比较接近,不同养殖场分离株的遗传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为江苏省鸡源沙门菌的精准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沙门菌 流行病学 血清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食品专业物理类课程群建设支撑工程人才培养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志明 邹小波 +2 位作者 姜松 陈全胜 赵杰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6-219,共4页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支撑作用,以物理类知识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物理、工程物理、应用物理三个层面打造食品人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食品产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融入产业创新与创业的机制,激活产业与高校之间共同创新、融通育人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物理类课程 工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中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薇薇 孟廷廷 +3 位作者 郭丹钊 马海乐 曹颖 王文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3,共5页
伴随科技的发展,超声波技术已经用于各行各业。近年来,超声波技术的生物学效应在食品方面也得到了应用。食品加工中的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声波对微生物的促生长、超声波杀菌、菌种诱变以及对酶学的影响等方面。因此,本文... 伴随科技的发展,超声波技术已经用于各行各业。近年来,超声波技术的生物学效应在食品方面也得到了应用。食品加工中的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声波对微生物的促生长、超声波杀菌、菌种诱变以及对酶学的影响等方面。因此,本文对食品加工中超声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要阐述,并对今后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在食品加工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食品加工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材建设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华纲 朱姗颖 +1 位作者 姜松 董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5-96,105,共3页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对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立足本科培养目标,强化入门指导"、"适应创新教学理念,强化科研启蒙"的建设思路,并...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对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立足本科培养目标,强化入门指导"、"适应创新教学理念,强化科研启蒙"的建设思路,并将其应用于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项目模块化设计、实验教材内容的编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 实验教学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酵素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2
作者 刘加友 王振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76,共4页
微生物酵素食品是以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发酵果品、蔬菜而成的一种富含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醋酸和少量乙醇等代谢产物的一种功能性液体或固体食品。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效、主要含有... 微生物酵素食品是以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发酵果品、蔬菜而成的一种富含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醋酸和少量乙醇等代谢产物的一种功能性液体或固体食品。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效、主要含有的微生物和酶以及生产发酵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我国酵素食品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酵素食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食品类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曲云进 姜松 刘凤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食品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符号和文化载体。深入开掘和利用传统节日资源,以节日食品文化为核心,融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是在食品类大学生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传统节日食品文化教育 食品人才培养 意义 原则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专业认证视域下的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伟杰 马海乐 宋新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248-251,共4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工程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然而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存在教学主体地位倒置、协同能力培养不足和实践模式单一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支撑。因...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工程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然而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存在教学主体地位倒置、协同能力培养不足和实践模式单一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支撑。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倒逼传统教育模式改革,从专业知识和软实力培养角度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的载体支撑度和目标达成度,为一流人才培养寻求有效保障。这也成为食品专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创新能力 OBE学习模式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食品微生物”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利娜 张晓云 +1 位作者 杨其亚 张红印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7期87-88,92,共3页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当下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针对新工科人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食品专业技能...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当下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针对新工科人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食品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旨在加强"食品微生物"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基础扎实、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的新型食品微生物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教学 新工科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成绩、困惑与对策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海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8,20,共4页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居国民经济总量之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5人口的大国,面对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样一个特殊...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食品工业总产值一直居国民经济总量之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5人口的大国,面对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样一个特殊发展阶段,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人才培养 工程学科 成绩 国民经济 食品工业 食品安全问题 工业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云 张红印 +1 位作者 顾香玉 赵利娜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3期86-88,共3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我国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分析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新形势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法,以期培养具备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能够满足...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我国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分析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新形势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法,以期培养具备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能够满足国际需求的高素质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生物化学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品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力宏 熊治渝 +1 位作者 姜松 董英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4期84-85,88,共3页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食品专业特色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团队教学法(TBL),以食品专业任务为导向,对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综合实验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结合食品... 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针对食品专业特色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团队教学法(TBL),以食品专业任务为导向,对生物化学综合设计型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综合实验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确定实验任务,设计实验方案;第二阶段根据食品专业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开展实验;第三阶段考核评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 食品科学与工程 综合设计实验 团队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维云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6年第5期28-31,共4页
本文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意义和主要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状况,及由此产生的加工新方法和新装置。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食品加工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综合实习教育改革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丽 高瑞昌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0期129-130,共2页
分析总结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思想教育、实习内容改革、实践途径拓宽和考核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提高综合实习效果,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综合实习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