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吉羚 邹圣强 +4 位作者 茆敏 胡佳民 陈隆譞 薛琦 徐金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患者再入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536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患者再入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536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6个月内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未再入院组和再入院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自理能力评分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入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再入院发生的预测价值(均P<0.05)。结果患者的性别、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史、自理能力评分、甘油三酯、D-二聚体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独立预测因素。内部验证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90,有较好校准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发生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预防及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的汉化及其在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周琪 王宜庭 +1 位作者 杨细虎 邹圣强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对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经翻译、文化调试及预试验后,形成中文版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12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收治的49例认知障碍患者进... 目的对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经翻译、文化调试及预试验后,形成中文版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12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收治的49例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正式调查,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包括发声/言语和面部表情等6个条目,以及照料者的意见和物理治疗时的疼痛两项附加内容。量表内容效度为0.920,量表总分与Wong-Baker总分呈正相关(r=0.787);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17,评估者间信度为0.940。结论中文版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诊疗中认知障碍患者的疼痛评估提供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疼痛评估 博尔顿疼痛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镇痛管理系统的术后智能化自控镇痛效果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时佳琪 王宜庭 +3 位作者 邹圣强 吴中义 吴进 蒋鹏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无线镇痛管理系统下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管理期间的应用数据,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在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麻术后PCA患者517例,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无线镇痛管理系统下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管理期间的应用数据,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在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麻术后PCA患者517例,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患者术后24 h镇痛泵使用情况、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指标、不良反应发生及镇痛泵故障处理情况等数据。结果调查患者中妇产科手术127例、胸外科手术120例、骨科手术122例、胃肠外科手术148例。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1%,以恶心、呕吐最高(χ^(2)=23.529,P<0.05);患者药液使用量、夹闭例数、疼痛对患者睡眠、咳嗽及镇痛满意度的影响、医护人员对镇痛泵故障处理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术后PCA期间镇痛效果欠佳,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镇痛管理系统 麻醉护理 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转出准备度评估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中义 邹圣强 +3 位作者 王宜庭 时佳琪 毕岑 高君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 汉化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转出准备度评估量表(discerning post anesthesia readiness for transition tool, DPART),在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的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DPART... 目的 汉化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转出准备度评估量表(discerning post anesthesia readiness for transition tool, DPART),在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的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DPART进行翻译、回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对中文版DPART进行文化调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10例全身麻醉未拔出气管导管入PACU的患者进行调查,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DPART保留14个条目,析出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0.963%。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在0.86~1.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5。量表和Aldrete量表呈正相关(r=0.908,P<0.01)。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6,评价者间信度为0.925(P<0.01)。结论 中文版DPART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转出PACU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出室评估 全身麻醉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佳民 邹圣强 +4 位作者 江竹月 严孝馨 陈丽 姚雅极 刘津含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9-524,共6页
目的:分析综合ICU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现状和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非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出科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资料分为建模分组数据和验证分组数据,应用二元Logist... 目的:分析综合ICU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现状和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非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出科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资料分为建模分组数据和验证分组数据,应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模分组患者数据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进行拟合度检验,验证分组数据以检验预测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805名患者资料,42例患者于初次转出ICU后非计划重返ICU,重返率为5.2%,最常见的重返原因是呼吸衰竭。二元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29)、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入科诊断(OR=5.625)、二次插管(OR=12.290)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OR=1.368)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0.884,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58,对应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73.9%,截断值为0.033。独立的数据验证结果显示,AUC=0.806,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62.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综合ICU患者非计划重返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帮助医务人员在患者转出ICU前进行重返风险评估,为预防性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ICU 非计划重返ICU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毕岑 景丽伟 +1 位作者 邹圣强 薛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48-52,共5页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患者术后死亡主要原因,并且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风险预测模型作为疾病高危人群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改善临床决策。本文针对不同标准界定的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介绍现存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患者术后死亡主要原因,并且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风险预测模型作为疾病高危人群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改善临床决策。本文针对不同标准界定的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介绍现存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估内容与预测效能,分析其科学性与局限性。旨在为制订简单有效、针对性强的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筛查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护理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