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俊华 苏建华 +1 位作者 黄慧 孙亚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NMES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 目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NMES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试验用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3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理疗,试验用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组在试验用药组的基础上加用NMES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和14 d时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在治疗14 d时予以临床疗效评定;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 d检测面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M波)的潜伏期与波幅。结果治疗7 d时,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12.69±2.17)分]较常规治疗组、试验用药组[(10.31±2.74)分、(11.22±2.54)分]升高(P<0.05)。治疗14 d时,试验用药组、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14.25±2.37)分、(16.94±1.97)分]较常规治疗组[(12.69±2.53)分]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较试验用药组升高(P<0.01)。3组患者Portmann简易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试验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试验用药组(P<0.05)。治疗14 d时,联合治疗组、试验用药组M波潜伏期较常规治疗组缩短,波幅明显增高;联合治疗组波幅较试验用药组明显增高[(1.03±0.21)m V vs(0.93±0.15)m V,P<0.05]。结论 NMES和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俊华 于明 +2 位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耿瑜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68-870,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72h3个时间点,剔除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大鼠,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分别取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再灌注12、24、72h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47.12±6.15)个vs(67.31±20.12)个,(34.94±8.47)个vs(62.03±8.71)个,(24.02±7.02)个vs(56.63±6.72)个]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31.01±10.22)个vs(45.12±8.54)个,(22.93±6.97)个vs(37.34±8.38)个,(15.92±6.01)个vs(30.71±4.86)个]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IF蛋白、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神经保护药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建华 林伟 +4 位作者 陈玉芳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包德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制作坐骨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6h、12h、24h、48h、72h、96h和7d提取L1~5背根神经节,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少见背根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90和23.084,P<0.001),模型组12h神经细胞凋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72h达高峰,7d减弱;丁咯地尔组12h神经细胞凋亡增多,但较模型组减少,24h~7d均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少。正常组VEGF阳性神经细胞见少量表达;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VEGF阳性神经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670和70.430,P<0.001),模型组在48h有较高表达,持续至72h,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24h表达升高,48~72h表达到高峰,持续至96h。以上各时间点丁咯地尔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VEGF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丁咯地尔可能通过上调VEGF来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坐骨神经嵌压伤 背根神经元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2 位作者 唐金荣 丁新生 肖杭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0.9...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 L·kg^(-1)·d^(-1);尼莫地平组灌胃尼莫地平1 mg·kg^(-1)·d^(-1);甲钴胺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甲钴胺50,100μg·kg^(-1)·d^(-1),给药1周。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 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24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6,12,24 h用TUNEL法检测顶叶皮质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0±0.52)分,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剂量组、甲钴胺大剂量组分别为(1.30±0.51),(2.20±0.75),(1.30±0.81)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钴胺小剂量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小、大剂量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甲钴胺大剂量组24 h时较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4 h较甲钴胺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假手术组Caspase-3 mRNA少量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6~24 h 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甲钴胺大、小剂量组6~24 h 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甲钴胺大、小剂量组各时间点Caspase-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钴胺小剂量组比较,甲钴胺大剂量组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与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且以大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机械门控双孔钾离子通道拮抗剂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华 张俊华 张志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机械门控双孔钾离子通道(TREK-1)拮抗剂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筛选抑郁症大鼠18只,随机分为抑郁+生理盐水组、抑郁+氟西汀组及抑郁+SID1900组,每...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机械门控双孔钾离子通道(TREK-1)拮抗剂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筛选抑郁症大鼠18只,随机分为抑郁+生理盐水组、抑郁+氟西汀组及抑郁+SID1900组,每组6只;筛选同质性较高的正常饲养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生理盐水组、正常+氟西汀组和正常+SID1900组,每组6只,分别腹腔注射氟西汀,SID1900以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的新生细胞及新生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结果抑郁+生理盐水组糖水偏好、开放场实验水平路程、垂直站立次数、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生理盐水组,强迫游泳累计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生理盐水组比较,正常+氟西汀组和正常+SID1900组5'-溴-2'-脱氧尿苷(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抑郁+生理盐水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TUNEL/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抑郁+氟西汀组和抑郁+SID1900组BrdU阳性细胞数、NeuN/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抑郁+生理盐水组,TUNEL/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抑郁+生理盐水组(P<0.05,P<0.01)。与抑郁+氟西汀组比较,抑郁+SID1900组大鼠强迫游泳累计不动时间明显减少[(52.29±17.43)s vs(98.26±18.90)s],体质量[(509.28±20.54)g vs(461.03±17.29)g]、NeuN/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510.83±67.29)个vs(369.20±54.01)个]明显增加(P<0.05)。结论TREK-1拮抗剂可能通过改善受损的海马神经再生及细胞存活来缓解大鼠的抑郁样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 氟西汀 齿状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绳带捆绑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俊华 邱桂才 +2 位作者 于明 苏建华 耿瑜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227-3230,共4页
目的评价绳带捆绑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组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 目的评价绳带捆绑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组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运动疗法和理疗,观察组在步行训练时运用绳带捆绑技术。剔除中途终止和随访脱落者,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观察组57例、对照组59例。治疗前后采用足印分析法进行步态分析,测量其步长、步宽和步速;治疗前后测试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评价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运用绳带捆绑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异常步态,增强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 绳带捆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3 位作者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955,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7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和24h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TUNEL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各时间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24h时血必净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24h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6-24h尼莫地平组和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24h时血必净组大鼠大脑皮层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尼莫地平组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有抗凋亡作用,其抗凋亡效应与抑制Cyt C蛋白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3 位作者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林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24h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尼莫地平组、甲钴胺低、高剂量组6、12、24h细胞色素C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甲钴胺高剂量组6、12h细胞色素C表达较甲钴胺低剂量组明显降低(0.466±0.046 vs 0.617±0.033,P<0.01;0.163±0.081 vs 0.552±0.132,P<0.05)。结论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有关,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类 细胞凋亡 尼莫地平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甲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