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激肽释放酶3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前列腺癌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连升 徐兴兴 +5 位作者 崔心刚 王国萍 侯建国 曹广文 张宏伟 崔飞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激肽释放酶3(KLK3)与维生素D受体(VD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环境危险因素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例PCa病例和242例正常社区对照采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测定KLK3的SNP(rs273583...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激肽释放酶3(KLK3)与维生素D受体(VD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环境危险因素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例PCa病例和242例正常社区对照采用Taq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测定KLK3的SNP(rs2735839位于基因KLK2和基因KLK3之间)与VDR的SNP(rs731236位于外显子9)基因分型,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以及体质指数(BMI)、饮酒、饮茶、吸烟、体育运动等环境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基因型及环境危险因素与PCa之间的关系。结果KLK3的SNP位点rs2735839(A/G)的基因型AA、AG、GG在PCa和对照组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13.89%、62.96%、23.15%和37.19%、44.63%、18.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VDR的SNP位点rs731236(T/C)的基因型TT、TC、CC在PCa和对照组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88.89%、9.26%、1.85%和90.50%、9.10%、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饮茶者患PCa的危险性比不饮茶者低(OR=0.58,95%CI,0.35~0.96)。结论环境因素饮茶与PCa的发生有关,饮茶是PCa的保护因素;KLK3的SNP位点rs2735839与PCa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环境因素饮茶与KLK3的SNP位点rs2735839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未发现VDR的SNP位点rs731236与PCa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单核苷酸多态性 环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和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永 董柏萍 +6 位作者 邱镇 崔心刚 张连升 侯建国 曹广文 崔飞伦 张宏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RASSF1A)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si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系,探索PCa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60例PC... 目的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RASSF1A)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si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系,探索PCa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60例PCa和40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例的组织标本及其相关的临床指标。应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PCa组织及BPH组织中RASSF1A、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结果 PCa组RASSF1A、APC基因CG位点甲基化率高于BPH组(60.8%vs 14%,48.84%vs 1.19%,P<0.05);基因甲基化率与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PCa危险分期关系密切(P<0.01);RASSF1A及APC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用于判断PCa及B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95.74%和82.9%。结论 RASSF1A、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其甲基化率的变化与PCa的危险分期关系密切。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诊断早期PCa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