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敏 陈文亚 张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8-9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 目的 探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pCASL)序列动脉内穿行伪影(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 ATA)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52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16例,非END组36例。所有患者发病2 d内完善头颅MRI常规序列及3D-pCASL序列检查,ATA征定义为3D-pCASL原始图像上低灌注区上游血管的高信号征,表现为条状或点状高信号。END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脑梗死发病3 d内增加2分。分析脑梗死患者3D-pCASL序列上ATA征与发生END的关系。结果 52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中,发生END 16例(30.8%)。END组发病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11.2±3.5)分vs(7.6±3.2)分,P=0.001],ATA征比例明显低于非END组(18.8%vs 75.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TA征是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64,95%CI:0.012~0.344,P=0.001),发病时NIHSS评分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4,95%CI:1.090~1.807,P=0.008)。结论 3D-pCASL序列的ATA征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与病灶内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标记物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栓弹力图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伦林 季莉莉 +6 位作者 马爱金 刘志清 王利惠 张金 王佳佳 黄婷婷 陈文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急性轻型IS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试验组在第1天采用PCR和Sanger法测序技术检...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基因多态性联合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急性轻型IS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试验组在第1天采用PCR和Sanger法测序技术检测阿司匹林抵抗(AR)、氯吡格雷抵抗(CR)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第8天采用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基于药物基因多态性联合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随访90 d,观察2组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环氧化酶1(COX-1)、整合素B3(ITGB3)基因检测发现试验组携带AR相关等位基因65例(52.0%),细胞色素P2C19氯吡格雷弱代谢型71例(56.8%)。同时携带AR和氯吡格雷弱代谢型基因患者33例(26.4%)。治疗第8天,TEG检测发现AR 3例(2.4%),均不携带COX-1和ITGB3的变异型等位基因;CR 12例(9.6%),未发现同时有AR和CR的患者。随访90 d,试验组新发脑卒中、复合血管事件及新发I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vs 9.6%,4.0%vs 11.2%,3.2%vs 9.6%,P<0.05)。结论根据药物基因多态性联合TEG指导轻型IS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降低90 d内新发IS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整合素类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波娜 郝冬琳 +2 位作者 吴婧 张金 黄婷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是否为进展性脑卒中(PS)的预测因素,CMB的数目及位置是否与PS相关。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增加是否≥2分,分为PS组40例及非PS组89例,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是否为进展性脑卒中(PS)的预测因素,CMB的数目及位置是否与PS相关。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增加是否≥2分,分为PS组40例及非PS组89例,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确认CMB。按CMB数目分CMB轻度37例,CMB中度22例,重度9例。比较2组CMB检出率,进一步比较CMB不同程度及位置的PS是否存在差异性,logistic回归分析PS的影响因素。结果非PS组检出CMB 41例;PS组检出CMB 27例,2组CMB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46.1%vs67.5%,P=0.02)。轻、中和重度CMB的PS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29.7%vs 40.9%vs 77.8%,P<0.05)。不同位置CMB的P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MB(OR=2.59,95%CI:1.22~5.50,P=0.01)及糖尿病(OR=2.95,95%CI:1.00~8.65,P=0.04)是发生P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可能为P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CMB数目存在关联性,但与CMB位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卒中 脑血管障碍 情绪障碍 步态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华敏 孟洁 +6 位作者 季莉莉 马爱金 刘志清 张金 许元丰 陈文亚 毛伦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1-805,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和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确诊的小动脉硬化性CSVD患者146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 目的 探讨小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和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确诊的小动脉硬化性CSVD患者146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08例,非认知障碍组38例。收集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认知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实验室检查及随访结果,采用头颅MRI评估脑白质高信号(WMH)Fazekas评分、CSVD影像学总负荷及脑萎缩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CSVD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因素。结果 认知障碍组年龄、日常生活能力中重度依赖、脑深部WMH评分、浅表脑萎缩评分和深部脑萎缩评分显著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部脑萎缩与CSVD认知障碍独立相关(OR=1.491,95%CI:1.054~2.109,P=0.024)。有79例患者完成中位数随访3年,随访后认知障碍和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高的人数显著增加(P<0.01)。单因素分析中,CSVD影像学总负荷与吸烟(OR=2.192,95%CI:1.010~4.754,P=0.047)、高血压(OR=4.904,95%CI:1.547~15.549,P=0.007)相关。多因素分析中,CSVD影像学总负荷与高血压独立相关(OR=7.338,95%CI:2.175~24.730,P=0.001)。结论 小动脉硬化性CVSD的病程可能与认知功能和影像学总负荷相关。深部脑萎缩是CSVD认知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高血压是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小动脉硬化 认知 影像学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对脑梗死后卒中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波娜 吴婧 +2 位作者 曹德峰 马爱金 陈文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 对脑微出血与急性脑梗死后复发性卒中进行研究,探讨伴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出现卒中复发的时间规律,为该类患者的二级预防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2例急性... 目的 对脑微出血与急性脑梗死后复发性卒中进行研究,探讨伴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出现卒中复发的时间规律,为该类患者的二级预防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最后纳入413例患者。根据有无脑微出血分为无脑微出血组(n=172),脑微出血组(n=241)。脑微出血按数目分为无、轻度(132例)、中度(79例)、重度(30例)。根据脑微出血分布位置分为脑叶组、深部组及混合组。随访2年,分析两组缺血性卒中复发及出血性复发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不同程度及位置的脑微出血对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 413例患者在随访2年内有75例(18.16%)患者出现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复发分别为62例(15.01%)、13例(3.15%)。脑微出血组高血压及缺血性卒中复发比例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脑微出血组2年累积卒中复发率明显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_(Log-Rank)=0.001)。多元COX回归显示脑微出血(RR=2.09, 95%CI:1.21~3.60)是脑梗死后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提示脑微出血为脑梗死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2.09,95%CI:1.15~3.81)。不同数目的脑微出血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即使长期抗栓治疗,伴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出现脑梗死复发率仍高于无脑微出血患者,且随着时间延长,脑出血风险亦增加,提示伴有脑微出血的脑梗死抗栓治疗仍需按指南使用抗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复发 脑梗死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止血对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南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7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立止血对脑出血(ICH)早期血肿增大的影响。方法对50例ICH患者随机采用早期立止血治疗和对照治疗,并进行动态CT观察,比较两组早期血肿增大发生率和病情好转率。结果6h治疗组血肿增大3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目的观察立止血对脑出血(ICH)早期血肿增大的影响。方法对50例ICH患者随机采用早期立止血治疗和对照治疗,并进行动态CT观察,比较两组早期血肿增大发生率和病情好转率。结果6h治疗组血肿增大3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4h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24h两组皆未出现血肿增大。第15天疗效评定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止血可显著降低ICH患者早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提高ICH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止血 疗效 凝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在脑梗死早期复发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婧 吴波娜 +2 位作者 陈文亚 王佳佳 董万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对脑微出血(CMB)与急性脑梗死90d内脑卒中复发风险进行研究,探讨CMB是否为脑梗死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性筛选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根据影像检查分为CMB组141例与无CMB组93例,随访90d,分别比较2组轻度、中度和重度CMB... 目的对脑微出血(CMB)与急性脑梗死90d内脑卒中复发风险进行研究,探讨CMB是否为脑梗死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性筛选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根据影像检查分为CMB组141例与无CMB组93例,随访90d,分别比较2组轻度、中度和重度CMB以及不同位置CMB患者脑卒中复发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CMB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无CMB组(17.73%vs 6.45%,χ2=6.20,P=0.02)。重度CMB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CMB患者(41.18%vs 11.27%vs 18.87%,χ2=8.49,P=0.01),位于脑叶、深部和混合位置CMB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无明显差异(14.29%vs 17.33%vs 22.58%,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MB组90d累积脑梗死复发率高于无CMB组(χ2=6.09,PLog-Rank=0.01),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CMB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可能为脑梗死早期复发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且与CMB数目相关,与CMB位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