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脏结石96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刚 孙浩 +5 位作者 周留正 陶美满 郭涛 潘鹏 唐爱国 吴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18-1020,1030,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脏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 2013年1月96例肾脏结石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F18经皮肾工作通道,通过F8.0/98输尿管硬镜找到...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脏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 2013年1月96例肾脏结石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F18经皮肾工作通道,通过F8.0/98输尿管硬镜找到结石,采用60 W钬激光将其击碎、取出,留置F16肾造瘘管.结果 术中因经皮肾穿刺术失败改开放手术2例(2.1%).94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通道取石85例,双通道9例;一期取石81例,二期取石13例;手术时间80 ~160 min,平均100 min;76例取净结石,结石清除率80.8%(76/94).术中输血11例,术后输血7例,术后迟发性大出血2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18例术后结石残留,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药物排石治愈.平均住院11 d(9~25 d).94例随访6~ 12个月,平均8个月,5例结石复发;术前合并肾积水65例,术后33例肾积水消失,25例肾积水较术前减轻,7例肾积水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MPCNL治疗肾脏结石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及结石清除率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 钬激光 肾脏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nm双波长激光和等离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附364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秦松林 陈兵海 +2 位作者 胡威 刘伯龙 唐正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1470 nm双波长激光和等离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8年3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364例BPH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采用1470 nm双波长激光治疗BPH患者176例;采用等离子治疗的患者188例。... 目的比较1470 nm双波长激光和等离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8年3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364例BPH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采用1470 nm双波长激光治疗BPH患者176例;采用等离子治疗的患者18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泌尿系感染、术后尿道狭窄和术后尿失禁等的差异。结果对于较小体积前列腺患者(<50 g),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较大体积前列腺患者(≥50 g),激光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等离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等离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泌尿系感染、尿道狭窄和真性尿失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可以考虑1470 nm双波长激光和等离子治疗,对于较大体积的前列腺,1470 nm双波长激光组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1470 nm 双波长激光 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陶美满 唐爱国 +2 位作者 郭涛 徐强 周留正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 目的:分析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玄驹胶囊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的评分、临床疗效及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NIH-CPSI的评分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C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坦洛新 复方玄驹胶囊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2~4 cm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洋 秦松林 +4 位作者 刘婷 宋培源 胡威 刘伯龙 唐正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8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双镜联合(电子膀胱肾盂镜协同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RIRS)与单独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处理2~4 cm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2~4 cm鹿角型肾... 目的比较双镜联合(电子膀胱肾盂镜协同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RIRS)与单独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处理2~4 cm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2~4 cm鹿角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双镜联合组40例、输尿管软镜治疗组(RIRS组)42例和单独使用经皮肾镜治疗组(PCNL组)48例。分析整理3组的基线数据,并对各组间围术期资料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3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第三方患者满意度等围术期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NL组比较,使用双镜联合治疗2~4 cm鹿角型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和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而使用RIRS则具有更加微创化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者可以根据医院技术设备结合患者自身条件和意愿,对于2~4 cm范围的鹿角型肾结石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型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电子膀胱肾盂镜 经皮肾镜取石术 双镜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m以内肾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焦志敏 王诚悦 +1 位作者 周洋 陈兵海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9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索3cm以内肾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患者34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的患者36例。通过比较接受两种微创手... 目的探索3cm以内肾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患者34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的患者36例。通过比较接受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率、结石清除率和术后C-反应蛋白(CRP)升高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肾结石的部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9.06±2.35)d长于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3.94±1.26)d,PCNL组术后出血率及术后CRP升高率均高于FUR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针对3cm以内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PCNL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治疗过程中会伴有较高的术中和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风险;FURL治疗肾结石的特点是几乎接近无创,具有出血少,疗效确切、术后感染率低和术后患者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在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作为备选方案的情况下,FURL治疗3cm以内肾结石更具有优势,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短导管选择与置入的最佳证据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巧艳 朱丽群 +7 位作者 周英凤 李全磊 曹松梅 步红兵 黄贤凤 尹卫 郑兰平 阎蕾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6期550-555,共6页
目的遴选并获取外周静脉短导管选择与置入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Best Practice(BMJ)、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美国... 目的遴选并获取外周静脉短导管选择与置入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检索Best Practice(BMJ)、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及医脉通临床指南网等关于外周静脉短导管选择与置入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近5年)、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总结出18条外周静脉短导管选择与转入方面的最佳证据。包括输液适应症、导管及穿刺部位的选择、患者教育、止血带及穿刺部位准备、麻醉剂的应用、置管困难或穿刺失败的措施、导管更换及敷料固定8个方面。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把握输注适应症、谨慎选择目标血管,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在置入环节对置管困难患者积极尝试可视化、加热及无痛技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短导管 置管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益敏 周伟民 +5 位作者 雷良华 秦振乾 袁雪峰 储和真 杜锋 吴伟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年龄>65岁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患者均进行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6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有患者复发... 目的探讨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年龄>65岁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患者均进行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6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有患者复发。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手术时间(41.3±4.6)min;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无需常规镇痛治疗, 8~12 h可搀扶下床活动, 48 h后生活可自理;住院时间3~5 d。其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或者感染(4.55%),给予换药处理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诉腹股沟处有牵拉感和疼痛不适(3.03%),但不剧烈。结论李金斯坦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具有手术简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的优势,局部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更加适合腹壁肌肉组织退变、萎缩、松弛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斯坦 腹股沟疝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