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D-mFoxp3融合蛋白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三荣 李伟 +1 位作者 周庆 韩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1-1545,共5页
本研究探讨静脉输注PTD-mFoxp3融合蛋白对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10周龄C57BL/6小鼠为受体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移植当天(第0天)接受直线加速器X射线6.0 Gy全身照射,4-6 h内输注供体BALB/c鼠全骨髓细胞3... 本研究探讨静脉输注PTD-mFoxp3融合蛋白对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10周龄C57BL/6小鼠为受体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移植当天(第0天)接受直线加速器X射线6.0 Gy全身照射,4-6 h内输注供体BALB/c鼠全骨髓细胞3×107+脾细胞1.5×107个。A组于移植前2 d和移植后0、1、3、5、7、9、11、13 d间断多次输入生理盐水,B组输入mFoxp3蛋白,C组输注等量PTD-mFoxp3融合蛋白。移植后每天观察受体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表现;取受体肝脏、空肠上端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判断组织损伤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用ELISA法检测受体外周血中炎性因子IL-2及INF-γ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长期存活受体外周血供体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照射后60 d内A、B和C组受体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2.95±5.48)d、(38.00±5.45)d和(55.30±3.15)d;病理组织学观察示,A组和B组的小肠及肝脏发生明显的损伤,符合GVHD的表现,C组的病理损伤较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表明,C组IL-2及IFN-γ浓度明显低于A和B组;长期存活的受体形成了稳定的嵌合体状态,移植后60 d A、B、C组活存动物供体细胞比例分别为(79.46±1.80)%、(79.13±2.23)%和(85.92±2.82)%。结论:PTD-mFoxp3融合蛋白可有效降低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并减轻其临床表现,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PTD-mFoxp3融合蛋白 移植物抗宿主病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