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草案) 被引量:20
1
作者 倪才方 狄镇海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357,共5页
抗菌药物是介入放射科诊疗中常用药物之一。然而,当前介入手术与外科手术一样也存在着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现象。本文通过对介入手术的当前,结合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和分级,提出介入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意见,特别... 抗菌药物是介入放射科诊疗中常用药物之一。然而,当前介入手术与外科手术一样也存在着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现象。本文通过对介入手术的当前,结合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和分级,提出介入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意见,特别是常见介入手术抗菌药物的具体应用,以促进介入手术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预防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介入放射科教学查房工作 被引量:7
2
作者 狄镇海 谭中宝 +1 位作者 眭建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5-607,共3页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生的学科,需要大批的年轻医师从事这一专业,所以,介入放射学教学不可忽视,教学查房是培养本专业实用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介入放射科的病房工作中教学查房的重要性、教学查房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查房质量进...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生的学科,需要大批的年轻医师从事这一专业,所以,介入放射学教学不可忽视,教学查房是培养本专业实用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介入放射科的病房工作中教学查房的重要性、教学查房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查房质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教学改革 教学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医学教学改革,加强介入放射学后备力量培养--医学生调查引起的反思 被引量:16
3
作者 任重阳 狄镇海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认可,然而介入放射学科却面临着患者流失、人员缺乏等诸多挑战。本文着重从医学院校介入放射学教学现状和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上剖析其原因,以探求缓解供求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医学教育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Ho的失独父母有氧运动相关脑功能改变及其与创伤症状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严佳琪 罗一烽 +6 位作者 曹志宏 葛继元 兰青悦 戚荣丰 卢光明 张丽 钱超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失独父母有氧运动相关的脑功能改变及其与创伤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2名失独后长期进行有氧运动的父母(有氧运动组)、40名失独后未进行系统有氧运动的父母(无有氧运动组)和40名未进行系统有氧运动匹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 目的:探讨失独父母有氧运动相关的脑功能改变及其与创伤症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2名失独后长期进行有氧运动的父母(有氧运动组)、40名失独后未进行系统有氧运动的父母(无有氧运动组)和40名未进行系统有氧运动匹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获取脑功能数据,计算局部一致性(ReHo)值并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偏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有氧运动、ReHo和创伤相关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无有氧运动组相比,有氧运动组的左侧颞下回、右侧缘上回及右侧楔前叶ReHo值减低(P<0.05,FDR校正).有氧运动组的C(回避与麻木)及C7(未来计划缺失)症状得分减低(P=0.001;P=0.002).左侧颞下回ReHo值、有氧运动和C7症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左侧颞下回ReHo值在有氧运动与C7症状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β=-0.520,95%CI-1.339~-0.05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55%.结论:有氧运动与失独父母情绪调节相关脑区的神经活动改变密切相关,为有氧运动缓解失独父母创伤相关症状提供了神经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失独父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失独父母影响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及中介分析
5
作者 严佳琪 罗一烽 +6 位作者 曹志宏 葛纪元 兰青悦 戚荣丰 卢光明 张丽 钱超颖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慢跑)对失独父母临床症状影响过程中,脑结构和脑功能的中介作用及相对贡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前瞻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登记的失独父母的影像学及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包括失独后慢...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慢跑)对失独父母临床症状影响过程中,脑结构和脑功能的中介作用及相对贡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前瞻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登记的失独父母的影像学及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包括失独后慢跑组22例,失独后无慢跑组4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40例。所有参与者均接受MRI检查,并完成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等临床症状评估。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在慢跑运动对失独父母临床症状改善中的中介作用,并比较其相对贡献大小。结果与失独后无慢跑组相比,失独后慢跑组的C(回避与麻木)和C7(未来计划缺失)症状得分减低(P=0.001;P=0.002);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及右侧丘脑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减小(P<0.05,FDR校正);左侧颞下回、右侧缘上回及右侧楔前叶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降低(P<0.05,FDR校正)。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右侧丘脑GMV和左侧颞下回Re Ho值在慢跑运动与C7症状之间均呈现部分中介作用[β=-0.27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67~-0.007;β=-0.520,95%CI:-1.339~-0.057],且Re Ho值的贡献更大(17.42%vs.33.55%)。结论有氧运动(慢跑)可能有助于缓解失独父母的临床症状,这一效应可能通过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实现,且脑功能改变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失独父母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局部一致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阶段开设介入放射学课程的意义
6
作者 狄镇海 谭中宝 眭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356-357,共2页
Education,medical,graduate;Clinicalmedicine;Radiology。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临床医学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 引导下细针辅助定位穿刺肺及肝内困难病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 谭中宝 +4 位作者 狄镇海 毛学群 邹容 王庆庆 韩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细针辅助定位穿刺肺及肝内困难病灶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0例接受CT引导下22G穿刺针辅助定位穿刺的肺及肝内单发穿刺位置困难病灶或位置深在的直径0.5~2.0 cm病灶,记录辅助定位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相...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细针辅助定位穿刺肺及肝内困难病灶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0例接受CT引导下22G穿刺针辅助定位穿刺的肺及肝内单发穿刺位置困难病灶或位置深在的直径0.5~2.0 cm病灶,记录辅助定位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30个困难病灶包括27个肺内病灶、3个肝内病灶,平均直径(1.0±0.4)cm,均于CT引导下以22G穿刺针于靶病灶边缘、病灶旁1 cm或穿刺路径中辅助定位成功,定位成功率100%,未见明显并发症。后续操作包括对14个肺结节行术前穿刺定位、对10个肺结节和3个肝内病灶行穿刺活检及对3个肺结节实施微波消融,首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活检后3例(3/27,11.11%)肺内困难病灶患者出现少量气胸;未见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以细针辅助定位经皮穿刺肺及肝内困难病灶可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肝疾病 穿刺术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脂肪定量MR(IDEAL-IQ)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开香 郑建刚 +3 位作者 顾勇坚 许建兴 刘良卿 梅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MR(IDEAL-IQ)技术测量的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在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同时行腰椎脂肪定量MR检查与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患者,测量椎体(L_(1~4))脂肪分数和骨密度(常规用... 目的初步研究MR(IDEAL-IQ)技术测量的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在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同时行腰椎脂肪定量MR检查与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患者,测量椎体(L_(1~4))脂肪分数和骨密度(常规用T值),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F值在3组间的差异,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分析每两组间差异,最后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F值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结果总共收集病例55例,其中47例纳入数据分析。脂肪分数(FF)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r=-0.66,P<0.05),随着椎体骨密度的增高,脂肪分数降低。骨质疏松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与正常组之间的P值为0.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选择阈值48.05%来诊断骨质疏松症,灵敏度为0.871,特异性为0.625。结论MR IDEAL-IQ技术通过快速精准评估腰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变化,能够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定量 骨质疏松 腰椎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孕囊注射甲氨蝶呤序贯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被引量:22
9
作者 谭中宝 毛学群 +4 位作者 王庆庆 张建 邹容 狄镇海 刘文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超声引导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在瘢痕妊娠(CSP)清宫术术前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住院的确诊为瘢痕妊娠的患者38例,其中接受超声引导下于孕囊内MTX注射联合UAE清宫术者16例为观察组,UAE并行MT...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超声引导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在瘢痕妊娠(CSP)清宫术术前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住院的确诊为瘢痕妊娠的患者38例,其中接受超声引导下于孕囊内MTX注射联合UAE清宫术者16例为观察组,UAE并行MTX全身化疗清宫术者为2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清宫术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期间β-HCG变化情况、MTX使用剂量、β-HCG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剖宫产β-HCG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β-HCG下降速度和程度较对照组快,观察组患者局部MTX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2例(2/22,9.1%)在清宫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经输血、水囊压迫治疗后好转,1例清宫术中大出血中转子宫切除。结论UAE联合孕囊注射MTX可以有效降低瘢痕妊娠大出血发生率。超声引导下局部孕囊内MTX注射对快速下降β-HCG水平有一定优势,尤适用于高β-HCG水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甲氨蝶呤局部注射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步进技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重阳 狄镇海 +4 位作者 毛学群 邹容 张建 王美荣 李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74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DSA步进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对糖尿病足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10年3月4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下肢DSA检查,其中24例(31肢)采用DSA步进技术检查,21例(21肢)采用传统的分段DSA检查,观...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DSA步进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对糖尿病足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10年3月45例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下肢DSA检查,其中24例(31肢)采用DSA步进技术检查,21例(21肢)采用传统的分段DSA检查,观察2种下肢血管造影方法所用的对比剂量、总曝光量、检查耗时以及诊断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步进DSA组平均每侧下肢平均使用对比剂25.26ml、总检查平均耗时37.26min,曝光摄片时间平均13.23s,平均摄片101.65帧;在分段DSA组中上述指标分别为130.00ml、50.48min、52.38s、118.33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步进DSA组和分段DSA组中图像分别90.3%、90.5%达优,所有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DSA步进技术可很好地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一次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减少射线接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病变 步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透视导向胸部病变穿刺活检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涛 黄优华 +3 位作者 唐庆放 王国裕 孙军 徐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 探讨CT透视导向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胸部病变穿刺 ,其中肺部 6 8例 ,纵隔 5例 ,胸膜 3例。结果  76例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 10 0 %。诊断准确率 96 .1%(73 76 ) ,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97.9% (4 7 4 8... 目的 探讨CT透视导向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胸部病变穿刺 ,其中肺部 6 8例 ,纵隔 5例 ,胸膜 3例。结果  76例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 10 0 %。诊断准确率 96 .1%(73 76 ) ,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97.9% (4 7 4 8) ,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92 .3% (2 6 2 8)。并发气胸 2 4例(31.6 % )。结论 ①CT透视技术集合了X线透视和常规CT两者的优点 ;②对良、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很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病变 CT透视 穿刺活检 恶性病变 诊断准确率 临床意义 胸膜 X线透视 良性病变 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TOF-MRA成像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梅莉 郑建刚 +4 位作者 刘良卿 顾勇坚 贺俊斌 周鸿雁 吴刘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1343,137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时间飞跃(3D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显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价值,研究血管压迫面神经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2007年5月~...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时间飞跃(3D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显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价值,研究血管压迫面神经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2007年5月~2011年3月)面肌痉挛并做3D-TOF-MRA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3D-TOF-MRA检查发现其中30例有症状侧的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压迫关系,39例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接触关系,5例无接触关系。74例患者有症状侧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存在症状与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3D-TOF-MRA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临近血管之间的关系,对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术前评估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面肌痉挛 面神经 血管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三阴乳腺癌的钼靶X线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惠美 徐华军 +1 位作者 毛新峰 朱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三阴乳腺癌(TNBC)的钼靶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NBC患者的临床和钼靶X线资料,比较AR阳性与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和钼靶X线表现的差异。结果 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低于AR阳性TNBC(...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三阴乳腺癌(TNBC)的钼靶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NBC患者的临床和钼靶X线资料,比较AR阳性与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和钼靶X线表现的差异。结果 AR阴性TNBC肿瘤分化程度低于AR阳性TNBC(χ~2=6.206,P=0.045)。AR阳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17例(17/30,56.67%),钙化型12例(12/30,40.00%),结构扭曲1例(1/30,3.33%);AR阴性TNB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型66例(66/82,80.49%),钙化8例(8/82,9.76%),不对称性致密8例(8/82,9.7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3,P<0.001)。肿块型病变中,AR阳性TNBC以不规则形为主,而AR阴性者以不规则形和圆形或椭圆形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5,P=0.003)。AR阳性与AR阴性TNBC间钙化类型无明显差异(χ~2=0.108,P=0.743),均以细小多形性钙化为主。结论 AR阴性TNBC分化较差,乳腺X线片表现不典型,肿块外形不规则和伴钙化可列入鉴别AR阴性与AR阳性TNBC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乳房X线摄影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参考下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狄镇海 谭中宝 +3 位作者 张建 毛学群 邹容 王庆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在CT图像测量进针参数参考下单侧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者(67个椎体),在PVP前,采用PACS系统自带测量软件于CT图像上划线模拟单侧进路的可行性,以及测量经皮进针点与棘突间的距离和进针角度,... 目的探讨在CT图像测量进针参数参考下单侧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者(67个椎体),在PVP前,采用PACS系统自带测量软件于CT图像上划线模拟单侧进路的可行性,以及测量经皮进针点与棘突间的距离和进针角度,在X线透视下行单侧PVP,模拟线提示不能单侧进路者改用双侧进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和WHO评分法分析疼痛缓解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计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用(x±s)表示。结果在CT测量参数参考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48例(64个椎体)模拟线满足单侧入路条件者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在CT图像测量中不能满足单侧入路,改用双侧进路PVP的方法。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为100%,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患者、不同椎体PVP手术穿刺角度及穿刺点选择是不同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测量穿刺参数可以确定单侧入路的可行性,能提高单侧椎弓根穿刺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皮肤穿刺点 穿刺角度 单侧椎弓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建 胡兴 +6 位作者 孙亚军 狄镇海 邹容 任重阳 毛学群 王美荣 张爱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分析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3例子宫颈癌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选用DDP/L-OHP、EADM、MMC和5-Fu,栓塞物选用明胶海绵。通过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变化情况进行疗效... 目的分析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3例子宫颈癌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选用DDP/L-OHP、EADM、MMC和5-Fu,栓塞物选用明胶海绵。通过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理证实3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29例,腺癌4例。按照FIGO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23例、Ⅲ期4例。33例57支子宫动脉超选插管成功并给予栓塞化疗;9支子宫动脉未能插入者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33例患者中行3次介入治疗者2例,行2次者2例,仅行1次介入治疗者29例;首次介入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率鳞癌96%,腺癌100%。1个月后肿瘤消退近期有效率达30.3%,其中鳞癌27.6%,腺癌50.0%。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21例,介入治疗后或手术切除后结合放疗1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新辅助治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介入治疗 化疗 栓塞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建 邹金梅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影像系 +5 位作者 邹容 狄镇海 谭中宝 毛学群 王美荣 张爱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4-868,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患者(41节责任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入路行PVP,通过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的测量,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临床疗效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41节...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36例患者(41节责任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入路行PVP,通过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的测量,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临床疗效和有无并发症。结果 41节责任椎体采用PACS自带软件测量到术前PVP穿刺参数测量值,选择单侧入路14节,双侧入路27节。PVP均按照术前设计方案顺利完成,PVP技术成功率100%。骨水泥注入量(4.0±1.1)ml。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疼痛缓解率97.2%。41节PVP前后椎体前缘和中央测量的和后缘测量的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和0.05)。有8节椎体出现不同形式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9.5%,骨水泥主要是向椎旁组织、椎间盘及椎静脉丛渗漏,仅出现一过性剌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 PVP已成为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率,降低了VAS评分。同时可显著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加固了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海马各区磁共振T_2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一烽 曹志宏 +4 位作者 王冬青 吴立伟 赵彦平 谢文超 李月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左右侧海马头体尾各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的变化,为AD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选择轻度AD患者(轻度AD组)20例和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自旋回波T2序列,并...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左右侧海马头体尾各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的变化,为AD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选择轻度AD患者(轻度AD组)20例和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自旋回波T2序列,并在工作站手工勾绘海马各部感兴趣区,测量其T2信号强度。并分析各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计算海马磁共振T2信号作为轻度AD临床诊断指标的阈值,并评价其价值。结果轻度AD组双侧海马头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与轻度AD双侧海马头部呈负相关。左侧海马头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最佳诊断阈值为563.0,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4.0%;右侧海马头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最佳诊断阈值为562.2,敏感性为89.0%,特异性为93.0%。结论轻度AD患者双侧海马头部磁共振T2信号强度存在异常,并可作为AD早期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磁共振成像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建锋 李刚 +1 位作者 张利平 袁戴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共110个病灶,其中恶性62个,良性48个。所有... 目的评价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共110个病灶,其中恶性62个,良性48个。所有病灶均被病理证实。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2%(56/62)、91.67%(44/48);MR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94%(57/62)、87.50%(42/48)。结论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MRI空间分辨力及组织分辨力高,适用于前二者检查难以定性的病变及乳腺癌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谭中宝 狄镇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是介入诊疗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对比剂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采取必要的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如何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进行讨论。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急性肾损伤 预防 对比剂 介入放射学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心率波动及重建时相的选择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波 武洪林 +8 位作者 沈丹丹 陈建平 陆成栋 郑建刚 唐庆放 李红尧 吴惠明 殷超 薛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评价心率、心率波动及重建时相的选择对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51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扫描数据从心动周期的R-R相位0~95%每间隔5%进行重建。使用西... 目的:评价心率、心率波动及重建时相的选择对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51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扫描数据从心动周期的R-R相位0~95%每间隔5%进行重建。使用西门子Syngo MMWP VE23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处理。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分组,获得最佳重建时相,进而评价不同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中的图像质量。结果:心率<65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60%~75%R-R间期;心率65~70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65%~70%R-R间期;心率>70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30%~40%R-R间期。图像质量随心率的增加及心率波动幅度的变大而下降。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受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影响。控制心率、减小心率波动以及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可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心率 重建时相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