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静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迎春 张文杰 +2 位作者 吴蓓蓓 高丽 宋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居家环境安全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总时间为5.00(3.60,6.00)小时/天,居家环境安全量表总分为(92.09±8.16)分,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总分为(7.31±2.1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态行为时间与居家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0.22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家庭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是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水平较高,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居家环境安全及家庭功能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环境健康与静态行为相关知识宣教与干预,促进其减少静态行为、降低CV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风险 静态行为 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迎春 张文杰 +3 位作者 吴蓓蓓 高丽 尹海宁 董晗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现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镇江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国...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现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镇江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IPAQ-S)对其进行调查,应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其CVD风险。结果绝经后女性CVD风险评分均数为8.99%,日均SB时间为4.68 h/d,日均SB时间与CVD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32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力活动水平、居住方式、糖尿病是绝经后女性SB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的CVD风险普遍较高,与其SB时间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绝经后女性的SB,重点关注高龄、独居、低体力活动水平及患有糖尿病的绝经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静态行为 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在高盐诱导小鼠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仲威 戴芝银 +2 位作者 崔星钢 李波 姜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自然衰老模型;分离培养小鼠VSMCs,将VSMCs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衰老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中NFAT5和磷酸化的组蛋白H2A变异体X (γ-H2AX)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AT5、 γ-H2AX、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P16)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 (P2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β-gal染色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衰老阳性面积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减少(P<0.01)。免疫荧光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小鼠VSMCs中γ-H2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SA-β-gal染色和NFAT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RT-qPCR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FAT5对高盐诱导小鼠VSMCs衰老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衰老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KRN5 血管平滑肌细胞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行导管消融的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远期疗效
4
作者 凤伟祥 王娟 +2 位作者 宋艳斌 薛社亮 李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6-1043,共8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接受射频消融术(RFCA)的非阵发性房颤(NPAF)患者的长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接受RFCA的183例NPAF患者被连续纳...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接受射频消融术(RFCA)的非阵发性房颤(NPAF)患者的长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接受RFCA的183例NPAF患者被连续纳入并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ARNI组,n=91)和对照组(n=92)。收集基线数据、手术相关参数、低电压区域(LVAs)、左心房平均压力(LMP)和术后12个月随访数据。主要终点:导管消融术后12个月无房颤(AF)复发。次要终点包括RFCA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平均动脉血压(MAP)、左心房直径(LAD)和左心功能。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NI组术后12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12%vs.66.30%,HR=0.56,P=0.039)。与对照组相比,ARNI组的LAD明显缩小[(40.17±4.72)mm vs.(42.29±6.08)mm,P=0.01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也明显降低[98.00(45.00,456.00)vs.128.50(73.50,586.50),P=0.039]。两组在消融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MA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ARNI、LAD和左房容积与术后12个月的房颤复发显著相关。ARNI是术后12个月无房颤复发的保护因素(HR=0.524,P=0.038)。亚组分析显示,高左房压组患者的无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正常左房压组(51.61%vs.83.47%,P<0.001)。然而,ARNI可以显著改善高左房压患者的无房颤复发率(64.52%vs.38.71%,P=0.042)。结论ARNI可改善RFCA后非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后,在高左房压房颤患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房平均压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外培养条件对缺氧诱导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
5
作者 付可威 曹梦菲 +1 位作者 罗洁 袁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血清体外培养对缺氧诱导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及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及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原代乳小鼠细胞,随机分为6组:低糖高血清组(1.0 g/L葡萄糖+10%血...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血清体外培养对缺氧诱导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及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及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原代乳小鼠细胞,随机分为6组:低糖高血清组(1.0 g/L葡萄糖+10%血清),高糖高血清组(4.5 g/L葡萄糖+10%血清),低糖中血清组(1.0 g/L葡萄糖+5%血清),高糖中血清组(4.5 g/L葡萄糖+5%血清),低糖无血清组(1.0 g/L葡萄糖+0%血清),高糖无血清组(4.5 g/L葡萄糖+0%血清)。体外培养24 h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Ⅰ型胶原及YAP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α-SMA、YAP表达及定位,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以及划痕实验分别评估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结果经1%O_(2)培养24 h后,随着培养液血清水平下降及葡萄糖浓度升高,细胞形态逐渐向肌成纤维细胞变化,以高糖无血清组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显著。与高糖高血清组比较,高糖无血清组Ⅰ型胶原、TGF-β、α-SMA及YAP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糖高血清组比较,低糖无血清组α-SMA荧光强度明显升高[(9.23±2.45)%vs(2.40±2.04)%,P<0.05];与低糖无血清组比较,高糖无血清组Ⅰ型胶原、TGF-β、α-SMA及YAP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高血清组和低糖无血清组比较,高糖无血清组α-SMA荧光强度、YAP入核、细胞迁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O_(2)缺氧条件下,选用高糖无血清培养对于构建缺氧诱导活化的体外细胞模型最为合适,并且YAP激活程度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技术 Yes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倩茹 曹梦菲 +6 位作者 孙侠 钱晗 吕书梅 仲威 邵晨 王中群 袁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6小鼠3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盐水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AngⅡ1.5 mg/(kg·d)]4周,构建心肌纤维化模型,每组10只。将出生1~3 d SD乳鼠,差...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6小鼠3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盐水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AngⅡ1.5 mg/(kg·d)]4周,构建心肌纤维化模型,每组10只。将出生1~3 d SD乳鼠,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CF),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抑制组(20μmol/L PD98059加1μmol/L AngⅡ)和DMSO组,均刺激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YAP表达。免疫荧光观察α-SMA表达;CCK-8检测CF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观察组相比,模型组小鼠p-ERK(1.02±0.09 vs 0.61±0.15)及YAP(1.00±0.10 vs 0.63±0.05)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CF的α-SMA荧光强度、A值及迁移细胞明显升高(P<0.05);抑制组上述指标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CF的p-ERK、总YAP、核YAP表达明显升高(P<0.05),抑制组CF的p-ERK(0.64±0.08 vs 1.12±0.09)、总YAP(0.67±0.06 vs 1.06±0.11)、核YAP(0.84±0.20 vs 1.32±0.12)表达较AngⅡ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AngⅡ可能通过激活ERK与YAP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成纤维细胞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烨 姜海 +3 位作者 侯小锋 李柯蓓 胡志斌 邹建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PSVT患者99例,根据指导手术的方式将其分入Carto Univu组(51例)和二维X射线... 目的:探讨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PSVT患者99例,根据指导手术的方式将其分入Carto Univu组(51例)和二维X射线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曝光剂量、剂量与面积之积(dose area product,DAP)、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放置导管曝光时间、放置导管DAP、放电次数、放电功率和总放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to Univu组的标测消融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标测消融DAP和总DAP较二维X射线组有明显减少(P<0.01)。在右侧旁道病例中,Carto Univu组的标测消融DAP和总DAP较二维X射线组减少(P<0.05),在左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中减少更为明显(P<0.01)。Carto Univu组有7例在标测消融时达到"零射线",其中5例为房室结双径路。两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随访3~12个月,Carto Univu组无复发,二维X射线组有3例疑似复发,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可安全有效地指导PSVT射频消融,减少医患双方辐射暴露,尤其适用于房室结双径路,甚至可达到"零射线",可作为指导房室结双径路消融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剖标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辐射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涛 何国平 +2 位作者 戚传平 许联红 钱亿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1444C/T多态性与其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包括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230例非冠心病者...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1444C/T多态性与其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包括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230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及CRP基因+1444C/T多态性。结果:①本研究人群存在CRP基因+1444C/T多态性;②UAP患者血清CRP水平(8.269/9.179μg/m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者(3.578/2.236μg/ml)(P<0.001),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各影响因素后,仍提示血清CRP水平与UAP发病风险相关;③血清CRP水平在UAP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后,仍未发现该基因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的血清CRP水平有任何差异(P>0.05)。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血清CRP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基因多态性 +1444C/T 血清CRP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及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蔡金赞 陈凯伦 +6 位作者 贾海波 尤威 朱永翔 朱灏 王新宇 叶飞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3-87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普通球囊(PB)、药物涂层球囊(DCB)以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查阅心血管相关网站。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普通球囊(PB)、药物涂层球囊(DCB)以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查阅心血管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为2004-01至2017-06,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3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ADDIS1.16.7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15篇文献),共包含1 305例ISR患者,其中使用PB患者300例,使用DCB患者533例,使用DES患者472例。Meta分析结果:在≥2年的长期随访中,与使用PB患者比,使用DCB(OR=0.35,95%CI:0.20~0.56,P<0.05)与使用DES(OR=0.44,95%CI:0.24~0.73,P<0.05)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较低,而使用DCB患者与使用DES患者(OR=0.81,95%CI:0.50~1.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使用PB患者比,使用DCB(OR=0.34,95%CI:0.14~0.70,P<0.05)与使用DES(OR=0.35,95%CI:0.14~0.79,P<0.05)患者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均降低。三种治疗方式在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死亡发生风险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2年随访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终点的最优治疗策略排序中,DCB、DES和PB三种治疗策略排序第一的可能性分别为83%、17%和0%。结论:在ISR患者中,DCB与DES的长期有效性均显著优于PB,三者的安全性相近。DCB作为最优治疗策略的可能性最高,但我们仍需注意本研究中的DES大部分为第一代DES,结论能否推及新一代DES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普通球囊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网络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伦平 陈蕊 +1 位作者 严金川 刘培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组织再生是指身体剩余的健康细胞增殖并替代受损丢失部分的过程[1]。实现组织再生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不同组织的再生能力因物种、组织部位和生长发育的阶段的不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譬如,非哺乳脊椎动物心脏损伤后具... 组织再生是指身体剩余的健康细胞增殖并替代受损丢失部分的过程[1]。实现组织再生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不同组织的再生能力因物种、组织部位和生长发育的阶段的不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譬如,非哺乳脊椎动物心脏损伤后具有高度再生能力,而成年哺乳动物心脏受损后再生能力有限[2]。再生能力受限的组织在损伤后多表现为纤维化瘢痕修复,但纤维化进展可导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进而继发多种临床疾病。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最重要的再生疗法,但是具有干细胞存活率低、分化不成熟等缺陷,移植后易致心律失常、肿瘤发生等风险增加。实现组织再生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损伤 组织再生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苑 杜荣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是否能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方法:入选2012-01至2016-01期间共200例既往和目前均无房颤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检测其血清CA-125水平,并定期随访... 目的:探索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是否能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方法:入选2012-01至2016-01期间共200例既往和目前均无房颤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检测其血清CA-125水平,并定期随访,观察房颤的发生情况,评估基线血清CA-125水平与新发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8例患者在首次随访期(半年)内死亡,14例失访,故共178例患者完成至少一次随访。这些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1±9.9)个月(6~54个月),其中40例(22%)患者出现新发房颤。与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新发房颤患者基线CA-125水平更高[108(44~228)U/ml vs 49(21~118)U/ml,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新发房颤的血清CA-125最佳截点为>72.58 U/ml。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左心房内径增加、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收缩压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以及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对新发房颤有预测价值。校正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风险比=2.709,95%可信区间:1.308~6.876,P=0.008)和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风险比=2.301,95%可信区间:1.204~5.334,P=0.01)是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相关;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慢性心衰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抗原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病情风险分层的出院干预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晓瑜 张文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病情风险分层的出院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分层随机数字号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出院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病情风险分层后... 目的探讨基于病情风险分层的出院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分层随机数字号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出院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病情风险分层后分别由普通护士和专科护士随访。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评价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自我效能感。结果两组不同时间心功能指标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病情风险分层的出院干预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出院干预 病情风险分层 心脏康复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