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C2s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路萍 许化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8-387,共10页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状态的关系。方法:对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0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非糖尿病...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状态的关系。方法:对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0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非糖尿病肾病65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人体指标测量,血糖、血脂指标测定,以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ILC2s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的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浆ILC2s相关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MS的患病率为87.5%,较健康对照组(0%),2型糖尿病组(57.10%)和非糖尿病肾病血透组(50.80%)明显升高(χ^2=53.084,P=0.000);ILC2s特征性转录因子RORα,膜受体T1/ST2、IL-17B,细胞因子IL-5、IL-13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00,P=0.000,P=0.000,P=0.000,P=0.004),ILC2s相关细胞因子IL-5、IL-1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2,P=0.076);流式细胞术检测的ILC2s%较其余3组升高(F=185.287,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伴随ILC2s活性增强,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存在代谢综合征的概率较其余3组增加,相关性分析提示ILC2s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腰围和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356,r=0.462;P=0.024,P=0.003)。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有较高的MS患病率,ILC2s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表现为优势活化状态,ILC2s相关因子可能通过对腹型肥胖、脂质代谢的影响,而参与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MS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C2s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浩 朱莉 王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85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氧化状态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6)和重度组(n=24),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40例非ARD...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85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氧化状态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6)和重度组(n=24),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40例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基本资料,采用RT-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Ang-1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患者28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n=47)和死亡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对Ang-1在预测ARDS发生中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DS患者PaO2/FiO2降低,而APACHEⅡ评分、LIS评分、SOFA评分、C-反应蛋白、IL-6和死亡率均升高,外周血中Ang-1mRNA和Tie2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患者外周血中Ang-1mRNA和Tie2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RDS患者外周血中Ang-1和Tie2表达均与PaO2/FiO2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APACHEⅡ、LIS、SOFA、C-反应蛋白和IL-6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O2/FiO2和APACHEⅡ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Ang-1mRNA和Tie2mRNA相对表达量则是ARDS患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ng-1mRNA相对表达量在诊断ARDS患者时的曲线下面积0.874(95%CI:0.809~0.938),灵敏度72.5%,特异度85.9%。结论 Ang-1在ARDS患者外周血中呈低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减少与Tie2的结合,而加速ARDS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及增加血管通透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生成素-1 酪氨酸激酶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N-10基因Indel-19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路萍 夏春英 +1 位作者 邵维斌 李忻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研究CAPN-10基因Indel-19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30个健康人(A组),60个稳定的非糖尿病... 目的:研究CAPN-10基因Indel-19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30个健康人(A组),60个稳定的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B组)CAPN-10基因Indel-19插入多态性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脂(Three acids 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甘油三酯水平较A组高(P<0.05)。A、B两组比较Indel-19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742)。B组基因型为2/2的患者较基因型为1/1,1/2患者有较高的腰围及TG水平(P值分别为0.033,0.002)。同时合并存在"代谢综合征"的B组患者出现CAPN-10基因Indel-19基因型2/2的频率较B组其余患者高(P=0.001)。结论: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多同时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及高血压。CAPN-10基因Indel-19可能与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的终末期肾脏病有关,其可能机制是影响肾病患者脂质代谢,加重患者动脉硬化等的程度,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N-10基因Indel-19 血液透析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