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家华 余正平 +4 位作者 陈宝安 李玉峰 丁邦和 钱军 曹祥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13-718,共6页
本研究探索9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5年总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更好地提高移植疗效。对96例allo-HSC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性别、移植时疾病状态、HLA配型、供者类型、供... 本研究探索9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5年总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更好地提高移植疗效。对96例allo-HSC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性别、移植时疾病状态、HLA配型、供者类型、供受者血型、预处理方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出血性膀胱炎(HC)、肝静脉闭塞(VOD)、间质性肺炎(IP)等11个临床参数,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将在单因素分析中p<0.1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aGVHD的累积发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除1例患者造血干细胞未植活外,其余95例患者均达到稳定植活,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3天。96例中有42例发生Ⅰ-Ⅳ度aGVHD(43.75%),其中Ⅰ度11例(11.46%),Ⅱ度19例(19.79%);Ⅲ-Ⅳ度12例(12.50%)。96例接受移植的患者中复发10例,死亡38例,5年的总生存(OS)率为60.42%。Cox模型分析表明,aGVHD和移植前的疾病状态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2.996和2.619。结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GVHD和移植前的疾病状态,提高allo-HSCT疗效的关键是控制aGVHD,同时要把握好移植时机的选择,对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应争取在CR1期进行allo-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总生存率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