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测控系统通信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
作者 李兴伟 黄建文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5期40-45,共6页
应用有色柏特利网对计算机测控系统的通讯部分进行了CPN建模、分析和仿真.对系统通信过程中并发的实现、冲突的分析以及冲突的避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通信 并发 冲突 计算机测控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9
2
作者 葛桂萍 肖铁军 +1 位作者 陈才扣 马学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改革实验设备,开发基于FPGA全新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过程的组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改革实验设备,开发基于FPGA全新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过程的组织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今后的实践教学进一步改革作了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殷秀莲 程显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前续、主体、后续3个阶段,即染料及工艺选择、用量计算和配方选择。通过以配色系统使用三阶段为主线,综述了配色相关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普遍存在对前、后续2个阶段的自动化研究忽略的问题,对主体...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前续、主体、后续3个阶段,即染料及工艺选择、用量计算和配方选择。通过以配色系统使用三阶段为主线,综述了配色相关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普遍存在对前、后续2个阶段的自动化研究忽略的问题,对主体阶段3种主要配色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非精确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的配色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配色 配色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志文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越来越为各方面所重视,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必须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 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越来越为各方面所重视,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必须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育 加强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无人售票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施化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8年第3期81-84,共4页
利用条形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机房的无人售票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提高实验质量,合理均匀使用机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计算机 实验室 售票管理 机房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存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
6
作者 李致远 陈品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8-1255,共8页
针对边缘计算网络环境下的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联合优化缓存、卸载与资源分配(HRLJCORA)算法。以时延和能耗为优化目标,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下层利用深度Q-learning网络算法进行缓存决策,... 针对边缘计算网络环境下的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联合优化缓存、卸载与资源分配(HRLJCORA)算法。以时延和能耗为优化目标,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下层利用深度Q-learning网络算法进行缓存决策,上层使用软动作评价算法进行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决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HRLJCORA算法与现有基线算法相比,有效降低了总开销,相较于联合优化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JORA)算法,卸载决策奖励值提高了13.11%,为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缓存辅助 卸载决策 资源分配 分层强化学习 深度Q-learning网络算法 软动作评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杨鹤标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9-25,共7页
介绍了系统功能及主要设计方法.辅助设计的主体是在AutoCAD软件包基础上,用Lisp语言开发而成.系统提供的交互定位、定形、图形拼装、参数设计、尺寸驱动等手段,方便用户生成二维线框图和企业标准的工程图。
关键词 车身 图标 标注 CAD 军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掘进机的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8
作者 姚永 陈祖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68-3371,共4页
顶管掘进机广泛应用于隧道挖掘和管道铺设。为使其高效工作,设计了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结合项目要求,分析了系统结构,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新方法,总结了设计的要点和思路。系统上下位机结合通信技术,可实现控制顶管掘进机的有效运转。
关键词 远程控制 MCGS 可编程控制器 梯形图编程 视频采集 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下基于秘密共享的可验证联邦学习方案
9
作者 郝晓华 朱雨 韩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7-1935,共9页
针对联邦学习中聚合服务器的恶意篡改行为,以及训练期间与客户端频繁交互导致的高通信问题,提出一种边缘计算下轻量级的安全可验证联邦学习方案。设计分层聚合框架,边缘节点作为局部聚合服务器,减少对聚合服务器的依赖;局部聚合时,客户... 针对联邦学习中聚合服务器的恶意篡改行为,以及训练期间与客户端频繁交互导致的高通信问题,提出一种边缘计算下轻量级的安全可验证联邦学习方案。设计分层聚合框架,边缘节点作为局部聚合服务器,减少对聚合服务器的依赖;局部聚合时,客户端根据掩码复用协议在多轮迭代中重复使用掩码信息;全局聚合时,设计基于梯度分组的拉格朗日插值法,保证梯度聚合结果正确性,且各边缘节点可以独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降低了通信开销,同时模型精度未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边缘计算 隐私保护 可验证聚合 秘密共享 拉格朗日插值 梯度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部署价值的命名网内计算接入转发机制
10
作者 饶威勇 朱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现有的命名网内计算调用过程,针对数据不在用户侧的计算场景,默认采用数据优先调用规则向数据源转发,进而在回传路径上加载计算服务,而当回传路径计算资源有限时,网内节点会出现频繁置换计算服务而降低了计算资源利用率。针对这一问题,... 现有的命名网内计算调用过程,针对数据不在用户侧的计算场景,默认采用数据优先调用规则向数据源转发,进而在回传路径上加载计算服务,而当回传路径计算资源有限时,网内节点会出现频繁置换计算服务而降低了计算资源利用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部署价值的命名网内计算接入转发机制。该机制部署于接入路由器处,一方面通过命名架构下的兴趣包-数据包交互机制获取网内节点的资源信息;另一方面提出服务部署价值的概念,用以表征网内节点消耗CPU资源部署服务所能获得的流量处理能力,进而在接入路由器处动态决策实施数据优先转发或计算优先转发。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数据优先调用机制相比,所提出机制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服务在网内节点的置换次数,在有效提升网内节点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用户服务请求时延,提高用户的服务调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网内计算 部署价值 服务置换 计算优先转发 数据优先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时空层次图神经网络的空气质量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汉达 吴亚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2,共9页
在协同融合气象、空间和时间三大信息的时空混合模型中,时间变化建模通常在一维空间中完成。针对一维序列局限于滑动窗口和缺乏对多尺度特征的灵活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域时空层次图神经网络(MST-HGNN)模型。首先,构建城市全局尺度和... 在协同融合气象、空间和时间三大信息的时空混合模型中,时间变化建模通常在一维空间中完成。针对一维序列局限于滑动窗口和缺乏对多尺度特征的灵活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域时空层次图神经网络(MST-HGNN)模型。首先,构建城市全局尺度和站点局部尺度的两级层次图,从而进行空间关系学习;其次,将一维空气质量序列转换为一组基于多个周期的二维张量,并在二维空间上通过多尺度卷积进行周期解耦以捕获频域特征;同时,在一维空间中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拟合时域特征;最后,为避免聚合冗余信息,设计一种门控机制融合模块用于频域和时域特征的多域特征融合。在Urban-Air数据集和长三角城市群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多视图多任务时空图卷积网络模型(M2),所提模型在预测第1 h、3 h、6 h、12 h空气质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对比模型。可见,MST-HGNN能在频域上解耦复杂时间模式,利用频域信息弥补时域特征建模的局限性,并结合时域信息更全面地预测空气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测 多域特征融合 时空特征 周期解耦 门控机制融合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致远 吴越 +1 位作者 张威威 李沅格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针对现有集中式众包物流平台中用户身份数据存储与管理存在的隐私泄露和篡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注册、身份验证、身份撤销及身份认证.针对链上存储用户隐私... 针对现有集中式众包物流平台中用户身份数据存储与管理存在的隐私泄露和篡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注册、身份验证、身份撤销及身份认证.针对链上存储用户隐私数据风险的问题,采用混合加解密方案对链上个人信息做安全存储与分享;针对平台认证用户身份的问题,采用可信身份凭证以零知识证明方式登录众包物流平台.对身份信息以及认证进行安全性分析,并将该方法与LIU方法、LI方法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对比.在Python3.9环境下完成试验,进行了身份信息加密和零知识身份认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认证时延和处理事务能力均优于现有的SHAO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物流 区块链 身份管理 UTXO模型 可信身份认证 零知识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推荐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汉达 李腾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2-911,共10页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获得特征的低阶表示,然后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高阶特征,并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2种特征组合起来,以获得所需的特征表示;其次,针对单头注意力机制过度倾斜权重的问题,使用将输入切分成多个单头分别计算其注意力权重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再经由线性变换将各结果进行拼接,获得最终的输出;最后,结合上述2点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GMF、DeepCF_SPS和CNN-BiLSTM进行了对比实验以及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所提模型与基线模型相比在MSE、RMSE、MAE评价指标上表现出的性能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推荐模型 评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距随机抽样方法的TSMH河流水污染溯源算法
14
作者 鲍煦 朱容松 林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29,共7页
针对经典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求解河流水污染源信息(排放量、排放时间和排放位置)时初始点的选取和接受率不高导致的计算效率低下问题,通过COMSOL仿真软件构建污染物二维扩散模型,利用不同算法对比分析了上述两方面对水... 针对经典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求解河流水污染源信息(排放量、排放时间和排放位置)时初始点的选取和接受率不高导致的计算效率低下问题,通过COMSOL仿真软件构建污染物二维扩散模型,利用不同算法对比分析了上述两方面对水污染溯源结果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等距随机抽样方法(equidistant random sampling)的两阶段多链Metropolis Hastings算法(ERS-TSMH).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MH算法和TSMH算法在求解时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或不收敛的情况,前者接受率在20%左右,后者却达到近50%;多链ERS-MH算法提高了反演的准确性,但经过10 000次左右迭代后收敛,效率低下;多链ERS-TSMH算法在保证溯源精度的同时,在5 000次左右迭代后收敛,效率显著提高且表现出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溯源 MCMC COMSOL 等距随机抽样 MH算法 ERS-TSM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沙普利值改进的DPOS共识机制
15
作者 王新胜 蒋立卫 熊书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针对委托权益共识机制(Delegated-Proof-of-Stake, DPOS)中存在的记账权集中在权重节点、节点投票不积极与恶意节点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普利值的DPOS改进方案,对记账节点的选举进行优化适配,区块收益再分配以激励节点积极参与... 针对委托权益共识机制(Delegated-Proof-of-Stake, DPOS)中存在的记账权集中在权重节点、节点投票不积极与恶意节点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普利值的DPOS改进方案,对记账节点的选举进行优化适配,区块收益再分配以激励节点积极参与,并引入惩处机制快速剔除恶意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POS机制能够提高节点的投票率,保证系统去中心化,降低恶意节点出块概率,提高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共识机制 委托权益 博弈论 沙普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P增强细粒度特征的换装行人重识别方法
16
作者 耿霞 汪尧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换装行人重识别旨在检索穿着不同服装的目标行人。现有方法通过引入额外信息(如轮廓、步态、3D信息)辅助学习服装无关特征。但受光照、姿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取的生物特征可能存在误差。为提高准确性,探索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CLIP)... 换装行人重识别旨在检索穿着不同服装的目标行人。现有方法通过引入额外信息(如轮廓、步态、3D信息)辅助学习服装无关特征。但受光照、姿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取的生物特征可能存在误差。为提高准确性,探索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CLIP)在该任务的应用,提出CLIP驱动的细粒度特征增强方法(CFFE)。首先建模CLIP提取的类文本特征和图像特征的潜在内在联系,然后引入显著性特征保留模块和显著性特征引导模块。显著性特征保留模块利用注意力掩码定位服装相关的前景区域,进而擦除该部分特征,使网络关注有效的非服装特征,显著性特征引导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关注行人的重要局部和全局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LTCC、PRCC和VC-Clothes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分别达到42.1%、71.1%和89.9%,与AIM、CAL等算法相比,能够提取到更细粒度的特征,在多项指标上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装行人重识别 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 特征保留策略 注意力机制 语义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
17
作者 陈锦富 胡心怡 +1 位作者 蔡赛华 闵玺润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32,共15页
针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依赖单一模态进行特征提取、对上下文信息捕获不足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设计了特定的注意力机制,同时分析合约的源代码和字节码... 针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依赖单一模态进行特征提取、对上下文信息捕获不足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态交叉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设计了特定的注意力机制,同时分析合约的源代码和字节码,实现源代码中的高级语义特征与字节码中的底层执行流程双向映射和互补增强,丰富特征表示。引入的残差连接有效地保持和传递原始特征信息,缓解深层网络训练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广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基线提高了检测准确率2%以上;消融实验结果显示,跨模态特征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设计相互协同,显著提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漏洞检测 深度学习 双模态 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功能链部署的能耗与负载均衡联合优化
18
作者 王昌达 李柔 张治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0-1506,共7页
针对如何在部署服务功能链SFC(service function chain)的同时兼顾低能耗与网络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以节点负载状态预测为基础的SFC部署方法NIR-IACA(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importance ranking)。首先,使用基于... 针对如何在部署服务功能链SFC(service function chain)的同时兼顾低能耗与网络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以节点负载状态预测为基础的SFC部署方法NIR-IACA(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importance ranking)。首先,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CNN-GRU模型(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CNN-GRU model,PCNN-GRU),结合广义网络温度(GNT)预测网络节点的负载状态,并据此为SFC部署提供备选节点;其次,基于最短路径优先策略的改进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ACA)设计SFC部署节点选择策略(high availability and resource scheduling,HARS)且对选定节点进行虚拟链路映射,优化目标兼顾基础设施网络低能耗与负载均衡的要求。基于Clearwater VNF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NIR-IACA方法与现有的MC-EEVP算法、DPVC算法以及RQAP算法相比平均节省13.09%的能耗,并提高12.98%的负载均衡能力,且在维持相对较高SFC请求的接受率的同时,可以较好地实现SFC部署的能耗与负载均衡联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功能链 网络功能虚拟化 能源消耗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的时空频融合的脑电情绪识别方法
19
作者 潘雨青 张琬琳 +1 位作者 任庆桦 许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8-2104,共7页
近年来,脑电情绪识别在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挖掘脑电信号中复杂时空频模式的耦合和互补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解耦时空频融合特征的网络模型,以有针对性地捕捉脑... 近年来,脑电情绪识别在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挖掘脑电信号中复杂时空频模式的耦合和互补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注意力机制解耦时空频融合特征的网络模型,以有针对性地捕捉脑电信号的时空域与空频域互补特征.该模型通过将多域融合特征解耦为时间流模块、空间增强模块以及频域流模块,同时将空间注意力机制与频域注意力机制聚合到该网络模型中,从而更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关键判别信息.在DEAP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唤醒度和效价维度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68%和92.96%,优于现有模型,证明了其在提升情绪识别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时空频特征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国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双跨”团队体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62
20
作者 宋余庆 陈权 +3 位作者 刘哲 朱轶 潘天红 刘会霞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新工科的理想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化工程创新人才。文章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的内涵素质和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剖析了我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和创新力不足、高等工程实践教育... 新工科的理想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化工程创新人才。文章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的内涵素质和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剖析了我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和创新力不足、高等工程实践教育国际化视域和跨学科整合不够等主要问题。江苏大学围绕新工科国际化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同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合作,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思路和理念,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多媒体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建构了"跨国、跨学科团队体验式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创新人才 混合式学习 “双跨”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