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治疗管理结合PCNE分类系统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学服务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璐 李梦莹 +4 位作者 周兴蓓 蒋亚萍 魏渊 眭丹娟 邹宁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7-992,共6页
目的应用药物治疗管理(MTM)结合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的模式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药学服务,从临床疗效、安全性、人文效果以及药物相关问题等方面分析药学服务成效。方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药学组(50例)和仅接受传统治... 目的应用药物治疗管理(MTM)结合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的模式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药学服务,从临床疗效、安全性、人文效果以及药物相关问题等方面分析药学服务成效。方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药学组(50例)和仅接受传统治疗的对照组(48例),临床药师运用MTM结合PCNE分类系统对药学组进行药学服务,分别从经济效果、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人文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药学组药物相关问题(DRPs)。结果药学组日均用药费用及药占比以及临床指标转归优于对照组,前者药品不良反应相较后者在随访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干预后和随访期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组DRPs共计52个,类别主要为治疗效果不佳,原因主要有药物选择不合理和用法用量不合理,干预接受共计46个,共计解决45个。结论MTM结合PCNE分类系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后续随访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物治疗管理 PCNE分类系统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评价覆盆子质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书晚 廖扬振 +4 位作者 王龙飞 赵雅琴 范甲赫 魏渊 欧阳臻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34种成分。31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野生品与栽培品,以及不同产地药材可区分开;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142%;筛选出8个差异性成分,其中2个为鞣花酸和紫云英苷。野生品中鞣花酸、紫云英苷含量高于栽培品中(P<0.05,P<0.01)。结论 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用于覆盆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质量评价 UPLC-Q-TOF-MS/MS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再生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倪忞 曹霞 +1 位作者 徐希明 余江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为血管再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血管再生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其在生物材料设计、血管结构构建和细胞载体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进展,详细介绍了常见血管支架材料的特点、生物活性...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为血管再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血管再生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其在生物材料设计、血管结构构建和细胞载体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进展,详细介绍了常见血管支架材料的特点、生物活性因子的释放系统和仿真模型的建立等。通过分析打印技术、生物材料和活性因子等在实际应用中对血管再生的影响,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利用3D打印技术精确构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血管组织模型。同时,提出了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选择、打印的精度、细胞存活率与功能保持等未来发展方向。3D打印技术在血管再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仍需克服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等挑战,以实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血管再生 组织工程 血管结构 生物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
4
作者 邓小丽 李叶 +7 位作者 卢梦瑶 葛重宇 郑晗雪 沈玉萍 杨春宾 孙小祥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其伪品DNA仅与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结合并扩增,显示出较高特异性。方法检出限达1×10^(-3)n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4批市售脉血康胶囊中,MXK1和MXK3检出含蚂蟥、水蛭DNA,鉴定为正品;MXK2和MXK4检出含蚂蟥、菲牛蛭DNA,鉴定为掺伪品。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真伪进行可视化鉴别,有助于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水蛭 化学成分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及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露月 杨成宇 +5 位作者 付思莹 周金伟 宋小兵 刘荣生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4-2189,共6页
目的制备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并考察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纤维素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评估其形态、结构、元素组成、光学特性,并测定不同铁离子浓度下荧光光谱变化。结果碳量子点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 目的制备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并考察其在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纤维素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评估其形态、结构、元素组成、光学特性,并测定不同铁离子浓度下荧光光谱变化。结果碳量子点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3.91 nm,得率为3.31%,荧光量子产率为19.3%,表面富含羟基、羰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它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在360 nm激发波长处荧光强度最高,并且与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结论黄姜纤维素氮掺杂碳量子点对铁离子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特性和选择性,在其他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纤维素 氮掺杂碳量子点 制备 水热法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药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红霞 傅海珍 仰榴青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生药学传统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多媒体教学能显著地提高生药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渐进式实验模式的建立和实验内容的更新是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地制宜地开展野外采集等实践活动是对生药学教学的补充。以上几点的结合能大大地... 生药学传统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多媒体教学能显著地提高生药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渐进式实验模式的建立和实验内容的更新是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地制宜地开展野外采集等实践活动是对生药学教学的补充。以上几点的结合能大大地提高生药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7
作者 吴敏 廖扬振 +3 位作者 皮继岚 刘尚煜 魏渊 欧阳臻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再构建MaCYP90A-pBI121质粒转入农杆菌诱导发根以验证优化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桑遗传转化条件为:采用OD_(600)为0.6的农杆菌LBA9402菌液侵染预培养2 d的无菌桑苗真叶10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在此优化条件下,毛状根诱导率可达到84.51%。同时利用该体系将重组质粒MaCYP90A-pBI121转化至桑叶中,经荧光定量PCR分析,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中MaCYP90A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的39.97倍。综上,本研究成功对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毛状根诱导率相比优化前(30.21%)提高了1.8倍,可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解析以及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体系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诱导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阴丸中醋龟甲的真伪鉴定研究
8
作者 陈香 韩婧 +5 位作者 王佳祺 彭江松 曹邵阳 宁艺柯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建立大补阴丸中醋龟甲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根据龟甲(乌龟)及其伪品(花龟、巴西龟和鳄龟)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差异设计了引物WG、HG、BX和EG,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DNA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对8批大补阴丸中醋龟甲进行鉴定。结果含有乌龟、... 目的建立大补阴丸中醋龟甲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根据龟甲(乌龟)及其伪品(花龟、巴西龟和鳄龟)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差异设计了引物WG、HG、BX和EG,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DNA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对8批大补阴丸中醋龟甲进行鉴定。结果含有乌龟、花龟、巴西龟和鳄龟的DNA供试品在与上述引物经扩增后,分别检测到了荧光信号,并具备特定温度单一峰,T_(m)分别为75.40、79.12、80.16、78.82℃;最低检出限为1×10^(2)copies/μL,重复性实验中CV<1%;分别有2批、1批和5批大补阴丸中所含醋龟甲被鉴定为正品、掺伪品和伪品。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含醋龟甲制剂的质量控制;大补阴丸中醋龟甲伪品较多,其质量管理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阴丸 中成药 醋龟甲 特异性引物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介导的固定化纳米酶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快速酶解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星杰 肖鹏 +1 位作者 杨丹妮 刘思瑶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以修饰了单链DNA的金纳米粒子(AuNPs)为载体,通过DNA介导的固定化策略(DDI)制备系列固定化纳米酶,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快速酶解分析。所制备的固定化纳米酶具有纳米级尺寸,可以较好分散在溶液中进行酶解反应,减小固液界面的传质阻力,使酶... 以修饰了单链DNA的金纳米粒子(AuNPs)为载体,通过DNA介导的固定化策略(DDI)制备系列固定化纳米酶,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快速酶解分析。所制备的固定化纳米酶具有纳米级尺寸,可以较好分散在溶液中进行酶解反应,减小固液界面的传质阻力,使酶与底物蛋白质较好地结合。因此该纳米酶具备分散性好,催化效率高的特点。系统研究了酶解反应温度与pH值对固定化纳米酶解活性的影响。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固定化纳米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与重复性。固定化纳米酶可有效水解牛血清蛋白(BSA),酶解时间仅需30 min即可获得91%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酶解效率明显高于溶液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Hela细胞总蛋白质组的快速分析,得到了良好的酶解效果,展现了该固定化纳米酶在复杂蛋白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固定化纳米酶 蛋白质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丹丹 赵白秀 +3 位作者 汪华君 蒋俊 沈袁佳怡 何津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92,共6页
目的评价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效应,并探讨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建立柠檬酸铁铵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评估红景天苷(1、5、25、50... 目的评价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效应,并探讨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建立柠檬酸铁铵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评估红景天苷(1、5、25、50、100μmol/L)、特女贞苷(1、5、25、50、100μmol/L)及其两种成分混合溶液(1∶1)对骨矿化的影响;茜素红染色后以骨骼染色面积和累积光密度评价其骨矿化程度,并运用等效线法和等辐射分析法评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抗PMOP的相互作用。结果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及其混合溶液均有较好地逆转铁过载所致的骨形成抑制作用,且在1~100μmol/L内呈现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在等效线法中,经半数有效浓度(EC50)计算得混合组γ>1,表明二者无明显的协同作用;在等辐射分析法中,混合组中相应成分的EC50比值分数总和为1.16,其复合点落在95%可信限内(P>0.05),表明两者呈相加作用关系,且未见明显协同作用。结论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均可逆转铁过载诱导的骨形成抑制,且当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联合使用时,两者呈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的制备及促口腔溃疡修复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小军 黄山芩 +4 位作者 郭潇涵 季梦菲 沈雁 陈大全 许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5-782,共8页
采用原位凝胶技术,制备了新型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用于发挥缓释作用,并促进口腔溃疡创面修复。首先以喷雾状态和成膜时间为指标,对喷雾药液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成膜时间和药膜黏附性为评价指标对药液混合比例进行考察。并对最优... 采用原位凝胶技术,制备了新型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用于发挥缓释作用,并促进口腔溃疡创面修复。首先以喷雾状态和成膜时间为指标,对喷雾药液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成膜时间和药膜黏附性为评价指标对药液混合比例进行考察。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复方碘口腔喷雾药液的药物含量、稳定性、pH、喷雾效果,及原位膜的成膜时间、溶解性、吸湿性、保湿性、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此外,通过细胞实验考察了成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的促迁移效果;采用兔口腔溃疡模型,对复方碘口腔喷雾在体成膜效果及促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最优处方制备的药液A和药液B的pH分别为6.21±0.02和6.42±0.03,符合正常口腔黏膜pH范围;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喷雾状态;药液B中碘含量为(1.96±0.01)mg/mL;原位膜体外成膜时间为(118.3±3.6)s,口腔内成膜时间为(133.3±4.6)s;24 h溶解率为(87.31±1.74)%,吸湿率为(124.17±7.13)%,保湿率为(26.85±2.50)%;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中碘含量为(47.42±0.39)mg/g;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黏附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中,原位膜表现出良好的促成纤维细胞迁移作用。兔口腔溃疡实验表明,复方碘口腔喷雾在体可快速成膜,并可显著促进口腔溃疡修复。本研究所开发的复方碘口腔喷雾原位膜,制备工艺稳定,并可有效促进口腔溃疡创面修复,为口腔黏膜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并具有良好的转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喷雾原位膜 复方碘 口腔溃疡 缓释 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药物产业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晓 王兴如 +2 位作者 戚雪勇 廖联明 廉云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有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干细胞药物开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干细胞在不同重大疑难性疾病的治疗上开展了广泛的临床试验,在某些适应证上作为药物获得...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有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干细胞药物开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干细胞在不同重大疑难性疾病的治疗上开展了广泛的临床试验,在某些适应证上作为药物获得批准上市,有着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本综述通过介绍干细胞药物在全球及国内产业化方面的进展,及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干细胞药物的有效性、质量控制、安全性等,为干细胞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以加快干细胞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产业化 有效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4.0背景下基于学科形态的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娜 金玉成 +1 位作者 戴韵卿 毛罕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 农业4.0的新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依赖于农学、工程、生物、信息等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基于农业工程学科知识形态,探索学科组织形态和活动形态:建立“农业工程+X”的知识组织新模式,构建跨学院深融合的资源统筹平台,构建对接需求链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内培外引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依托学术氛围深度赋能学科成员,从根源上撬动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江苏大学通过建立农业工程学科特区,提高学科知识的协同生产力,形成强大的农业装备创新链,建立项目牵引的团队驱动模式等实现农业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学科 知识形态 组织形态 活动形态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鉴别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婧 陈香 +4 位作者 李叶 沈玉萍 孙小祥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建立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根据鳖、佛罗里达鳖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TS和AF,进行荧光定量PCR和方法学考察,然后对市售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进行鉴定。结果含有鳖、佛罗里达鳖的DNA样品仅与相应引... 目的建立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根据鳖、佛罗里达鳖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TS和AF,进行荧光定量PCR和方法学考察,然后对市售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进行鉴定。结果含有鳖、佛罗里达鳖的DNA样品仅与相应引物扩增后可检测到荧光信号,有特定温度单一峰,T_(m)分别为77.45、79.72℃。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0 copies/μL,重复性较高(CV<1%)。10批蛤蚧定喘丸中有9批仅检出鳖DNA,被鉴定为正品;1批同时检出鳖DNA和佛罗里达鳖DNA,被鉴定为掺伪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快速、可靠地鉴定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炮制品成分,有助于监管含醋鳖甲成方制剂的质量,并为成方制剂中动物药成分的专属性鉴定研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定喘丸 醋鳖甲 特异性引物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修饰S掺杂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抗菌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祁君 李嘉乐 +4 位作者 胡珊 于小凤 廖薇星 黄世文 徐秀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光催化灭活是公认的控制病原微生物最具前景手段之一。本文以尿素和硫代巴比妥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热聚合反应制备S掺杂g-C_(3)N_(4)(SCN),随后采用光还原法将Ag纳米粒负载于SCN表面获得新颖的可见光响应型Ag/SCN抗菌材料。对所制备纳米... 光催化灭活是公认的控制病原微生物最具前景手段之一。本文以尿素和硫代巴比妥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热聚合反应制备S掺杂g-C_(3)N_(4)(SCN),随后采用光还原法将Ag纳米粒负载于SCN表面获得新颖的可见光响应型Ag/SCN抗菌材料。对所制备纳米材料进行XRD、SEM、TEM、XPS及UV-Vis DRS表征,并深入探讨其在可见光下灭活大肠杆菌(E.coli)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Ag纳米粒均匀且牢固地负载在SCN表面,纳米材料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当负载量为6%时,Ag/SCN-6呈现出最佳的光催化灭菌活性,60 min内能够将6.2 lg CFU·mL^(-1)的E.coli全部灭活。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2)是灭活过程中最主要活性物种,它协同光生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主导了光催化抗菌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S掺杂 纳米Ag修饰 光催化 灭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多肽抗原的阿胶基原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陈婷 杨容 +6 位作者 王立玮 景凌洁 陈璐阳 加羊卓玛 孙小祥 孙锦秀 杨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 以特征多肽为半抗原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鉴定阿胶原材料基原。方法 经文献调研及数据库比对筛选特征多肽,将多肽抗原与血蓝蛋白偶联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dot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与验证多克隆抗体的产生、... 目的 以特征多肽为半抗原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鉴定阿胶原材料基原。方法 经文献调研及数据库比对筛选特征多肽,将多肽抗原与血蓝蛋白偶联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dot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与验证多克隆抗体的产生、效价及特异性。结果 筛选所得5个特征多肽序列均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亲水性-1~0,二级结构大多为无规则卷曲。多肽抗原ECS1、ECS3~ECS5在二次加强免疫后,效价分别为1∶6 400、1∶400、1∶12 800和1∶800。制备所得的多克隆抗体之间不产生交叉反应,而且多克隆抗体Ab-ECS3与驴皮及其伪品蛋白的结合显现出较大差异。结论 以特征多肽为半抗原制备所得的多克隆抗体可通过Western blot对驴皮进行真伪鉴别,为胶类中药的基原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特征多肽 多肽抗原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 基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癌症相关微RNA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鲁洪宇 张佳 +3 位作者 曹一鑫 吴书铭 魏渊 殷润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微RNA(miRNA)是一类通过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实现后转录调控作用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往往在癌症患者的病灶和外周血中表达失调。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模型逐渐应用于miRNA生物信息学研究。与传统的生物信息学... 微RNA(miRNA)是一类通过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实现后转录调控作用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往往在癌症患者的病灶和外周血中表达失调。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模型逐渐应用于miRNA生物信息学研究。与传统的生物信息学工具比较,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miRNA靶点预测工具准确度更高,并实现了miRNA亚细胞定位和亚细胞重分布的预测,进一步深化了科研人员对miRNA的认识。此外,人工智能算法在临床模型构建的应用也显著提升了miRNA生物标志物的挖掘效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在miRNA靶点预测、亚细胞定位和生物标志物挖掘的应用,并探讨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对癌症相关miRNA研究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靶点预测 亚细胞分布 临床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热损伤靶点的初步分析
18
作者 曾敏倩 焦嘉杰 +7 位作者 左晓昕 王军宁 赵艳红 冯磊 卢宇 吕芳 周斌 侯继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7,共9页
为探索新城疫病毒不耐热毒株La Sota热损伤靶点,以期为新型耐热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检测加热前后La Sota株的吸附及内化功能,考察纤突蛋白HN和F活性变化情况,以及核衣壳完整性,综合分析新城疫病毒热损伤靶点。结果显示:37℃加... 为探索新城疫病毒不耐热毒株La Sota热损伤靶点,以期为新型耐热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检测加热前后La Sota株的吸附及内化功能,考察纤突蛋白HN和F活性变化情况,以及核衣壳完整性,综合分析新城疫病毒热损伤靶点。结果显示:37℃加热24 h后F蛋白活性首先受损,表现为内化功能显著下降(0.01<P<0.05),56℃加热15 min后HN和F蛋白活性几乎丧失,表现为吸附及内化功能均极显著下降(P<0.01);高温加热后,病毒核衣壳完整性显著降低,病毒粒子破损且失去纤突结构,表现为吸附及内化功能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La Sota株热损伤靶点与加热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中温下(≤56℃)病毒热损伤靶点主要在HN和F蛋白,高温下(≥80℃)病毒热损伤靶点为纤突蛋白和核衣壳;纤突蛋白的热敏感性高于核衣壳,且F蛋白受损早于H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La Sota株 热损伤靶点 吸附 内化 纤突蛋白 核衣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类器官的构建及其神经疾病应用现状
19
作者 刘凯 曹霞 +1 位作者 余江南 徐希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从十多年前发现自组装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构建方案以来,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脑类器官的细胞类型和结构与发育中的人类大脑极为相似,使其成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脑疾病的致病机制及病因学的理想模型。此外,区域特异性脑类器... 从十多年前发现自组装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构建方案以来,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脑类器官的细胞类型和结构与发育中的人类大脑极为相似,使其成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脑疾病的致病机制及病因学的理想模型。此外,区域特异性脑类器官的开发,为药物发现和毒性测试提供了针对性的平台。作为研究工具,脑类器官为揭示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构建脑类器官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模拟神经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旨在为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类器官 质量鉴定 疾病模型 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蝉花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20
作者 刘尚煜 廖扬振 +3 位作者 皮继岚 吴敏 魏渊 欧阳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0-1994,共5页
目的优化金蝉花胶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药辅比、辅料比(微晶纤维素∶乳糖)、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腺苷,HPLC法... 目的优化金蝉花胶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药辅比、辅料比(微晶纤维素∶乳糖)、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腺苷,HPLC法测定尿苷、腺嘌呤、肌苷、鸟苷、腺苷、N^(6)-(2-羟乙基)腺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乳糖比例1∶4,药辅比1∶1,加入颗粒总量25%的90%乙醇,过20目筛,在60℃下干燥30 min,临界相对湿度为73%,选用0号胶囊灌装。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59%~102.08%,RSD 0.6%~1.8%。每粒胶囊含核苷类成分不低于3.231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稳定,可为金蝉花胶囊的实际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花胶囊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正交试验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