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荣晖 温华兵 张海洋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
分析“双碳”战略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办学实践,探讨有效提高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策略: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创新,以胜任岗位要求推进课程设置优化,以提高工... 分析“双碳”战略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办学实践,探讨有效提高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策略: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创新,以胜任岗位要求推进课程设置优化,以提高工程能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以产业发展需求拓展协同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能源动力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江苏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柱壳舱段船舶典型动力设备系统性能分析
2
作者 陈道仓 夏兆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9-114,共6页
双层隔振系统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机械等行业。船舶机械设备振动通过隔振装置传递到船体结构进而向水下辐射噪声,建立基于潜艇圆柱壳舱段的典型动力设备双层隔振系统模型,研究了筏体结构、基座结构等参数对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 双层隔振系统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机械等行业。船舶机械设备振动通过隔振装置传递到船体结构进而向水下辐射噪声,建立基于潜艇圆柱壳舱段的典型动力设备双层隔振系统模型,研究了筏体结构、基座结构等参数对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筏体结构对圆柱壳舱段的动力设备,在一定频率下隔振性能影响明显,安装阻振结构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隔振性能,安装阻振质量后,在0~1 000 Hz频段隔振系统的平均振级落差提高了0.2 dB。合适的阻振质量安装位置在900~1 000 Hz最大可提高系统的隔振性能7.3 dB。研究成果可为舰船的动力设备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系统 圆柱壳舱段 振级落差 阻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式小型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水动力特性分析
3
作者 姚寿广 毛惠艺 《工业锅炉》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基于小型锅炉的结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嵌套式小型立式自然循环燃油蒸汽发生器。针对新设计的燃油蒸汽发生器,基于传热本质采用MATLAB编程进行热力计算,进而确定合理的结构数值;接着建立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规... 基于小型锅炉的结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嵌套式小型立式自然循环燃油蒸汽发生器。针对新设计的燃油蒸汽发生器,基于传热本质采用MATLAB编程进行热力计算,进而确定合理的结构数值;接着建立蒸汽发生器的水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格和工况下水动力学特性参数的变化趋势;最后对设计的符合热力计算误差和水动力特性参数的蒸汽发生器进行停滞和倒流验算。研究结果表明,受热最弱水管的停滞和倒流系数均符合安全设计规范。为相关的小型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蒸汽发生器 自然循环 水动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趴浮桥式救生装备水动力特性分析
4
作者 乔石磊 包国治 +2 位作者 濮春荣 张剑 曹稼秀 《江苏船舶》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为提升海难事故发生时的救援效率及被救人员舒适度,将船舶概念与传统救生圈相结合,提出一种趴浮桥式救生装置。采用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法,研究其在静水和波浪中的阻力和运动响应。结果表明:不规则波浪对救生装置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装置... 为提升海难事故发生时的救援效率及被救人员舒适度,将船舶概念与传统救生圈相结合,提出一种趴浮桥式救生装置。采用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法,研究其在静水和波浪中的阻力和运动响应。结果表明:不规则波浪对救生装置的影响最为显著;当装置航行速度变大时装置的阻力和纵摇、垂荡运动响应逐渐显著;当装置初始尾倾角度增大时装置的阻力呈减小趋势,但纵摇和垂荡运动响应则逐渐增大;装置航行速度增大时,装置表面出现高低压变化及交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生装备 水动力特性 RANS法 重叠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烟草的燃烧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鸣 王敏俊 胡永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6-1731,共6页
采用TG-DTG-DSC热分析联用技术分别研究了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的热行为和燃烧特性,同时运用Coats-Redfern法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并用Malek法选择了合理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化学性质有着明显差别;热分析技术不但能够对... 采用TG-DTG-DSC热分析联用技术分别研究了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的热行为和燃烧特性,同时运用Coats-Redfern法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并用Malek法选择了合理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叶的热化学性质有着明显差别;热分析技术不但能够对烟草燃烧过程中蒸馏、裂解和燃烧等不同热分解阶段进行区分,而且也能对不同类型的烟草进行鉴别。另外,动力学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三种烟草样品在挥发份析出阶段和焦炭燃烧阶段,烤烟的活化能是最低的,其次是香料烟和白肋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热分析 燃烧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厚非协同缩比模型水下声散射相似性分析及修正方法
6
作者 李崟浩 彭子龙 +2 位作者 宋昊 彭绍康 唐宇航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受加工工艺、水下承压、安全运输等因素的限制,声散射缩比模型的壳厚及三维主尺寸常常难以满足声学相似性设计要求,严重制约模型与实船之间的声散射特性的换算。尝试将壳体局部声学参数的声学相似性分析与修正作为目标整体声散射修正的... 受加工工艺、水下承压、安全运输等因素的限制,声散射缩比模型的壳厚及三维主尺寸常常难以满足声学相似性设计要求,严重制约模型与实船之间的声散射特性的换算。尝试将壳体局部声学参数的声学相似性分析与修正作为目标整体声散射修正的基础,提出一种针对壳厚非协同缩比模型的目标强度修正方法。分别以单双层球壳模型和复杂双壳体模型为验证对象,前者采用严格简正级数,后者采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技术,分别开展其目标强度的修正与换算分析,归纳复杂模型壳体声学参数变化导致的缩比模型目标强度的变化规律,验证修正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正方法的提出使壳厚非协同缩比模型目标强度推算到原型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散射 相似性理论 Rayleigh简正级数解 分层弹性介质理论 缩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型声屏障隔声性能分析及其性能优化
7
作者 黄鹏 吴项君 +3 位作者 秦佳贺 胡建龙 肖英龙 夏兆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压力声学和声学边界元模块建立声屏障隔声性能分析模型,基于声波的干涉作用,提出一种干涉型顶端降噪装置,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声屏障的隔声性能。通过在顶端结构中覆盖微穿孔板和填充吸声材料增大声屏障顶部... 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压力声学和声学边界元模块建立声屏障隔声性能分析模型,基于声波的干涉作用,提出一种干涉型顶端降噪装置,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声屏障的隔声性能。通过在顶端结构中覆盖微穿孔板和填充吸声材料增大声屏障顶部绕射声衰减,提高其隔声性能。研究微穿孔板结构参数对声屏障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填充玻璃棉与岩棉时声屏障的隔声性能比无吸声棉时的隔声性能分别提高4.0和2.3 dB。研究成果可为干涉型声屏障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屏障 干涉现象 微穿孔板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试验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8
作者 邢雪 朱贺 +2 位作者 马炳杰 夏兆旺 陈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开展了试验件模态试验以及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得到了试验件在平直谱频段范围均为70~150 Hz,峰值分别为0.15、0.25、0.35 g^(2)/Hz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试验件在3种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分别为1.83倍、1.70倍、1.89倍,均在2.5倍误差带以内,说明了该预测模型在试验件悬臂梁安装形式随机振动工况下寿命预测的可行性,对处于多轴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平面法 随机振动 悬臂梁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船用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的应力场强法
9
作者 蒋寒斌 郭俊华 童宗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针对船用复合材料应力峰值点附近应力梯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应力场强法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鉴于一维应力场强法在复合材料疲劳预测方面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应力场强法(ETEVM)。基于多组AS4/PEEK单... 本文针对船用复合材料应力峰值点附近应力梯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应力场强法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鉴于一维应力场强法在复合材料疲劳预测方面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应力场强法(ETEVM)。基于多组AS4/PEEK单向纤维板在各种角度下的疲劳寿命实验数据,同时,根据已有的疲劳寿命预估铺层角公式预测几种角度单向板的疲劳寿命,并和场强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ETEVM预测精度最高,预测误差在2倍误差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复合材料 应力梯度 二维应力场强法 疲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多孔的弯折声学超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10
作者 肖英龙 童宗鹏 +3 位作者 吴飞 杨明绥 朱晓健 曾秋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0,共6页
针对中低频宽带噪声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内嵌多孔的变截面弯折声学超材料。首先采用阻抗转移法和Johnson-Champoux-Allard(JCA)模型构建了变截面弯折超材料单元吸声系数理论模型,设计了在736 Hz处实现0.98的准完美吸声和带宽高达392 H... 针对中低频宽带噪声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内嵌多孔的变截面弯折声学超材料。首先采用阻抗转移法和Johnson-Champoux-Allard(JCA)模型构建了变截面弯折超材料单元吸声系数理论模型,设计了在736 Hz处实现0.98的准完美吸声和带宽高达392 Hz高效吸声(吸声系数>0.8)的变截面弯折超材料单元,且厚度仅为48 mm。继而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宽带高效吸声机理,并验证了理论模型准确性。为了实现中低频超宽带降噪结构的设计,基于临界耦合理论,采用并联耦合的方式实现了424~1500 Hz频率范围内吸声系数0.8以上的中低频超宽带高效吸声复合结构。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并联变截面弯折吸声复合超材料的吸声效果。所提出的变截面弯折超材料复合结构具有吸声性能好、吸声带宽宽、结构制造简单等特点,可为中低频宽带噪声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多孔 变截面 弯折声学超材料 低频超宽带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动力输出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万超 周亚辉 周效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4,共7页
动力输出系统(Power Take-Off,PTO)作为波浪能转换装置(Wave Energy Converter,WEC)的主要构件之一,对系统运动及能量转换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势流理论,运用特征函数展开法得到圆柱形浮体所在流域的速度势函数级数表达式,进而通过边界匹... 动力输出系统(Power Take-Off,PTO)作为波浪能转换装置(Wave Energy Converter,WEC)的主要构件之一,对系统运动及能量转换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势流理论,运用特征函数展开法得到圆柱形浮体所在流域的速度势函数级数表达式,进而通过边界匹配法得到作垂荡运动浮子的附加质量、阻尼系数及波浪激励力的解析表达式。针对阻尼器特性,分别研究线性和非线性PTO阻尼作用下,浮子的运动及波能转换特性,重点研究了线性PTO作用下的过阻尼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低速度指数的PTO系统对装置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PTO阻尼系数上,随着阻尼系数增大,波能装置的共振频率逐渐减小,但减小幅度很小;PTO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并不能改变浮子的最优转换效率,但是较大的速度指数能有效改善PTO系统的阻尼容量;在较低频和较高频时,通过解析算法得到的最优PTO阻尼系数会使得装置处于过阻尼工作状态,且在低频部分需要进行最优PTO修正的最高频率和在高频部分需要进行修正的最低频率均随着半径和吃水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解析方法 非线性PTO 过阻尼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孔式双浮体装置水动力及波能转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亚辉 杨兴林 +1 位作者 周效国 张万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1-217,共7页
为进一步解决波能转换装置向深水环境推进过程中存在能量转换效率问题,在现有双浮体点吸式波能装置基础上考虑穿孔阻尼板,提出新的穿孔双浮体带支撑立柱的结构形式。基于线性微幅波假设,通过特征函数展开和边界匹配的势流半解析方法,并... 为进一步解决波能转换装置向深水环境推进过程中存在能量转换效率问题,在现有双浮体点吸式波能装置基础上考虑穿孔阻尼板,提出新的穿孔双浮体带支撑立柱的结构形式。基于线性微幅波假设,通过特征函数展开和边界匹配的势流半解析方法,并结合多自由度振动理论,探索穿孔阻尼板对获能系统水动力、运动响应及俘获宽度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阻尼板开孔会降低浮子及阻尼板自身受到的波浪激励力,浮子、阻尼板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辐射作用力会随着阻尼板开孔半径增大而减小;阻尼板的开孔半径增大能有助于浮子与阻尼板的相对响应振幅;阻尼板会使系统出现两个耦合共振频率,在较小共振频率处的最优俘获宽度比均随着阻尼板开孔半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波浪能利用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后续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 穿孔阻尼板 耦合共振频率 半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臧壮 潘朝峰 +1 位作者 陈宁 邱广庭 《船舶》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文章针对内河及湖泊小型游艇,采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并联结构作为游艇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相应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能量进行管理,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燃料电池游艇混合动力系统及模糊逻辑控制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混合... 文章针对内河及湖泊小型游艇,采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并联结构作为游艇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相应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能量进行管理,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燃料电池游艇混合动力系统及模糊逻辑控制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游艇航行中的能量控制,并且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混合动力游艇 电力推进 模糊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在船舶动力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坤 温华兵 +2 位作者 刘伟 李阳 谭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建立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简化模型,介绍含惯容器的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6L23/30H型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数值分析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后,柴油发电机组积极隔振系统的最低共振频率降低;柴油发电机... 建立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简化模型,介绍含惯容器的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6L23/30H型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数值分析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后,柴油发电机组积极隔振系统的最低共振频率降低;柴油发电机组的振动加速度以及位移响应降低;基座结构的垂向振动减弱,同时发现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能够实现更大的振级落差。分析试验数据可知,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拥有良好的减振隔振效果,在低频隔振场景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 柴油发电机组 试验分析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动力设备截断式桁架浮筏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兆旺 苏战发 +3 位作者 朱庭国 付佳 史德祥 杨正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9-264,271,共7页
为了减小船舶辅机振动的影响,提出一种截断式桁架浮筏结构,把具有带隙特性的截断式正方格栅结构引入船舶动力设备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研究截断式正方格栅结构的带隙特性和局域共振机理,分析截断式桁架筏架的振动传输特性,比较截断式桁... 为了减小船舶辅机振动的影响,提出一种截断式桁架浮筏结构,把具有带隙特性的截断式正方格栅结构引入船舶动力设备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研究截断式正方格栅结构的带隙特性和局域共振机理,分析截断式桁架筏架的振动传输特性,比较截断式桁架浮筏和传统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截断式正方格栅具有较好的低频带隙特性,通过调节几何和材料参数可调整桁架浮筏的带隙范围,截断式桁架浮筏隔振系统可比传统浮筏隔振系统的减振性能提高6.3 dB,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截断式桁架浮筏 传输特性 带隙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双燃料发动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坪 肖民 +1 位作者 黄志伟 刘松岭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129,共8页
为了完整表达双燃料发动机湍流燃烧过程中湍流流动和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在燃烧过程数值计算中将湍流和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耦合,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行的办法。在开展不同LNG替代率下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时,将构建的... 为了完整表达双燃料发动机湍流燃烧过程中湍流流动和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在燃烧过程数值计算中将湍流和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耦合,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行的办法。在开展不同LNG替代率下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时,将构建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耦合到CFD软件中计算,并考虑湍流和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湍流流动采用RNG k-ε模型,化学反应机理模型由简化而来的正庚烷机理(162组分和692步基元反应)、甲烷机理(26组分和122步基元反应)以及扩展的NO热力学机理(3步反应)组成,湍流和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Kong模型建立。结果表明,双燃料工况下发动机的缸内压力要低于纯柴油工况,但氮氧化物的生成也要小于纯柴油工况,且随着LNG替代率的增加,天然气燃烧始点也逐渐延长,缸内压力以及缸内温度峰值也随之下降,氮氧化物的生成也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 燃烧模型 LNG缸内液喷 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吸振原理的低频多模态抑振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一鹏 彭子龙 +2 位作者 温华兵 宋昊 郭有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8,共9页
为实现结构低频振动控制,基于动力吸振(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DVA)原理设计了一种多模态抑振器。为研究吸振器阵列与抑振器阵列的抑振效果,建立了附加动力吸振器阵列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耦合模型,验证了动力吸振器阵列的振动控制... 为实现结构低频振动控制,基于动力吸振(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DVA)原理设计了一种多模态抑振器。为研究吸振器阵列与抑振器阵列的抑振效果,建立了附加动力吸振器阵列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耦合模型,验证了动力吸振器阵列的振动控制效果;提出了以橡胶板-质量块、橡胶基体-金属柱壳为主要组成结构的多模态低频抑振器,从理论上计算了其各组成结构的轴向共振模态频率,并以动力吸振器参数为基准对抑振器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进行了调整,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抑振器阵列振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吸振器阵列或抑振器阵列布置位置覆盖结构主要模态下最大变形位置时即可达到最佳控制效果;吸振器阵列与抑振器阵列均有一定的振动控制效果,与吸振器与受控对象间为点接触不同,面接触放大了阻尼在振动控制中的作用,因此抑振器阵列的振动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DVA) 抑振器 多模态控制 橡胶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内河游艇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
18
作者 臧壮 陈俞慨 林诚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46-149,共4页
针对内河及湖泊小型游艇,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锂电池组和柴油发电机组的直流母线并网结构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介绍系统的配置参数和控制方法,采用简单逻辑门限制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对功率进行合理、有效分配,确保游艇航行的... 针对内河及湖泊小型游艇,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锂电池组和柴油发电机组的直流母线并网结构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介绍系统的配置参数和控制方法,采用简单逻辑门限制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对功率进行合理、有效分配,确保游艇航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游艇 燃料电池 能量管理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模拟器动力装置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炜 翟亚军 《江苏船舶》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模拟器中快速实时反应船的运动状态的问题,利用Simulink建立目标船舶柴油机及舵桨的准稳态仿真模型。通过数据接口将该模型产生的模拟目标船的柴油机的实时运行数据存入中间数据库,与操纵模拟器数据库连通,对船舶驾驶...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模拟器中快速实时反应船的运动状态的问题,利用Simulink建立目标船舶柴油机及舵桨的准稳态仿真模型。通过数据接口将该模型产生的模拟目标船的柴油机的实时运行数据存入中间数据库,与操纵模拟器数据库连通,对船舶驾驶模拟器中目标船舶的运动参数与动力参数及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将结果数据传入OSG虚拟现实环境,实时反应船舶在模拟海况环境下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模拟器 船舶动力装置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双层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20
作者 薛程 卢志伟 +2 位作者 苏战发 许祥曦 夏兆旺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7-1494,共8页
本文针对含气囊隔振器的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气囊隔振器分数阶模型的正确性并建立了分数阶气囊隔振器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平均法得到了分数阶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解。通过傅里叶系数法得到双层隔振系统幅频响应的数值... 本文针对含气囊隔振器的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气囊隔振器分数阶模型的正确性并建立了分数阶气囊隔振器双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平均法得到了分数阶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解。通过傅里叶系数法得到双层隔振系统幅频响应的数值表达式,然后基于G-L分数阶定义得到双层隔振系统幅频响应的离散化数值解,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验证理论解的正确性。分析了分数阶系数和分数阶阶次对隔振系统幅频响应及振动传递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数阶系数的增大能降低系统传递到基座的相对位移响应,但对振动传递率影响复杂;分数阶阶次的增大既能降低系统传递到基座的相对位移响应,也能在总体上降低振动传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隔振器 双层隔振系统 平均法 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