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5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江苏大学流体机械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袁寿其 王谦 +2 位作者 杨敏官 陈汇龙 施爱平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80-83,共4页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21世纪面临的重要使命。由此,应依据以"4C"能力为核心的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流体机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注重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创建立体化的工程实践...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21世纪面临的重要使命。由此,应依据以"4C"能力为核心的一流人才培养理念和流体机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注重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创建立体化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基础上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机械 人才培养 工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举措——以江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玉坤 成立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87-89,共3页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多渠道、多样化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程创新人才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农场中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超 盛洪利 于雯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基于无人农场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高质量传感器和状态交互技术,准确调控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状态值,来有效监测水稻生长环境、提升水稻生产效率、质量的优秀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眼下这类技术的... 基于无人农场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高质量传感器和状态交互技术,准确调控土壤温度、湿度及其他状态值,来有效监测水稻生长环境、提升水稻生产效率、质量的优秀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眼下这类技术的应用虽然可有效优化水稻的生长条件,但现有技术仍然在精度、成本以及系统集成这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持续对技术精度、能耗体系、系统集成进行优化升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无人农场中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感知技术的整体水平,确保无人水稻种植技术可更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场 水稻 水稻生长环境 环境感知 环境信息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4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双系统性能统一优化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野 叶腾 +3 位作者 杨帆 丁世宏 徐波 孙玉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0-2809,I0031,共11页
12/14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BSRM)结构参数对转矩系统关键性能和悬浮系统关键性能表征出不同的影响规律,导致转矩系统与悬浮系统关键性能难以统一优化。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12/14 BSRM转矩/悬浮... 12/14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BSRM)结构参数对转矩系统关键性能和悬浮系统关键性能表征出不同的影响规律,导致转矩系统与悬浮系统关键性能难以统一优化。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12/14 BSRM转矩/悬浮双系统关键性能统一优化策略。在探明12/14 BSRM结构参数对转矩系统关键性能和悬浮系统关键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分类定义非灵敏变量、单系统灵敏变量与双系统灵敏变量;进一步,着重针对单系统灵敏变量和双系统灵敏变量分别开展递进式单系统粗优化和交互式双系统协同优化,依次得到单转矩系统灵敏变量最优值、单悬浮系统灵敏变量最优值和双系灵敏变量最优值;最后,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12/14 BSRM转矩系统和悬浮系统关键性能,并搭建实验平台对优化后的样机进行性能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转矩系统 悬浮系统 灵敏变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段多尺度散布熵的矿井提升机主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董荣伟 杨宁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层次多尺度散布熵(HMDE)粗粒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及熵值计算不稳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层次分段多尺度散布熵(HPMDE)的概念。结合极限学习机(ELM),提出了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的HPMDE-ELM方法。HPMDE采用分段粗粒化方式,解决了HMDE... 针对层次多尺度散布熵(HMDE)粗粒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及熵值计算不稳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层次分段多尺度散布熵(HPMDE)的概念。结合极限学习机(ELM),提出了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的HPMDE-ELM方法。HPMDE采用分段粗粒化方式,解决了HMDE粗粒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仿真信号对HPMDE的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与HMDE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PMDE的计算结果更稳定。通过矿井提升机驱动系统主轴承的故障诊断实例对HPMDE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PMDE对不同故障的可区分性更强,诊断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 故障诊断 层次多尺度散布熵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罐一维连续动态建模及最优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怡 刘建帮 +2 位作者 杨婷婷 刘进锋 房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20-3131,I0022,共13页
斜温层储热罐因其具有较高的平均净能量和㶲效率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热储能利用方式。为解决储放热流体流量实时变化引起的罐内工质流动方向改变、常规温度分层模型不连续的问题,利用连续光滑函数近似逼近原表征工质流动方向的0-1变... 斜温层储热罐因其具有较高的平均净能量和㶲效率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热储能利用方式。为解决储放热流体流量实时变化引起的罐内工质流动方向改变、常规温度分层模型不连续的问题,利用连续光滑函数近似逼近原表征工质流动方向的0-1变量,得到储热罐沿高度方向的一维连续动态温度分层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矩阵的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根据灵敏度矩阵包含的系统信息重新定义能观度指标,按照各传感器位置对系统能观度贡献度不同确定保证系统能观的最少传感器数量及相应的最优布置位置。结果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光滑参数μ,所建立的储热罐一维连续动态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内部工质在不同运行场景下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层现象;按照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的滚动时域估计器(moving horizon estimator,MHE)观测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均值和方差在所有同等数量下保证系统能观的传感器组合中均为最小。可知,该文所提出的最优传感器布置策略能够获得较好的系统能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温层储热罐 热储能 灵敏度矩阵 能观度 最优传感器布置 滚动时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GCNN的树木点云分割方法
7
作者 刘超 卜鑫荣 +3 位作者 刘慧 杨官学 沈跃 徐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8,共9页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 [目的]通过目标分割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对靶,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实现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点云能够更好地表征树木的三维结构并且受照明条件影响小,因此针对点云树木设计分割算法更适合应用在果园、苗圃等室外环境作业的农业机械。[方法]本文基于DGCNN提出了一种分割精度准确、参数量小的树木点云分割网络——TSNet,它可以很容易被部署在果园喷雾机上。该网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该网络是基于DGCNN改进的,可以更好实现点云分割任务;2)网络引入了连续递归门控卷积模块(g^(n)Conv),可以提高树木分割的准确率;3)为避免全局信息损失并增加信息传递效率,我们设计了权重通道用于特征传递。[结果]TSNet分割树木的mIoU达到90.08%,模型大小为0.72 M,优于PointNet、PointNet++、DGCNN、CurveNet、PointMLP和D-PointNet++等常用的点云分割算法。[结论]TSNet能够为苗圃树木检测识别和农业机器人作业提供更准确的感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树木分割 深度学习 精准喷雾 果园喷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噪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彦欣 赵文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67-3684,I0033,共1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模态、电磁振噪分析及抑制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归纳。对于电机电磁振噪的抑制,主要介绍结构优化方法和控制策略改进方法。最后,阐述现有PMSM电磁振噪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振动和噪声 电磁力 结构模态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设计
9
作者 徐雷钧 马宇杰 +2 位作者 黄磊 白雪 陈建锋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压响应度和探测成像速度,降低噪声等效功率,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噪声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电路,提出了一种由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电压缓冲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1×4太赫兹阵列结构。通过源极差分驱动的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将辐射信号耦合至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实现高响应度。通过电压缓冲级降低总体噪声,通过运算放大器有效放大探测信号。探测器线阵电路面积为0.8 mm^(2)。测试结果表明,当偏置电压为0.5 V时,该探测系统对0.37 THz辐射信号的电压响应度最大可达441 kV/W,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功率为48 pW/Hz^(1/2)。相比单像素探测器,该探测器阵列可有效提升探测成像速度;相比传统的探测器阵列,该探测器阵列具有更优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太赫兹 探测器 高响应度 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轮毂电机最优磁链矢量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10
作者 朱孝勇 乙峰 +3 位作者 张超 杜怿 徐磊 张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6-747,I0028,共13页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 永磁轮毂电机的外转子通常与轮辋轮胎直接相联结,相比内转子永磁驱动电机,转动惯量较大,其速度响应明显滞后负载变化。因此,复杂运行工况下,永磁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转速不稳定,电动车辆行走路径易出现偏移。为解决轮毂驱动下电动车辆的这一固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磁链为唯一约束条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策略,可实现复杂多变动态工况下电动车辆稳定运行的工作需求。所提价值函数将转矩、定子磁链幅值约束统一为定子磁链矢量的优化,消除了权重系数的整定,提高了复杂运行工况下轮毂电机的反应速度。同时,引入有效电压矢量与零电压矢量切换瞬间的定子磁链,以此为评估依据选择最优电压矢量,可降低转矩与定子磁链脉动,从而提高轮毂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轮毂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最优占空比 无权重系数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混合微电网互联变流器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
11
作者 施凯 张小伟 +3 位作者 徐培凤 孙宇新 任明炜 朱毅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3-951,共9页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维持其系统功率平衡和稳定。针对孤岛模式下互联变流器传统归一化下垂控制存在交、直流两侧功率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以实现两侧功率协调性最优。首先,在归一化下垂环节中...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维持其系统功率平衡和稳定。针对孤岛模式下互联变流器传统归一化下垂控制存在交、直流两侧功率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以实现两侧功率协调性最优。首先,在归一化下垂环节中,根据归一化偏差值设计自适应下垂系数增益,降低稳态时交流侧频率与直流侧电压下垂偏差,优化功率分配;然后,增加限幅、滞回环节,避免瞬时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在交、直流子网中引入微分量设计虚拟调速器,抑制频率或电压突变导致的互联变流功率传输波动;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模型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多种扰动下,系统功率分配协调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互联变流器 归一化下垂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高地隙无人喷雾机对不规则凸田块的全覆盖作业路径规划
12
作者 刘国海 万亚连 +3 位作者 沈跃 刘慧 何思伟 张亚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398,共9页
【目的】满足高地隙无人喷雾机自主导航全覆盖作业的应用需求并优化农机作业效率。【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不规则凸田块的全覆盖遍历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通过获取农田区域的边界数据,得到不规则凸田块的边界轮廓模型;其次,在传统U型转... 【目的】满足高地隙无人喷雾机自主导航全覆盖作业的应用需求并优化农机作业效率。【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不规则凸田块的全覆盖遍历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通过获取农田区域的边界数据,得到不规则凸田块的边界轮廓模型;其次,在传统U型转弯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作业行与田块边界的夹角,对作业行间的衔接路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由经过不规则凸区域中心点的直线进行平行线偏移,生成随机方向角的全覆盖作业行后,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er,PSO)算法对作业行方向角进行最优化,规划出遍历田块的全覆盖作业路径;最后,将算法在4块典型实际田块中进行仿真测试。【结果】与传统路径规划算法相比,改进PSO算法在1~4个田块的总遍历距离分别减少9.01、23.25、8.71和14.32 m,转弯次数减少率分别下降11.1%、61.5%、16.7%和5.3%,额外覆盖比分别减少0.20、0.96、0.45和1.96个百分点,有效减少了无人农机的能量消耗、提高了作业效率。【结论】在作业区域被完全覆盖的前提下,本算法能规划出无人农机行驶路程较短、覆盖率较高和转弯次数较少的作业路径,可为无人农机的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农机 全覆盖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 粒子群算法 不规则凸田块 高地隙无人喷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LTRO的果园机器人实时局部轨迹优化算法
13
作者 李天博 郭奕 +2 位作者 刘慧 沈跃 沈亚运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共10页
实时局部轨迹优化是果园机器人安全、稳定自主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原始增广拉格朗日轨迹优化器算法存在迭代效率低下、易陷入数值病态及权重难以平衡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TRO(augmented lagrangiantrajectory optimizer)... 实时局部轨迹优化是果园机器人安全、稳定自主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原始增广拉格朗日轨迹优化器算法存在迭代效率低下、易陷入数值病态及权重难以平衡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TRO(augmented lagrangiantrajectory optimizer)的果园机器人实时局部轨迹优化算法。在获得机器人全局参考轨迹的前提下,首先采用加速增广拉格朗日算法,改进ALTRO算法中的乘子迭代策略,实现算法的加速收敛;其次,加入乘子可行域投影,保证每次迭代更新得到的乘子都在可行域范围内,避免迭代次数较多导致的算法数值病态现象,提高算法的稳定性。最后,引入基于轨迹时间步长的自适应缩放因子,调整原算法中的终点权重,保证算法具有更好的局部障碍响应能力。基于相同参考路径及配置参数,在多障碍仿真场景中本文算法相较于原始ALTRO算法的运算时间减少32.76%,而在实物试验中,该研究算法运算耗时相较原算法降低67.80%,且该算法优化轨迹的曲率最大值、平均曲率及曲率标准差相较原算法分别下降了10.59%、2.98%及10.17%,航向角、前轮转角、线速度和前轮角速度的最大变化率、平均变化率和变化率标准差上,改进算法相较原算法分别下降了14.19%、3.61%及10.69%,轨迹的曲率表现和控制量变化都更加平滑,能够为机器人提供良好的运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算法 ALTRO 果园 缩放因子 局部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水空两栖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14
作者 沈跃 孙浩 +2 位作者 沈亚运 郭奕 刘慧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0,共9页
实现水空两栖机器人安全、高效进行多目标点跨塘水质检测作业,减少传统水质检测模式时间及经济成本,合理的路径规划十分重要。针对传统A^(*)算法路径曲折、搜索效率低、无法考虑多栖机器人约束特性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A^(*)的水... 实现水空两栖机器人安全、高效进行多目标点跨塘水质检测作业,减少传统水质检测模式时间及经济成本,合理的路径规划十分重要。针对传统A^(*)算法路径曲折、搜索效率低、无法考虑多栖机器人约束特性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A^(*)的水空两栖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采集障碍物分布情况和高度信息,建立多水域2.5维栅格地图;其次在A^(*)算法评价函数中加入能耗、时间及安全代价,通过调节不同权重获取相应初始路径;然后通过动态分配权重改进启发式函数,加快搜索效率,并利用目标成本函数对所有目标进行优先级判定,实现多目标路径规划;最后通过增加空中模态切换点、删除冗余点及采用B样条曲线优化路径,生成可连接多水域多水质检测点的三维平滑轨迹。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算法和陆空A^(*)算法相比,改进A^(*)算法迭代次数分别减少70.04%与68.07%,路径长度分别减少35.44%与7.6%,总转角分别减小83.63%与8.65%,危险节点数分别减少80.67%与33.33%。真实水域试验表明:改进A^(*)算法的迭代次数比传统A^(*)算法和陆空A^(*)算法减少84.89%与83.78%,路径长度分别减少12%与0.6%,总转角分别减小73.21%与22.1%,危险节点数分别减少84.62%与80%,可规划出通过多个目标点的安全、平滑路径,有效提高水质检测效率,为多栖机器人自主导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路径规划 水空两栖机器人 A^(*)算法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心管状永磁直线电机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15
作者 徐磊 陈楠 +3 位作者 朱孝勇 范志祥 张超 孟盛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 针对无铁心管状永磁同步直线(IT-PMSL)电机电流谐波和变摩擦力等扰动引起的推力和速度脉动问题,提出一种多分辨率鲁棒性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可变摩擦力影响,推导IT-PMSL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该电机位置-速度-反电动势畸变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搭建一种多分辨率磁链预测模型,在不同速度和位置下对IT-PMSL电机永磁磁链值进行计算,提高磁链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减小控制系统的计算负担,进而实现磁链和推力的在线预测。接着,利用载荷角构造无权重系数的价值函数,避免价值函数的影响,有效提高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鲁棒性。最后,搭建IT-PMSL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多分辨率模型预测推力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心管状直线电机 永磁电机 多分辨率 磁链预测模型 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超螺旋滑模自适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16
作者 陈前 章郑兵 +3 位作者 史浩 徐高红 刘正蒙 刘国海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理,进而讨论定子开辅助槽、转子开辅助槽两种方法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倒“T”形辐向永磁体两端增加不规则辅助槽有助于将齿槽转矩降至最低。主要原因是增加辅助槽可以改变转子磁通路径的方向,根据磁通路径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槽。此外,它还能增大气隙磁密的基波幅值,减小其谐波分量,从而改善电机性能,所提电机的齿槽转矩为4.1 mN·m、转矩脉动为0.16%。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达到了最优,满足伺服电机精度高和稳定性要求。最后,制造并测试转子上带有不规则辅助槽的24槽/22极样机,相应的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 齿槽转矩 槽极配合 辅助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毫米波雷达高分辨率稀疏成像算法研究
17
作者 徐雷钧 王浩宇 +1 位作者 白雪 陈建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9-176,共8页
近场毫米波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通常依赖大量数据采集,现有的时域和频域成像算法都是在满足奈奎斯特采样率条件下处理信号,这在数据采集和硬件成本上带来负担。本文基于测量目标回波信号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结合压缩感知理论的毫米波雷... 近场毫米波雷达的高分辨率成像通常依赖大量数据采集,现有的时域和频域成像算法都是在满足奈奎斯特采样率条件下处理信号,这在数据采集和硬件成本上带来负担。本文基于测量目标回波信号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结合压缩感知理论的毫米波雷达稀疏成像算法,有效降低了数据需求量。算法重点围绕欠采样数据在波数域展现的稀疏性构建稀疏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重构信号。在方位方向上应用匹配滤波算法实现目标二维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欠采样条件下,本文算法能够实现测量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显著降低了数据需求,且图像质量在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压缩感知优化算法。在目标物体被遮挡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恢复被遮挡部分的图像信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合成孔径雷达 压缩感知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估计与终端滑模的无人船跟踪控制
18
作者 刘超 叶华生 +2 位作者 沈跃 刘慧 沈亚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0,共10页
针对欠驱动无人船动力学模型参数获取困难、跟踪控制易受水流及自然风等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延估计与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手部位置点坐标变换方法,对欠驱动无人船数学模型进行状态扩展重... 针对欠驱动无人船动力学模型参数获取困难、跟踪控制易受水流及自然风等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时延估计与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手部位置点坐标变换方法,对欠驱动无人船数学模型进行状态扩展重新构建;然后采用自适应时延估计技术,估计无人船未知动力学模型部分及外部扰动,并设计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补偿时延估计产生的误差,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基于仿真分析与航行跟踪实验验证本研究控制方法可行性。在航行跟踪实验中,位置平均误差相比于PID算法、滑模算法及自适应时延估计滑模算法分别降低了35.1%、24.7%、20.8%,轨迹跟踪精度高。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依赖动力学模型参数,可实现欠驱动无人船精准轨迹跟踪控制,且收敛速度快、鲁棒性高,为欠驱动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无人船 自适应时延估计 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2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时变悬浮系统控制策略
19
作者 袁野 周寅清 +3 位作者 徐俊起 孙友刚 郭旋 杨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1-668,共8页
12/12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BSRM)转子为凸极结构,定转子磁通量随转子位置变化,导致悬浮力随转子位置变化而变化,具有时变特征。针对时变悬浮系统控制问题,基于有限元软件开展12/12 BSRM悬浮力特性分析,明晰了悬浮系统磁通铰链与转子位... 12/12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BSRM)转子为凸极结构,定转子磁通量随转子位置变化,导致悬浮力随转子位置变化而变化,具有时变特征。针对时变悬浮系统控制问题,基于有限元软件开展12/12 BSRM悬浮力特性分析,明晰了悬浮系统磁通铰链与转子位置的动态变化关系;利用麦克斯韦应力法区域性建模优势对磁通进行解析,构建了考虑边缘磁通的时变悬浮力数学模型;基于时变悬浮力数学模型构建了名义定常反馈模型和时变悬浮力分量补偿器,进而将时变悬浮力控制系统转换为定常悬浮力控制系统,实现了时变悬浮力的高性能控制。对时变悬浮力数学模型精度、时变悬浮力分量补偿器性能、控制系统性能开展了仿真与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时变悬浮系统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BSRM) 悬浮力 时变 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发展综述
20
作者 陆静 孙闯 +1 位作者 朱熀秋 杨泽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共7页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除了具有传统无轴承永磁电动机无摩擦磨损、高速、高精度和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在半导体制造、医疗和化学工业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阐述了无轴承永磁...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除了具有传统无轴承永磁电动机无摩擦磨损、高速、高精度和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在半导体制造、医疗和化学工业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阐述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归纳总结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控制策略和无传感器自检测技术3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无轴承永磁薄片电动机结构参数设计、全速域解耦和无传感器技术等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磁力轴承 电动机 结构设计 控制策略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