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举措——以江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玉坤 成立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87-89,共3页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多渠道、多样化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程创新人才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瑜 周磊磊 田会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9-232,共4页
针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该文分析了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对以创新训练平台、工程实践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的校内... 针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该文分析了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对以创新训练平台、工程实践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实训基地 应用型训练 电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瑜 张其亮 王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教学实施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案例生成、任务优化、逻辑验证与反馈迭代等智能支持。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主动性、专业归属感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适应性与创造力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该教学模式为工科教学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电气工程 创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论的高维海量数据离群点挖掘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净 孙志挥 +2 位作者 宋余庆 倪巍伟 晏燕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151,161,共5页
针对高维海量数据集离群点挖掘存在"维数灾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论的高维海量数据的离群点挖掘算法。该算法采用属性选择,去除冗余属性降维。利用信息熵作为离群点判断的度量标准,消除距离和密度量纲的弊端。在真实数据... 针对高维海量数据集离群点挖掘存在"维数灾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论的高维海量数据的离群点挖掘算法。该算法采用属性选择,去除冗余属性降维。利用信息熵作为离群点判断的度量标准,消除距离和密度量纲的弊端。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高维海量数据离群点挖掘是有效可行的,其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挖掘 信息论 属性选择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彦旭 巴大志 成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2,28,共5页
阐述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三个组成方面,具体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探讨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我们所应着重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网络 信息安全 可用性 保密性 完整性 防火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Ext-JS技术的污水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6
作者 卢冶 徐明 苏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244,共4页
面对污水处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中诸如异构的网络环境、众多的组织机构、多样化的角色分工、特定的运行模式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在Spring和Hibernate框架的基础上,采用B/S结构的多层架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Ext-JS技术的污水管理信... 面对污水处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中诸如异构的网络环境、众多的组织机构、多样化的角色分工、特定的运行模式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在Spring和Hibernate框架的基础上,采用B/S结构的多层架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Ext-JS技术的污水管理信息平台。Ext-JS良好的组件化设计提高了Web界面品质和开发效率,数据同步模型则实现了水务数据的有机整合与共享,这些系统特点为水务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层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理 Ext-JS 数据同步模型 SPRING框架 HIBERNAT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椭球模型表示的对象级动态语义SLAM方法
7
作者 白素琴 诸皓伟 +2 位作者 吕宗磊 王成根 史金龙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为了提高动态场景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的相机位姿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高精度对象级SLAM方法。首先,将检测到的实例对象表示为3D椭球模型,构建对象地图;接着,寻找实例对象和地图中对象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然后,通过运动检测找到场景... 为了提高动态场景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的相机位姿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高精度对象级SLAM方法。首先,将检测到的实例对象表示为3D椭球模型,构建对象地图;接着,寻找实例对象和地图中对象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然后,通过运动检测找到场景中的动态对象,在地图中追踪对象的运动轨迹,并不断更新其对应的3D椭球模型,以确保对象地图的准确性;最后,采用静态对象和内部3D点联合优化的方式,在跟踪丢失后重新定位相机。在TUM和BON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相机位姿精度,位姿误差仅为OA-SLAM算法误差的12.5%、ReFusion算法的16.7%、ACEFusion算法的33.3%。重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相机重定位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动态场景中相机丢失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代码开源在https://github.com/wawcg/23Object-SL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 同步定位与建图 数据关联 对象追踪 椭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信息时代数字化校园的几点设想 被引量:4
8
作者 成立 戴起勋 +1 位作者 高平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3期60-63,共4页
信息数字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方略,在大学教学改革中构造数字化校园、培养学生IT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IT) 数字化校园 教学改革 大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半实物仿真实训装置构建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瑜 张文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0-234,共5页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为了满足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实践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组态软件的半实物仿真实训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通过直观、真实的界面,方便、安全地展现出PLC控制程序的执行效果,验证其正确性。最后...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为了满足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实践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组态软件的半实物仿真实训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通过直观、真实的界面,方便、安全地展现出PLC控制程序的执行效果,验证其正确性。最后,以自动化生产线中供料传输系统为例,阐述半实物仿真实训装置的构建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控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半实物仿真 实训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改进型谐波电流检测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成立 范木宏 +3 位作者 王振宇 尹星 刘星桥 祝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了改善传统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快速检测和实时补偿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改进型ip、iq检测法。该方法通过建模和分析,用简单的积分、延时和增益环节代替传统的低通滤波器,将检测方法总延时从1个电源周期减少到1/... 为了改善传统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快速检测和实时补偿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改进型ip、iq检测法。该方法通过建模和分析,用简单的积分、延时和增益环节代替传统的低通滤波器,将检测方法总延时从1个电源周期减少到1/6个电源周期。该方法还可推广应用到单相电路、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不平衡负载等场合。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网电压对称有畸变或对称无畸变时都能跟踪谐波,准确检测出谐波和无功电流,并可将每个电源周期的检测方法总延时从0.02s减少到约0.0033s,从而验证了该方法满足电力系统中APF的实时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谐波电流 瞬时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SI电路可测性设计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26
11
作者 成立 王振宇 +1 位作者 高平 祝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4,34,共6页
综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几种主要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如扫描路径法、内建自测试法和边界扫描法等,并分析比较了这几种设计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VLSI 可测性设计 内建自测试 自动测试设备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扫描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加元 成立 +2 位作者 王振宇 李华乐 贺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8,47,共5页
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 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的产权保护和IP的选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集成电路 系统芯片 可复用IP技术 接口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庆福 成立 +4 位作者 严雪萍 张慧 刘德林 李俊 徐志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377,386,共5页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结晶。SIP封装集成能最大程度上优化系统性能、避免重复封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集成度,掌握这项新技术是进入主流封装领域之关键,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封装 片上系统 技术优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T和小波变换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4
作者 蒋剑波 刘贤兴 王德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87,共3页
为满足测量要求,改进了FFT算法,并针对其无法调和的时域性和频域性矛盾的缺陷,讨论了小波变换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FFT改进后频率、相位、幅值的测量精度提高,而小波变换克服了FFT不能时域局部化的缺点,能在时域、频域内揭示信号特征,... 为满足测量要求,改进了FFT算法,并针对其无法调和的时域性和频域性矛盾的缺陷,讨论了小波变换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FFT改进后频率、相位、幅值的测量精度提高,而小波变换克服了FFT不能时域局部化的缺点,能在时域、频域内揭示信号特征,较好达到了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谐波 FFT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M芯片的最新研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成立 王振宇 高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4,共6页
介绍了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最新制造技术、0.1μm特征尺寸理论极限的突破和相关新技术的进展,并展望了3种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如FRAM、相变RAM、MRAM和BiCMOS技术的开发前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D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数字集成电路 FRAM 相变RAM MRAM BICMOS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压缩的图像检索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洞波 李正明 +1 位作者 陈进 孙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6期921-9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ZTE/改进SPIHT算法的图像检索系统的设计方法。ZTE/改进SPIHT算法把图像编码成多层比特流,即底层和加强层,这种特性使得该方法在图像检索系统中优于其它压缩方法。底层比特流同时作为缩小图,消除了数据的冗余,而加强层比... 介绍了一种采用ZTE/改进SPIHT算法的图像检索系统的设计方法。ZTE/改进SPIHT算法把图像编码成多层比特流,即底层和加强层,这种特性使得该方法在图像检索系统中优于其它压缩方法。底层比特流同时作为缩小图,消除了数据的冗余,而加强层比特流的快速传输性则改善了检索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压缩 图像检索系统 ZTE 改进SPIH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CMOS三态输出门电路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成立 李彦旭 +2 位作者 董素玲 汪洋 唐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54,共5页
设计了几种BiCMOS三态输出门电路,提出了采用先进的0.5mm BiCMOS工艺,制备所设计的三态输出门的技术要点和器件参数,并分析了它们既具有双极型(Bipolar)门电路快速、大电流驱动能力,又具备CMOS逻辑门低压、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性,因而... 设计了几种BiCMOS三态输出门电路,提出了采用先进的0.5mm BiCMOS工艺,制备所设计的三态输出门的技术要点和器件参数,并分析了它们既具有双极型(Bipolar)门电路快速、大电流驱动能力,又具备CMOS逻辑门低压、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性,因而它们特别适用于高速缓冲数字信息系统和其它便携式数字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MOS 数字信息系统 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三态输出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球阵列封装及其返修工艺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成立 杨建宁 +3 位作者 王振宇 李加元 李华乐 贺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538,共4页
在简介各种焊球阵列(BGA)封装形式的基础上,归纳出BGA封装的技术优势,包括引脚结构、封装尺寸和封装密度等,并分析了BGA封装的返修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BGA封装进一步缩小了IC的封装尺寸,提高了高密度表面贴装技术水平,因而顺应了LSI... 在简介各种焊球阵列(BGA)封装形式的基础上,归纳出BGA封装的技术优势,包括引脚结构、封装尺寸和封装密度等,并分析了BGA封装的返修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BGA封装进一步缩小了IC的封装尺寸,提高了高密度表面贴装技术水平,因而顺应了LSI和VLSI新品轻薄、短小及功能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A封装 返修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 芯片尺寸封装 回流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分离的水产致病菌微流控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建江 张荣标 +2 位作者 杨宁 孙健 徐佩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7-281,308,共6页
针对当前水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目标菌分离难、检测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控分离的水产致病菌微流控检测方法。设计了具有自动进样、磁控分离以及电化学阻抗检测等一体化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创建了检测系统... 针对当前水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中存在目标菌分离难、检测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控分离的水产致病菌微流控检测方法。设计了具有自动进样、磁控分离以及电化学阻抗检测等一体化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创建了检测系统实验平台,优化选择了系统阻抗检测频率、磁控力及目标菌捕获时间等参数,并以常见水产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为例对检测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精度较高的标准平板计数法相比,检测精度基本相同,但避免了人工培养,检测时间由48 h减少为50 min,具有较高的分离检测速度和检测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致病菌 微流控芯片 磁控分离 阻抗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互连技术及HDI板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德林 成立 +3 位作者 韩庆福 李俊 徐志春 张慧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5-649,共5页
为了适应电子产品向更轻、更小、更薄、可靠性更高的方向发展,电子封装对高密度互连(HDI)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DI技术在ULSI中用来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和提高电气性能。综述了先进的HDI技术及其应用概要,分析了HDI制造工艺中的几种成... 为了适应电子产品向更轻、更小、更薄、可靠性更高的方向发展,电子封装对高密度互连(HDI)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DI技术在ULSI中用来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和提高电气性能。综述了先进的HDI技术及其应用概要,分析了HDI制造工艺中的几种成孔方法,其中包括HDI线路通导的方式和纳米精细线路的制作工艺,阐述了HDI板用积层材料的发展方向以及两种新型的HDI板用材料:液晶聚合物和AS-11G树脂。以通孔微小化和导线精细化等为核心的HDI技术满足了电子封装技术不断提高封装密度的需要,将成为下一代PCB的主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互连 通孔 激光成孔 纳米精细线路 液晶聚合物 AS-11G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