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形态对街区热舒适性的影响及优化研究——以韩国京畿道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英男 张宇涵 +6 位作者 周志成 王跃栋 余兆武 李正兒 孙华平 李冠霖 宋泳根 《园林》 2025年第2期42-51,共10页
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显著影响室外微气候和热舒适度,这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室外空间的使用频率。以韩国京畿道的两座典型卫星城为案例,通过实地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街区尺度上不同城... 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显著影响室外微气候和热舒适度,这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室外空间的使用频率。以韩国京畿道的两座典型卫星城为案例,通过实地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街区尺度上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对微气候和热舒适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城市空间形态对微气候的季节性影响具有显著的时段性差异:夏季微气候差异在日最高温时段最为显著,冬季则在上午时段尤为突出。热舒适性的主导因素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季受天空开阔指数和绿地率影响显著,冬季则主要由天空开阔指数和建筑密度决定。此外,天空开阔指数在不同季节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方向相反,表明应合理规划建筑密度和开敞空间,以提高全年热舒适性。旨在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改善城市热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人体热舒适性 微气候 生理等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