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酯类含氧燃料组分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邬齐敏
孙平
+1 位作者
梅德清
李国成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在柴油中的调配比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体积比90%的柴油中分别掺混10%生物柴油、10%DMC及5%生物柴油与5%DMC的混合物,连同柴油组成B10,D10,B5D5和柴油4种燃料,考察了不同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
为了进一步研究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在柴油中的调配比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体积比90%的柴油中分别掺混10%生物柴油、10%DMC及5%生物柴油与5%DMC的混合物,连同柴油组成B10,D10,B5D5和柴油4种燃料,考察了不同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影响不大,B10的放热峰值略有降低,而DMC的加入使B5D5和D10的放热峰值明显升高。DMC造成的着火延迟效应要比同比例生物柴油造成的着火提前效应更明显。B10和D10的当量燃油消耗率与柴油基本相当,但B5D5的当量燃油消耗率略有降低。发动机燃用B10时,除NOx在全负荷时升高7.9%外,CO,HC和炭烟排放相对有所降低;而混合燃料中DMC的引入虽不利于HC和CO的氧化,但可同时降低烟度和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碳酸二甲酯
生物柴油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燃油添加剂CeO_2提高柴油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被引量:
18
2
作者
邬齐敏
孙平
+2 位作者
梅德清
孙柱
季燕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9,共6页
研制新型高效燃油添加剂已成为控制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重要课题,纳米CeO2颗粒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燃烧和尾气净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向柴油中添加微量纳米CeO2颗粒,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0mg/L和100mg/L的CeO2-柴油混合燃...
研制新型高效燃油添加剂已成为控制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重要课题,纳米CeO2颗粒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燃烧和尾气净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向柴油中添加微量纳米CeO2颗粒,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0mg/L和100mg/L的CeO2-柴油混合燃料,标记为D50C和D100C,以柴油(Diesel)为参照,并在186FA柴油机上对比研究了这3种燃料的燃烧与排放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超声处理物理化学方法可使纳米CeO2颗粒稳定悬浮于柴油中。标定转速全负荷下发动机燃用D50C和D100C后缸内压力峰值、压升率峰值和放热率峰值都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而其对应的曲轴转角相应提前,滞燃期分别相应缩短1o和2o曲轴转角。发动机燃油D50C和D100C后燃油消耗率略有降低,有效热效率有所增加。纳米CeO2颗粒添加至柴油中4种常规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其添加量增加越发明显。相比于纯柴油,标定转速全负荷下,D50C和D100C的比油耗分别降低约1.6%和2.3%,有效热效率分别增加约1.7%和2.3%。D50C和D100C的CO、HC、NOx和烟度排放平均分别降低3.4%和6.5%、15.1%和18.4%、2.4%和5.4%、4.0%和7.8%。D50C和D100C混合燃料的成本分别比柴油上升约0.8%和1.6%。综合来看,微量添加纳米CeO2颗粒可在略微增加燃油价格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发动机的高效燃烧与节能减排,因而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燃油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排放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醇-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夏舜午
孙平
+2 位作者
邬齐敏
冯浩杰
杜小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5,共3页
选择正丁醇作为助溶剂添加到乙醇-柴油中进行相溶性试验,绘制乙醇-正丁醇-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研究正丁醇添加量和含水体积分数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到正丁醇作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合理添加范围:若要满足...
选择正丁醇作为助溶剂添加到乙醇-柴油中进行相溶性试验,绘制乙醇-正丁醇-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研究正丁醇添加量和含水体积分数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到正丁醇作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合理添加范围:若要满足十六烷值大于40,乙醇的体积掺混比极限值为20%,此时为保持燃料混合均匀,只需加入5%的正丁醇即可。混合燃料中每多溶解0.1%体积的水,需要使温度升高20℃左右或者多添加2%正丁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乙醇
正丁醇
互溶性
混合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酯类含氧燃料组分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邬齐敏
孙平
梅德清
李国成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排放研究所
出处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05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1]6号)
文摘
为了进一步研究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酯(DMC)在柴油中的调配比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体积比90%的柴油中分别掺混10%生物柴油、10%DMC及5%生物柴油与5%DMC的混合物,连同柴油组成B10,D10,B5D5和柴油4种燃料,考察了不同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影响不大,B10的放热峰值略有降低,而DMC的加入使B5D5和D10的放热峰值明显升高。DMC造成的着火延迟效应要比同比例生物柴油造成的着火提前效应更明显。B10和D10的当量燃油消耗率与柴油基本相当,但B5D5的当量燃油消耗率略有降低。发动机燃用B10时,除NOx在全负荷时升高7.9%外,CO,HC和炭烟排放相对有所降低;而混合燃料中DMC的引入虽不利于HC和CO的氧化,但可同时降低烟度和NOx排放。
关键词
柴油机
碳酸二甲酯
生物柴油
燃烧
排放
Keywords
diesel engine
dimethyl carbonate (DMC)
biodiesel
combustion
emission
分类号
TK428.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燃油添加剂CeO_2提高柴油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被引量:
18
2
作者
邬齐敏
孙平
梅德清
孙柱
季燕平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排放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051)
文摘
研制新型高效燃油添加剂已成为控制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重要课题,纳米CeO2颗粒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燃烧和尾气净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向柴油中添加微量纳米CeO2颗粒,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0mg/L和100mg/L的CeO2-柴油混合燃料,标记为D50C和D100C,以柴油(Diesel)为参照,并在186FA柴油机上对比研究了这3种燃料的燃烧与排放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超声处理物理化学方法可使纳米CeO2颗粒稳定悬浮于柴油中。标定转速全负荷下发动机燃用D50C和D100C后缸内压力峰值、压升率峰值和放热率峰值都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而其对应的曲轴转角相应提前,滞燃期分别相应缩短1o和2o曲轴转角。发动机燃油D50C和D100C后燃油消耗率略有降低,有效热效率有所增加。纳米CeO2颗粒添加至柴油中4种常规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其添加量增加越发明显。相比于纯柴油,标定转速全负荷下,D50C和D100C的比油耗分别降低约1.6%和2.3%,有效热效率分别增加约1.7%和2.3%。D50C和D100C的CO、HC、NOx和烟度排放平均分别降低3.4%和6.5%、15.1%和18.4%、2.4%和5.4%、4.0%和7.8%。D50C和D100C混合燃料的成本分别比柴油上升约0.8%和1.6%。综合来看,微量添加纳米CeO2颗粒可在略微增加燃油价格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发动机的高效燃烧与节能减排,因而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燃油添加剂。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排放
CEO2
Keywords
diesel engine
combustion
emissions
CeO2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醇-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夏舜午
孙平
邬齐敏
冯浩杰
杜小鹏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排放研究所
出处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摘
选择正丁醇作为助溶剂添加到乙醇-柴油中进行相溶性试验,绘制乙醇-正丁醇-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研究正丁醇添加量和含水体积分数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到正丁醇作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合理添加范围:若要满足十六烷值大于40,乙醇的体积掺混比极限值为20%,此时为保持燃料混合均匀,只需加入5%的正丁醇即可。混合燃料中每多溶解0.1%体积的水,需要使温度升高20℃左右或者多添加2%正丁醇。
关键词
柴油
乙醇
正丁醇
互溶性
混合燃料
Keywords
diesel
ethanol
n-butanol
mutual solubility
blended fuel
分类号
TK421.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酯类含氧燃料组分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邬齐敏
孙平
梅德清
李国成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燃油添加剂CeO_2提高柴油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邬齐敏
孙平
梅德清
孙柱
季燕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乙醇-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试验研究
夏舜午
孙平
邬齐敏
冯浩杰
杜小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