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树脂/ZrW_2O_8封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桂芳 程晓农 +2 位作者 徐伟 徐红星 管艾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将负热膨胀材料ZrW2O8粉体按一定质量比例与E-51环氧树脂混合,制备电子封装材料.测定了不同比例下封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玻璃化温度、抗拉与弯曲强度、吸湿率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可使ZrW2O8粉体均匀分散在环氧树... 将负热膨胀材料ZrW2O8粉体按一定质量比例与E-51环氧树脂混合,制备电子封装材料.测定了不同比例下封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玻璃化温度、抗拉与弯曲强度、吸湿率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可使ZrW2O8粉体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E-51基体中.随着ZrW2O8质量分数的增加,封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下降,玻璃化温度升高,拉伸、弯曲强度与抗吸湿性提高;当ω(E-51)∶ω(ZrW2O8)=3∶2时,封装材料的耐酸性腐蚀较好,而耐碱性腐蚀的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ZrW2O8粉体 负热膨胀 封装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杰 曹顺生 吉海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环糊精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并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其在高分子合成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难溶于水的有机单体与环糊精形成的复合物可以直接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成功地引发聚合。这一方面使反应过程更加... 环糊精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并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其在高分子合成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难溶于水的有机单体与环糊精形成的复合物可以直接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成功地引发聚合。这一方面使反应过程更加绿色化,减轻污染;另一方面,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可以进一步简化流程,控制产物结构,提高产物质量。本文从环糊精及环糊精/单体复合物分子结构出发,较为系统的综述了近些年来环糊精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聚合 主客体复合物 绿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翀 沈湘黔 周建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59-262,共4页
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性高、价格低、电化学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自身晶体结构的本征特性,LiFePO4具有室温下电子导电率低、离子传导率差等缺点,这已成为限制其应用的最大障碍。通过导... 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性高、价格低、电化学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自身晶体结构的本征特性,LiFePO4具有室温下电子导电率低、离子传导率差等缺点,这已成为限制其应用的最大障碍。通过导电碳包覆及金属或金属离子掺杂等改性方法提高这种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综述了磷酸铁锂改性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正极材料LiFePO4未来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电子导电率 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铁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制备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斌 傅明喜 +1 位作者 尹弗晓 祝娟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3,116,共4页
通过对非晶合金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对它们进行晶化处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晶化体积分数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试样经预处理后晶化相种类都增加了,循环处理的试样晶化体积分数最大,饱和磁通率... 通过对非晶合金Fe65Ni1Al5Ga2P8.65B9.6Si3C5.75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对它们进行晶化处理,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晶化体积分数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试样经预处理后晶化相种类都增加了,循环处理的试样晶化体积分数最大,饱和磁通率变化不大,矫顽力相对淬火态的试样下降了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晶化 饱和磁通率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长生 牟文斌 胡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为了考察和改善MC尼龙的吸水性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体浇铸工艺制备了MC尼龙/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经干摩擦实验后发现,未水浴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易受吸水性的影响而不稳定,而水浴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则能较快地达到稳定;MC尼龙/... 为了考察和改善MC尼龙的吸水性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体浇铸工艺制备了MC尼龙/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经干摩擦实验后发现,未水浴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易受吸水性的影响而不稳定,而水浴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则能较快地达到稳定;MC尼龙/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纯MC尼龙则以粘着磨损为主,水浴处理试样的总质量磨损率要小于未水浴处理试样,但吸水性对材料磨损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水浴处理MC尼龙/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能明显改善吸水性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晶须 MC尼龙 吸水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SrMoO_4:Eu^(3+)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孟献丰 高俊 +1 位作者 何禾 王云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782-2784,2789,共4页
以Eu2O3、Sr(NO3)2和(NH4)6Mo7O24.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u3+离子掺杂的Sr0.6MoO4∶Eu0.43+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荧光粉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 以Eu2O3、Sr(NO3)2和(NH4)6Mo7O24.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u3+离子掺杂的Sr0.6MoO4∶Eu0.43+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荧光粉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粉颗粒分散均匀,形状呈类四方双锥状,粒径在0.5~2μm之间,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光(396nm)和蓝光(466nm)有效激发,发射出峰值位于614nm的红光,激发波长与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因此,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oO4∶Eu3+ 白光LED 荧光粉 水热法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在环氧树脂基封装材料中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桂芳 徐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2-35,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封装料中所用TiO2、MgO、Al(OH)3、CaCO3、BN、BeO等填料的特点,包括填料的形状、颗粒大小、密度以及特殊性能。根据封装材料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重点叙述了SiO2、Al2O3、AlN等3种粉体作为填料及其所制备的封装材... 简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封装料中所用TiO2、MgO、Al(OH)3、CaCO3、BN、BeO等填料的特点,包括填料的形状、颗粒大小、密度以及特殊性能。根据封装材料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重点叙述了SiO2、Al2O3、AlN等3种粉体作为填料及其所制备的封装材料各自的优势。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用填料应朝着纳米化、功能化、低膨胀系数、绿色化、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封装材料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制与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杨 陈志刚 +1 位作者 李霞章 陈爱莲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2,126,共5页
通过分析软质层的形成、作用以及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对材料去除的影响,改进了CMP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了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对磨料嵌入硅晶片基体材料的深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磨料硬度对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质层的存在... 通过分析软质层的形成、作用以及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对材料去除的影响,改进了CMP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了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对磨料嵌入硅晶片基体材料的深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磨料硬度对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质层的存在增加了单个纳米磨料所去除材料的体积,且对基体材料有保护作用,减小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深度;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抵消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切削深度,从而也决定了抛光表面的粗糙度;纳米磨料的自身变形量与纳米磨料的硬度有关,硬度低的纳米磨料自身变形量大,因而切削深度小,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软质层 硬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微动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章跃 刘义发 史邵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0,55,共4页
以纳米Al2O3为增强相,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的比例、载荷等对复合材料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并和纯铜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l2O3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4%,以2%为最佳;纯铜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轻微上升... 以纳米Al2O3为增强相,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的比例、载荷等对复合材料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并和纯铜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l2O3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4%,以2%为最佳;纯铜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轻微上升,但Cu/Al2O3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着载荷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极小和较大的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均比纯铜低,但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始终比纯铜的低,相对耐磨性最高可达1.55,呈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耐磨性 弥散强化 铜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填料ZrSiO_4、Al_2O_3对制动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宝玉 姚冠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J0030-J0034,共5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为了探究增摩填料ZrSiO4、Al2O3在制动摩擦过程中的作用,用MM3000惯性台架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所制备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测摩擦材料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硬质填料...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为了探究增摩填料ZrSiO4、Al2O3在制动摩擦过程中的作用,用MM3000惯性台架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所制备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测摩擦材料摩擦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硬质填料具有良好的增摩作用;硬质颗粒在制动过程中有效的填充了摩擦材料表面的凹坑和空隙,在摩擦材料表面形成了稳定的表面膜,能够使受应力破裂的表面膜有规律的脱落,具有自洁净能力;摩擦过程伴随着热磨损、疲劳磨损和热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摩填料 摩擦磨损 摩擦稳定性 表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器摩擦片材料热物性参数对其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冠新 牛华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4,共4页
采用Abaqus模拟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的三维瞬态温度场,研究摩擦片材料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对其制动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摩擦片材料导热系数可以降低摩擦片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但会增大摩擦面瞬时最高温度;增大摩擦片材... 采用Abaqus模拟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的三维瞬态温度场,研究摩擦片材料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对其制动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摩擦片材料导热系数可以降低摩擦片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但会增大摩擦面瞬时最高温度;增大摩擦片材料的比热容对降低摩擦面瞬时最高温度效果较好,但会增大摩擦材料轴向和径向的温度梯度;和导热系数相比,比热容变化对摩擦片瞬时最高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增大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可以达到既降低瞬时最高温度又减小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导热系数 比热容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汽车用刹车片摩擦材料研制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飞霞 李长生 +1 位作者 陈贝贝 郭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5-58,共4页
分析了重载汽车刹车片的失效特点和性能要求,提出了材料改性方案,研制了一种半金属无石棉刹车片摩擦材料。通过对基体材料粘结剂中的树脂进行硼-桐油复合改性,多种碳元素材料按比例复合添加等工艺,改善了摩擦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分析了重载汽车刹车片的失效特点和性能要求,提出了材料改性方案,研制了一种半金属无石棉刹车片摩擦材料。通过对基体材料粘结剂中的树脂进行硼-桐油复合改性,多种碳元素材料按比例复合添加等工艺,改善了摩擦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经过摩擦试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验证了这种刹车片性能可满足重载车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金属材料 刹车片 碳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SiO_4和Al_2O_3粒度对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玉玲 姚冠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49,共5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对所制备的摩擦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填料硅酸锆和氧化铝的粒度对多纤维增强树脂基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锆和氧化铝的加入可起到良好的增摩效果,随着填料粒度...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有机制动摩擦材料,对所制备的摩擦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填料硅酸锆和氧化铝的粒度对多纤维增强树脂基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锆和氧化铝的加入可起到良好的增摩效果,随着填料粒度的细化,摩擦系数减小,但稳定性在粒度居中时最好,同时对磨损率也有一定影响。通过观察试样磨损后表面形貌探讨摩擦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粒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掺杂方式对Al2O3/Ni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景茂祥 韩翀 +2 位作者 沈湘黔 李旺兴 李东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557-3561,共5页
分别以Ni包裹氧化铝微球、氧化铝包裹Ni微球以及氧化铝/Ni共沉淀复合微球粉体为烧结原料,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Ni质量含量在0%~30%的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利用SEM,TEM,XRD对烧结Al2O3/Ni金属陶瓷的微结构及前躯体、热还原粉体和... 分别以Ni包裹氧化铝微球、氧化铝包裹Ni微球以及氧化铝/Ni共沉淀复合微球粉体为烧结原料,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Ni质量含量在0%~30%的氧化铝基金属陶瓷。利用SEM,TEM,XRD对烧结Al2O3/Ni金属陶瓷的微结构及前躯体、热还原粉体和金属陶瓷的晶相进行了分析,通过阿基米德法测量了金属陶瓷的相对密度,并分别利用三点弯曲法和单边切口横梁法对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种粉体制备的金属陶瓷分别形成了晶间型、晶内型及晶间/晶内混合型结构,且在烧结过程中,Ni相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致密化速率,也抑制了氧化铝晶粒的长大.同时,Ni掺杂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氧化铝基质的断裂模式及力学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Ni包裹氧化铝微球 氧化铝包裹 Ni微球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Ag掺杂对YBa_2Cu_3O_x和Bi_2Sr_2CaCu_2O_x固体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旻璐 李长生 +2 位作者 董丽荣 彭义 唐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5-57,共3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XRD和SEM检测了材料的成分以及相结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都是由超导相和Ag相组成。采用销-盘式摩擦试...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XRD和SEM检测了材料的成分以及相结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都是由超导相和Ag相组成。采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试样在常温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纯YBa2Cu3Ox的摩擦系数为0.68~0.95,当掺杂15%(质量分数)Ag时,摩擦系数减小到最低,为0.11左右;纯Bi2Sr2CaCu2Ox的摩擦系数为0.21~0.22,当掺杂10%(质量分数)Ag时,摩擦系数降低到最低,为0.18左右。在超导体中添加Ag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Ag可在材料摩擦接触表面形成一层Ag膜,从而有效改善接触表面,达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2Cu3Ox/Ag Bi2Sr2CaCu2Ox/Ag 摩擦性能 固体自润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6061复合材料半固态焊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跃志 陈刚 雷玉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22,共4页
通过对SiCp/6061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条件下的焊接特性研究,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焊接新方法。根据对不同焊接温度下合金基体受冲击力作用时的变形能力以及冷却后基体中颗粒、缩松分布情况的分析,优化了半固态焊接参数。结果表... 通过对SiCp/6061复合材料在半固态条件下的焊接特性研究,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焊接新方法。根据对不同焊接温度下合金基体受冲击力作用时的变形能力以及冷却后基体中颗粒、缩松分布情况的分析,优化了半固态焊接参数。结果表明:620℃时,在20N冲击力作用下,试样有较好的触变成形能力,颗粒团聚程度较低,缩松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焊接 焊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增强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晶 李长生 +1 位作者 李剑锋 华国民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了增加陶瓷球的韧性和耐磨性,提高轴承的抗冲击能力,在氮化硅中掺杂碳化硅,将硅粉、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氮气环境下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烧结,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不同碳含量的复合陶瓷,并通过试验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在氮化硅基... 为了增加陶瓷球的韧性和耐磨性,提高轴承的抗冲击能力,在氮化硅中掺杂碳化硅,将硅粉、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氮气环境下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烧结,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不同碳含量的复合陶瓷,并通过试验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在氮化硅基陶瓷中掺杂质量分数为5%的碳化硅能改善晶界,有效抑制陶瓷球疲劳裂纹的扩展,材料韧性提高19. 23%,磨损率降低20. 83%,陶瓷轴承的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球轴承 氮化硅基复合材料 韧性 磨损 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多孔金属生物材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昊 陈靓瑜 +1 位作者 张洪岳 李楠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33,共13页
增材制造的多孔金属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植入物骨骼等生物医用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对多孔金属生物材料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多孔生物材料的设计、制造与表面处理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并说明了粉床熔融技术最... 增材制造的多孔金属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植入物骨骼等生物医用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对多孔金属生物材料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多孔生物材料的设计、制造与表面处理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并说明了粉床熔融技术最适合多孔金属生物材料的制造。同时,讨论了不同金属生物材料(生物惰性材料与降解材料)制造多孔生物材料的利弊,包括束基单元设计、面基单元设计和梯度设计,并简要说明了孔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合适的热处理与表面改性技术会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未来的研究中,TPMS结构与分级设计将会作为研究的重点。生物降解材料也需要大量研发。为了达到增强多孔金属生物材料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要求,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研发新型合金体系与设计表面改性方法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生物惰性金属 生物降解性材料 拓扑设计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NPC/CoFe_(2)O_(4)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江陈烨 罗驹华 +1 位作者 陈晓雯 孙彩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6,共7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NPC),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NPC/CoFe_(2)O_(4)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XPS和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VNA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出在2G~18GHz范围内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结果...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NPC),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NPC/CoFe_(2)O_(4)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XPS和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VNA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出在2G~18GHz范围内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当CoFe_(2)O_(4)的添加量为15%时,样品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当频率为10.24GHz时,最低反射损耗达到-19.09dB,此时样品的厚度为3.5mm,有效吸波带宽为4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氮掺杂多孔碳 铁氧体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高温氧化磨损及氧化物膜的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康敏 王树奇 +3 位作者 杨子润 王峰 崔向红 潘励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研究了Cr-Mo-V铸钢高温磨损过程中氧化物膜的形态和剥落方式,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00℃高温磨损经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和Fe2O3的氧化物膜,避免了钢与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磨损.同时,脆性氧化物膜发生疲劳剥落,导致磨... 研究了Cr-Mo-V铸钢高温磨损过程中氧化物膜的形态和剥落方式,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00℃高温磨损经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和Fe2O3的氧化物膜,避免了钢与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磨损.同时,脆性氧化物膜发生疲劳剥落,导致磨损.磨损率取决于氧化物膜的剥落方式,在氧化膜内部剥落及氧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剥落,属于正常的轻微氧化磨损,磨损率较低;从基体内部开裂剥落,属严重磨损,磨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磨损 氧化物膜 疲劳剥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