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动画中运动路径实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扬 卢章平 潘金彪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1,共5页
传统的工程动画都是以现有的三维软件为平台进行建模、获得渲染帧序列后,用流媒体文件来实现动画。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实时控制工程动画运动路径的方法,以构造B样条的德波尔算法为基础,在初始驱动样条路径上进行节点插入的局部升阶,生成... 传统的工程动画都是以现有的三维软件为平台进行建模、获得渲染帧序列后,用流媒体文件来实现动画。本文引入一种新的实时控制工程动画运动路径的方法,以构造B样条的德波尔算法为基础,在初始驱动样条路径上进行节点插入的局部升阶,生成新的插入节点u,并实时响应控制参数的输入v,将输入参数节点与节点插入生成的节点形成一组控制节点用来控制样条的偏移度,然后引入关于时间t的线性函数的质量权重Wk(t)来控制路径曲线的偏移量。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工程动画中运动路径实时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路径控制 B样条升阶 工程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结构的工程图形自动批改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12期43-44,共2页
讨论了如何将MFC与ARX相结合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介绍了CAD远程考试系统的组成架构、运行环境、工作模式,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该系统的图形自动批改子系统的ARX实现方法。
关键词 C/S结构 工程图形自动批改系统 网络教学 计算机网络 校园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绘草图笔触识别与规整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章平 唐磊 +1 位作者 袁浩 李明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84-2386,共3页
结合工业设计师个人的构思和工作习惯,提出一套针对产品概念设计在线草图笔触识别与规整方法。利用笔触的绘制速度和型值点密度来估计笔触中的角点数量,并对角点进行识别;然后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利用型值点反求控制点拟合曲线,将笔触... 结合工业设计师个人的构思和工作习惯,提出一套针对产品概念设计在线草图笔触识别与规整方法。利用笔触的绘制速度和型值点密度来估计笔触中的角点数量,并对角点进行识别;然后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利用型值点反求控制点拟合曲线,将笔触以参数化表示,以及判定和处理多笔触的重叠问题;最后对草图拓扑结构的获取进行了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草图识别和规整中遇到的问题,适用于对复杂草图的处理,增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对草图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草图 笔触 在线识别 重叠笔触 拓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技术的工程图学网络习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4
作者 卢章平 刘爱平 戴立玲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以工程图学网络化教学为目的,针对目前各种工程图学网络习题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一种引入移动教育的系统构建方案。系统是以 JAVA 技术为开发手段,依据工程图学教学的特点而设计的网络习题系统。系统包括了运行于因特网上的有线部分... 以工程图学网络化教学为目的,针对目前各种工程图学网络习题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一种引入移动教育的系统构建方案。系统是以 JAVA 技术为开发手段,依据工程图学教学的特点而设计的网络习题系统。系统包括了运行于因特网上的有线部分和运行于无线网络上的无线部分,有文件上载、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图形平台等几大模块,能实现绘图,自动批改等多种功能,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无线上网技术,J2ME 无线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网络教学 JAVA技术 移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制图习题集教学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辉学 戴立玲 卢章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5,共6页
立足于工程制图习题集教学改革的需求和现状,以实用性为原则,设计和开发了比较通用的基于Internet的工程制图习题集网络化作业系统。通过教学可行性分析,确定了系统的设计策略,实现了以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持的系统开发方法,完成了... 立足于工程制图习题集教学改革的需求和现状,以实用性为原则,设计和开发了比较通用的基于Internet的工程制图习题集网络化作业系统。通过教学可行性分析,确定了系统的设计策略,实现了以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持的系统开发方法,完成了人员管理、习题集管理、学生作业流程、教师批阅流程以及师生交流等功能。系统为B/S工作模式,力求导航清晰,使用简单,适合工程制图的教学进程,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网络化习题集 教学改革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的图形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章平 庞明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60-62,114,共4页
计算机图形技术为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该文以Duffing方程为例,给出了Matlab环境下生成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的相图、Poincaré映射以及使用图形化手段计算混沌吸引子关联维数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对非线性... 计算机图形技术为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该文以Duffing方程为例,给出了Matlab环境下生成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的相图、Poincaré映射以及使用图形化手段计算混沌吸引子关联维数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对非线性常微分动力系统进行图形化研究具有一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常微分动力系统 可视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机构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锋娟 卢章平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提出了在simulink下的机构仿真方法 ,讲述了simulink的一般应用及用于机构仿真的思想 ,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机构 SIMULINK 仿真 可视化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双线程工程动画实时控制技术
8
作者 潘金彪 卢章平 +1 位作者 袁浩 徐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8,共3页
传统的工程动画是通过过程化建模、渲染得到的流媒体文件,它不能进行实时交互;于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交互技术,它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双线程实现实时控制技术,定义场景中的物体为类的实例对象,并且对于事件驱动能实时响应,使工程动... 传统的工程动画是通过过程化建模、渲染得到的流媒体文件,它不能进行实时交互;于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交互技术,它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双线程实现实时控制技术,定义场景中的物体为类的实例对象,并且对于事件驱动能实时响应,使工程动画的演示过程能够实时交互,不影响其演示效果,增强工程动画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双线程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的工程图学网络图形平台的开发
9
作者 戴立玲 刘爱平 卢章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根据网络化教学的思想,阐述了一种基于JAVA体系的,以教学为目的的工程图学网络图形平台的设计。介绍了图形平台主要功能及其实现,包括网络功能、绘图功能、捕捉功能、编辑功能和自动批改功能,以及一些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如DXF文件信息的... 根据网络化教学的思想,阐述了一种基于JAVA体系的,以教学为目的的工程图学网络图形平台的设计。介绍了图形平台主要功能及其实现,包括网络功能、绘图功能、捕捉功能、编辑功能和自动批改功能,以及一些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如DXF文件信息的提取、图形数据的预处理、求交运算中的运算结构,并介绍了图形平台与工程图学网络课件系统的集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图形平台 网络编程语言技术 网络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件形状特征自动提取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卢章平 姚辉学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三维实体造型环境下,基于零件构造的布尔运算和参数化设计的过程,提取构成零件的每一个基本体,利用知识库(即规则库)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模拟人的形象思维和设计习惯,识别出构成零件的主体结构。按照最佳方向二要素原则自动识别和... 在三维实体造型环境下,基于零件构造的布尔运算和参数化设计的过程,提取构成零件的每一个基本体,利用知识库(即规则库)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模拟人的形象思维和设计习惯,识别出构成零件的主体结构。按照最佳方向二要素原则自动识别和提取出零件的形状特征,从而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要求的主视图,为在三维设计中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要求的二维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特征 智能识别 三维设计 主视图 零件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处理技术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生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国朋 戴立玲 +1 位作者 卢章平 李明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提出了以点云数据作为喷涂机器人轨迹生成的数据格式,采用点云处理技术,通过对点云的预处理、区域分割,点云切片、采样点求取法矢量及沿法矢量方向偏移等方法实现了喷涂机器人轨迹的生成。将点云技术运用到喷涂机器人轨迹规划,通过点云... 提出了以点云数据作为喷涂机器人轨迹生成的数据格式,采用点云处理技术,通过对点云的预处理、区域分割,点云切片、采样点求取法矢量及沿法矢量方向偏移等方法实现了喷涂机器人轨迹的生成。将点云技术运用到喷涂机器人轨迹规划,通过点云区域分割细化了点云特征,降低了喷涂工艺的复杂性,同时很好的控制喷枪的位置,提高了喷涂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割 点云切片 喷涂机器人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零件的非真实感渲染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浩田 戴立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77-4381,共5页
针对机械零件CAD模型在二维载体上显示时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对零件模型进行非真实感渲染,使结果类似于手绘轴测图中的黑白润饰样式。根据手绘轴测图的润饰策略,对零件模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并制订出针对主要特征的识别规则;在... 针对机械零件CAD模型在二维载体上显示时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对零件模型进行非真实感渲染,使结果类似于手绘轴测图中的黑白润饰样式。根据手绘轴测图的润饰策略,对零件模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并制订出针对主要特征的识别规则;在此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出多种润饰笔触效果,并与特征识别结果相结合,最终生成表达型的轴测图样。通过实例验证了渲染工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非真实感渲染 工程特征 手绘轴测图 三角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凹凸贴图的文物纹理重建技术研究
13
作者 戴雯 卢章平 戴立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期237-240,285,共5页
以文物的虚拟展示,资源共享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快速有效的高度图提取和凹凸映射方法。分析现有凹凸纹理重建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点云切片技术,得出了适合文物的高度差提取方法;对基于高度图的凹凸映射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了快速有效的文物纹... 以文物的虚拟展示,资源共享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快速有效的高度图提取和凹凸映射方法。分析现有凹凸纹理重建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点云切片技术,得出了适合文物的高度差提取方法;对基于高度图的凹凸映射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了快速有效的文物纹理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用较少的多边形建立具有高度真实感的数字化文物,便于网络传输与浏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凹凸贴图 点云切片 纹理重建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草图中相机定标技术的研究
14
作者 杨华春 卢章平 +1 位作者 袁浩 沙春发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3,共7页
以基于设计草图的3D模型检索技术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快速有效的灭点探测和相机定标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灭点探测方法的优缺点,从整体最优化和快速探测出发,得出了适合基于设计草图进行检索的草图灭点探测方法;然后对相机定标技术进行研... 以基于设计草图的3D模型检索技术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快速有效的灭点探测和相机定标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灭点探测方法的优缺点,从整体最优化和快速探测出发,得出了适合基于设计草图进行检索的草图灭点探测方法;然后对相机定标技术进行研究,对线性定标模型进行改进,得出了快速有效的相机定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相机定标 设计草图灭点 三维模型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卫东 刘欢 +3 位作者 刘冬生 胡雪华 李萍萍 卢章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以温室黄瓜生长为例,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关联分析法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依据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建立了植株-环境的信息响应模型和信息反馈模型,再从植株生长的系统变化过程对相关模型进行耦合。运用规则化处理方法与... 以温室黄瓜生长为例,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关联分析法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依据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建立了植株-环境的信息响应模型和信息反馈模型,再从植株生长的系统变化过程对相关模型进行耦合。运用规则化处理方法与面向对象技术建立植株拓扑演变模型与器官形态发生模型,并构建虚拟植物动态模型。实验表明,模型拟合度均达到95%以上,能较好地虚拟外部环境作用下的植物生长发育,为动态掌握和预测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条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黄瓜模型耦合 面向对象技术 虚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植物模型及其构建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6
作者 唐卫东 李金忠 +3 位作者 刘昌鑫 胡雪华 李萍萍 卢章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06-3211,共6页
针对近年来有关虚拟植物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虚拟植物模型进行了分类;通过介绍和总结虚拟植物模型的常见构建方法,对目前一些典型的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并指出了现有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不足之... 针对近年来有关虚拟植物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虚拟植物模型进行了分类;通过介绍和总结虚拟植物模型的常见构建方法,对目前一些典型的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并指出了现有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植物 模型 构建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植物生长数字化模型构建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卫东 朱平 +3 位作者 郭晨 刘昌鑫 李萍萍 卢章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9-162,166,共5页
根据试验观测值提取植物生长特征信息,以累积生长度日为参数构造植物的形态发生模型,采用信息映射与归一化方法对信息进行重构,建立植物生长数字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植物生长受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模拟,为实时掌握... 根据试验观测值提取植物生长特征信息,以累积生长度日为参数构造植物的形态发生模型,采用信息映射与归一化方法对信息进行重构,建立植物生长数字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植物生长受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模拟,为实时掌握与合理决策植物适宜的生长条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植物生长 数字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温室黄瓜发育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2 位作者 卢章平 周静 刘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421-6422,共2页
为了研究现代温室黄瓜发育动态模型,动态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通过对黄瓜生长的连续定期试验观测,将黄瓜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温室黄瓜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用... 为了研究现代温室黄瓜发育动态模型,动态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通过对黄瓜生长的连续定期试验观测,将黄瓜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温室黄瓜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用逐日平均温度替代了各生育阶段的日平均温度,所建立的发育模拟模型能连续动态地模拟作物生长到任一阶段时的发育进程,从而有效地预测出黄瓜各生育阶段经历的天数。通过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比较表明所建立的黄瓜发育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该模型对作物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有效建立作物生长动态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生长度日 发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L系统的植物结构功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4-96,99,共4页
为了真实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入了Open-L系统建模理论。在植物形态发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生长时其形态与生理特性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综合考虑植物结构与功能的虚拟植物模型,再根据该模型有效组织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 为了真实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入了Open-L系统建模理论。在植物形态发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生长时其形态与生理特性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综合考虑植物结构与功能的虚拟植物模型,再根据该模型有效组织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并建立植物生长的可视化流程。最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L系统 结构功能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模型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0-1222,1231,共4页
兼顾植物生理功能的形态发生模型,是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芦苇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及生理变化,分析了形态结构与生理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建模方法。根据生成的形态模型... 兼顾植物生理功能的形态发生模型,是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芦苇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及生理变化,分析了形态结构与生理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建模方法。根据生成的形态模型有效组织芦苇生长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并建立其可视化流程。通过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芦苇的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机 芦苇 形态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