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构化表面失电制动器的减振降噪设计研究
1
作者 李自力 杨宏 +3 位作者 孙万 范小斌 李申 张忠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72,共8页
针对电梯失电制动器制动时摩擦片与夹持片和吸持片摩擦振动会产生噪声的问题,通过建立制动器三维模型,使用复特征值分析法分析在夹持片表面、吸持片表面和摩擦片表面进行不同织构设计对系统不稳定模态分布和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 针对电梯失电制动器制动时摩擦片与夹持片和吸持片摩擦振动会产生噪声的问题,通过建立制动器三维模型,使用复特征值分析法分析在夹持片表面、吸持片表面和摩擦片表面进行不同织构设计对系统不稳定模态分布和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显式动态分析法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夹持片表面设计沟槽织构时对比其他表面和织构系统相对最稳定,且夹持片表面竖槽和摩擦片表面横槽配合组成的十字形状配合织构的减振降噪效果最为显著。通过研究十字配合织构的接触应力发现,配合织构可以减少接触应力的集中程度,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制动器系统的稳定性,使摩擦噪声强度减弱。研究结果将为失电制动器织构化表面设计和降噪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失电制动器 复特征值分析 表面织构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基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佳莉 胡宏伟 +1 位作者 程广贵 丁建宁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9-845,862,共18页
基于柔性衬底材料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F-PSC)具有高效率、轻量化等优点,为航空航天、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近年来,以p型氧化镍(NiO_(x))作为空穴传输层(HTL)的单结倒置F-PSC的最佳光电转换效率(PCE)为21... 基于柔性衬底材料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F-PSC)具有高效率、轻量化等优点,为航空航天、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近年来,以p型氧化镍(NiO_(x))作为空穴传输层(HTL)的单结倒置F-PSC的最佳光电转换效率(PCE)为21.3%,串联的PCE甚至达到了24.7%,显示了其良好的商业化前景。这主要是由于NiO_(x)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可忽略的J-V滞后效应和良好的稳定性。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基于柔性衬底的NiO_(x)的制备方法,掺杂对NiO_(x)空穴传输层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NiO_(x)与钙钛矿之间的界面钝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基于NiO_(x)的F-PSC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F-PSC) 氧化镍(NiOx) 无机空穴传输层(HTL) 薄膜制备 界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电聚苯胺的离子凝胶柔性驱动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洪生 程广贵 胡宏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120,共4页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柔性电化学驱动器具有驱动电压低,成本低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柔性驱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别以硫酸和植酸作为掺杂剂合成导电聚苯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掺杂剂对聚苯胺微观...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柔性电化学驱动器具有驱动电压低,成本低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柔性驱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别以硫酸和植酸作为掺杂剂合成导电聚苯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掺杂剂对聚苯胺微观结构的影响。将掺杂态的导电聚苯胺作为添加剂加入到PEDOT∶PSS驱动器电极中,获得了一种具有高拉伸和高导电性(925S/cm)的电极,并且驱动器的最大质量电容可达到1F/g,最大弯曲位移为5.6mm。结果表明:聚苯胺作为添加剂对驱动器的驱动性能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电化学驱动器 聚苯胺 高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OT∶PSS导电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立明 程广贵 胡宏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2,共5页
以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原料,通过添加离子液体调控纤维性能,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和良好热电输出特性的多功能PEDOT∶PSS纤维,并考察了离子液体含量及喷丝头直径对纤... 以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原料,通过添加离子液体调控纤维性能,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和良好热电输出特性的多功能PEDOT∶PSS纤维,并考察了离子液体含量及喷丝头直径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PEDOT∶PSS纤维断裂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196MPa、2054S/cm,功率因数达到80μW/(m·K^(2)),塞贝克系数超过20μV/K,最大功率为3.5nW;随着喷丝头直径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提高,喷丝头直径为0.25mm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254MPa,电导率为2465S/cm;喷丝头直径为0.58mm时纤维断裂伸长率达到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PEDOT∶PSS 湿法纺丝 多功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5
5
作者 姜竹 邹博杨 +11 位作者 丛琳 谢春萍 李传 谯耕 赵彦琦 聂彬剑 张童童 葛志伟 马鸿坤 金翼 李永亮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46-2771,共26页
储热技术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装置、系统、政策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升,本文对构建复合型储热材料的配方研究、材料特... 储热技术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装置、系统、政策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升,本文对构建复合型储热材料的配方研究、材料特性的微观模拟研究,及其相关的制备技术进行了总结。此外,随着高温熔融盐储热材料在光热发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其产生的高温腐蚀行为与腐蚀防护技术进行了概述。储热装置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板式、填充床式和管壳式储热单元的强化传热方法。储热系统与应用方面,本文对基于相变储热和热管理、热化学储热、液态空气储能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储热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政策干预,因此本文对不同国家针对储热技术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热储热 相变储热 热化学储热 液态空气储能 政策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电耦合作用下多孔石墨烯膜时间维度的脱盐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浩 张福建 +3 位作者 刘珍 周文轩 张鹏 张忠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7-2074,共8页
海水淡化时间选择性原理是利用流固界面边界滑移来实现大孔径多孔石墨烯反渗透膜的高效脱盐。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旋转的多孔石墨烯反渗透模型施加电场,进一步调控多孔石墨烯-海水的边界滑移,探索力电耦合效应对多孔石墨烯脱盐性能的... 海水淡化时间选择性原理是利用流固界面边界滑移来实现大孔径多孔石墨烯反渗透膜的高效脱盐。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旋转的多孔石墨烯反渗透模型施加电场,进一步调控多孔石墨烯-海水的边界滑移,探索力电耦合效应对多孔石墨烯脱盐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电场导致多孔石墨烯-海水的界面摩擦增大,供给端流固边界滑移速度减小。但重要的是,施加电场可以使多孔石墨烯反渗透膜的水通量较未施加电场时提升约12%,虽然此时盐离子截留率略有降低,但仍保持在90%以上。通过分析盐离子通过纳米孔的能障和水分子的平均氢键数,深入阐明了电场对多孔石墨烯时间维度脱盐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盐 分子模拟 时间维度选择性 多孔石墨烯 力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缺陷双机械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灿志 潘琛 +2 位作者 孙万 王晓东 程广贵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4-68,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切实提高木材利用率,基于工业机械手技术及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构建了一种双机械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针对系统缺陷检测分辨力、缺陷复形能力设计验证试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100 kHz聚焦换... 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切实提高木材利用率,基于工业机械手技术及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构建了一种双机械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针对系统缺陷检测分辨力、缺陷复形能力设计验证试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100 kHz聚焦换能器进行木材样件缺陷检测时,双机械手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对厚度为15 mm的木材中≥5 mm的节子等缺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并且对不同形状的缺陷具有较强的复形能力,对复杂曲面构件的缺陷也具有较强的检出能力,检测方法的提出为木材的完整性评估和可用性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空气耦合超声 木材检测 缺陷检测 工业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离子凝胶制备与电化学驱动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燕 胡宏伟 程广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驱动器具有低工作电压、制备简单、易操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多采用添加具有高电化学活性材料的方法提高其驱动性能,但纯导电聚合物电化学驱动器的驱动应变仍小于1%。通过...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驱动器具有低工作电压、制备简单、易操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多采用添加具有高电化学活性材料的方法提高其驱动性能,但纯导电聚合物电化学驱动器的驱动应变仍小于1%。通过添加剂调控导电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获得了一种具有高导电性(1500S/cm)、高拉伸率(47%)的导电聚合物离子凝胶,其最大驱动应变达到1.4%,优于已经报道的导电聚合物电化学驱动器。这一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电极的微观结构对于电化学驱动器驱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电化学驱动器 离子凝胶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ly Weak-light Sensitive and Dual-band Switchable Photodetector Based on CuI/Si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
9
作者 YANG Jialin WANG Liangjun +2 位作者 RUAN Siyuan JIANG Xiulin YANG Cha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3-1069,共7页
In recent years,copper iodide(CuI)is an emerging p-type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with high intrinsic Hall mobility,high optical absorption and large exciton binding energy.However,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the photo... In recent years,copper iodide(CuI)is an emerging p-type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with high intrinsic Hall mobility,high optical absorption and large exciton binding energy.However,the spectral response and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are limited for CuI-based heterostructure devices,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y in fabrication of high-quality CuI thin films on other semiconductors.In this study,a p-CuI/n-Si photodiode has been fabricated through a facile solid-phase iodination method.Although the CuI thin film is polycrystalline with obvious structural defects,the CuI/Si diode shows a high weak-light sensitivity and a high rectification ratio of 7.6×10^(4),indicating a good defect tolerance.This is because of the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 behavior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n diode.In this work,the mechanism of photocurrent of the p^(+)n diode has been studied comprehensively.Different monochromatic lasers with wavelengths of 400,505,635 and 780 nm have been selected for testing the photoresponse.Under zero-bias voltage,the device is a unilateral heterojunction,and only visible light can be absorbed at the Si side.On the other hand,when a bias voltage of-3 V is applied,the photodiode is switched to a broader“UV-visible”band response mode.Therefore,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range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the“Visible”and“UV-visible”bands by adjusting the bias voltage.Moreover,the obtained CuI/Si diode was very sensitive to weak light illumination.A very high detectivity of 10^(13)-1014 Jones can be achieved with a power density as low as 0.5μW/cm^(2),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u-based diodes.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high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uI when integr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iodide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健 费潇 +2 位作者 王腊梅 赵珂 金卫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134-10139,共6页
为了实现超疏表面上液滴的接触角测量,提出了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通过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测量实验对所提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能有效稳定地测量出超疏水表面上的液滴接触角... 为了实现超疏表面上液滴的接触角测量,提出了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通过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测量实验对所提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能有效稳定地测量出超疏水表面上的液滴接触角值;实施提出的接触角测量方法时需要测量点均布在液滴高度的2/5范围内的液滴轮廓上;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中接触点的选择误差对接触角测量结果的影响是可控的。可见基于液滴局部轮廓的接触角测量方法可用于表征表面的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超疏水表面 液滴轮廓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膨胀成型法膨胀温度对微结构参数的影响
11
作者 李健 王腊梅 +2 位作者 居信 赵珂 金卫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共6页
为研究气体膨胀成型法中,膨胀温度对微结构几何参数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微气泡几何参数随膨胀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半径和深度分别为50和100μm的模板孔而言,膨胀温度50℃是其形成微气泡的临界温度;对于半径和深度... 为研究气体膨胀成型法中,膨胀温度对微结构几何参数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微气泡几何参数随膨胀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半径和深度分别为50和100μm的模板孔而言,膨胀温度50℃是其形成微气泡的临界温度;对于半径和深度分别为100和400μm的模板孔而言,在80~5000℃的范围内,微气泡直径仅从200μm增大至700μm,高度从100μm增大至700μm。这表明,气体膨胀成型法中微气泡的形成存在临界膨胀温度;当膨胀温度达到临界膨胀温度并且继续升高时,微气泡体积膨胀被分摊到直径方向和高度方向,因此,单纯调整膨胀温度难以实现微气泡参数的大范围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膨胀成型法 数值模拟 微气泡 微凹腔 膨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