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目标引领成长模式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杨志春
-
机构
江苏大学学生工作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3,共3页
-
基金
江苏大学2015年教改重点项目"大学生学业规划实践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JGZD02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在推进大学生学业规划过程中制订并实施目标引领成长模式,既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谋求良好生涯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引领性学业规划目标,科学梳理学业规划工作路径,通过长短期结合、轻重性统筹的目标引领,高效助推大学生成长、成人与成才。
-
关键词
大学生
目标引领
学业规划
生涯规划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完善大学生“村官”用人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志春
苏益南
-
机构
江苏大学学生工作部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6,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村官’选人用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BDJ021)的成果之一
-
文摘
在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的人才战略工程,也是政府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完善用人机制,保障大学生"村官"到任后"留得住",发挥好作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现状,就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用人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用人机制
考核激励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3G通信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洪波
程佳伟
杨兰
-
机构
江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1,共2页
-
基金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3-34)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D710014)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JS048)
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C-a/2006/01/026)的成果
-
文摘
3G通信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服务内容吸引着追求时尚而又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的大学生,这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吸取之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在3G技术即将大范围推广前,分析3G通信技术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
关键词
3G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 4
-
-
作者
唐亮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
-
出处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27-I0027,共1页
-
文摘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铸造了中华儿女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怀。在当前多元文化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念背景下,饮食文化早已超出固有的饮食领域,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如陈寿在《三国志》的记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深夜食堂》等众多饮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在社会上掀起饮食文化的传播热浪,如能将饮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更能引领大学生充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关键词
社会价值观念
文化类节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
《三国志》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被引量:21
- 5
-
-
作者
高鸣
施进华
-
机构
江苏大学党委宣传部
江苏大学学生工作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6,共3页
-
文摘
本文在认真分析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符合时代特点、队伍实际的师德建设的原则及建设途径,以利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
-
关键词
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
高校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 6
-
-
作者
李洪波
程佳伟
杨兰
-
机构
江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7,共4页
-
基金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3-34)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D710014)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JS048)
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C-a/2006/01/026)的研究成果
-
文摘
为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的问题,作者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一处委托,多方监管,责权明确,利益相关"的模式。研究与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三个方向,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专家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质量的保证。
-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高校辅导员
激励管理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发展理念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李洪波
李宏刚
-
机构
江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96,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SJD710014)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JS048)
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C-a/2006/01/026)
-
文摘
基于发展的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发展历程;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发展基础;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特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发展方向。提出从发展理念出发,"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治理模型,以创设和谐、协作与共融的发展环境为根本,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
关键词
发展
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述评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