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33
- 1
-
-
作者
姚冠新
杨道建
李洪波
陈文娟
顾晴
-
机构
江苏大学党办校办
江苏大学团委
江苏大学学工处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6,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哲社重点项目(2011ZDIXM039)
江苏省高教教改项目(2011JSJG143)
+2 种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0GLB007
11JYD019)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文摘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提出从转变教育理念、整合校内资源和提升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
-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提升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石昌瑞
潘金彪
-
机构
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部)思政科
江苏大学团委宣传部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68,共2页
-
基金
江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DXGB201010)
-
文摘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从实践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最后从队伍建设、搭建平台、舆情调查、活动推进和服务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现代大学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苏益南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
文摘
现代大学具有思想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宽容性、学习型、现代化等文化特征 ,现代大学应使校园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
关键词
现代大学
文化特证
校园文化
三个代表
学术自由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被引量:55
- 4
-
-
作者
李强天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98,共3页
-
文摘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中就业创业类学生社团不断涌现,如何引导这类社团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拓展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功能,解决这类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探索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增强大学生创业和职业规划意识,构架学生社团建设与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桥梁,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文章探索从外部环境、内部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以发挥其在引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创业
社团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被引量:16
- 5
-
-
作者
薛泉祥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74-76,共3页
-
文摘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普及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显著变化和特征,并指出传统的就业指导存在"就业指导内容落后、就业指导方式陈旧、就业指导人员新媒体素养不强"等问题,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指出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和思路。
-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新媒体
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范一蓉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0,共3页
-
文摘
文章对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同轨模式的基础。结合江苏大学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操作,从"志愿式"就业模式的在校培养和毕业后培养两个层面,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同轨运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
关键词
青年
志愿服务
大学生
就业
同轨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朱立新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3-35,共3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调查进行归纳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
-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9
- 8
-
-
作者
陈文娟
-
机构
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4,共2页
-
文摘
文章尝试将管理学中常用的SWOT分析矩阵运用于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分析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建立SWOT分析矩阵,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关键词
大学生
人力资源开发
SWOT分析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 9
-
-
作者
胡爱祥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91-192,共2页
-
基金
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高教研究重点招标课题"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JKTZ200911)
-
文摘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缺乏整体性规划、缺乏持续性政策、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包含"基础训练—校内项目训练—全国性项目训练"的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多维度立体式工作平台。
-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文化节
本科生创新计划
“挑战杯”竞赛活动
多维度立体式工作平台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汤建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77-179,共3页
-
文摘
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象,提出了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二是净化校园丈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文化氛围;三是培养优良的校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精神环境。
-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
校风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析新常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邹佳
-
机构
江苏开放大学团委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24,127,共3页
-
文摘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文章着眼于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的研究,探究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常态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解读大学生“就业难”
被引量:9
- 12
-
-
作者
苏益南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3期62-64,70,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CDJ003)
-
文摘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政策、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方面分析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进一步扩大规范就业买方市场,改善大学生就业卖方市场。
-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
自主创业
-
Keywords
employment
obstacle
college student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科学发展
- 13
-
-
作者
汤建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0-91,共2页
-
文摘
文章从推进大学生科学发展出发,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大学生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认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性要求和根本目的,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层面构筑推进大学生科学发展的途径。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科学发展
途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处理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蔡明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4期63-67,共5页
-
文摘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与领导者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比较,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切近现实的意义。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创新性等特点;相应地,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可概括为:课内教学与课外交往并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并存。师生关系的改善还有赖于双方的正确认识,并致力于缩短心理距离。
-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大学
-
Keywo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universities
-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策略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宣言
陈文娟
-
机构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7-178,共2页
-
文摘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主要载体,其健康发展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江苏大学学生社团为研究背景,运用管理学SWOT分析方法分析其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建议。
-
关键词
SWOT分析
学生社团
发展策略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现状研究
被引量:6
- 16
-
-
作者
金丽馥
陈文娟
-
机构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10年第4期66-70,共5页
-
文摘
应充分利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正视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注重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精神,并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育人
-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完全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
被引量:11
- 17
-
-
作者
苏益南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
文摘
完全学分制在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 ,给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导师制正顺应了这一要求 ,充分以“导学”为特点 ,以导师选择与配备的科学性和本科生导师职责的明确性为重点 ,并辅助以一系列配套措施。对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完全学分制
导师制
管理
-
Keywords
complete credit system
tutor
management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被引量:9
- 18
-
-
作者
汤建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9-91,共3页
-
文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所作为,必须克服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诸多方面的种种不适应,而这些不适应首先表现在观念上的不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的创新尤为重要。
-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观念创新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合并院校校园精神的塑造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朱立新
-
机构
江苏大学团委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9-101,共3页
-
文摘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 ,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时代品质和精神风貌。
-
关键词
校园精神
融合
塑造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层党组织借力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与组织力之道
被引量:7
- 20
-
-
作者
巫蓉
徐剑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9-32,共4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基于思政教育延伸视角的高校制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212)
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教师与学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DJSJXM001)
-
文摘
强化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有助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改善治理效果;改进基层党建领导方式,激发工作活力;优化基层党建资源配置,强化成果辐射力;扩大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提升凝聚力。但目前我国基层党建品牌构建依然存在品牌理念肤浅、错误,品牌价值低效、单一,品牌推广局限、被动,品牌创建功利、形式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提升思想认知,把握基层党建品牌内涵;找准行为发力点,突出基层党建亮点;落实行动过程,推进基层党建品牌战略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基层党建品牌影响路径。
-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品牌建设
基层党建创新
党建品牌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D26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