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村官入职动机调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齐鹏 罗娜 苏益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487-489,共3页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入职动机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如下因素影响到大学生村官的入职动机:生源地、毕业学校、专业类别、家庭支持程度、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此外,对于合同期满后的打算也在一定程度上...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入职动机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如下因素影响到大学生村官的入职动机:生源地、毕业学校、专业类别、家庭支持程度、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此外,对于合同期满后的打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是否会选择"村官"这个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入职动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学本科教学管理调查分析
2
作者 高鸣 倪时平 贾敬远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把握本科教学管理重点,及时分析管理工作难点,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作者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应集中精力整合和优化学科结构,着力加强以学科梯队构建为主... 把握本科教学管理重点,及时分析管理工作难点,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作者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应集中精力整合和优化学科结构,着力加强以学科梯队构建为主线的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实验实习技能训练,重视双语教学,充分发挥图书信息等资源对教学工作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创新,以此实现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二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教育评估 问卷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社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鸣 成科扬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形形色色的虚拟社区文化所吸引。本文剖析了虚拟社区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大学生虚拟社区文化的现状,提出了虚拟社区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关键词 虚拟社区文化 信息技术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明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6-148,共3页
以微博为发端,微信、微公益、微电影、微商等相继出现,中国进入"全民皆微"的"微文化"时代。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微文化具有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多元性、传播的便捷性、创作的草根性等特征。微文化的盛行在一定程... 以微博为发端,微信、微公益、微电影、微商等相继出现,中国进入"全民皆微"的"微文化"时代。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微文化具有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多元性、传播的便捷性、创作的草根性等特征。微文化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现实社会的践行认知,导致其对主流价值识别认同的错位和理想信念的迷惘偏移。要从阵地、话语、队伍、环境等方面入手,强化理性认知,唤起情感共鸣,推动行为认同,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1-42,共2页
网络文化作为崭新的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特征,深刻剖析它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92,共3页
作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由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者以及受众自身等原因,大众传播对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从道德、技术、法律以及受众自身角度,加强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强化... 作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由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者以及受众自身等原因,大众传播对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从道德、技术、法律以及受众自身角度,加强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强化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大学生 弊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与冲突——大学生“手机短信”现象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明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151,共3页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短信在大学校园中日渐风靡,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样式。之所以如此,这同短信费用的低廉、内容的丰富、表达的便捷,以及青年大学生交往欲求的强烈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校园手机短信也在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衍生出一...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短信在大学校园中日渐风靡,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样式。之所以如此,这同短信费用的低廉、内容的丰富、表达的便捷,以及青年大学生交往欲求的强烈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校园手机短信也在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衍生出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与原先的信息传递这一基本功用大大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信文化 大学生 流行原因 弊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进 保守 多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轨迹 被引量:9
8
作者 贾敬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大致是循着激进、保守、多元这样一条轨迹演变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当前,面对多元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恒川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从分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意义入手,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途径。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培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恒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69,73,共3页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失真和丢失的现象,存在着接受障碍,影响其接受效果。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障碍及其优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接受障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明平 林新荣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出于信息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大学生群体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受众之一。广播、电视、报纸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作用复杂。传统的三大传媒在大学生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度,大学生对舆论导向的现状总体持肯定态度,但其媒介素... 出于信息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大学生群体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受众之一。广播、电视、报纸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作用复杂。传统的三大传媒在大学生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度,大学生对舆论导向的现状总体持肯定态度,但其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全社会和高校自身必须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强化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众传媒 影响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鸣 贾敬远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3期33-36,共4页
当前,网络生活已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紊乱、理想追求的弱化、道德行为的失范等负面影响,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挑战。因此,强化大... 当前,网络生活已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紊乱、理想追求的弱化、道德行为的失范等负面影响,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挑战。因此,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成为应对现状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思想道德 高校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学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云波 董德福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高校"两课"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两课"教学除继续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之外,必须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明示创新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通过世界观... 在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高校"两课"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两课"教学除继续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之外,必须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明示创新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大学生 创新素质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被引量:38
15
作者 张坚强 杜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1,共4页
本文运用西方文化学、社会学关于大众文化的分析范式论述了正在兴起的中国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存在理由、话语权、有效性等三大困境之中。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 话语权 教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视域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鸣 贾敬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1,共2页
网络在给高校传统的校园文化以冲击的同时,也为之注入了空前的活力。本文基于对网络特点的分析,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和谐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鸣 施进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6,共3页
本文在认真分析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符合时代特点、队伍实际的师德建设的原则及建设途径,以利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师德建设 青年教师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的交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伟 冯磊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中国戏曲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在"以德治国"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戏曲艺术走进德育课堂,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与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在传统德育... 中国戏曲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大使命。在"以德治国"的指引下,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工作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戏曲艺术走进德育课堂,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与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在传统德育工作体系中尝试融入戏曲艺术来辅助德育的可行性方案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借鉴戏曲界师德资源四种途径将戏曲与德育有机融合,用隐性教育手段"物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戏曲 德育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337
19
作者 刘清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93,共3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q...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导向上的偏失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机制上的偏颇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为此,高校教师要从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泰戈尔访华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云波 董德福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1 92 4年 ,泰戈尔应邀访华 ,宣扬东方价值观 ,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胡适一贯推崇西方文化 ,对泰戈尔的思想也没有真切的了解 ,但他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对泰戈尔的人格表示敬重 ,为泰戈尔在华期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辩护。两... 1 92 4年 ,泰戈尔应邀访华 ,宣扬东方价值观 ,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胡适一贯推崇西方文化 ,对泰戈尔的思想也没有真切的了解 ,但他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对泰戈尔的人格表示敬重 ,为泰戈尔在华期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辩护。两人由此结下深厚友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泰戈尔 访华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