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光子晶体1.55μm带隙中心的优化设计
1
作者 高永锋 周明 +1 位作者 张伟 李保家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7,共3页
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对正方晶格二维光子晶体带隙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能带频率随着归一化半径r/a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带隙宽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带隙宽度随介电常数比ε的变大而增加,能带频率有减小的趋势。当格子常数... 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对正方晶格二维光子晶体带隙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能带频率随着归一化半径r/a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带隙宽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带隙宽度随介电常数比ε的变大而增加,能带频率有减小的趋势。当格子常数a=0.594μm,r/a=0.16,ε=13时得到能带中心波长为1.55μm,最大能带归一化频率宽度为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平面波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永锋 周明 +2 位作者 任乃飞 周骏 刘云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2,713,共6页
利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了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对LED出光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极化角偶极子点光源下光子晶体LED中的出光效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极化角越小,偶极子点光源在... 利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了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对LED出光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极化角偶极子点光源下光子晶体LED中的出光效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极化角越小,偶极子点光源在LED出光效率增强因子越大,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与电偶极子点光源模型相比,极化角对出光效率增强因子的影响明显减小。基于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考虑极化角的影响优化设计一种空气孔三角晶格光子晶体LED结构,其出光效率增强因子高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LED 偶极子点光源 出光效率 极化角 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量热泳技术研究碳量子点与脱氧核酸分子的亲和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青峰 周明 李晓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共5页
首先采用葡萄糖与精氨酸水热合成碳量子点,并研究了碳量子点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然后使用激光微量热泳动技术(MST)研究碳量子点与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分子(dNTP)和单双链DNA间的亲和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具有良好... 首先采用葡萄糖与精氨酸水热合成碳量子点,并研究了碳量子点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然后使用激光微量热泳动技术(MST)研究碳量子点与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分子(dNTP)和单双链DNA间的亲和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具有良好的荧光性等,碳量子点与dNTP和MST-1/2ssDNA间存在着亲和行为,而碳量子点与dsDNA间的亲和力不明显;同时发现碳量子点与dNTP和ssDNA分子间通过氢键形式结合,其结合强弱与dNTP分子结构及ssDNA碱基序列排布有关,而dsDNA分子结构稳定,没有多余氨基位点,与碳量子点无明显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碳量子点 DNA 亲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微腔传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永锋 周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光子晶体的点缺陷的谐振频率,研究了点缺陷的半径和背景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谐振归一化频率随点缺陷的半径或背景材料折射率增大而减小... 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光子晶体的点缺陷的谐振频率,研究了点缺陷的半径和背景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谐振归一化频率随点缺陷的半径或背景材料折射率增大而减小,当点缺陷半径增大到0.45r时,谐振中心归一化频率为0.336,波导微腔传输系数最大为9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 波导微腔 时域有限差分法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TR技术的银膜中电子非平衡弛豫持续时间的研究
5
作者 许孝芳 高永锋 +1 位作者 周明 任乃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613-2615,2619,共4页
首先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分别用硅材料和玻璃作衬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属银薄膜,然后利用飞秒激光瞬态热反射技术(femtosecond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简称FTTR)研究了金属薄膜内部电子非平衡弛豫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基材、相... 首先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分别用硅材料和玻璃作衬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属银薄膜,然后利用飞秒激光瞬态热反射技术(femtosecond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简称FTTR)研究了金属薄膜内部电子非平衡弛豫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基材、相同厚度的金属薄膜内电子非平衡弛豫持续时间是相同的。相同泵浦光功率时,电子非平衡弛豫持续时间与膜厚成反比。另外金属薄膜的衬底材料不同,对电子非平衡弛豫持续时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瞬态热反射 银薄膜 非平衡弛豫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晓峰 周明 +2 位作者 龚爱华 张严 杨青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5,121,共6页
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混合碳源,在较低温度下经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N-CQDs),然后对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光学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对碳量子点进行氮掺杂能有... 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混合碳源,在较低温度下经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N-CQDs),然后对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光学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对碳量子点进行氮掺杂能有效提高其荧光量子产率,其荧光增强是由于表面形成了大量强供电子基团,当葡萄糖和甘氨酸的质量比为2∶1时能获得最高为6.57%荧光量子产率。氮掺杂碳量子点还具有水溶性好、粒度均匀、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质、低的细胞毒性、多波长成像等诸多优点,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细胞成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镍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定向碳纳米管(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伟伟 周明 +2 位作者 李刚 袁润 冯程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80,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溅射了镍薄膜的硅基底上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薄膜。对镍薄膜的氨气预处理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预处理后的岛状区域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纳米粒子区域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对5nm的镍薄膜进行预...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溅射了镍薄膜的硅基底上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薄膜。对镍薄膜的氨气预处理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预处理后的岛状区域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纳米粒子区域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对5nm的镍薄膜进行预处理能获得细化和均匀分布的纳米粒子,有利于定向碳纳米管的生长。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及其细微结构与温度有很大关系。碳源的分解、碳原子在催化剂内部的扩散以及催化剂粒子的团聚三者之间的竞争决定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情况。本文分析了碳纳米管的顶部生长模式及该模式下催化剂粒子的形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刻蚀 定向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衬底的钴(Co)膜的超快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许孝芳 高永锋 +5 位作者 吕柳 任乃飞 周明 郭宇娇 谌娇娇 孙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315-3318,共4页
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钴薄膜,利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衬底材料分别为单晶硅、K9玻璃以及Tou玻璃的钴薄膜内部的超快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用80mW的泵浦激光脉冲加热不同厚度、不同衬底的钴膜时,电子的加热... 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钴薄膜,利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衬底材料分别为单晶硅、K9玻璃以及Tou玻璃的钴薄膜内部的超快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用80mW的泵浦激光脉冲加热不同厚度、不同衬底的钴膜时,电子的加热时间不变,均为0.1344ps;而电子的热化时间则会发生变化,且与薄膜厚度和衬底材料均有关。在电-声子发生非平衡弛豫阶段,对于不同衬底材料的钴膜,其瞬态反射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钴膜 瞬态反射 超快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作用下不同厚度镍铁合金单层膜及其复合膜的瞬时反射率
9
作者 任乃飞 王辉 +1 位作者 金卫凤 周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5,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镍铁合金单层膜及其复合膜,运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复合层及薄膜厚度对镍铁合金膜瞬时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铁合金膜的反射率在飞秒激光作用后的0.2 ps内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再经0.2 ps又达...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镍铁合金单层膜及其复合膜,运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复合层及薄膜厚度对镍铁合金膜瞬时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铁合金膜的反射率在飞秒激光作用后的0.2 ps内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再经0.2 ps又达到最小值后才达到稳定状态;不同复合层使得镍铁合金膜的瞬时反射率ΔR/R曲线在零点有不同的变化幅度;随着膜厚度的增加,镍铁合金单层膜的ΔR/R曲线在零点过后的变化幅值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膜 瞬时反射率 泵浦-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模板辅助制备ZnO空心微球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伟 周明 刘长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26,共4页
以白葡萄球菌作为模板,通过醋酸锌和三乙醇胺(TEA)反应成功得到ZnO空心微球。采用SEM、TEM、XRD和TG表征所得的ZnO空心微球,得到了空心微球的基本形貌,并发现了细菌模板在高温下易去除的特点。还研究了不同细菌和三乙醇胺(TEA)加入量以... 以白葡萄球菌作为模板,通过醋酸锌和三乙醇胺(TEA)反应成功得到ZnO空心微球。采用SEM、TEM、XRD和TG表征所得的ZnO空心微球,得到了空心微球的基本形貌,并发现了细菌模板在高温下易去除的特点。还研究了不同细菌和三乙醇胺(TEA)加入量以及静置时间对空心微球的影响,发现加入高浓度的细菌液和TEA溶液以及长时间的静置有利于空心微球的制备。最后确定了细菌在整个ZnO空心微球制备过程中的模板作用,但单纯的细菌不足以使ZnO覆盖在其表面形成空心微球结构,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而实验中加入的TEA就是用于修饰细菌表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白葡萄球菌 空心微球 模板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