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诒徵的《春秋》学研究
1
作者 孙旭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柳诒徵学术思想的基础是经史合一,因此经、史同名同实正是其"史术贯通经术,为儒术之正宗"观点的体现,这一观点正是他对《春秋》学的发挥。所以,柳诒徵认为《春秋》为"史"且视三传为史学研究之法,但《春秋》在与《... 柳诒徵学术思想的基础是经史合一,因此经、史同名同实正是其"史术贯通经术,为儒术之正宗"观点的体现,这一观点正是他对《春秋》学的发挥。所以,柳诒徵认为《春秋》为"史"且视三传为史学研究之法,但《春秋》在与《周官》相贯通并经圣人笔削后又具有微言大义。同时,柳学浓厚的政治性融化在其《春秋》学中,并对他认识史书撰述宗旨、正统观念、史学体例等史学发展的内容与形式诸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柳诒徵的《春秋》学是在为儒家经典的政治功能赋予新的生命支点,尤其是在抗战时期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柳学也在为追求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认同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国史要义》 《春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关系辨正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德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102,共7页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充满着矛盾性和多向性。五四运动初发时,孙中山忙于理论创造,无暇发表政论,是五四运动的旁观者而非领导者,使得一些青年大失所望。五四运动爆发后,孙中山认识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同情、支持、指导学生运动,对新...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充满着矛盾性和多向性。五四运动初发时,孙中山忙于理论创造,无暇发表政论,是五四运动的旁观者而非领导者,使得一些青年大失所望。五四运动爆发后,孙中山认识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同情、支持、指导学生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而对反传统、张个性自由的新文化运动总体上则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强调民族主义的重要性和中华道德的普遍价值。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五四运动的后续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中国现代政治理论的构建和政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晚清民国时期的民族史撰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旭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9,共7页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晚清民国时期民族史撰述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民族主义既为民族史学撰述准备主体条件,奠定心理基础,催生西方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念与实践,还对民族史的内容与结构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史撰述...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晚清民国时期民族史撰述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民族主义既为民族史学撰述准备主体条件,奠定心理基础,催生西方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念与实践,还对民族史的内容与结构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史撰述成果则实现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改造,赋予了民族主义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民族主义 民族史 民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