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矿山生态复绿常用17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力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春阳 郑玉红 +2 位作者 陆波 何树兰 陈晓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1期14-19,共6页
选用废弃矿山绿化常用的禾本科、豆科、葡萄科和紫葳科共17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绿素各组分含量及超氧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结果表明: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叶片色素总质量比最高的植物分别是胡枝子、狗牙根、牧草型... 选用废弃矿山绿化常用的禾本科、豆科、葡萄科和紫葳科共17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绿素各组分含量及超氧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结果表明: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叶片色素总质量比最高的植物分别是胡枝子、狗牙根、牧草型狗牙根和狗牙根,其质量比分别为2.46 mg/g.FW、1.10 mg/g.FW、0.32 mg/g.FW和3.63 mg/g.FW;4者质量比最低的是紫穗槐、三出叶爬山虎、芒和紫穗槐,为1.10 mg/g.FW、0.48 mg/g.FW、0.08 mg/g.FW和1.70 mg/g.FW。ωa(叶绿素a)/ωb(叶绿素b)最高的是牧草型狗牙根,为3.03 mg/g.FW,最低的是芒,仅为1.65 mg/g.FW。POD和SOD活力最高的是网络崖豆藤和芒,达477.00 U和217.20 U,最低的是牧草型狗牙根和紫穗槐,仅为24 U和39.43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绿 叶绿素 超氧岐化酶 过氧化物酶 废弃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条件优化和适宜储藏温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呈伟 郑玉红 +3 位作者 李莹 陆波 彭峰 陈晓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8,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适宜于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的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并采用优化条件研究了在25℃~-196℃条件下储藏13周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适宜于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的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并采用优化条件研究了在25℃~-196℃条件下储藏13周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均高于离体培养法。在TTC染色法的3个影响因素(染液pH、TTC浓度和染色温度)中,染液pH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而染色温度和TTC浓度则无显著影响,但温度对染色速率有影响。在离体培养法的3个影响因素(培养基中蔗糖添加量、H3BO3和Ca(NO3)2浓度及培养温度)中,蔗糖添加量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活力最高,而在含质量体积分数20%和2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均不能萌发;在含100和200 mg.L-1H3BO3的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1Ca(NO3)2均能显著提高花粉活力;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速率有影响但对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影响。TTC染色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5.0 g.L-1TTC染液(pH 7.0)在35℃下染色2.0 h;离体培养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100 mg.L-1H3BO3和200 mg.L-1Ca(NO3)2的培养基暗培养4 d。在25℃、4℃、0℃、-20℃、-80℃和-196℃条件下储藏13周,‘Hicksii’花粉活力和保持时间有明显差异,其中,于-80℃和-196℃储藏3 d花粉就丧失活力;于25℃和-20℃储藏7周、4℃储藏10周,花粉仍有一定的活力;而在0℃条件下花粉活力最高,且储藏11周花粉仍有活力。推测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花粉对低温的抗性较差,0℃为其适宜的储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 花粉活力 TTC染色法 离体萌发法 储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和Cd单一及复合胁迫条件下溪荪(Iris sanguinea)生长及金属离子积累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鸿燕 黄苏珍 +2 位作者 原海燕 陈晓萱 马万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采用水培法,对Pb和Cd单一及复合胁迫(500 mg.L-1 Pb、25 mg.L-1 Cd、500 mg.L-1Pb-25 mg.L-1Cd)条件下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幼苗不同部分的生长及Pb、Cd、Zn、Cu、K和Na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Pb单一胁迫条件下... 采用水培法,对Pb和Cd单一及复合胁迫(500 mg.L-1 Pb、25 mg.L-1 Cd、500 mg.L-1Pb-25 mg.L-1Cd)条件下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幼苗不同部分的生长及Pb、Cd、Zn、Cu、K和Na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Pb单一胁迫条件下,溪荪幼苗地下部分干质量较对照降低了18.2%,地上部分干质量和耐性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Cd单一胁迫条件下,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质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6.4%和14.1%,耐性指数降低了7%;在Pb-Cd复合胁迫条件下,溪荪幼苗不同部分的干质量以及耐性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Pb单一及Pb-Cd复合胁迫条件下,幼苗不同部分的P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b单一胁迫处理组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Pb含量分别比Pb-Cd复合胁迫处理组高19.8%和16.0%。在Cd单一及Pb-Cd复合胁迫条件下,幼苗不同部分的C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b-Cd复合胁迫处理组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Cd含量分别为Cd单一胁迫处理组的2.02和5.74倍。经Pb和Cd单一及复合胁迫后,幼苗不同部分的Zn、Cu和N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而K含量则低于对照;地上部分的Zn、K和Na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但Cu含量在幼苗不同部分的变化趋势则有所不同。比较结果表明:Pb-Cd复合胁迫对溪荪幼苗的Pb积累有促进作用、对Cd积累有抑制作用,表现出拮抗作用;溪荪对Pb胁迫的耐性相对更强,对Pb和Cd及其他金属元素有一定的积累能力,可用于Pb污染环境尤其是湿地Pb污染环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荪 PB CD 单一及复合胁迫 生长 离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配置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全进 徐勤明 +2 位作者 陈晓萱 朱洪武 于金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184,共2页
水生植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园林中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水生植物的分类、应用配置、功能及前景等方面作了阐述,为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园林 应用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