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死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义军 孙大明 +5 位作者 甄军爱 王立波 赵雨梦 沈华 刘彬 陈玉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1-748,共8页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曾是中国特有的大型沼泽湿地型鹿科动物。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历史变迁等因素,麋鹿于1900年前后在中国本土灭绝,少数圈养个体流落海外(计宏祥,1985;曹克清和陈彬,1990)。1986年我国从英国引进39头麋鹿...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曾是中国特有的大型沼泽湿地型鹿科动物。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历史变迁等因素,麋鹿于1900年前后在中国本土灭绝,少数圈养个体流落海外(计宏祥,1985;曹克清和陈彬,1990)。1986年我国从英国引进39头麋鹿放养在苏北沿海滩涂,建立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丰麋鹿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野生动物 死亡率 种群管理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柳絮飞 薛丹丹 +3 位作者 耿媛霄 刘彬 杨禹治 郑孙元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3-41,共9页
采用典型生境抽样法,首次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昆虫物种调查,对该保护区昆虫群落多样性、区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和昆虫-植被群落组成关系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共有昆虫11目101科233种,其中鳞翅目(... 采用典型生境抽样法,首次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昆虫物种调查,对该保护区昆虫群落多样性、区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和昆虫-植被群落组成关系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共有昆虫11目101科233种,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68种,占比29.18%)、鞘翅目(Coleoptera,47种,占比20.17%)、半翅目(Homoptera,44种,占比18.88%)、直翅目(Orthoptera,20种,占比8.58%)和膜翅目(Hymenoptera,20种,占比8.58%)物种较多,为主要群落构成种,其余类群累计34种,占比14.60%;(2)保护区昆虫区系与盐城市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情况相似,以东洋-古北共有种为主,东洋种较古北种略占优势,即东洋-古北共有种占比为69.23%,东洋种占比为20.71%,古北种占比为10.06%;(3)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内陆向沿海,由实验区向核心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实验区昆虫多样性最高,核心区昆虫多样性最低;(4)昆虫群落结构受植被群落结构影响,5种不同植被群落中,乔木群落和其他植被群落下的昆虫种群结构存在差异,而其他植被群落下昆虫种群结构,又可依据草地生境和滩涂生境的不同植被组成进一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虫多样性 植被群落 空间格局 昆虫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袁红平 解生彬 +2 位作者 薛丹丹 郜志鹏 严睿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包含监测设备和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湿地生态环境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加密上传、在线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发布等功能。同时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应... 本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包含监测设备和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湿地生态环境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加密上传、在线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发布等功能。同时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应用研究,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象环境、水文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进行监测,科研管理人员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远程访问,可支撑长期监测数据比对分析、湿地环境变化趋势研究,对于保护区湿地科学研究、生态监管、科普宣教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监测系统设计 物联网架构 大丰麋鹿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彬 丁玉华 +3 位作者 任义军 徐安宏 解生彬 侯立冰 《野生动物》 2012年第1期11-17,共7页
201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共记录到鸟类150种,分属16目43科,其中水鸟56种,分属7目12科。以密度划分鸟类优势种类,优势种21种,常见种53种,稀有种76种。鸟类的区... 201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共记录到鸟类150种,分属16目43科,其中水鸟56种,分属7目12科。以密度划分鸟类优势种类,优势种21种,常见种53种,稀有种76种。鸟类的区系以广布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48.67%,其次为古北界鸟类45种,占30%,东洋界鸟类32种,占21.33%。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14种,占鸟类总数的9.33%。5月和9月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出现峰值,为鸟类迁徙的重要时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比较:阔叶林生境最高,为3.488,其次为荒地、狼尾草、白茅、农田、互花米草,多样性分别为3.293、3.185、3.184、3.030和2.857,鱼塘生境最低为2.679。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春季最高,为3.711,其次为秋季、夏季,多样性分别为3.538和3.381,冬季最低为3.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生境 大丰麋鹿保护区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调查与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达布西力特 丁玉华 +3 位作者 色拥军 窦志刚 马志兵 董凯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4,20,共5页
白唇鹿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分布于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和鱼儿红等4个区域15个小区,总面积1388k... 白唇鹿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分布于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和鱼儿红等4个区域15个小区,总面积1388km2,其中大雪山为新增分布区;种群数量由2008年的147头增加到2018年的337头,种群密度为0.38头/km^2,年均增长17.27头;不同季节活动区域与生境、水源、植被、可食植物及气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期内,白唇鹿种群数量、密度和分布区域均呈逐渐增加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鹿 种群数量 分布范围 盐池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彬 薛丹丹 +1 位作者 安玉亭 王立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3期65-67,共3页
采用样线法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7目47科167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占58%。鸟类群落中,以旅鸟和广布种居多,分别占鸟类总数的52%、50%。从数量上来看,保护区以黑嘴鸥、白脊... 采用样线法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7目47科167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占58%。鸟类群落中,以旅鸟和广布种居多,分别占鸟类总数的52%、50%。从数量上来看,保护区以黑嘴鸥、白脊鸟令鸟为代表的普通种居多,而春季、秋季的鸟类多样性指数要高于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生境中,以阔叶林群落的鸟类多样性最大,互花米草、撂荒地、白茅、农田、狼尾草群落次之,池塘生境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麋鹿保护区 鸟类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野生麋鹿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 被引量:6
7
作者 丁晶晶 薛欢 +4 位作者 朱立峰 丁玉华 常青 侯立冰 王磊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19982006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4批共挑选53头麋鹿(♂17,♀36)放归自然,有计划地实施了在南黄海湿地建立野生麋鹿种群的工程。截止2015年,大丰野生麋鹿仔4代(F4)已在野外诞生,种群数量已达265头。实践证明,对大丰野生麋鹿... 19982006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4批共挑选53头麋鹿(♂17,♀36)放归自然,有计划地实施了在南黄海湿地建立野生麋鹿种群的工程。截止2015年,大丰野生麋鹿仔4代(F4)已在野外诞生,种群数量已达265头。实践证明,对大丰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重在保护好栖息地;适度实施人工生境改造,营造野生麋鹿栖息所需的自然环境。今后的保护工作,建议开展远缘个体交换,提高麋鹿种群遗传多样性,减轻人为干扰,加强科普宣教,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使大丰野生麋鹿种群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麋鹿 栖息地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麋鹿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彬 丁玉华 任义军 《野生动物》 2010年第4期192-196,共5页
2009年12月,2010年1月、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29科71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8种,占总物种数的11.3%。鸟类的季节型,以留鸟比例最大,占38.0%;鸟... 2009年12月,2010年1月、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29科71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8种,占总物种数的11.3%。鸟类的季节型,以留鸟比例最大,占38.0%;鸟类的地理型以广布种鸟类最多,占42.3%。从鸟类数量来看,稀有种的种类最多,占鸟种类总数的50.7%,其留居类型以留鸟最多,占鸟类种数的38.0%;密度最大的优势种鸟类种类最少,占鸟类种数的11.3%,其季节型以冬候鸟最多。7种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群落植被结构最复杂,鸟类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大,而植被结构较简单的互花米草草滩群落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麋鹿保护区 冬季 生境 鸟类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安宏 刘彬 +1 位作者 贾媛媛 侯立冰 《野生动物》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当今中国,有诸多的法律法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有不少涉及自然保护管理的条文,但真正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只有一部专门法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应当切实拿起法律这个武器,采取... 当今中国,有诸多的法律法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有不少涉及自然保护管理的条文,但真正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只有一部专门法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应当切实拿起法律这个武器,采取依法管理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府官员保护认识,强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意识,充分发掘内部人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攻不破打不垮的坚实堡垒。只有这样,自然保护区所开展的科学研究、自然保护等工作,才更为科学、积极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有效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保护与环境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安宏 孙大明 +1 位作者 刘彬 贾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500-2502,共3页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重引进是国际友好合作项目。该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来,无论是麋鹿的种群保护与发展,还是在其科学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将麋鹿物种上升为地域文化的层面,并不断丰...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重引进是国际友好合作项目。该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来,无论是麋鹿的种群保护与发展,还是在其科学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将麋鹿物种上升为地域文化的层面,并不断丰富和挖掘其内涵,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麋鹿文化。一种以麋鹿文化为主线,以自然保护区为平台,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以麋鹿保护为实质的环境教育,正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悄然兴起。社会公众在感悟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关注和支持麋鹿等野生动物保护与麋鹿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正逐步变为其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物种 地域文化 大丰保护区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陆生哺乳动物管理方案的撰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安宏 沈华 +1 位作者 侯立冰 刘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321-11323,11341,共4页
我国许多珍稀濒危陆生哺乳类野生动物的拯救与保护工作,绝大多数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的。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内的陆生哺乳野生动物,笔者以科学的态度,应该视其与栖息地环境为一有机整体。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出发,就管理方... 我国许多珍稀濒危陆生哺乳类野生动物的拯救与保护工作,绝大多数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的。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内的陆生哺乳野生动物,笔者以科学的态度,应该视其与栖息地环境为一有机整体。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出发,就管理方案撰写的目的与意义、撰写的主要内容、动物种群的增长模式及有效种群数量、抑制或威胁陆生哺乳野生动物种群繁衍的因素、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应该采取的对策、撰写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拟定了陆生哺乳野生动物管理方案的框架。通过有效地人为干预,保证陆生哺乳动物有效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顺利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陆生哺乳动物 技术管理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兽医的素养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安宏 丁玉华 +1 位作者 任义军 刘彬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54-356,共3页
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养殖的动物发病时,其发病时间、数量和症状等情况,兽医可以仔细询问畜主或饲养人员;而野生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事兽医专业人员的服务对象,发病时及以后的一系列情况无从问及。所以动物类型自... 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养殖的动物发病时,其发病时间、数量和症状等情况,兽医可以仔细询问畜主或饲养人员;而野生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是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从事兽医专业人员的服务对象,发病时及以后的一系列情况无从问及。所以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职业,不同于传统养殖和动物园内的兽医工作,必须掌握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必须主动从野外观察入手,充分掌握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收集和梳理好有效的本土自然信息、本区内野生动物信息、保护区周边社区家养动物信息,并将它们融为一体,才能分辨出野生动物发病时,是属于个发、散发、群发,还是普通病与传染病。因此,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兽医比传统兽医人员会有更高、更严且更全面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 素养 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安宏 丁玉华 +1 位作者 刘彬 贾媛媛 《野生动物》 2013年第6期374-378,共5页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种质基因库。提升此类保护区能力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从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建议从提升依...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种质基因库。提升此类保护区能力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从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建议从提升依法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理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好本底调查和编制好总体规划、加大对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内部管理及资源监测和评估力度、努力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依法依规管护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从而全方位地提升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动物保护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鸟的食果网络研究
14
作者 刘守国 邰威 +1 位作者 王征 刘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7-932,I0078-I0082,共11页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林鸟共记录7目22科44种;食果网络由15种食果鸟类和7种结果植物组成,连接度和专业性较低;鸟类数量与物种度、物种强度和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但鸟类形态特征并不影响网络结构;植株数量和结实量与物种度呈显著相关,植株数量与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而株高与专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鸟类食果网络结构较为简单,鸟类种群大小和植物特征是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食果网络 网络结构 鸟类特征 植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麋鹿种群及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立冰 丁晶晶 +2 位作者 丁玉华 任义军 刘彬 《野生动物》 2012年第5期254-257,270,共5页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探讨麋鹿种群管理及保育对策。结果显示:1986~2011年,大丰麋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在7.7%~27.1%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3.6%(n=25)。大丰麋鹿种群的管理有4种方式,即圈养、半散...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探讨麋鹿种群管理及保育对策。结果显示:1986~2011年,大丰麋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在7.7%~27.1%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3.6%(n=25)。大丰麋鹿种群的管理有4种方式,即圈养、半散养、野生放养和异地寄养。圈养生境面积小,麋鹿采用全年人工补饲;半散养生境面积较大,以第一核心区麋鹿为例,其种群密度从1998年的0.825头/hm^2增加到2011年的3.06头/hm^2,平均增长1.9%(n=14)。野生放养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基础和前提;异地寄养是保存麋鹿物种的关键。今后,大丰麋鹿保护区将走麋鹿种群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合理野生放养、异地选点寄养,并通过栖息地生境修复、麋鹿血统交换等方式,不断探索麋鹿保护发展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大丰 种群 管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沿海湿地越冬雁鸭类的种子传播网络研究
16
作者 邰威 刘守国 +2 位作者 李宁 刘彬 王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雁鸭类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杂食性鸟类,它们取食湿地植物种子,对湿地植物的更新和定殖尤为重要。2022年11月—2023年5月,在大丰沿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中收集雁鸭类多样性数据,通过雁鸭类粪便中植物种子的鉴定构建种子传播网络,研究雁... 雁鸭类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杂食性鸟类,它们取食湿地植物种子,对湿地植物的更新和定殖尤为重要。2022年11月—2023年5月,在大丰沿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中收集雁鸭类多样性数据,通过雁鸭类粪便中植物种子的鉴定构建种子传播网络,研究雁鸭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在大丰沿海湿地共记录雁鸭类11种;种子传播网络由4种雁鸭类及9种植物组成,呈无嵌套且模块性较低的特征;在传播网络中,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传播的植物种类与数量最多;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被传播的种子数量最多。研究表明,大丰沿海湿地雁鸭类种子传播网络的结构较为简单,斑嘴鸭对传播网络的贡献最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雁鸭类的种子传播作用,进而对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鸭类 植物种子 沿海湿地 种子传播网络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份麋鹿食源植物δ^(13)C和δ^(15)N及其贡献率分析
17
作者 赵璐瑶 吴永波 +3 位作者 查晶晶 魏逸荪 安玉亭 王立波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94-2504,共11页
食源分析是麋鹿保护中研究麋鹿栖息地需求的核心,也是了解麋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环境容量以及进行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选取保护区第一核心区和第三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9年5月、7月、10月和12月进行野外调查,收集麋... 食源分析是麋鹿保护中研究麋鹿栖息地需求的核心,也是了解麋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环境容量以及进行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选取保护区第一核心区和第三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9年5月、7月、10月和12月进行野外调查,收集麋鹿食源植物样本及粪便样本,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别对不同月份互花米草、碱蓬、白茅、狼尾草、狗牙根和糙叶薹草6种食源植物及麋鹿粪便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贝叶斯模型分析不同植物对麋鹿食源的贡献率,分析不同季节麋鹿食性变化。研究发现,食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及营养价值均影响麋鹿取食行为。结果显示,5月、7月、10月和12月对麋鹿食源贡献率最高的植物分别为互花米草、狗牙根、互花米草和互花米草,贡献率分别为39.0%、42.8%、47.9%和31.9%。5月、7月、10月和12月,狗牙根和互花米草对麋鹿食源的贡献存在显著变化,表明麋鹿对食源植物的选择存在季节差异。C_(3)植物和C_(4)植物在不同月份对麋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在不同季节,麋鹿粪便的δ^(13)C值与食源植物的δ^(13) C值显示出一定变化趋势,保护区内麋鹿混食C_(3)和C_(4)植物,尽管C_(4)植物占比大于C_(3)植物,但不能确定麋鹿更喜爱C_(4)植物;互花米草对第三核心区麋鹿食源的贡献率较高,狼尾草对麋鹿食源的贡献率较低,表明麋鹿在选择食物时偏好营养价值高的植物;不同月份麋鹿粪便的δ^(13) C和δ^(15) N值变化表明,不同季节麋鹿的食物组成不同,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了解麋鹿食性变化不仅为今后制定有效管理和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支持,也为麋鹿保护区的管理与生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食源分析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互花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麋鹿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安宏 俞晓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江苏大丰麋鹿为重引进物种,大多散养在人工圈围的封闭围网内。由于该种群密度过大而导致的生境恶化、食源短缺、发生传染性疾病风险增加等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了制约大丰麋鹿种群可持续发... 江苏大丰麋鹿为重引进物种,大多散养在人工圈围的封闭围网内。由于该种群密度过大而导致的生境恶化、食源短缺、发生传染性疾病风险增加等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了制约大丰麋鹿种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实施扩大栖息地、麋鹿生境恢复与改造、人工补饲、异地建立种群、血统交换、培育圈养商业用品系、积极预防传染病等人为干预措施,以丰富麋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 麋鹿 可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区内两例麋鹿难产情况的观察与救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鹏飞 杨涛 +4 位作者 丁玉华 张玉铭 万春云 刘本国 蔡家奇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10期13-14,共2页
对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到的两例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难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救护措施。旨在为今后预防麋鹿难产、降低麋鹿难产率和做好野生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野生麋鹿 难产 观察 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麇鹿保护区东方白鹳的繁殖行为及筑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彬 孙大明 +3 位作者 任义军 王立波 侯立冰 解生彬 《野生动物》 2013年第5期300-303,共4页
2002年始,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观测到东方白鹳。2006年一些东方白鹳个体开始在保护区内繁殖,但至今仅2010年繁殖成功。为了解该物种在保护区内的种群繁殖特征,2010年2~6月,对繁殖期东方白鹳亲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测... 2002年始,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观测到东方白鹳。2006年一些东方白鹳个体开始在保护区内繁殖,但至今仅2010年繁殖成功。为了解该物种在保护区内的种群繁殖特征,2010年2~6月,对繁殖期东方白鹳亲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测量了巢和巢址参数,结果如下:东方白鹳的2个巢都筑在刺槐树上,巢材为附近植物的条枝,巢内有内垫物。巢周围生境为狼尾草,巢区面积7.2 hm。。繁殖不同时期,在巢、翻卵、育雏3种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飞翔、交配、取材、其他行为差异显著(0.01<P<0.05);而理羽、警戒、觅食、行走、击喙、整巢、视野外行为则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白鹳 繁殖 越冬地 江苏大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