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与工作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艳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87,共3页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不仅要政治素质过硬,而且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工作方法,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素质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S技术的井下精确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科帆 朱海霞 包建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现有井下定位系统大多只能提供区域性定位功能,无法为人员或设备提供精准、实时的位置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SS技术的井下精确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SDS-TWR定位算法和定位管理协议,在得到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不需要进行系统... 针对现有井下定位系统大多只能提供区域性定位功能,无法为人员或设备提供精准、实时的位置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SS技术的井下精确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SDS-TWR定位算法和定位管理协议,在得到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不需要进行系统的时钟同步,增强了系统的可实现性和稳定性。井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井下设备和人员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达到3m以内,最远传输距离达到3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精确定位 线性调频扩频 低功耗 SDS-TWR 定位管理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晓 程宏兵 杨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区域由于通信障碍和其他一些因素产生的某些节点无法与网络通信的情况,给出了一种使用节点代理解决监测区域内节点通信不可达的方案,并基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探测覆盖区域内节点连通性的算法,即...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区域由于通信障碍和其他一些因素产生的某些节点无法与网络通信的情况,给出了一种使用节点代理解决监测区域内节点通信不可达的方案,并基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探测覆盖区域内节点连通性的算法,即基于深度探测的节点覆盖连通性判定算法DBDAFNCJ。节点连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节点代理方案可以很好改善节点部署区域内节点通信不可达的情况,同时表明DBDAFNCJ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获悉部署区域内节点连通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连通性 节点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为 范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0-193,共4页
以就业为导向,基于专业方向定位,提出了实训中心建设思路,阐述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建设的特色,及其组成与功能,提供了实训中心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实训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的攻击检测与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宏兵 容淳铭 +2 位作者 黄晓 EGGEN Skjalg 曾庆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94,共10页
给出了一种高效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攻击检测和数据融合算法EIDSART。该算法从节点的多元属性方面对节点行为特征进行界定,通过选择合适的邻居节点集合,可以运用于任意规模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另外,在经过精确检测攻击行为的情况下,... 给出了一种高效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攻击检测和数据融合算法EIDSART。该算法从节点的多元属性方面对节点行为特征进行界定,通过选择合适的邻居节点集合,可以运用于任意规模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另外,在经过精确检测攻击行为的情况下,对传感数据进行了融合,降低了网络通信开销。仿真结果表明,EIDSART在攻击检测精度和误报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并能得到精确的数据融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攻击检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速率的公平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邹雪兰 刘伟彦 孙雁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1,34,共4页
针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普遍存在的公平性问题,提出基于速率的公平队列管理算法RFED。该算法根据分组的到达速率调节丢包率,将队列的到达速率控制在链路的服务速率下,根据非响应流UDP数据包空间分布特点,对非响应流实施有效的惩罚,以保证... 针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普遍存在的公平性问题,提出基于速率的公平队列管理算法RFED。该算法根据分组的到达速率调节丢包率,将队列的到达速率控制在链路的服务速率下,根据非响应流UDP数据包空间分布特点,对非响应流实施有效的惩罚,以保证不同数据流之间的公平。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公平性、稳定性等方面效果良好,无需进行复杂的参数配置,容易在现有网络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拥塞控制 公平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任务调度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宏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30-2534,2544,共6页
跨越虚拟组织中多个域(或集群)的网格任务调度由于资源的不确定性(如动态性和异构性)而成为网格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任务调度模型——RPTS,该模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的自回归滑动平... 跨越虚拟组织中多个域(或集群)的网格任务调度由于资源的不确定性(如动态性和异构性)而成为网格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资源预测的网格任务调度模型——RPTS,该模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预测方法对网格环境下的主机负载进行预测。利用上述资源预测结果和一类数据并行性网格任务的建模结果,对它们进行预处理、匹配并调度执行。RPTS充分考虑了网格环境下资源的动态性和异构性,为解决网格环境下任务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与其他一些网格任务调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PTS模型具有任务执行时间最短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任务调度 资源预测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遥感图像的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珍娟 韩金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6-90,共5页
本文根据遥感图像的目标识别要求,从舰船的目标识别要点出发,首先介绍舰船遥感图像的识别流程,针对舰船遥感图像在摄取中存在一定云块和复杂海况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视觉感知算法去除海面背景干扰,获取舰船目标;考虑到获取... 本文根据遥感图像的目标识别要求,从舰船的目标识别要点出发,首先介绍舰船遥感图像的识别流程,针对舰船遥感图像在摄取中存在一定云块和复杂海况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视觉感知算法去除海面背景干扰,获取舰船目标;考虑到获取到的舰船目标存在一定的虚假识别,本文引入基于SVM分类器方法有效的过滤掉虚假舰船目标,并在最后对舰船目标的分类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视觉感知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突发接入模式EPON下行传输方案
9
作者 陈希 范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分析了支持突发接入模式的EPON在下行传输中业务流特性的变化问题,提出了在下行传输时OLT向ONU分解转发帧的传输方案.通过对下行带宽资源实行基于优先级的调度,减少因数据帧到达的突发性对某些高优先级的数据帧的影响;利用滑动窗控制每... 分析了支持突发接入模式的EPON在下行传输中业务流特性的变化问题,提出了在下行传输时OLT向ONU分解转发帧的传输方案.通过对下行带宽资源实行基于优先级的调度,减少因数据帧到达的突发性对某些高优先级的数据帧的影响;利用滑动窗控制每个ONU的数据帧到达速率,解决大量数据帧到达造成ONU处理负荷过重的问题.利用OPNET Modeler仿真平台建立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无源光网络 光突发接入 下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研究
10
作者 黄晓 程宏兵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4-59,65,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自身计算资源、能量及带宽的局限性从而使得如何寻找合适的路由问题变得很关键。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路由机制,该机制通过节点自身的剩余能量及相邻节点的成簇密度决定网络的路由形成方式,所构造的路...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自身计算资源、能量及带宽的局限性从而使得如何寻找合适的路由问题变得很关键。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路由机制,该机制通过节点自身的剩余能量及相邻节点的成簇密度决定网络的路由形成方式,所构造的路由具有高效、合理的特点。理论和应用分析表明所提出自适应路由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的平均寿命,使网络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自适应 路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造型演变及其规律的研究
11
作者 陈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5-219,共5页
回顾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过程,从结构和功能着手,分析不同时期联合收割机所具有的造型特征,提出了不同时期联合收割机造型的几何模型—"分散"型、"L-长方体"型、"T-长方体"型、"T-曲长方体"型、&q... 回顾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过程,从结构和功能着手,分析不同时期联合收割机所具有的造型特征,提出了不同时期联合收割机造型的几何模型—"分散"型、"L-长方体"型、"T-长方体"型、"T-曲长方体"型、"T-梯形体"型和"T-曲梯形体"型等,总结其造型演变规律,为设计新型联合收割机造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联合收割机 造型 演变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