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硅粉基碱性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恒 王新富 +4 位作者 吴求刚 李艳杰 贾亚琪 王彦君 胡荣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7,共9页
为厘清不同配比条件下微硅粉基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和控制机理,以河道沉积粉煤灰和磷尾矿为原料、新型微硅粉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的物理... 为厘清不同配比条件下微硅粉基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和控制机理,以河道沉积粉煤灰和磷尾矿为原料、新型微硅粉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元素矿物组成和微观组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微硅粉基激发剂制备的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胶结紧密、结石率高、抗压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微区分析表明,微硅粉基激发剂促进了粉煤灰/磷尾矿中的低聚合度硅铝质反应单体的溶出,促进了Ca^(2+)在地聚物胶体中的富集,微硅粉的微集料效应还优化了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收缩性和宏观力学性能,对地质聚合物反应起到显著的激发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微硅粉基激发剂 粉煤灰 磷尾矿 Ca^(2+)富集 微集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对Cu、Cd和Pb的吸附效果研究
2
作者 吴求刚 余文理 +4 位作者 赵恒 王新富 刘笑生 郭腾飞 崔红标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8,共10页
粉煤灰(FA)含有一定量的铁铝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为提高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该研究采用湿法机械球磨联合磷基材料(KH2PO4)碱改性(CaO)方法制备改性材料(QMFA),考察其对铜(Cu)、镉(Cd)和铅(Pb)的吸... 粉煤灰(FA)含有一定量的铁铝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为提高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该研究采用湿法机械球磨联合磷基材料(KH2PO4)碱改性(CaO)方法制备改性材料(QMFA),考察其对铜(Cu)、镉(Cd)和铅(Pb)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球磨时间2 h,固液比为1∶5时制备的QMFA对Cu、Cd和Pb的吸附能力最高;相较于FA,QMFA的表面出现少许绒状物质,变得更加粗糙,比表面积增加了4.78倍;XRD、FTIR和XPS分析表明QMFA中Ca、P和K含量较FA显著增加,增加了P-O强度,且新增了磷酸盐矿物。等温吸附表明FA和QMFA对Cu、Cd和Pb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QMFA对Cu、Cd和Pb最高吸附量较FA分别提高了1.31、2.45和1.58倍,且其对Cd和Pb的解吸率显著低于FA。FA和QMFA对Cu、Cd和Pb的动力学吸附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另外,FA和QMFA对Cu、Cd和Pb的吸附均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同一pH下对Pb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Cu和Cd。研究表明机械球磨联合磷基材料碱改性方法较单一的碱改和机械球磨改性制备的QMFA对Cu、Cd和Pb具有更好的吸附固定能力,在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吸附去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法球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3
作者 宁树正 邓小利 +6 位作者 李聪聪 秦国红 张建强 朱士飞 乔军伟 陈磊 章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14-2225,共12页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研究是煤地质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前沿方向,对于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系统梳理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现状,促进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利用,拓展传统煤炭地质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系...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研究是煤地质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和前沿方向,对于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系统梳理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现状,促进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调查利用,拓展传统煤炭地质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系统收集梳理相关地质资料、采样测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讨总结提出了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概念,总结了我国煤中镓、锗、锂等主要金属元素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并且从物源条件、沉积环境以及后期构造热演化等条件入手,分析了我国煤中镓、锗、锂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受成煤期沉积背景、构造条件等限制,我国煤中锂、镓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华北石炭—二叠纪和华南二叠纪两个成煤期,煤中锗主要分布在东北早白垩纪和滇西新近纪成煤期,含煤盆地物源和区域性断裂的控制使煤中锗、镓、锂金属元素呈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当前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前沿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要重点加强煤中金属元素测试技术和富集成矿机理的研究,对我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金属元素 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 综合评价参考指标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勘查的煤系矿产资源组合类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秦国红 曹代勇 +5 位作者 魏迎春 孙雨晴 张岩 宁树正 陈美英 朱士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101,共5页
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协同开发是当前煤炭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方向。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以及专题会议研讨,重点考虑不同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相态、综合勘查评价要求等特征,从综合勘查角度,对煤系矿产资源所... 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协同开发是当前煤炭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方向。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以及专题会议研讨,重点考虑不同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相态、综合勘查评价要求等特征,从综合勘查角度,对煤系矿产资源所具有的共性进行梳理,提炼划分出3种煤系矿产资源组合类型,包括煤与煤系异体固体矿产组合、煤与煤系同体固体矿产组合、煤与煤系气组合,可为含煤岩系矿产综合勘查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矿产资源 组合类型 综合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废弃煤矿井地质工作重点方向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贺小龙 吴国强 +2 位作者 朱士飞 乔军伟 王行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两年我国废弃煤矿井的数量与分布情况,分析阐述了废弃煤矿井资源的地质特征,提出了我国废弃煤矿井六大资源地质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认为应主要从废弃煤矿井资源分布与赋存特征研究入手,为废弃煤矿井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两年我国废弃煤矿井的数量与分布情况,分析阐述了废弃煤矿井资源的地质特征,提出了我国废弃煤矿井六大资源地质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认为应主要从废弃煤矿井资源分布与赋存特征研究入手,为废弃煤矿井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基础资料。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废弃煤矿井资源,把我国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环境、科技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井 地质特征 重点方向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帅 王庆平 +4 位作者 王彦君 吴求刚 赵恒 陈孝杨 卢春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01-3510,共10页
地质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铝硅酸盐绿色材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久性高、原料来源广、能源消耗小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和固定重金属离子等领域。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机制可分为物理机制(物理包... 地质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铝硅酸盐绿色材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久性高、原料来源广、能源消耗小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和固定重金属离子等领域。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机制可分为物理机制(物理包封和离子交换)和化学机制(化学键合、形成化合物和还原剂耦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地质聚合物在固定重金属离子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流程及地质聚合反应过程,重点介绍了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机制。此外,介绍了添加剂种类和掺量、碱激发剂种类和掺量、硅铝比、养护温度和重金属离子对固定效果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近年来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离子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重金属离子 固定机制 添加剂 碱激发剂 硅铝比 养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燃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低强度注浆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求刚 赵恒 +5 位作者 刘威 王新富 王彦君 何建国 章梅 朱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9-2547,共9页
以自燃煤矸石为原料,粉煤灰和低掺量复合硅酸盐水泥P·C 42.5为辅料,通过电石渣的激发作用制备了自燃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低强度注浆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石渣掺量(9.65%,质量分数)相同时,煤矸石、粉煤灰和水泥... 以自燃煤矸石为原料,粉煤灰和低掺量复合硅酸盐水泥P·C 42.5为辅料,通过电石渣的激发作用制备了自燃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低强度注浆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石渣掺量(9.65%,质量分数)相同时,煤矸石、粉煤灰和水泥质量比设置为5∶3∶2或5∶2∶3时更有利于样品抗压强度发展,较质量比为7∶2∶1和7∶1∶2的样品,其样品体系地质聚合反应程度更高且55 d抗压强度可增加70%~86%;同时,与未添加脱硫石膏样品相比,添加20%(质量分数)脱硫石膏可以大幅提升样品养护全过程的抗压强度,55 d抗压强度可增加21%~50%;相关性、XRD、SEM及FTIR分析表明,样品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体、水化硅铝酸钙(C-A-S-H)无定形凝胶体等,且样品抗压强度主要来源于地质聚合反应产生的C-A-S-H无定形凝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矸石 地质聚合物 注浆材料 水化硅铝酸钙 电石渣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富 赵恒 +3 位作者 吴求刚 周晓芳 王彦君 曹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激发剂碱当量(nH_(2)O/nNa_(2)O)、模数(nSiO_(2)/nNa_(2)O)、水固比和粉煤灰/磷矿砂质量比(mFA/mPT)对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激发剂碱当量(nH_(2)O/nNa_(2)O)、模数(nSiO_(2)/nNa_(2)O)、水固比和粉煤灰/磷矿砂质量比(mFA/mPT)对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粉煤灰/磷尾矿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浆液流动度随水固比的增大急剧增加,随mFA/mPT的增大急剧减小;抗压强度随nH_(2)O/nNa_(2)O和水固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体积收缩率随着水固比和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随着模数增加呈减小趋势,其中水固比是影响地质聚合物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XRD结果显示原料硅铝质晶体结构被破坏形成了新的结构,地质聚合物在1021 cm^(-1)处形成新的Si—O—Si和Si—O—Al的吸收峰,说明反应生成了新的胶凝体,大量硅酸钠凝胶体呈团块状分布于粉煤灰/磷尾矿颗粒表面和粒间孔隙中,反应过程中硅酸钠凝胶体的不均匀分布和收缩会导致试块开裂,微裂缝主要是硅酸钠凝胶体在反应和养护过程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磷尾矿 地质聚合物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探讨 被引量:45
9
作者 曹代勇 秦国红 +6 位作者 张岩 宁树正 吴国强 陈美英 秦云虎 朱士飞 朱华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50-2155,共6页
含煤岩系中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的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煤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研究是煤系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现场调研、以及专题会议研讨,重新厘定了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的... 含煤岩系中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的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煤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研究是煤系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现场调研、以及专题会议研讨,重新厘定了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赋存于煤和含煤岩系以及邻近地层中、与煤矿床有成因联系或空间组合关系的所有矿产资源。从经济性、赋存特征、成因机制、物质相态、工业分类等方面对煤系矿产资源进行了分类。以煤系矿产现今赋存状况为依据,初步建立了煤系矿产资源组合分类系统,包括煤-能源矿产、煤-金属矿产、煤-非金属矿产、煤-能源矿产-金属矿产、煤-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煤-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等6大类。从中国煤田地质条件和煤系矿产资源时空分布差异性角度出发,简要总结了5大赋煤区的煤系矿产资源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煤系矿产资源 类型划分 组合关系 综合勘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峰矿区2号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魏迎春 华芳辉 +4 位作者 何文博 宁树正 张宁 秦云虎 曹代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73-1487,共15页
为探讨煤中锂元素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同一煤层不同矿井间煤中微量元素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以峰峰矿区的梧桐庄矿和九龙矿山西组2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射光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为探讨煤中锂元素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同一煤层不同矿井间煤中微量元素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以峰峰矿区的梧桐庄矿和九龙矿山西组2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射光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煤矿2号煤中煤质及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研究了2号煤中Li及稀土元素(REY)的赋存状态,探讨了2号煤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九龙矿2号煤层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整体比梧桐庄矿高,梧桐庄矿和九龙矿2号煤中Li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9.8μg/g和64.3μg/g,稀土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68.8μg/g和130μg/g。梧桐庄矿2号煤中Li元素和REY元素主要赋存于煤的有机质中;而九龙矿2号煤中Li元素主要赋存于高岭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REY元素主要赋存于独居石、黄铁矿和黏土矿物中。峰峰矿区2煤的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控制了其微量元素分布的总体特征,而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导致2号煤层中微量元素在矿区南部的梧桐庄矿和矿区中部的九龙矿的差异。岩浆热液作用主要引起煤中Li,Nb,Pb,Ta,Th,Y,La,Sm,Ce,Er,Yb元素富集,其余微量元素没有明显变化。尤其是稀土元素和Li元素受岩浆热液影响含量增加,峰峰矿区九龙矿比梧桐庄矿2号煤中Li元素平均含量高14.5μg/g,稀土元素平均含量高61.2μg/g。梧桐庄矿2号煤中只有Li元素表现为轻微富集,而九龙矿2号煤中Li元素表现为富集,Nb,Pb,Ta,Th元素和稀土元素中Y,La,Er表现为轻微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峰矿区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技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宁树正 曹代勇 +5 位作者 朱士飞 乔军伟 魏迎春 邓小利 张建强 李聪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9,共7页
煤系富含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仍不完善。本文结合煤系矿产综合调查实践,系统梳理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流程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以适合当... 煤系富含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仍不完善。本文结合煤系矿产综合调查实践,系统梳理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流程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以适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为基本要求,综合考率单矿种及多矿种煤系矿产开发利用指标,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参考指标,为煤系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煤系矿产资源 综合评价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锰对小麦镉锌锰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12
作者 刘奇奇 吴求刚 +3 位作者 周静 张力浩 吴大付 周俊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采用田间试验考察了叶面喷施3种纳米材料(氧化锌、二氧化锰和氧化锌+二氧化锰)对6个镉低累积小麦品种生长、产量、降镉效果的影响及镉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的转移、积累规律。结果表明:6个小麦品种在产量、锌锰含量和吸收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采用田间试验考察了叶面喷施3种纳米材料(氧化锌、二氧化锰和氧化锌+二氧化锰)对6个镉低累积小麦品种生长、产量、降镉效果的影响及镉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的转移、积累规律。结果表明:6个小麦品种在产量、锌锰含量和吸收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叶面喷施3种纳米材料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周麦36和江麦919小麦品种的理论产量,分别使西农619、周麦36、华伟305、盛麦21、江麦919和烟农919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11%~35%、10%~46%、10%~38%、28%~40%、37%~53%和15%~27%;同时,叶面喷施纳米氧化锌显著提高了西农619、周麦36、华伟305、江麦919和烟农919小麦籽粒锌含量4%~20%,叶面喷施纳米二氧化锰显著提高了周麦36、华伟305、江麦919和烟农919小麦籽粒锰含量2%~9%。总之,不同小麦品种对镉、锌和锰分别有着不同的转移、积累规律,需根据品种选择不同叶面喷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纳米材料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特殊煤种特性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绍清 唐跃刚 +4 位作者 李正越 秦云虎 郭鑫 高伟程 朱士飞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扩大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的利用途径,以树皮煤、太西煤和小发路煤为试验煤样,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显微组分分析等研究了3种煤样的宏观煤岩特征和煤属性性质,并对煤炭质量进行分级。结合煤样基本性质和工艺性能等提出3种煤的合理... 为扩大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的利用途径,以树皮煤、太西煤和小发路煤为试验煤样,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显微组分分析等研究了3种煤样的宏观煤岩特征和煤属性性质,并对煤炭质量进行分级。结合煤样基本性质和工艺性能等提出3种煤的合理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树皮煤属于高~特高挥发分、低灰和中高~高硫煤,太西煤属于特低挥发分、特低灰和特低硫煤,而小发路煤属于特低挥发分和特低灰煤。太西煤可用于生产超低灰纯煤,制备炭石墨复合材料、活性炭、优质铸造型焦等;小发路煤具有良好的加工利用前景,可用于生产活性炭、炭素、碳化硅、阴极炭块和高炉喷吹等;树皮煤应做到综合利用,加氢液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煤种 稀缺煤种 煤岩特征 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脊山昂思多蛇绿岩-增生杂岩1:25 000专题地质图数据集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臻 牛漫兰 +3 位作者 付长垒 曹泊 李秀财 孙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3-65,共13页
专题地质填图是揭示造山带结构、组成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与形成机制的有效手段。本专题坚持"以块体和基质作为混杂岩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以及"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并重"的地质填图理念,开展并完成了祁连造... 专题地质填图是揭示造山带结构、组成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与形成机制的有效手段。本专题坚持"以块体和基质作为混杂岩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以及"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并重"的地质填图理念,开展并完成了祁连造山带拉脊山蛇绿岩-增生杂岩1:25 000专题地质填图。通过专题地质图,精细刻画了拉脊山混杂岩的结构与组成、成因类型和时空配置关系,重建了南祁连早古生代大洋板块地层序列,划分了大地构造相,揭示了原特提斯洋沟-弧-盆体系演化历史。拉脊山昂思多蛇绿岩-增生杂岩专题地质图、混杂岩填图方法和系列填图成果彰显了基础地质调查是解决关键地质科学问题和提升基础地质理论认识的最佳途径,也体现了专题地质填图是加快地调科研融合与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最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48E023001 J48E023002 大洋板块地层 蛇绿岩 混杂岩 专题地质填图试点 混杂岩填图方法 原特提斯洋 地调科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的Fuzzy AHP和AHP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伟 胡荣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07-312,342,共7页
滑坡问题是地质灾害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和典型问题,目前的研究手段主要以模拟实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Fuzzy AHP方法和AHP方法,其中Fuzzy AHP方法和AHP方法能研究得出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量化关系,从而具有更有针对性地研... 滑坡问题是地质灾害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和典型问题,目前的研究手段主要以模拟实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Fuzzy AHP方法和AHP方法,其中Fuzzy AHP方法和AHP方法能研究得出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量化关系,从而具有更有针对性地研究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运用。为了对比和分析Fuzzy AHP和AHP方法在边坡稳定性问题中运用的优缺点,找出能准确和快速地计算出主要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量化关系的方法,首先建立边坡稳定性因素递阶层次分析体系,引入U1(边坡坡度),U2(边坡高度),U3(地层岩性),U4(岩体完整性RQD),U5(坡向与岩层产状关系),U6(内摩擦角),U7(粘聚力),U8(地下水变化),U9(过程降雨量),U10(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0个因素,再分别采用Fuzzy AHP和AHP方法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可以对比2种方法在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方面的不同,得出了Fuzzy AHP具有计算简便,结果精度稍差,AHP方法具有计算结果精度高,计算过程复杂的特点,为实际边坡防护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AHP AHP 边坡稳定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侵蚀离子对水泥土桩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伟 胡荣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为了计算主要影响水泥土桩力学性能的侵蚀离子的权重系数,找出腐蚀弱化水泥土桩强度的各侵蚀离子因素之间的相互量化关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理论,通过建立递阶层次分析体系,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利用和法计算各级因素的最大特征值ma... 为了计算主要影响水泥土桩力学性能的侵蚀离子的权重系数,找出腐蚀弱化水泥土桩强度的各侵蚀离子因素之间的相互量化关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理论,通过建立递阶层次分析体系,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利用和法计算各级因素的最大特征值max?,一致性检验及计算权重,最后得出可靠、准确的权重系数,这为实际在污染与侵蚀土体上设计与施工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桩 侵蚀离子 模糊层次分析法(AHP) 权重 比较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寺井田主采煤层古泥炭沼泽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双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可揭示主采煤层形成时古泥炭沼泽的水介质条件及演化序列,为煤炭清洁利用、富油煤的赋存特征等研究提供地质依据。基于神府矿区青龙寺井田主采煤层5^(-2)煤的显微组分特征、煤化学性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结... 煤相及相关地球化学特征可揭示主采煤层形成时古泥炭沼泽的水介质条件及演化序列,为煤炭清洁利用、富油煤的赋存特征等研究提供地质依据。基于神府矿区青龙寺井田主采煤层5^(-2)煤的显微组分特征、煤化学性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结果,划分了宏观煤岩类型,总结了煤化学特征,重点对该煤层的煤相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开展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从底板至顶板方向,5^(-2)煤层垂向显微组分含量构成6个演化旋回,对应煤相演化的6个阶段,其中第Ⅰ阶段至第Ⅲ阶段,成煤作用由湖泊湿地沼泽相开始,至下三角洲平原低位沼泽相或山前冲积平原干燥森林沼泽相结束。第Ⅳ阶段至第Ⅵ阶段,成煤作用主体经历了湖泊湿地沼泽相。时间序列上,5^(-2)煤层的沼泽水体的水介质条件呈现出波动式变化,第Ⅰ、第Ⅱ和第Ⅳ阶段水动力条件经历了由强变弱的演化过程,第Ⅲ阶段水动力条件经历了由强变弱再增强的演化过程,第Ⅴ阶段至第Ⅵ阶段水动力条件由弱至强的演化趋势,阶段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单个旋回多表现为底部盐度低、顶部盐度高的特征,且各演化阶段盐度变化的趋势与煤岩学参数指示的水动力条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相 古泥炭沼泽 主采煤层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秋荣 刘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4,49,共8页
以喷射混凝土配比为基准,将3种不同掺量的陶粒和玄武岩纤维进行组合,配制出9组轻骨料喷射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Fiber Shotcrete,简称"LAFS")来探究陶粒与玄武岩纤维对LAFS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 以喷射混凝土配比为基准,将3种不同掺量的陶粒和玄武岩纤维进行组合,配制出9组轻骨料喷射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Fiber Shotcrete,简称"LAFS")来探究陶粒与玄武岩纤维对LAFS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LAFS强度预测模型,同时借助RFPA~(2D)软件模拟得到了LAFS受力过程中陶粒及玄武岩纤维的受力特征和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陶粒掺量与玄武岩纤维掺量对LAFS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的影响是交互的。试验分析得到陶粒掺量为116.248 kg/m~3、玄武岩纤维掺量为5.26 kg/m~3时LAFS性能最优。陶粒与LAFS的充分粘结是保证LAFS强度的关键,纤维在LAFS受力过程中整体性良好,在LAFS破坏之前可与混凝土基体共同受力。本研究可为工程上发展LAFS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喷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陶粒 玄武岩纤维 RFPA^(2D)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砂浆强度发展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磊 魏镇 李庆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4,共3页
聚合物砂浆是加固的重要材料。对不同掺水率、不同养护龄期的聚合物砂浆试块和不同养护龄期的普通砂浆试块进行抗折、抗压试验,分析聚合物砂浆的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龄期和掺水率都会影响聚合物砂浆的强度发展规律;与普通砂浆相... 聚合物砂浆是加固的重要材料。对不同掺水率、不同养护龄期的聚合物砂浆试块和不同养护龄期的普通砂浆试块进行抗折、抗压试验,分析聚合物砂浆的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龄期和掺水率都会影响聚合物砂浆的强度发展规律;与普通砂浆相比,聚合物砂浆自身黏聚性好,早龄期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砂浆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地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蒙 朱超 +4 位作者 秦云虎 秦勇 申建 赵恒 朱士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1002,共12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煤系致密砂岩气,对影响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富集、高渗及可采性)及10个三级指标。根据层序地层体系域发育程度,采用模糊决策两两矩阵... 为了进一步开发煤系致密砂岩气,对影响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富集、高渗及可采性)及10个三级指标。根据层序地层体系域发育程度,采用模糊决策两两矩阵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模型,利用层序地层单元对砂岩储层进行评价,实现了有利储层的精细划分。结果表明:两两矩阵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提高了“高渗”类别6个三级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又减少了两两比较法的主观性对参数权重产生的误差;结合层序地层体系域中煤、砂体展布规律,使储层划分、评价更加准确。研究区西南部为山1段开采潜力富集区,东北部为山2段开采潜力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单元 致密砂岩储层 评价参数 两两矩阵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山西组 临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