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谱稳定的互补色双发光层高效混合白光OLED(英文)
被引量:
4
1
作者
方达
张智强
+2 位作者
吴震轩
张川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利用两种颜色的发光层制备了光谱稳定的高效混合WOLED。其中蓝光发光层用14%质量分数的BNE掺杂在BePP_2中,橙光发光层用1%质量分数的Ir(bt)2(acac)掺杂在49.5%质量分数的NPB和49.5%质量分数的BePP_2组成的混合主体中。在不利用任何光耦...
利用两种颜色的发光层制备了光谱稳定的高效混合WOLED。其中蓝光发光层用14%质量分数的BNE掺杂在BePP_2中,橙光发光层用1%质量分数的Ir(bt)2(acac)掺杂在49.5%质量分数的NPB和49.5%质量分数的BePP_2组成的混合主体中。在不利用任何光耦合技术的条件下,器件在亮度为100 cd/m2时,功率效率可以达到39 lm/W;当亮度提高到1 000 cd/m^2时,效率仅发生轻微滚降至27.5 lm/W。器件的光谱稳定,亮度在1 000 cd/m^2和10 000 cd/m^2时,CIE坐标分别为(0.37,0.48)和(0.37,0.47)。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归结于设计的双极性中间层平衡了其两侧激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WOLED
双发光层
光谱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外臭氧处理超薄银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敏楠
郑爽
+2 位作者
王丹蓓
刘缓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2-890,共9页
以紫外臭氧处理超薄Ag复合MoO_3或PEDOT∶PSS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优化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的时间,提高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从1.68%(未经过紫外臭氧处理)提高到2.57%(紫外臭氧处理Ag 1 min...
以紫外臭氧处理超薄Ag复合MoO_3或PEDOT∶PSS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优化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的时间,提高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从1.68%(未经过紫外臭氧处理)提高到2.57%(紫外臭氧处理Ag 1 min)。提高的原因推测是紫外臭氧处理形成了AgO_x薄膜,提高了电荷提取并使器件具有高光学透明度、低串联电阻和优异的表面功函数等一些性能。并且,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与MoO_3或者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分别得到提高,Ag薄膜与MoO_3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2%(PET/ITO/MoO_3)提高到2.97%(PET/ITO/AgO x/MoO_3),Ag薄膜与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1%(PET/ITO/PEDOT∶PSS)提高到2.93%(PET/ITO/AgO x/PEDOT∶PSS)。此外,以PBDTTT-EFT∶PC71BM为有源层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6.21%。基于ITO的柔性光电器件效率的提高主要归于ITO被Ag/PEDOT∶PSS或Ag/MoO_3修饰后功函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极修饰
紫外臭氧处理
超薄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磺化聚苯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毕伟辉
郑吉富
张所波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氰基双氯单体,其结构特点是氰基分布在3个以间位醚键相连的苯环上。以此单体和2,5-二氯-3'-磺酸钠二苯甲酮为原料,利用Ni(0)催化偶联反应制备了微嵌段型质子交换膜材料(中等长度磺化聚苯-三氰基聚苯醚酮共聚物(m-...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氰基双氯单体,其结构特点是氰基分布在3个以间位醚键相连的苯环上。以此单体和2,5-二氯-3'-磺酸钠二苯甲酮为原料,利用Ni(0)催化偶联反应制备了微嵌段型质子交换膜材料(中等长度磺化聚苯-三氰基聚苯醚酮共聚物(m-SPP-co-PAEK 3CN x),x代表聚合物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与相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合物相比,该类聚合物膜表现出较低的吸水、溶胀率和较低的甲醇渗透性能。以离子交换容量2.16为例,80℃下,m-SPP-co-PAEK 3CN 2.16的吸水率、溶胀率分别为29.7%、28.2%,而SPP-co-PAEK MO 2.33的吸水率、溶胀率分别为80.2%、37.2%。25℃下,二者的甲醇渗透系数分别为2.38和7.20。聚合物骨架结构中存在丰富的氰基基团,导致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低的甲醇渗透性能。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新制备的膜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醚酮
质子交换膜
微嵌段
溶胀率
甲醇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萘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毕伟辉
毛鸿超
张所波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5-1272,共8页
利用萘二酐与邻位含脂肪族取代基的芳香二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均聚及共聚萘酰亚胺。这些C—N键邻位含取代基的聚萘酰亚胺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这些膜的拉伸强度在54~77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6.4%~8.1%,杨氏模量在1.3~2...
利用萘二酐与邻位含脂肪族取代基的芳香二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均聚及共聚萘酰亚胺。这些C—N键邻位含取代基的聚萘酰亚胺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这些膜的拉伸强度在54~77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6.4%~8.1%,杨氏模量在1.3~2.2 GPa。这些聚萘酰亚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在448~501℃范围内,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82~391℃范围内。气体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萘酰亚胺具有突出的CO_2/CH_4分离能力,CO_2气体透过系数在37.2~151 barrer范围内,而CO_2/CH_4的选择系数在20.9~31.7的范围内,这表明了制备的聚萘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在天然气纯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二酐
聚萘酰亚胺
气体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昕
王静
+1 位作者
陈可泉
欧阳平凯
《合成生物学》
2020年第1期71-83,共13页
合成生物学作为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促进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元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针对C3~C5脂肪族二元胺...
合成生物学作为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促进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元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针对C3~C5脂肪族二元胺(1,5-戊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的生物合成,从途径设计与构建、关键结构元件的设计和改造、调控元件的挖掘与优化、辅因子合成和转运调控等模块的优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改造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二元胺的现状,并从非粮生物质的利用和生物合成过程中CO2的再循环利用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二元胺合成过程中原子经济性的研究概况,展望了如何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进一步优化二元胺合成细胞的性能,以促进生物基二元胺的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脂肪族二元胺
材料单体
细胞工厂
非粮生物质
过程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谱稳定的互补色双发光层高效混合白光OLED(英文)
被引量:
4
1
作者
方达
张智强
吴震轩
张川
张宏梅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
国家
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信息
材料
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国家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国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基金
中科院百人计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3253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9CB623604)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两种颜色的发光层制备了光谱稳定的高效混合WOLED。其中蓝光发光层用14%质量分数的BNE掺杂在BePP_2中,橙光发光层用1%质量分数的Ir(bt)2(acac)掺杂在49.5%质量分数的NPB和49.5%质量分数的BePP_2组成的混合主体中。在不利用任何光耦合技术的条件下,器件在亮度为100 cd/m2时,功率效率可以达到39 lm/W;当亮度提高到1 000 cd/m^2时,效率仅发生轻微滚降至27.5 lm/W。器件的光谱稳定,亮度在1 000 cd/m^2和10 000 cd/m^2时,CIE坐标分别为(0.37,0.48)和(0.37,0.47)。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归结于设计的双极性中间层平衡了其两侧激子的产生。
关键词
混合WOLED
双发光层
光谱稳定
Keywords
hybri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wo emissive layers
stable emission spectrum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外臭氧处理超薄银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闫敏楠
郑爽
王丹蓓
刘缓
张宏梅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
国家
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信息
材料
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国家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2-890,共9页
基金
Supported by 973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5CB93220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91233117,51333007)
Natural Science Fund of Jiangsu Province(BK2012834)~~
文摘
以紫外臭氧处理超薄Ag复合MoO_3或PEDOT∶PSS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优化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的时间,提高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从1.68%(未经过紫外臭氧处理)提高到2.57%(紫外臭氧处理Ag 1 min)。提高的原因推测是紫外臭氧处理形成了AgO_x薄膜,提高了电荷提取并使器件具有高光学透明度、低串联电阻和优异的表面功函数等一些性能。并且,紫外臭氧处理Ag薄膜与MoO_3或者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分别得到提高,Ag薄膜与MoO_3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2%(PET/ITO/MoO_3)提高到2.97%(PET/ITO/AgO x/MoO_3),Ag薄膜与PEDOT∶PSS复合修饰ITO的器件效率从2.01%(PET/ITO/PEDOT∶PSS)提高到2.93%(PET/ITO/AgO x/PEDOT∶PSS)。此外,以PBDTTT-EFT∶PC71BM为有源层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6.21%。基于ITO的柔性光电器件效率的提高主要归于ITO被Ag/PEDOT∶PSS或Ag/MoO_3修饰后功函数的提高。
关键词
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极修饰
紫外臭氧处理
超薄Ag
Keywords
flexible organic solar cell
electrode modification
UV-ozone treatment
ultra-thin Ag
分类号
TP38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磺化聚苯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毕伟辉
郑吉富
张所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国家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2015CB655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3163)
吉林省科学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160101316JC)资助~~
文摘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氰基双氯单体,其结构特点是氰基分布在3个以间位醚键相连的苯环上。以此单体和2,5-二氯-3'-磺酸钠二苯甲酮为原料,利用Ni(0)催化偶联反应制备了微嵌段型质子交换膜材料(中等长度磺化聚苯-三氰基聚苯醚酮共聚物(m-SPP-co-PAEK 3CN x),x代表聚合物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与相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合物相比,该类聚合物膜表现出较低的吸水、溶胀率和较低的甲醇渗透性能。以离子交换容量2.16为例,80℃下,m-SPP-co-PAEK 3CN 2.16的吸水率、溶胀率分别为29.7%、28.2%,而SPP-co-PAEK MO 2.33的吸水率、溶胀率分别为80.2%、37.2%。25℃下,二者的甲醇渗透系数分别为2.38和7.20。聚合物骨架结构中存在丰富的氰基基团,导致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低的甲醇渗透性能。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新制备的膜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磺化聚苯醚酮
质子交换膜
微嵌段
溶胀率
甲醇渗透率
Keywords
sulfonated poly(p-phenylene-co-aryl ether ketone) 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microblock
swelling ratio
methanol permeability
分类号
O63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萘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毕伟辉
毛鸿超
张所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高分子
材料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国家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5-127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473163,51503199)
文摘
利用萘二酐与邻位含脂肪族取代基的芳香二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均聚及共聚萘酰亚胺。这些C—N键邻位含取代基的聚萘酰亚胺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这些膜的拉伸强度在54~77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6.4%~8.1%,杨氏模量在1.3~2.2 GPa。这些聚萘酰亚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在448~501℃范围内,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82~391℃范围内。气体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萘酰亚胺具有突出的CO_2/CH_4分离能力,CO_2气体透过系数在37.2~151 barrer范围内,而CO_2/CH_4的选择系数在20.9~31.7的范围内,这表明了制备的聚萘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在天然气纯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萘二酐
聚萘酰亚胺
气体分离
膜材料
Keywords
naphthalene dianhydride
polynaphthalimides
gas separation
membrane material
分类号
O633.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昕
王静
陈可泉
欧阳平凯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出处
《合成生物学》
2020年第1期71-8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901500)。
文摘
合成生物学作为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促进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元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针对C3~C5脂肪族二元胺(1,5-戊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的生物合成,从途径设计与构建、关键结构元件的设计和改造、调控元件的挖掘与优化、辅因子合成和转运调控等模块的优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改造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二元胺的现状,并从非粮生物质的利用和生物合成过程中CO2的再循环利用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二元胺合成过程中原子经济性的研究概况,展望了如何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进一步优化二元胺合成细胞的性能,以促进生物基二元胺的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脂肪族二元胺
材料单体
细胞工厂
非粮生物质
过程经济性
Keywords
synthetic biology
aliphatic diamines
material monomer
cell factories
non-food feedstock
process economy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谱稳定的互补色双发光层高效混合白光OLED(英文)
方达
张智强
吴震轩
张川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紫外臭氧处理超薄银修饰ITO电极的高效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英文)
闫敏楠
郑爽
王丹蓓
刘缓
张宏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磺化聚苯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毕伟辉
郑吉富
张所波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聚萘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毕伟辉
毛鸿超
张所波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王昕
王静
陈可泉
欧阳平凯
《合成生物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