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螺春”得名考释
1
作者 李嘉球 《农业考古》 1991年第4期224-224,共1页
吴县洞庭"碧螺春"茶叶是我国十大名茶中的珍品,曾在1911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等奖",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荣获得"金质奖"章。她以其美观的外形和"清香醇甜"的质量,享誉古今,驰名中外。据清代王... 吴县洞庭"碧螺春"茶叶是我国十大名茶中的珍品,曾在1911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等奖",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荣获得"金质奖"章。她以其美观的外形和"清香醇甜"的质量,享誉古今,驰名中外。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及《清朝野史大观》等书记载,"碧螺春"原本是一种野生茶,产于吴县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隙间,初名"吓杀(亦作"煞")人香",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清圣祖玄烨南巡到洞庭东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 茶叶 南洋劝业会 清圣祖玄烨 康熙皇帝 洞庭 野生茶 名茶 巴拿马 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茶
2
作者 李嘉球 《农业考古》 1992年第2期153-153,共1页
郭沫若先生生前喜爱饮茶、品茶。博学多才的郭老先生,对中国名茶的品质特征:色、香、味、形都十分熟悉,讲起名茶的历史典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娓娓动听。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招待外宾时用的洞庭“碧螺春”茶,就是由郭老先生... 郭沫若先生生前喜爱饮茶、品茶。博学多才的郭老先生,对中国名茶的品质特征:色、香、味、形都十分熟悉,讲起名茶的历史典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娓娓动听。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招待外宾时用的洞庭“碧螺春”茶,就是由郭老先生“引见介荐”的。郭老先生早就以为中国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酒、茶与中国的诗人关系尤为密切”,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他对祖国传统历史名茶的恢复和生产十分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名茶 丰富内涵 中国文化 品质特征 博学多才 历史典故 万隆会议 周恩来总理 碧螺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苏名茶“天池茗毫”
3
作者 李嘉球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古语云:深山藏名泉,秀山出名茶。姑苏名茶"天池茗毫",产于苏州吴县西部的藏书乡天池山,因此得名。天池山四周峰峦林立,风景青幽秀美,古人有诗赞道:"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翠色,松柏常被白云绕。……&... 古语云:深山藏名泉,秀山出名茶。姑苏名茶"天池茗毫",产于苏州吴县西部的藏书乡天池山,因此得名。天池山四周峰峦林立,风景青幽秀美,古人有诗赞道:"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翠色,松柏常被白云绕。……"自六朝以来,历代名士归隐于此者甚多。据地方史乘记载:元代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浙江天目山中峰国师慕天池之特奇,于此创建寂鉴禅庵,并开始栽植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 名茶 四面山 十七年 姑苏 地方史 六朝 藏书 茶树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