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催化功能材料及其提升湖库水环境质量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仇健
朱浩
+8 位作者
李广鹏
庞治
耿波
陈斌
袁宇栋
刘向辉
许亮
张磊
杨海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验证石墨烯基氧化钛光催化功能材料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分别选择云南省大理州西湖(ST-1)及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长弄塘水库(ST-2)进行为期105~107 d的野外原位围隔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功能...
为验证石墨烯基氧化钛光催化功能材料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分别选择云南省大理州西湖(ST-1)及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长弄塘水库(ST-2)进行为期105~107 d的野外原位围隔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功能材料与土著生物耦合(光催化耦合生态净化技术)对2种类型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具有较好的效果,试验期间ST-1和ST-2水体中的氨氮、总磷浓度和COD分别下降71.8%、45.5%和27.3%以及3.8%、62.1%和33.3%;该技术实施后水体溶解氧浓度较稳定,分别为6.05~9.50和6.60~10.60 mg/L,水体透明度分别提升109.0%和185.7%;另外,该技术对藻类具有抑制作用,ST-1、ST-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藻类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30.3%和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耦合生态净化
湖库
治理
水质
抑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商放泽
许亮
+7 位作者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黑臭水塘水质,4个月的治理后水体透明度提高79.13%,溶解氧提高5.1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1.44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35.75%、69.74%、78.99%和39.47%;至9个月的维护期末,水体透明度提高了9倍,溶解氧提高了4.4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1.66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67.60%、96.93%、90.97%和65.79%。污染负荷削减量分析表明,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176.72、52.46、78.60和5.5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64.55、6.89、4.85和0.47 mg/(m^(3)·d)。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不需要清淤即可实现原位修复,能量来源为自然光能,且通过集成石墨烯光催化网、生物填料、生态浮床、水下森林构建技术培育适宜于小微水体长效维持的水生态健康系统,可实现黑臭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治理环保、维护简便。该技术可用于原位环保消除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塘
新型光催化氧化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催化功能材料及其提升湖库水环境质量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仇健
朱浩
李广鹏
庞治
耿波
陈斌
袁宇栋
刘向辉
许亮
张磊
杨海超
机构
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环境
技术工程
有限公司
中国
科技
开发院
江苏
分院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2)。
文摘
为验证石墨烯基氧化钛光催化功能材料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分别选择云南省大理州西湖(ST-1)及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长弄塘水库(ST-2)进行为期105~107 d的野外原位围隔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功能材料与土著生物耦合(光催化耦合生态净化技术)对2种类型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具有较好的效果,试验期间ST-1和ST-2水体中的氨氮、总磷浓度和COD分别下降71.8%、45.5%和27.3%以及3.8%、62.1%和33.3%;该技术实施后水体溶解氧浓度较稳定,分别为6.05~9.50和6.60~10.60 mg/L,水体透明度分别提升109.0%和185.7%;另外,该技术对藻类具有抑制作用,ST-1、ST-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藻类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30.3%和64.6%。
关键词
光催化耦合生态净化
湖库
治理
水质
抑藻
Keywords
photocatalytic coupled with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lake and reservoir
restoration
water quality
algae inhibi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商放泽
许亮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机构
中电建生态
环境
集团
有限公司
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水生态
环境
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5005)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1002)
+1 种基金
中国电建集团科技项目(DJ-ZDXM-2019-30)
深圳市龙岗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排查与评估项目。
文摘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黑臭水塘水质,4个月的治理后水体透明度提高79.13%,溶解氧提高5.1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1.44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35.75%、69.74%、78.99%和39.47%;至9个月的维护期末,水体透明度提高了9倍,溶解氧提高了4.4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1.66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67.60%、96.93%、90.97%和65.79%。污染负荷削减量分析表明,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176.72、52.46、78.60和5.5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64.55、6.89、4.85和0.47 mg/(m^(3)·d)。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不需要清淤即可实现原位修复,能量来源为自然光能,且通过集成石墨烯光催化网、生物填料、生态浮床、水下森林构建技术培育适宜于小微水体长效维持的水生态健康系统,可实现黑臭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治理环保、维护简便。该技术可用于原位环保消除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关键词
水塘
新型光催化氧化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Keywords
pond
new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water quality
black odor
treatment period
maintenance period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催化功能材料及其提升湖库水环境质量的验证研究
仇健
朱浩
李广鹏
庞治
耿波
陈斌
袁宇栋
刘向辉
许亮
张磊
杨海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商放泽
许亮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